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物理
>
九年級
>
物質的比熱容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課題:12.3物質的比熱容
課型:新授課
設計
設計
思路1、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方式之一。本節(jié)課又一次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進一步了解科學探究的一些重要特征,全面地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對于探究活動的過程要求。這節(jié)課的設計以學生的探究學習為主,讓學生自主探究,而教師是課堂活動中的組織者和探究者。
2、注重聯(lián)系實際,在生活和實驗中探究知識,本節(jié)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中午海邊沙子熱,海水卻很涼;傍晚海邊沙子變涼了,海水卻很暖和”,這一情境來源于生活。在解決問題后又回到生活中去,引導學生解決“三峽水庫建成對小氣候的影響”和“海陸風的成因”,讓學生體驗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
學
目
標知識
和
技能(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了解一些常見物質比熱容的大小,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物理屬性之一。
(2)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
過程
與
方法1.經(jīng)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感知科學歸納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3.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根據(jù)物理實驗事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體驗和增強聯(lián)系實際及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互相協(xié)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態(tài)。
重點
難點重點 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物理屬性之一
難點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
教學準備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wǎng)、燒杯、水、沙子、溫度計、攪棒、計時器等
教學過程提要
教 學 環(huán) 節(jié)個 人 復 備
一、
復習
舊知
引入
新課1、教師提問:物體吸收熱量溫度會怎樣變化?物體放出熱量呢?
2、提出實際情境:中午海邊沙子熱、海水卻很涼;傍晚海邊沙子變涼了,海水卻很暖和。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xiàn)象?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
注意力
。
二、
講授
新課
(新知
探究)
一、提出問題
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根據(jù)以上事例,你想提出什么問題進行探究?
2、教師提煉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本節(jié)探究的問題:為什么在同一時刻海水和沙子、瓷磚和水的溫度不一樣?
二、猜想和假設
1、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猜想。
2、教師板書學生的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熱升溫或放熱降溫都比水快。
3、對學生的其他猜想可有選擇地簡要板書,并組織討論,啟發(fā)思考。
三、設計實驗
1、要求學生利用課桌上的器材設計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法。
2、教師說明:如果加熱方法完全相同,可以認為單位時間內物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教師點撥、提問:①如何才能使沙子和水溫度升高?
②如何比較沙子和水哪個升溫快?可以有幾種比較的方法(類比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方法)
③實驗時要注意沙子和水的哪些條件相同?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口答:①用酒精燈加熱。②在相同時間內,看哪個溫度升高得多或在升高相同的溫度時看哪個需要加熱的時間短。③沙子和水的質量相同。
學生設計記錄表格。
學生調整實驗方案,完善記錄表格。
3、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設計表格,投影部分學生的設計的表格,引導學生評價、改進
物質質量(kg)升高200C所需時間(s)升高400C所需時間(s)
沙
水
或
物質質量(kg)4min升高的溫度(0C)8min升高的溫度(0C)
沙
水
四、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1、教師點明:①燒杯應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②實驗過程中不斷攪拌,注意不要損壞燒杯和溫度計③小組內的同學相互配合及時記錄下相關數(shù)據(jù)。
2、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適當?shù)狞c撥。
五、分析與結論
1、組織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2、教師總結,課件出示:(1)沙子和水的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沙比水需要的時間短,說明沙比水吸收的熱多。(2)結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P43“一些物質的比熱容”。
4、教師總結,課件出示: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
(2)單位:焦/(千克?0C),符號J/(kg?0C)。
(3)水的比熱較大,為4.2×103J/(kg?0C)。
(4)同種物質的比熱相同,而不同物質的比熱一般不同,所以,比熱也是物質的物理屬性。
5,熱量的計算公式
(1)物體溫度升高吸收的熱量 ,式中 表示末溫, 表示初溫, 表示物體升高的溫度。如果用 表示物體升高的溫度,則 。
(2)物體溫度降低放出的熱量 ,式中 表示物體降低的溫度。如果用 表示物體降低的溫度,則 。
(3)熱量計算公式的物理意義 ,只使用于物體溫度改變(升溫或降溫)時,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計算,對有物態(tài)變化的過程不能適用。這一公式表明,物體溫度改變(升溫或降溫)時,它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跟物質的比熱、物體的質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溫度的多少這三個因素有關,而跟物體的初溫或末溫無關。因此,不能說“高溫的物體放熱多,低溫的物體吸熱多”,也不能說“物體升高的溫度多,它吸收的熱量一定多”,因為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跟三個因素有關,分析問題時必須全面考慮。
學生的猜想豐富多樣,可能遠離主題、甚至錯誤,切不可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在學生有困難的地方適當點撥、教師不能越俎代庖,防止將探究性教學變?yōu)殛愂鲂越虒W。
充分調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拓展
延伸
1,教師提問:為什么海水和沙子同一時刻的溫度不一樣?
