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備課資料 教師備課手冊 教材: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任科: 數 學
任教年級: 一 年 級 第一單元:準備課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內容是第2——8頁的內容
單元教學目標:1、通過數數活動中,了解學生數數的水平以及對數數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計數物體個數的基本方法。2、在比較物品多少的活動中,了解學生對”同樣多””多或少”等含義的理解程度以及對比較物體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3、了解學生語言表達情況,傾聽能力以及常規(guī)習慣,為教師有效把握教學起點做好準備。
單元教學重、難點1、幫助學生建立有序觀察的意識,進行數數方法的指導。2、滲透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
NO:1
教學內容:第2——5頁(數一數)教學目標:1、在計數物品數量的活動中,初步了解學生對數數的理解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基本方法。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的生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習興趣。3、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初步建立數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教學難點: 能正確數出圖中事物的個數,培養(yǎng)學生有序數數的思想.教學準備:ppt。教學過程:一 課前自學2-3自學提示:1 這幅圖上都有些什么?(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2 分別數出你所看到的物體的個數3 跟同桌說說?二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1 激發(fā)興趣(1)數數:從1數到10(2)師:這是一所漂亮的小學校,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了,看看圖中都有什么?2 引導學生逐一數出1至10的人和物師:大家都會數啊!真不錯,我們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先數數數目比較小的,再數數目較大的.(1)數出數量是1的事物一面國旗,用數字1表示.找一找,圖中還有什么可以用數字1表示. (2)數出其他數量的事物注:數數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知道其數量的?讓學生到臺上數數看師: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這樣數有什么好處嗎?師:如果以后讓你數數,你打算怎么做?(適時滲透有序數數的方法)三 認讀1至10各數(1)同桌互相讀一讀(2)數身邊的數師:這幅圖中這么多事物能用數表示,在我們周圍或生活中有沒有可以用數表示的事物?(3)說一句帶數的話四 小結
NO:2
教學內容:比多少(第6???8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2、通過聽故事,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幫助的良好品德.3、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初步體驗一一對應思想,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教學準備:師:數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生:學具盒一個,數字卡片一套(1-10)教學過程:一、課前自學:看圖編一個簡短的故事,并說給同桌聽.二、主動探討,獲得新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比較多少。板書課題:比多少1、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并板書在黑板上,問:瞧,這是誰?他們倆準備去干什么?誰猜一猜?師:那么我們一起聽一聽小豬怎么說?(放錄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準備去參加義務勞動呢!)小朋友,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學生數一數)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么樣?(一樣多)3、動手操作,理解新知(1)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第一行擺6個三角形,請學生擺圓和三角形同樣多(2)小結:像這樣一個三角形對一個圓,這樣的比較方法,我們稱它為”一一對應”4 教學”多””少” (1)圖上有幾只小豬?一共有幾根木頭? (2)一個小豬對一根木頭比,誰多誰少? 木頭多,小豬少 師:我們還可以說木頭比小豬多,換一句話說就是,小豬比木頭少 (3)圖上還可以比什么?5 操作(1)第一行擺5個三角形,第二行擺圓圓比三角形多2個(2)第一行擺6個五角星,第二行擺圓五角星比圓多1個三、鞏固 1、說一說問:請你再仔細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討論后匯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誰就先說)2 學生完成第8頁的1????4題。四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較時,可以一個對著一個比,用一一對應方法,就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第二單元:位置一、教材內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用兩個數確定物體的位置)。這是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新增加的內容,是從空間方位的角度引入的。這些內容以前是作為常識性的知識,沒有作為小學數學的正式的教學內容。現在為了加強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改變過去少“空間”少“圖形”,多計算的做法,拓展幾何知識的范圍,把這些內容納入到幾何教學的范疇。“上、下”“前、后” “左、右”這三對方位,正好對應著三維空間的三個方向。二、教學目標1.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2.使學生學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3.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正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
NO:3
教學內容:上 下 教學目標:1 使學生會用”上” “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2 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3 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教學重點:1 認識” 上”” 下”位置關系的基礎含義2 能正確地辨認和描述物體的上 下位置關系教學難點:能正確辨認和描述物體的上 下位置關系教學準備:PPT教學過程:一 自學指導: 觀察書本第9頁,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二 情境導入,探究新知1 師:小朋友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南京長江大橋,一起步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多媒體出示) 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2 舉出生活中有關上 下的例子 國旗在黑板的上面,換句話說:黑板在國旗的下面3 觀察畫面,體會上 下的含義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多媒體展示圖畫) 你的鼻子下面是什么?還可以怎么說? 嘴巴上面是什么?三 鞏固提高1 拍手游戲(1)師發(fā)口令,上 下拍手(2)聽反語,師說上,生在下面拍,師說下,生在上面拍2 聽口令,擺一擺 書本第9頁做一做3 畫一幅自己最喜歡的能表示上 下關系的圖畫四 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NO:4
