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勸學》《師說》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勸學》《師說》節(jié)選文字,完成17-20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節(jié)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ā稁熣f》節(jié)選)
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聲非加疾也,而聞者 彰:清楚,明白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道:從師求學的風尚
C.位卑則足,官盛則近諛 羞:感到羞恥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矣 惑:疑惑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于其身也,則恥師 或師,或不焉
B.欲人無惑也難矣 士大夫
C.皆出于此乎 授之書而習句讀者
D.吾嘗?望矣 猶且從師問焉
19.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勸學》選段以學習的作用來論述“學不可以已”。認為人變得聰明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闡說,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B.《勸學》選段連用四個生活中常有的經歷來設喻,闡明借助外部條件和注重積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證明人通過學習,能彌補自身不足。
C.《師說》選段承接對師道的論述,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結果,批判了當時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D.《師說》選段最后對士大夫之族的評論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歟!”一句對不肯從師而學的愚蠢作風表現(xiàn)出無法容忍的批判態(tài)度。
2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
17.D 惑:糊涂
18.A 句末語氣詞
19.B 選段未提到注重積累
20.(1)借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擅長游泳,卻能夠橫渡江河。(關鍵字:假、利足、水、絕)
(2)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鈍。圣人能成為圣人的原因,愚人會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這個吧?(關鍵字:圣、愚,所以、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186511.html

相關閱讀: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閱讀練習及答案
王炎《南柯子》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書?劉延孫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宋史?富弼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張喬《書邊事》閱讀練習及答案【含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