學生回答:因為海水與沙子受光照的時間完全相同,所以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熱要比沙子的大,所以海水升溫比沙子慢,沒有日照時,海水降溫也慢。
2、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海陸風的成因”,并組織學生討論。
3,導出計算公式: 或Q吸=Cm△t
或Q放=Cm△t
讓學生體驗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
四、
課堂
小結教師提問:1、這節(jié)課經(jīng)歷了哪些探究過程?2、通過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
五、
布置
作業(yè)課堂練習
板書
設計
12.3物質的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
(2)單位:焦/(千克?0C),符號J/(kg?0C)。
(3)水的比熱較大,為4.2×103J/(kg?0C)。
(4)同種物質的比熱相同,而不同物質的比熱一般不同,所以,比熱也是物質的物理屬性。
(5), 或Q吸=Cm△t
或Q放=Cm△t
教
后
感
初三物理學案 課題:ξ12.3物質的比熱容
主備董繼春 審核 初三物理備課組 時間2009.09.22
1、在的過程中,的能量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國際單位是。
2、__________的存在是熱傳遞的條件,熱將從_______物體向物體傳遞。
3、鐵的比熱是0.46×103J/(kg?℃),它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兩種物質的比熱之比CA∶CB=3∶1,用它們分別制成物體A和B,當它們吸收相等的熱量后,升高的溫度之比為?tA∶?tB=3∶5,則A和B物體質量之比為
mA∶m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關于熱量與溫度的關系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物體當溫度升高的越多時,吸收的熱量越多
B.一個物體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
C.高溫的物體一定比低溫的物體吸收熱量多
D.一個物體的熱量多少與物體的溫度無關
6、兩個物體之間沒有發(fā)生熱傳遞,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
A.熱量 B.溫度
C.內能 D.比熱
7、水的比熱4.2×103J/(kg?℃),它的物理意義是()
A.質量是1kg的水,溫度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是4.2×103J/(kg?℃)
B.質量是1kg的水,溫度在1℃時所具有的熱量是4.2×103J
C.質量是1kg的水,溫度升高1℃時所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D.質量是1kg的水,溫度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是4.2×103J
8、一根鐵絲的溫度升高,則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A.鐵絲的比熱變大
B.一定有物體向它傳遞了熱量
C.一定有物體對它做了功
D.它的比熱不發(fā)生變化
9、甲、乙兩金屬塊的質量相等,甲的比熱比乙大,他們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溫度的變化情況是()
A.甲升高的溫度少 B.乙升高的溫度少
C.甲、乙升高的溫度相同 D.無法確定哪個升高的溫度多
10,關于比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桶水的比熱比一杯水的比熱大;
B.100℃的銅塊的比熱比0℃質量相同的鐵塊的比熱大;
C.鐵塊溫度升高時的比熱比溫度降低時的比熱大;
D.比熱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與物質的質量,溫度高低均無關。
課題:§12.3物質的比熱容 當堂訓練
班級 學號 姓名
1、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甲、乙兩物體,質量之比為2∶1,它們降低的溫度之比為 1∶4,則它們放出的熱量之比是()
A.2∶1B.1∶2C.1∶1D.1∶4
2、讓質量相等初溫也相等的銅塊和鋁塊放出相同的熱量后,(C鋁 > C銅)再把它們靠在一起則()
A.銅把熱傳給鋁 B.鋁把熱傳給銅
C.銅塊和鋁塊之間沒有熱傳遞 D.同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3、把一杯質量為1kg溫度為20℃的冷水和一杯質量為2kg,溫度為80℃的熱水混合,混合后的水溫是多少?
4,使鐵塊的溫度由20℃升高到70℃,鐵塊吸收了多少熱量?
5,10.10kg的水,溫度從5℃升高到85℃時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6. 某金屬塊的質量是100g,加熱使它的溫度由25℃升高到70℃,共吸收熱量3.96×103J,求這種金屬的比熱。
7,.500克水加熱到98℃時,共吸收了1.68×105J的熱量,水的初溫是多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61080.html
相關閱讀:
測量物質的密度
上一篇:
九年級物理概念公式復習
下一篇:
熱和能
相關主題
測量物質的密度
9 研究物質的比熱容 教學設計(粵滬版)教案
歐姆定律的應用導學稿
杠桿
第四節(jié) 測量物質的密度
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
測量的初步知識
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
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
滑輪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運動的快慢教案
題12.2 運動的快慢 型新 授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能用速度……
力和機械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復習提綱 一、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
動能和勢能
題 一、動能 勢能 機械能 時 二時 型 新授 目標 1.通過實例分析,認識到運動的物體能做功……
功率
j.Co M 新泰實驗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初三物理第15章學案 第十五章 功和機械能 第3節(jié) ……
比較做功的快慢
M 做功的快慢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
相關閱讀
測量電壓
第四節(jié) 測量物質的密度
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學案(2)
浮力
測量電功率
測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
運動的描述
磁體和磁場學案
《電路和電路圖》學案
九年級物理電磁波的海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