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鄭之鄙人學為蓋”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12分)
鄭之鄙人學為蓋①,三年成而大旱,無所用,棄而為桔槔②。三年而大雨。又無所用,則還為蓋焉。未幾,盜起,民盡戎服③,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越有善農(nóng)者,鑿田種稻,三年皆澇,人謂宜泄水種黍,弗聽,而仍其舊。乃大旱連歲,計其獲,則償歉而贏焉。故曰旱斯具舟,熱斯具裘④,天下之名言也。
『注』①蓋:傘。②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 ③戎服:軍服,能擋雨。④裘:毛皮衣服。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鄭之鄙人學為蓋 : ②鮮用蓋者:
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旱斯具舟,熱斯具裘。譯:
3、上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答:
答案
1、邊境;很少、極少
2、天旱的時候就準備船,天熱的時候就準備皮襖。
3、防患于未然。

譯文 鄭國的一個鄉(xiāng)下人學做雨具,三年學會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沒有用處。他就放棄雨具改學桔槔(打水的用具),學做了三年卻碰上大雨,又沒有用處了。于是他就回頭又重做雨具。不久盜賊蜂起,人們都穿軍裝,(軍裝能擋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學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離子知道此事后,說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為可以決定的,全由老天爺說了算。不過,雖是天定的,但學習哪種技術,應是自家決定的,那個鄉(xiāng)下人之所以弄到這個結果,他自己是有責任的。) 越國有一個善于搞農(nóng)業(yè)的人,墾荒造田種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災。人們說應排水后改種黍米,他不聽從,而按原來的干,又干旱連續(xù)兩年。他算了一下收獲,已補償了以前的欠收還有贏余呢。因此說:天旱要準備船只,天熱要縫制裘皮衣。真是世間的名言啊。啟示 此文告訴我們,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只要堅持下去,終有成功的一天。旱斯具舟,熱斯具裘的意思和近義詞 天旱要準備船只,天熱要縫制裘皮衣。未雨綢繆 居安思危 鄭國人和越國人的不同之處 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貴,但鄭人卻不懂這個道理,說變就變,最終一無所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336971.html

相關閱讀:《一字師》閱讀答案
周密《蹇材望偽態(tài)》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姚合《閑居》閱讀答案附賞析
潘閬《酒泉子?長憶西湖》閱讀答案及全詞翻譯賞析
蕭道成《群鶴詠》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