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十三大)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條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后來被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中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zhàn)略部署: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溫飽問題;
第二步,到20世紀末,是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到20世紀末,我國順利地實現了第一、第二步的發(fā)展目標。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fā)展很不平衡的。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奮斗。

中共十三大:
1、時間:1987年10月。
2、內容:主要內容:系統闡明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指出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對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了概括。 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和“三步走”的戰(zhàn)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93587.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印度傳統社會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