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shù)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shù)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高中閱讀
記敘文
說明文
議論文
文言文
詩詞
現(xiàn)代文
現(xiàn)代詩
散文
名著
小說
課內(nèi)
指導
小學
初中
故事會
讀者
意林
青年文摘
詩詞大全
古詩名句
詩歌鑒賞
勵志故事
勵志文章
傷感文章
傷感故事
傷感散文
人生感悟
哲理故事
心靈雞湯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高中閱讀
>
高中古詩詞閱讀
>
“韋處厚,字德載,京兆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韋處厚,字德載,京兆人。父萬,監(jiān)察御史。幼有至性,事繼母以孝聞。居父母憂,廬于墓次。既免喪,游長安。通《五經(jīng)》,博覽史籍,而文思贍逸。元和初,登進士第,為宰相韋貫之所重。時貫之以議兵不合旨出官,處厚坐友善,出為開州刺史。入拜戶部郎中,俄以本官知制誥。穆宗以其學有師法,召入翰林,為侍講學士,換諫議大夫,改中書舍人,侍講如故。時張平叔以便佞詼諧,宣授戶部侍郎。平叔以征利中穆宗意,欲希大任。以榷鹽舊法,為弊年深,疏利害十八條,欲官自糶鹽,可富國強兵。詔下令公卿議。處厚抗論不可,以平叔條奏不周,經(jīng)慮未盡,以為利者返害,為簡者至煩,乃取其條目尤不可者,發(fā)十難以詰之。時平叔傾巧有恩,自謂言無不允。
及處厚條件駁奏,穆宗稱善,令示平叔。平叔詞屈無以答,其事遂寢
。
寶歷季年,急變中起。文宗底綏內(nèi)難,詔命制置及踐祚禮儀,不暇責所司,皆出于處厚之議。以佐命功,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處厚在相位,務在濟時,不為身計。中外補授,咸得其宜。然文宗勤于聽政,浮于決斷,宰相奏事得請,往往中變。處厚常獨論奏曰:“陛下不以臣等不肖,用為宰相,參議大政。凡有奏請,初蒙聽納,尋易圣懷。微臣才薄,首蒙陛下擢用,非出他門,言既不從,臣宜先退。”即趨下再拜陳乞。上矍然曰:“何至此耶!卿之志業(yè),朕素自知,登庸作輔,百職斯舉?v朕有所失,安可遽辭,以彰吾薄德?”處厚謝之而去,出延英門,復令召還。謂曰:“凡卿所欲言,并宜啟論。”處厚因?qū)φ蒙瓢D惡,歸之法制,凡數(shù)百言。帝皆聽納。俄而滄州李同捷叛,朝廷加兵。魏博史憲誠,中懷向背,裴度以宿舊自任,待憲誠于不疑。嘗遣親吏請事至中書。處厚謂曰:“晉公以百口于上前保爾使主,處厚則不然,但仰俟所為,自有朝典耳。”憲誠聞之大懼,自此輸竭,竟有功焉。
處厚質(zhì)狀非魁偉,如甚懦者;而庶僚請事,畏惕相顧,雖與語移晷,不敢私謁。急于用才,
嘗病前古有以浮議坐廢者,故推擇群材,往往棄瑕錄用,亦為時所譏
?崾任膶W,奉文宗詔修《元和實錄》,未絕筆,其統(tǒng)例取舍,皆處厚創(chuàng)起焉。《實錄?之成,處厚之功也。太和二年卒,年五十六,贈司空。
(節(jié)選自《新唐書·處厚傳》,有改動)
4.下列
句子
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疏利害十八條,欲官自糶鹽
疏:奏
B.自謂言無不允
允:公允
C.中外補授,咸得其宜
授:授職
D.但俟所為,自有朝典耳
俟:等待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發(fā)十難以詰之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B.皆出于處厚之議
且貳于楚也
C.縱朕有所失
當其欣于所遇
