摘要:通過討論數學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四種教學語言特點,分析這四種教學語言各自的優(yōu)點及正確運用能帶來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言口頭體態(tài)實驗板書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達內容的形式。對老師來講,語言是從事課堂教學的起碼條件,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教學是一門藝術,老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語言使得課堂教學顯得輕松愉快又引人入勝,這樣才能增強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育質量。下面主要談談四種課堂教學的語言。
一、口頭語言
口頭語言最大的特點的是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口頭語言的表達,老師可以將知識和情感完整和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同時還可以利用語言引導和開發(fā)學生思維并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老師的口頭語言應注意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做到準確、精練、生動、清晰,力求層次清楚,邏輯嚴密,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問題有趣化。主要表現在,準確精練的語言能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性;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親切和藹的語言能增進師生感情三方面。
二、體態(tài)語言
體態(tài)語言是指通過人的面部表情、手腳活動來表現個人情感的身體動作。教學如果能正確運用體態(tài)語言可以為老師控制和調節(jié)課堂氣氛節(jié)奏增強教學效果,還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學生與科學間的情感交流。
1.表情語言。心理學家發(fā)現,當人們面對面進行交談時,所獲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對方交談時的表情獲得的。所以老師在課堂中應恰當利用表情來幫助教學,以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如課堂上有學生開小差,一個嚴肅的眼神會使他迅速改正;學生回答對問題,一個贊許的目光或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勵。
2.手勢語言。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凡是做老師這一行的人,說話時特別喜歡打手勢,其實這是一個職業(yè)習慣。一般來說,老師在課堂都喜歡使用手勢語言,因為手勢動作和表情一樣,都是老師個人情感的外在表現,能使?jié)M堂生輝,增強教學效果。手勢有時還可起到口頭語言無法取代的作用,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實驗語言
實驗在驗證數學知識的權威性、有效性方面是其他的語言無法比擬的。很多數學知識如果只是單純從課本和老師的口中說出來,學生經常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信服,通過實驗語言卻可以無聲勝有聲。初中生的一個心理特點是特別喜歡親自動手做一做、試一試,實驗就是吸引學生的一個好方法。如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相等,軸對稱圖形的性質等知識,若能運用好實驗語言還可以讓學生感受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艱辛和快樂,使學生由感知興趣提高到探究興趣和創(chuàng)新興趣。通過實驗語言,我們可以讓學生走完知識發(fā)現、形成、拓展(質疑、假設、驗證、結論、運用)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形成正確完整的科學方法。而且數學的實驗和科學典故、生活實際聯系十分密切,通過實驗語言我們可以讓學生感覺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而產生科學情感和科學思想。
四、板書語言
板書不是講授內容課本知識的重復,而是對教學內容的提煉和概括,是畫龍點睛的啟示。板書語言受空間限制較大,但時間延續(xù)性、對重點內容突出性強,老師的板書應做到計劃性、啟發(fā)性、規(guī)范性。這就要求老師事先要吃透教材,將學生最容易忘記、混淆的內容找出來,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板書設計,讓學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識的重點和要點。利用幾個簡短句子甚至一個大的問號或文字所加幾個點,將學生心中的疑問和好奇心吊起來、引出來,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的探究,幫助學生去探究發(fā)現知識,促使學生形成積極思維的習慣。一個規(guī)范、完整的板書設計本身就是一種美,同時還體現出老師個人對藝術和美的理解和表現,堅持下來可以熏陶、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使學生自覺地鑒別美、追求美和創(chuàng)造美。
四種語言各有其優(yōu)缺點,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各種教學語言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闡述能力也各有長短,這就要求我們老師真正吃透教材,根據教學內容自身和教學的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設計、運用好教學語言,取長補短、趨利避害,讓課堂搖曳生輝、新奇多變,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并讓課堂起伏松緊得度,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的完成學習任務。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馬力俠
相關鏈接>>
1、決戰(zhàn)高考數學之五月沖刺復習(學生版)
2、全國各地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調研數學(理)試題匯總
3、全國屆中考數學模擬試題匯總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