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shè)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shè)計
>
語文
>
高二
>
高二語文外國詩二首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二語文外國詩二首教案
送娘曲
[預(yù)設(shè)目標]
一、知識目標:
能借助圖書館和多媒體網(wǎng)絡(luò)資源,了解歌德在德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壇上的地位,了解他的創(chuàng)作成就,記住其代表作品。
二、能力目標:
1?能在反復(fù)誦讀的基礎(chǔ)上理解詩歌,領(lǐng)會詩歌的內(nèi)涵。
2?能體會出詩歌采用復(fù)沓疊唱(重章疊句)結(jié)構(gòu)形式的妙處,掌握這種寫法。
三、審美目標:
能通過誦讀,體會出詩歌所表達的熾烈的對父親的愛、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受到真摯、深沉、哀婉、含蓄的美感教育。
[學習重點]
品讀詩歌,領(lǐng)會詩歌的內(nèi)涵,體會詩歌蘊涵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一、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詩歌所表達思想感情的體會。
二、體會詩歌采用復(fù)沓疊唱結(jié)構(gòu)形式的妙處。
[學法使用及對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
學習這首詩可采用朗誦涵詠、點撥引路、品賞探究相結(jié)合的方法達成目標。
[學習總體思路]
遵照“新課標”,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lǐng)者、幫助者、促進者的精神,本詩的思想是指導學生學會鑒賞詩歌,總體教學思路是“扶——引——放”,即教師做出鑒賞示范,對學生“扶上馬鞍走一程”,引導學生學會鑒賞——“牽著韁繩送一程”,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鑒賞,學會遷移延展——“放開手腳任馳騁”,以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學時安排]
擬用1學時。
[學習程序]課前準備:
請在網(wǎng)上搜尋閱讀或圖書館借閱歌德自傳體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
請在網(wǎng)上下載或圖書館查找摘錄詩人歌德的相關(guān)資料,對歌德及其創(chuàng)作有所了解。
一、欣賞音樂,蓄積學習情緒
師:同學們喜歡聽音樂嗎?那好,我給大家放一支曲子,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欣賞,聽完后看誰能最先說出這支曲子的作者和它所表達的感情。
多媒體播放舒伯特譜寫的《送娘曲》。
師:哪位同學知道這支曲子的作者是誰?哪位同學說說,你從曲子里聽出了什么感情?(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作出適時而激勉的評價)
二、導入引題,激發(fā)學習熱情
師:在人類藝術(shù)發(fā)展史上,詩歌、音樂和舞蹈最早是合而為一的,即所謂的“歌之詠之舞之蹈之”。這“歌”就是歌唱,這“詠”就是朗誦,這“舞”“蹈”就是歡跳或跳舞。隨著人們對藝術(shù)作用認識的越來越深刻,這種一體化的藝術(shù)就慢慢地分成了各自獨立的文學(詩歌)藝術(shù)、音樂藝術(shù)、舞蹈藝術(shù)。我們剛才聽到的這支音樂,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為德國大詩人歌德的著名詩歌《送娘曲》而譜寫的曲子!端湍锴穭(chuàng)作于1783年11月以前,后收入德國偉大詩人歌德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中,作為小說人物迷娘歌唱的插曲。《送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為這首詩歌譜曲達百次以上,其中以我們剛剛所聽的這首舒伯特的曲子最為有名。同學們一定會想,歌德的這首詩歌究竟寫什么內(nèi)容,好在哪里,竟然使這么多大作曲家為之譜曲?是啊,音樂是穿透人心靈,震撼人心靈的聽得見而摸不著的最強烈的東西,而作為語言藝術(shù)的詩歌為什么竟然比音樂更能打動人的心靈?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去欣賞、去體悟其藝術(shù)魅力吧。
三、走近詩歌,整體感知
1?范誦詩歌,整體感受
師:下面請同學們傾聽我朗誦詩歌,感知詩歌所寫的內(nèi)容。(配樂詩朗誦:播放舒伯特《送娘曲》,教師范誦詩歌。)
2?感知內(nèi)容,對話交流
師:誰來說說自己感知出的詩歌內(nèi)容?(不管感知出的是什么,教師都給予鼓勵。)
師:這首詩歌究竟寫什么,從同學們的初步感知看出,我們還得進一步地加深理解和研究。要真正理解詩歌,準確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首要的方法是知人論詩,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歌德是一位怎樣的詩人,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四、走近詩人,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人的代表作
1?走近詩人,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及其作品
(多媒體屏幕打出歌德頭像)
師:屏幕上映出的是歌德的頭像。據(jù)你了解,歌德是一位怎樣的詩人?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介紹)