D.其雖與處厚語移晷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韋處厚德才兼?zhèn)。他能幼時即孝順繼母,父母去世能盡節(jié)守喪;入仕后先受到宰相韋貫之看重,其后雖受到宰相牽連,但終得穆宗皇帝賞識、提拔。
B.韋處厚剛正敢言。讒臣張平叔深得皇帝喜愛,上書要求改革榷鹽舊法,轉(zhuǎn)為官府自賣;韋處厚堅決反對,認為張平叔慮事粗疏,辦法繁瑣而有害。
C.韋處厚為政有方。他深得文宗信任,盡心輔佐國政;文宗決斷輕率,他以辭職相抗爭;魏博史憲減心懷悖逆,韋處厚使之迷途而返,平亂建功。
D.韋處厚富有文才。他博通經(jīng)史,穆宗時曾因?qū)W有師法而成為侍講學士;文宗時奉詔修《元和實錄》,韋處厚筆耕不輟.完成了《實錄》的編修工作。
7.把原文中間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及處厚條件駁奏,穆宗狳善,令希乎叔。平叔詞屈無以答,其事遂寢。(5分)
(2)嘗病前古有以浮議坐廢者,故推擇群材,往往棄瑕錄用,亦為時所譏。(5分)
參考答案
4.B(允:應允。)
5.C(C項“所”與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A.連詞,表目的;連詞,表結(jié)果。B.介詞,“從”;介詞,“對”。D.介詞,“和”;連詞,“和”。)
6.D(韋處厚沒有修完《元和實錄》)
7.(1)等到韋處厚逐條逐件駁奏,穆宗稱贊認可,命人將韋處厚的奏書拿給張平叔看。張平叔理屈詞窮沒有話回答,他奏請的事情就作罷了。(“條”“件”單音節(jié)詞,作狀語,1分;“稱善”同義復詞,“贊許”“認可”等,1分;“示”,給……看,1分;“寢”,推斷可知為“停止”“作罷”等,1分;全句大意1分。)
(2)韋處厚曾經(jīng)對古時有人因為輕浮的議論而被廢棄不用的事感到不滿,所以他推薦選拔眾多人才,往往拋開缺點錄用他們,這也受到時俗譏諷。(“病”,意動用法,1分;“廢”,據(jù)文意,譯為“廢棄不用”,1分;“棄瑕錄用”,1分;“為時所譏”,被動句式,1分;全句大意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韋處厚字德載,京兆人。父韋萬,監(jiān)察御史。韋處厚小時就品性優(yōu)良,侍奉繼母以孝順聞名。父母亡故,設(shè)廬于墓側(cè)守喪。喪期滿,到長安游學。他通曉《五經(jīng)》,博覽史籍,而文思豐富奔放。元和初,登進士第,被宰相韋貫之看重。此時韋貫之因軍事主張不合圣旨而出朝任職,韋處厚因同他相友善受牽連,出任開州刺史。后入朝拜戶部郎中,隨即以本官知制誥。穆宗認為其學有師法,召入翰林,為侍講學士,改任中書舍人,仍像以前做皇上侍講。當時張平叔憑著讒諛詼諧,被皇上宣詔授戶部侍郎。張平叔以征利有方使穆宗中意,皇上想要給予量用。張平叔認為原有鹽專賣法年久弊深,便上疏十八條陳說利害,欲轉(zhuǎn)為官府自賣,可富國強兵。詔命下發(fā)其奏疏,令公卿計議。韋處厚堅決反對,認為張平叔所奏條目不周到,未經(jīng)慎重考慮,以為有利的結(jié)果有害,以為簡便的其實最麻煩,并取其條目中最不可行的,提出十個疑點來詰難他。此時張平叔狡詐乖巧頗得恩寵,自以為皇上對他言無不從。等到韋處厚逐條逐件駁奏,穆宗稱贊認可,命人將韋處厚的奏書拿給張平叔看。張平叔理屈詞窮沒有話回答,他奏請的事情就作罷了。
寶歷末年,宮中突生事變。文宗平定內(nèi)難,詔命制置及登基禮儀,來不及責成主管官署辦理,均依照韋處厚的主張。韋處厚因佐詔命之功,隨即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韋處厚任宰相,致力于匡時救世,從不為自身打算。無論在朝內(nèi)或朝外、補官或授職,均能恰當。文宗勤于聽政,卻輕于決斷,宰相奏事得旨,詔命往往中途改變。韋處厚曾獨自上奏論說:“陛下不因臣等不肖,用臣等為宰相,參議大政。凡有奏請,初蒙圣上聽納,隨即又改變圣旨。微臣才力薄弱,蒙陛下擢拔重用,所言既不可聽納,臣當先自辭職。”隨即退下再拜陳說乞準;噬厦Φ溃“何以至此呢!