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報紙上的洞
(一)內(nèi)容簡介
丑小兔喜歡趴在窗口看風景,但又很害羞,遇上過路的人就會躲起來。蘋果豬給丑小兔一張報紙,報紙上有個小洞,丑小兔可以透過洞洞,看來來往往的人,別人卻看不見報紙后面的丑小兔。但是,報紙上的洞洞一天天大起來,丑小兔會怎么樣呢?她會像蘋果豬那樣熱情地跟過路人打招呼、說上幾句嗎?
(二)主題分析 故事中的丑小兔可愛又膽小,她對外面的事物充滿好奇,渴望朋友但又膽小害怕缺乏自信。這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極其相似。本書以熱情的蘋果豬通過報紙上的洞洞幫助丑小兔改掉害羞的毛病為主線,巧妙地通過報紙上洞洞的變化,一步步引領丑小兔從報紙后面走出來,大膽與人交往。通過丑小兔的心理變化,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大膽接納別人,一切都沒有什么可怕的。
(三)情節(jié)分析 故事從大報紙中間有一個小洞洞,洞洞里有一只眼睛和外面高興的小動物為對比開始,讓孩子們猜想:報紙后面的眼睛是誰的?她在干什么?為什么她要用報紙遮住臉?隨著故事的進展,報紙上的洞洞一點點變大,丑小兔的膽子也越來越大,最后透過報紙上的大洞洞終于看到丑小兔燦爛的笑臉了。報紙上洞洞的變化和丑小兔的變化所引發(fā)的問題,對孩子們的交往與成長也有很大的啟發(fā)。
(四)角色分析故事的主人公是丑小兔,她膽小、內(nèi)向,怕與人交往。一開始讀者只能透過報紙上的洞洞看到丑小兔膽怯的眼睛、緊張的表情。隨著報紙洞洞的變化,丑小兔的表情也越來越開心,最后丑小兔終于露出了微笑的臉蛋。故事中另外一個角色??蘋果豬,他的大膽熱情和開始時膽小害羞的丑小兔是一組鮮明的對比。故事開始蘋果豬熱情地與路人打招呼,丑小兔膽怯地藏在窗戶后面,最后丑小兔也能微笑著面對路人。故事就在每個人的微笑中結束了。
(五)圖畫分析1、畫面的色彩、構圖和排列整本圖畫書的畫面都以粉色調(diào)為主,讓人感覺溫馨,色彩與故事情感完美結合。此圖畫書構圖簡單、清晰,主要人物突出,引領孩子的視線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每頁主角的變化,便于孩子觀察、發(fā)現(xiàn)和講述,符合小班年齡幼兒的欣賞特點。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故事的第2~5面蘋果豬和丑小兔的表情是一組對比,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重點觀察。第1 O~1 7面是故事的關鍵,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洞洞的變化和丑小兔的表情變化。
(六)語言分析 圖畫書中所用的句式比較簡單,便于幼兒理解與記憶:“第一天,報紙上有個小洞洞……第二天報紙上的洞洞比昨天的大一點了,第三天報紙上的洞洞又大了……”對話和心理描述簡單、直白,較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
(一)活動設計1、設計意圖 報紙平時都是大人用來閱讀的,今天的報紙上怎么有個洞洞?這個洞洞是用來干什么的?教師利用孩子對洞洞的好奇,一步步引導他們閱讀繪本。從洞洞的漸漸變大并運用游戲“猜猜我是誰”來體驗丑小兔躲在報紙后面看外面的感受,理解透過報紙上的小洞洞看外面,外面的人是看不到報紙后面的人是誰的,從而真正理解蘋果豬的用意。2、活動目標(1)了解丑小兔改掉害羞毛病的過程,并嘗試觀察畫面(2)知道只要勇敢、大膽,就會交到朋友。3、活動準備鼯圖畫書《報紙上的洞》和教學課件(ppt)靜帶有大、小洞洞的報紙,小兔的操作排序材料靜音樂,《找朋友》4、活動過程(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出示帶有洞洞的報紙:一看,這是什么?報紙上有什么?一咦,報紙上怎么會有洞洞呢?這個洞洞是用來干什么的呢?(2)欣賞、理解故事一今天我們就來聽一個和洞洞有關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報紙上的洞》。①觀察第2~3面:一這是蘋果豬,他在干什么呢?一哦,蘋果豬喜歡趴在窗口看風景,遇上過路的人,就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說上幾句。