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意圖:
《馬蘭花》是一個具有奇幻色彩的民間故事,故事中馬郎和小蘭的勤勞善良,跟大蘭的好吃懶做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故事中蘊藏著勤勞的道德品質(zhì)。
孩子們討論起里面的人物,都喜說歡小蘭,他們覺得善良勤勞的姑娘才是“好人”,中班的孩子在平時接受的勞動任務(wù)還是極少的,我覺得讓幼兒嘗試一次真正的勞動,培養(yǎng)勤勞的品質(zhì)非常有意義,可是,什么是“勤勞”?只有具體、形象的真實存在的物體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地理解和接受?在孩子生活的周圍、在孩子的認(rèn)知里,有什么可以用來表示“勤勞”呢?是由此我想到了到戶外去挑馬蘭,幼兒還可以在這個活動中,認(rèn)識幾種常用的勞動工具,嘗試挖、拔、鏟等不同的方法挖馬蘭,體驗勤勞帶來的成功體驗。因此,我們開展了綜合活動《馬蘭花》
活動目標(biāo):
1、認(rèn)識馬蘭,探索挖、拔、鏟等不同的方法把馬蘭從泥土里弄出來。
2、在快樂的勞動活動中體驗勤勞帶來的成功體驗。、
活動準(zhǔn)備:
塑料鏟、塑料刀、剪刀多余班級人數(shù),籮筐7個、一小筐馬蘭,馬蘭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rèn)識馬蘭
馬蘭花的故事我們已經(jīng)聽過啦!故事里的大蘭和小蘭姐妹兩你們還記得嗎?你喜歡誰?為什么?
教師:對!愛勞動是美德,你知道什么勞動?
教師:老師今天帶你們做一個不一樣的勞動!我?guī)砹笋R蘭,你認(rèn)識它嗎?它長什么樣?
提供一小筐馬蘭,幼兒觀察馬蘭
幼兒說一說馬蘭的樣子
出示馬蘭大圖片,仔細觀察馬蘭的葉子,徑,根
幼兒說一說馬蘭葉子的特點……
二、計劃挖馬蘭
教師:馬蘭長在泥土里,該怎么把它從泥土里弄出來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辦法
提供各種工具,
教師:有了工具,你想用什么辦法把馬蘭從泥土里弄出來呢?
三、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一
請個別幼兒嘗試
教師:你找到的馬蘭是對的嗎?你怎么把馬蘭弄出來的?
實踐活動二
教師:接下來我們都要去活動了
要求:先找到馬蘭,再用你喜歡的工具、方法把馬蘭弄出來,放到籮筐里,注意,尖銳的工具要小心使用,注意安全。
幼兒集體實踐活動
幼兒分享交流
教師:你找到馬蘭了嗎?你怎么把馬蘭弄出來的?你在勞動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遇到了什么困難
四、回顧小結(jié)
教師:今天的勞動活動你喜歡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我們通過勞動,收獲了一籮筐的馬蘭,回去我們再去撿馬蘭、洗馬蘭,好不好!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xùn)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