根據(jù)學生介紹,教師作適當補充:歌德全名約翰?沃爾夫?qū)?歌德(1749—1832),德國偉大詩人,偉大的劇作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學家。恩格斯稱為“最偉大的德國人”,也是世界稱得上最偉大的少數(shù)幾個文學家之一。歌德生活的時代,正是西方思想史上巨人云集的時代,盧梭、康德、黑格爾等都是他的同時代人。歌德前期是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晚年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對整人人類發(fā)展的思索方面,使得他的創(chuàng)作超越了自己的時代,具有了永恒的價值。代表性作品有中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長篇詩劇《浮士德》、自傳體作品《詩與真》、長篇小說《親和力》、抒情詩集《西方和東方的合集》等。歌德一生創(chuàng)作了兩千五百多首詩,其中有很多珠玉之作,不僅是德國詩歌的瑰寶,在世界文壇上也是一筆最寶貴的文學財富。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他的創(chuàng)作把德國民族主義文學提高到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先進水平,并對歐洲和世界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歌德不僅屬于德國,也屬于世界。今天我們學習歌德的詩歌,不僅在學習和繼承世界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而且可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
2?走進詩歌,了解背景內(nèi)容
《送娘曲》是歌德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迷娘是馬戲團里一個走鋼絲的演員,后來被主人公威廉?麥斯特贖買,收留在身邊,是小說中最動人的人物。她是一位性格內(nèi)向、身體瘦弱的少女,卻有著迷一樣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個貴族與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時候就被人誘拐到德國,過著饑寒交迫、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的父親后來流落街頭,以彈琴賣藝為生,后來也被威廉?麥斯特收留。迷娘自從遇到麥斯特,便過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強烈地愛上了麥斯特?墒怯捎诩膊,她不久就去世了!端湍锴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首委婉優(yōu)美的詩歌。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詩歌,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去學習品賞這首偉大的詩作。
五、欣賞品味詩歌,深刻領(lǐng)會思想內(nèi)容,準確把握思想感情,掌握藝術(shù)技巧
1?誦讀領(lǐng)會,把握內(nèi)容和感情
齊讀詩歌,看詩歌究竟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什么感情,在藝術(shù)上有什么特色。注意朗讀時的節(jié)奏和感情。
師:這一次,你從詩歌中又讀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師:哪位同學再來給大家朗誦一邊?
2?攙扶式鑒賞,教給學生鑒賞詩歌的方法
師:詩歌是最精粹的語言藝術(shù)。詩歌的最大特點是抒情性、音樂性、想像性、簡潔性、象征性。詩歌都是通過具體感人的意象來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的。因此,我們鑒賞詩歌,首先要學會抓意象,通過意象來體會詩人寄予其上的思想感情。我們以這首詩的第一節(jié)為例來學習詩歌鑒賞方法。這首詩共三節(jié),每一節(jié)都由正歌和副歌組成。正歌表現(xiàn)“那地方”——故國意大利的優(yōu)美景物,這些景物的優(yōu)美主要是通過檸檬花兒、藍天、和煦的風、悄然無語的桃金娘(桃金娘象征著愛情,為維納斯的神樹)、高聳的月桂(月桂為阿波羅的神樹)來體現(xiàn)的。這些意象的選擇具有意大利景物的典型性特征,詩人在這里融進人物對故鄉(xiāng)的濃郁的思念之情,使這些景物都成了人物故國之思的寄托物,再加上詩歌運用音樂的反復(fù)藝術(shù)——“你可知道那地方”的反復(fù)詠唱,就把那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更加深沉綿長而又強烈難抑。副歌“走呵!走啊!”又是催促又是呼喚,把這種無法自抑的感情推向極致。叫誰走?“親愛的人,我愿和你同去!边@“親愛的人”既可以是戀人,也可以是朋友,還可以是親人!拔以负湍阃ァ奔缺磉_她返回故國的熱望和決心,又表達她對“親愛的人”的鼓勵和支持。這種對祖國的強烈的思念之情催人淚下。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感情都不是干巴巴、直通通喊出來的,而是通過浸泡過情感的意象表達出來的,需要我們通過詩歌語言、節(jié)奏和象征物從心靈深處去深沉地體會,去真摯地感悟。
下面我們來誦讀第一節(jié)詩,認真體會詩句里的內(nèi)涵和思想感情。
3?引送式鑒賞,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
師:讓我們按照老師上邊鑒賞的方法一起學習鑒賞第二節(jié)詩歌。哪位同學先來誦讀一下第二節(jié)詩歌?