②觀察第4~5面:一這是丑小兔,她也喜歡趴在窗口看風景,可是遇上過路的人,她是怎么做的?這是為什么?一蘋果豬想幫丑小兔改掉這個害羞的毛病。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③觀察第6~7面:一蘋果豬為丑小兔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一蘋果豬拿報紙干什么呢?是讓丑小兔看報紙嗎?這個洞洞是用來干什么的?④觀察第1(I)面~結尾:一報紙上的洞洞有什么變化?一你認為丑小兔最后還需要報紙嗎?為什么?小結:透過報紙上的洞洞,小兔看到的都是笑嘻嘻的人們,她應該不需要報紙了, (3)專艮紙上的洞洞排排隊 一報紙上的洞洞真有趣,它每天都在變化。下面桌子上有幾張報紙,報紙上也有幾個洞洞,請你來排一排,第一天丑小兔躲在哪個洞洞后面,第二天、第三天又躲在哪個洞洞后面。 小結:第一天丑小兔躲在有小洞洞的報紙后面,第二天躲在有中洞洞的報紙后面,第三天躲在有大洞洞的報紙后面。隨著報紙上的洞洞一點點變大,丑小兔的膽子也一天天地大了起來,直到有一天,報紙上的洞洞大得不能再大了,丑小兔對蘋果豬說:“我不需要報紙了,我挺想和過路人交朋友的。蘋果豬,謝謝你幫我改掉了膽小的毛病!”(4)我們一起找朋友一丑小兔終于改掉了害羞的毛病,愿意和人交朋友了,你們有朋友嗎?他是誰?一朋友當然是越多越好,我們一起來找朋友吧! (邊唱歌邊找朋友)小結:小朋友都很大方、熱情,所以每個人都有很多好朋友。
(二)活動設計21、設計思路 在第一個活動中,孩子們了解了《報紙上的洞》這本故事書中有一只丑小兔,她在好朋友蘋果豬的幫助下,從報紙上的洞洞中認識了很多朋友,由此克服了膽小害羞的性格,能大膽地與朋友交往。原來,有朋友是很開心的,和好朋友一起游戲,一起分享快樂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因此,活動通過對故事的回顧和游戲,讓孩子明白:只要你大膽、勇敢,就能找到更多的朋友。但是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只明白道理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勇敢地嘗試,體驗大膽交朋友的快樂。因此本次活動立足于讓孩子嘗試、體驗n2、活動目標(1)理解并回憶故事,敢于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2)樂意參與游戲,體驗和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3、活動準備圖畫書《報紙上的洞》和教學課件(PPT)帶有大洞洞的報.紙和兩位大班小朋友4、活動過程(1)活動導入①出示“丑小兔的照片”:一這是誰?你們還認識她嗎?一這是一只什么樣的丑小兔?丑小兔有沒有好朋友?一丑小兔是怎樣找到好朋友的呢?②回憶故事:一丑一j_兔是怎樣找到好朋友的呢?我們再來看一看。(請幼兒一起念故事的名稱,再跟著教師,一頁一頁地翻看故事)一丑小兔躲在洞洞后面想些什么?小結:丑小兔不斷地在心里告訴自己:大膽一點,和朋友在一起是很開心的。(2)游戲:報紙后面的朋友一今天老師這里也有一張報紙,這張報紙上也有一個洞洞,報紙后面也躲了一個小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誰嗎?游戲“猜猜我是誰”。一報紙后面的小朋友只在洞洞里露出一只眼睛或一只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讓其他小朋友猜猜是誰。一你愿意和報紙后面的小朋友做朋友嗎?為什么?小結:原來要找到更多的朋友,就要大膽地說出來。你們想認識更多的朋友嗎?(三)活動拓展大家齊分享:在操作區(qū),讓孩子戴著丑小兔的頭飾給好朋友分糖果(可按顏色分)或者分食物(根據(jù)小動物各自愛吃的食物來分)。
(四)閱讀區(qū)的活動 1、活動名稱:我的好朋友 2、活動意圖:讓幼兒說出熟悉的小動物的名稱,并能完整地說:“××和丑小兔是好朋友……” 3、活動準備:在墻面上貼一張丑小兔的畫像,提供一些故事中和故事之外的小動物的造型,讓孩子找找哪些動物是小兔的朋友n 4、活動提示: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引導幼兒說出好朋友在一起可能會干什么,如:小狗和丑小兔是好朋友,他們在一起拍皮球。(俞莉莉)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