卿之志向才干,朕素來知曉,自登相位輔政以來,朝延百官俱能盡職?v然朕有失誤,怎可立即辭職,以顯得我薄德呢?”韋處厚謝恩而去,出了延英門,皇上又下令召回,對他說:“凡卿欲說之話,應全都說出來。”于是韋處厚奏論揚善懲惡、健全法制的主張,共數(shù)百言;噬媳M皆聽納。不久滄州李同捷叛亂,朝廷發(fā)兵征討。魏博史完誠暗懷悖心,晉公裴度以為是老臣負氣任性,對他毫不懷疑。史憲誠曾有事派親信至中書省請示,韋處厚托來人送信說:“晉公以全家性命在皇上面前保薦你,我卻不這樣,只等侯你有所作為,自有朝典決定獎懲。”憲誠聽到這話大為恐懼,從此竭誠效忠,滄州之亂的平定,憲誠是有功勞的。
韋處厚形貌并不魁偉,而且似乎很懦弱(好像非常懦弱的人);可是僚屬請示職事,皆畏懼、小心地看著他,即使同他談話時間很長,也不敢向他談及私事。韋處厚急于啟用人才,他曾經(jīng)對古時有人因為輕浮的議論而被廢棄不用的事感到不滿,所以他推薦選拔眾多人才,往往拋開缺點錄用他們,這也受到時俗譏諷。他酷愛文學,奉詔修撰《元和實錄》,未能撰寫完畢,此書體例及內(nèi)容取舍,皆韋處厚創(chuàng)立!秾嶄洝沸蕹桑许f處厚的功勞。大和二年去世,年五十六,追贈司空。
二:
韋處厚,字德載,京兆萬年人。事繼母以孝聞,親歿,廬墓終喪。憲宗初,擢左補闕。禮部尚書李絳請間言:“古帝王以納諫為圣,拒諫為昏。今不聞進
規(guī)納忠,何以知天下事?”帝曰:“韋處厚、路隋數(shù)上疏,其言忠切,顧卿未知爾。”由是中外推其靖密。穆宗立,為翰林侍講學士。處厚以帝沖怠不向?qū)W,即與路隋合《易》、《書》、《詩》、《春秋》、《禮》、《孝經(jīng)》、《論語》,掇其粹要,題為《六經(jīng)法言》二十篇上之,冀助省覽。帝稱善,并賜金幣。張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鹽,籠天下之財。宰相不能詰,下群臣議,處厚發(fā)十難誚其迂謬,平叔愧縮,遂寢。
敬宗初,李逢吉得柄,構(gòu)李紳,逐為端州司馬。其黨劉棲楚等欲致紳必死,建言當徙丑地。處厚上言:“按紳先朝舊臣,就令有過,尚當祓瑕洗釁,況被讒乎!”紳繇是免。方天子荒暗,月視朝才三四。處厚入見,即自陳有罪,愿前死以謝。帝曰:“何哉?”對曰:“臣昔為諫官,不能死爭,使先帝因畋與色而至不壽,于法應誅。然所以不死者,陛下在春宮,十有五矣。今皇子方襁褓,臣不敢避死亡之誅。”帝大感悟,賜錦彩以慰其意。
后禁中急變,文宗綏內(nèi)難,猶豫未即下詔,處厚入,昌言曰:“正名討罪,何所避諱哉?”遂奉教班諭。無違舊章者。帝雖自力機政,然驟信輕改,搖于浮論。處厚嘗獨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使待罪宰相,凡所奏可,而中輒變易。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見納,宜先罷。”即趨下頓首,帝矍然曰:“何至是?卿之忠力,朕自知之,安可遽辭以重吾不德?”處厚趨出,帝復召問所欲言,乃對:“近君子,遠小人,始可為治。”
大和二年,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
處厚姿狀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爭,嶷然不可回奪。剛于御吏,百僚謁事,畏惕
未嘗敢及以私。推擇官材,往往棄瑕錄善,時亦譏其太廣。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掇其粹要掇:通“綴”,連接
B.李逢吉得柄,構(gòu)李紳構(gòu):陷害
C.使先帝因畋與色而至不壽畋:打獵
D.文宗綏內(nèi)難綏:平定
2:下列選文中的文句與后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何以知天下事一言以蔽之
B.為翰林侍講學士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C.遽辭以重吾不德申之以孝悌之義