教學內容:前 后教學目標:1 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中,體驗前 后位置關系,能確定物體的前 后位置順序2 培養(yǎng)學生前 后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前 后位置的確定教學難點:前 后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一 自學指導。薄∧愕那懊媸钦l?你的后面是誰?。病≌l在你的前面?你在誰的前面二 新課導入。薄±蠋熣垼得麑W生上講臺排成隊列。病≡诶蠋煹目诹钕,學生按要求調換位置引導學生用”( )同學在( )同學前面,在( )同學后面,( )同學在最前面”等較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三 探究新知。 師: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同學跑步的畫面) 誰得第一名?誰是最后一名? 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同桌交流 2 上公交車圖 師:這些人在干什么? 王英的前面是( ),( )在王英的后面.四 鞏固提高。薄≌f一說 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你的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排在第幾位? 2 完成課本第9頁的”做一做”五 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NO:5
教學內容:左右教學目標:1、在生活中看關于“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能初步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3、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教學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正確確定“左右”。教學難點:“左右”的相對性。教學準備:計算機 筆 橡皮 尺子 具盒教學過程:一、通過左手、右手的活動,感知自身的左與右師:小朋友們,今天誰有信心上好這節(jié)課?請舉起你的小手。1、感知左手和右手師:看看你舉起的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師:大家說說,我們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學生自由發(fā)言)師:左、右手要多鍛煉,特別是左手,多鍛煉會使我們的小腦袋越變越聰明。2、體驗自身的“左與右”師: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誰說一說?(學生自由回答)3、小游戲 聽口令做動作(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4、揭示課題師:小朋友們剛才已經熟悉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其實生活中的“左”和“右”還有許許多多,今天我們就確定一下“左”和“右”(板書課題:左 右)師:請小朋友們記住,“左”字下邊是個“工”字,“右”字下邊是個“口”字。二、玩學具,理解左邊和右邊1、擺一擺師:同桌合作,像電腦上一樣的順序擺放好事先準備好的學習用品。(計算機演示:按順序擺好:鉛筆 橡皮 尺子 具盒 小刀五樣學具)師:大家先確定一下,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2、數一數師:按左右的順序數一數。(點著學具數,數好后請學生回答,從而完成電腦中的填空題)從右數橡皮是第--------個從左數橡皮是第--------個師:同樣的東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不同。3、說一說尺子的左邊是什么?右邊呢?(1)啟發(fā)、引導學生觀察圖說出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2)說出尺子的左邊或右邊各有哪二樣學具?(計算機演示印證)5、相怎么擺就怎么擺,然后同桌互說三、體驗“相對”,加強理解1、找一找 (計算機演示圖意)2、師: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記得小明家住在三樓的左邊,你們能告訴他小明家住幾號房嗎?(展開討論,計算機學示結果)2、想一想師:我跟大家面對面地站著(老師舉起右手),請問:老師舉起的是右手嗎?師:(老師把右手放下)請小朋友把右手舉起再判定一下老師舉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師又舉起右手)學生討論老師舉著右手轉身與學生同向,證實結論。師:我們面對面地站著,因為方向相對,舉的右手就會剛好相反。練習:老師和學生一同舉左手體驗。四、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1、說一說:你相鄰的同桌都有誰?問:相鄰是什么意思?面對黑板說說你相鄰的同學有誰?背對黑板說說你相鄰的同學有誰?側轉身再說說你相鄰的同學有誰?師:每轉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發(fā)生了變化,但相鄰的同學總是這幾個。Xk b 1 . co 2、用電腦演示同學們上下樓梯的情景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學生討論,也可以讓學生試著走一走,體會一下)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以走路的人為標準。平時我們上下樓梯時,都要像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會相撞,保證安全。3、擺一擺老師說,學生擺把本子放在書的下面把尺子放在書的左面把鉛筆放在書的右面五、總結我們學習了什么?(左右)對!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別是行走時,人注意靠右走。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內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大于、小于、等于)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提倡算法多樣化。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單元重難點: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系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fā)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單元課時安排:1、1??5的認識…………………………3課時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4課時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NO:1教學內容: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教學要求: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2、能用1???5以內的各數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 感,并能進行交流。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教學準備: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教學過程:一、導入:出示主題畫: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 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1、認識1(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 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3)請你拿出1根小棒2、認識2 。ń虒W方法同上)3、認識3(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4、認識4、5 。ń虒W方法同上)(二)、出示計數器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W生回答,教師板書:1)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2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3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4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5 板書:1、2、3、4、5(全班齊讀:正、反讀)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三)、教師說,學生操作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3、請你拿出5個圓片。三、教學寫數字1??51、教師教拿筆姿勢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NO:2教學內容:比大小(第17頁的內容) 完成第21頁的第5、6題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大于、小于、等于)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 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 還有需要補充的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從這些數據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 3>2 3<4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 (指名上臺寫)(3)比一比,你發(fā)現了什么?5<3 誰會讀?(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NO:3教學內容:第幾(第18頁的教學內容) 完成第22頁的第7、9、10題教學目標: 1、具體的情境圖中,讓學生學會區(qū)分基數和序數的,理解幾個和第幾的不同,并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充分感知無論第幾都只有一個,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幾個則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判斷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使學生感知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樂趣,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難點: 理解序數含義,會區(qū)分基數與序數,明確數的方向決定的次序。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1、師生交流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云一個你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嗎?2、出示實物投影的書中第18頁的圖畫。動物園的售標處,井然有序的排隊買標。師:問: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嗎?二、探求新知1、初步感知師:(1)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上車?你是怎么知道的?(2)那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兩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4)請你說一說:兩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5)教育學生在公共場合應該自學排隊,遵守公共秩序。2、初步感知基數與序數(1)請大家數一數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買標?有誰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誰?(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已經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問:有幾個人在排隊?這時誰排4?小朋友排第幾?解放軍叔叔呢?3、進一步體會基數、序數的含義(1)請幾位同學上講臺先請大家數一數共幾人?再問一問從左數第3人是誰?××同學是從右數的第幾?他還可以排第幾?(2)分小組做排隊游戲三、反饋練習:1、投影出示:5只小鳥把左邊的4只小鳥圈起,給從左數的第4只小鳥涂上顏色。2、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第幾”的例子先4人小組互相說,然后向全班匯報。四:作業(yè):書第8頁“做一做”的第2題看圖片可以說一說:照片上共有幾個人?從右數,爺爺排第幾?奶奶和爸爸排第幾等?NO:4教學內容:幾和幾(第19頁和20頁的教學內容:5以內數的組成) 完成兩個“做一做”和第22頁的第8題。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掌握4和5的有關組成,并有效地滲透有序的思想。 2、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掌握4和5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數感。教學過程:一、導入:出示計數器:老師拔數,學生觀察1、(1)先拔二顆珠,問:這是幾顆珠,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 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 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4。(4)請你比一比:4和3誰大,誰。空埬阌梅栠B接。二、學習新知:(一):主動探索:4 的組成1、請你拿出4個小棒,擺一擺,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2、你能把這4根小棒分成兩堆嗎?請你試一試。(學生自由活動,老師巡視)3、學生匯報操作結果,邊板書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板書) 4 4 41 3 2 2 3 14、讀的組成(1)先領讀: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組成4………(2)再學生自由地讀,同桌對口令(3)全班齊讀可以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5、觀察上面數的組成: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再發(fā)言)(先分成1和幾,再分成2和幾,再分成3和幾……我們在記得的時候可以只需要記2個就可以了)(二)學生合作:學習5的組成師:剛才,你已經拿出了4根小棒,現在想一想,再增加幾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請你趕快行動吧!1、師:剛才你們真能干!發(fā)現了這種奇妙的規(guī)律,那么你能用這種方法把5分成兩堆嗎?并請你把分的情況像老師一樣寫出,可以嗎?請你們小組合作,試一試。2、學生分小棒,老師巡視。3、學生匯報分的情況,學生邊回答,老師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5 5 5 51 4 2 3 3 2 4 14、讀一讀師:有誰會讀,請你試一試,我們請會讀的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好不好? (1)小老師帶讀 (2)小組開展競賽讀(3)師生對口令 。4)同桌對口令(5)試著背一背4、觀察:請你認真觀察上面的4個數的組成,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先可以小組里互相討論,每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選一個代表發(fā)言,其余的同學認真聽)5、你們自己組說得怎么樣,你認為哪個組說得最好?,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學生互相進行評價)6、第19頁的思考題先讓學生獨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體進行評價。這題的第3個是一個開放性的題,老師還要注意問:還有不同的填寫方法嗎?7、完成第20頁的做一做:先擺一擺,然后再連線。集體評價。三、練一練:第21頁的第5題:集體評價第22頁的第6題:這是一題判斷題,是學生第一次遇到,教師可以先教學生如何做,然后學生再開始進行判斷。第8、10題放在托管時間完成。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3 JiYi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