D.處厚姿狀如甚懦者求人可使報秦者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韋處厚沉靜縝密,為人們推崇。他多次上秦折給皇上,所言忠誠懇切,但他不事張揚,以至禮部尚書李絳誤以為皇上聽不到忠諫。
B.韋處厚忠心耿耿。穆宗皇帝不喜歡讀書,韋處厚就摘錄《易》《書》《詩》等書中的精華,呈獻給皇帝,希望對皇帝有所幫助。
C.韋處厚敢據(jù)理力諫。當李逢吉的黨羽想置李紳于死地,建議把李紳流放到荒蠻之地時,是韋處厚據(jù)理力爭,使李紳免于被流放。
D.韋處厚為人剛直,受皇帝及人們敬重。因敬畏他,百官在稟告事情時不敢摻和私情。但韋處厚在用人方面因善邪不分又被人們譏笑。
4:把文言文中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張平叔以言利得幸于帝,建言官自鬻鹽,籠天下之財
(2)臣乃陛下自擢,今言不見納,宜先罷
(3)方奏事,暴疾,仆香案前,一昔薨,年五十六
參考答案
1:A 掇:摘錄
2:A A兩句都是賓語前置句,B前一句“為”是動詞,后一句為被動句,C前一句“以”作連詞,后一句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D后一句是定語后置句
3:D “因善邪不分”錯,原文是說“往往棄瑕錄善”,即選用人才往往忽略其過失,根據(jù)其好的方面加以錄用,即揚其長,避其短。
4:
(1) 張平叔因為談論獲利的方法而得寵于皇帝,建議由官府自行賣鹽,聚斂天下之財。
(2) 我是陛下親自提拔的,如果我的建議不被采納,應當首先罷免我。
(3) 韋處厚正上奏言事,突然生急病,倒在香案前.一個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歲。
參考譯文
韋處厚,字德載,京兆萬年人。侍奉繼母以孝順聞名。父母去世之后,在墓旁筑房守喪至喪期結(jié)束。
憲宗初年,他被提拔為左補闕。禮部尚書李絳私下里對皇上說:古代帝王因為納諫而成為圣君,因為拒絕納諫而成為昏君,現(xiàn)在如果不能進納忠諫,怎么知道天下事呢?”皇帝說:“韋處厚、路隋多次上奏折,所進之言忠誠懇切,只是你不知道罷了。”由此朝廷內(nèi)外推崇韋處厚、路隋沉靜縝密。穆宗即位,韋處厚擔任翰林侍講學士。韋處厚因為幼主懈怠、不喜歡學習,就與路隋匯集了《易》《書》《詩》《春秋》《禮》《孝經(jīng)》《論語》等書,摘錄其中的精華部分,編為《六經(jīng)法善》二十篇呈給皇上,希望有助于皇上閱覽。皇帝稱好,并賜給他們錢幣。張平叔因為談論獲利的方法而得寵于皇帝,建議由官府自行賣鹽,聚斂天下之財。宰相不能反駁,把這件事交給群臣討論:韋處厚提出十點質(zhì)疑譏諷此事迂腐荒謬,張開叔慚愧畏懼,于是此事作罷了。
敬宗初年,李逢吉掌權(quán),陷害李紳,把他貶為端州司馬。李逢吉的黨羽劉棲楚等想置李紳于死地,建議把李紳流放到荒蠻之地一、韋處厚上奏說:“按例李紳是先朝舊臣,就算是有過錯,也應當忽略缺點寬恕他的罪過,何況他是被讒言中傷的呢!”李紳因此獲免。當時正值天子昏庸,每月臨朝聽政才三四次。韋處厚入朝覲見皇上,就說自己有罪,愿意死在皇帝面前以謝罪;噬险f:“為什么呢?”韋處厚回答說:“我過去擔任諫官,不能以死規(guī)勸,使得先帝因為打獵和貪色而不能長壽,依法應當被誅殺。然而我之所以沒有死,是因為陛下當時在東宮當太子,已經(jīng)十五歲了,如今皇子正在襁褓之中,我不敢回避死亡的懲罰。”皇帝大為感動而醒悟,賜給他綢緞來慰勞他的誠意、后來宮中發(fā)生緊急事變,文宗平定內(nèi)亂,猶豫不決沒有立即頒布詔書,韋處厚入朝,直言說:“名正言順討伐有罪之人,有什么要避諱的呢?’’皇帝于是接受意見頒布命令,沒有違背舊例的人。皇帝雖然親自處理政務,然而輕信他人,輕易改變政令,被一些空虛不實的言論動搖。韋處厚與皇帝獨處時曾回答說:“陛下不認為我沒有才能,讓我擔任宰相,凡有上奏,都表示同意,然而往往中途改變。我是陛下親自提拔的,如果我的建議不被采納,應當首先罷免我。”韋處厚當即快步退下叩頭、皇帝吃驚地說:“何至于這樣呢?你忠誠盡力,我自然知道,怎么可以忽然辭職顯得我更加德薄呢?”韋處厚快步退出,皇帝又召他回來問他想要說的話,他就回答說:“接近君子,遠離小人,才可以治理好國家。”
大和二年,韋處厚正上奏言事,突然生急病,倒在香案前.一個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歲。
韋處厚的相貌姿態(tài)像非常懦弱的人,在家也隨和平易,在朝廷上爭論時,則堅毅不可改變.他比御吏還要剛直,百官稟告事情,因敬畏他而不曾有人敢摻和私情。他推薦選取官吏,往往不計其缺點而根據(jù)其優(yōu)點錄用,當時也有人譏諷他用人太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728040.html
相關(guān)閱讀:
杜甫《放船》閱讀答案
《湖上晚歸》閱讀答案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閱讀答案
《早發(fā) 羅鄴》閱讀答案及解析
《廬州城下》閱讀答案
上一篇: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滿枝》閱讀答案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主題
《浪淘沙 疏雨洗天清》閱讀答案及解析
小學語文(新課標)古詩賞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白居易朱淑真《村夜》對比閱讀答案
蔣捷《虞美人?梳樓》閱讀答案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適》閱讀
“史?,河南洛陽人,少以武勇隸軍籍”閱讀答案及翻譯
《阮郎歸 湘天風雨破寒初》閱讀答案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閱讀答案
《夏意 (蘇舜欽)》閱讀答案
推薦閱讀
《清明① 黃庭堅》閱讀答案
清 明 ① 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 ……
賀鑄《南歌子 疏雨池塘見》閱讀答案
閱讀 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8 分) 南歌子 賀鑄 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陰陰夏……
《清平樂 李清照》閱讀答案
清平樂 李清照 雪里,常插梅花醉。 ? (讀 ru ,揉搓之意)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
《菊 李商隱》閱讀答案
菊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① 。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張先》閱讀
木蘭花 乙卯吳興寒食 張先 龍頭舴艋注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
相關(guān)閱讀
簡要說說“閑敲棋子”這一動作細節(jié)表現(xiàn)了
周邦?《蘇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閱讀答
“張?字敬夫,丞相浚子也”閱讀答案及原
“梁統(tǒng)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更始二年”閱
王建《羽林行》閱讀答案
《寒食 孟云卿》閱讀答案
李頻《湖口送友人》閱讀答案
《送春詞 【唐】劉禹錫》《送春 【宋】
秋瑾的《菊》閱讀答案
《浣溪沙 畫船愁過石塘西》閱讀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