誰先鑒賞?或者可先討論一下,再交流?(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學情具體決定)
師:第二節(jié)正歌寫哪里的場景?
師:有哪些意象?……圓柱、輝煌的廳堂、寬敞明亮的房間以及大理石像。
師:詩人為什么寫“可憐的姑娘,你有什么憂傷”?
師:副歌結(jié)尾怎么又變成:“我的保護人,我愿隨你前往”了?這種稱呼的改變有什么深刻含義?表達什么感情?(學生發(fā)表意見,教師適當點撥補充;思念的感情在這里更深一層,思鄉(xiāng)的情緒也更加強烈而又復(fù)雜了。)
4?放手式鑒賞,運用鑒賞詩歌的方法獨立鑒賞
朗讀第三節(jié)詩歌,四人一組鑒賞交流,教師巡回傾聽,最后對鑒賞情況做些總結(jié)。
5?品味詩歌,鑒賞和體會藝術(shù)技巧
齊讀全詩,仔細發(fā)現(xiàn)詩歌所使用的高妙的藝術(shù)技巧,體會其妙處。
師:你認為這首詩歌最大的藝術(shù)特點是什么?詩里邊傾訴的人是迷娘還是誰?而被傾訴的對象是同一個人還是三個人?
(可讓學生放開討論,各抒己見,廣泛交流。)
(這是學習重點之一,也是本詩的學習難點,教師可視學生討論交流情況做適當?shù)狞c撥式總結(jié)。)
師:大家的認識很對。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復(fù)沓疊唱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技巧。這種詩歌結(jié)構(gòu)藝術(shù)在我國的《詩經(jīng)》里早就熟練運用。這首詩的三節(jié)正歌第一句開頭和第五句都采用了詩句反復(fù)的手法,加強了詢問力量,增大了想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構(gòu)句式,只在個別關(guān)鍵的地方替換一兩個字,不僅使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增大,使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更加熱切和復(fù)雜,而且使詩歌具有音樂復(fù)唱的旋律美感,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性和藝術(shù)感染力。
對于詩中傾訴者是誰,被傾訴的對象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三個人,同學們的觀點不統(tǒng)一,我們也不尋求統(tǒng)一,保留這種多解性,更能使這首詩具有含蓄、多義、神秘的特點,從而產(chǎn)生更恒久的藝術(shù)魅力。當然我們完全可以支持或者傾向于一種觀點,如傾訴者就是迷娘,三個被傾訴者是一個人,就是邁斯特。迷娘在內(nèi)心深深地愛著他,可是又知道這是無法實現(xiàn)的,于是就轉(zhuǎn)而稱呼他為“親愛的人”、“我的保護人”、“我的父親”。這三種稱呼的轉(zhuǎn)換,表達了迷娘對麥斯特懷有那種復(fù)雜、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這種熾熱的愛被升華為一種美好的對父親的愛,又和思鄉(xiāng)之情扭結(jié)在一起,讓兩種感情都得到了升華和強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六、遷移延展,開拓視野,提高鑒賞水平
(多媒體屏幕打出或印發(fā)歌德的另外兩首《送娘曲》)
師:請閱讀下面兩首《送娘曲》,把你最喜歡的一首按照我們以上鑒賞的方法進行鑒賞,寫出300字以上的鑒賞文字,尤其歡迎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鑒賞觀點。
【附】
送娘曲(之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難!
形只影單;失去了
一切歡樂,
我仰望蒼穹,
向遠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愛我者,
他遠在天邊。
我五內(nèi)俱焚,
頭暈?zāi)垦!?br>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難!
送娘曲(之三)
別讓我講,讓我沉默,
我有義務(wù)保守秘密,
我本想向你傾訴衷腸,
只是命運它不愿意。
時候到了,日出會驅(qū)散
黑夜,天空豁然明爽;
堅硬的巖石會敞開胸懷,
讓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
誰不愿躺在友人懷中,
傾聽他胸中的積郁;
只是誓言迫使我緘默,
只有神能開啟我的嘴。
我獨自漫游,猶如一朵云
[預(yù)設(shè)目標]
一、知識目標:
能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luò)或圖書館查找詩人的有關(guān)資料,了解其創(chuàng)作特點和對英國詩歌發(fā)展的貢獻;能在反復(fù)誦讀的基礎(chǔ)上通過兩個意象意義的把握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
二、能力目標:
能在反復(fù)誦讀的基礎(chǔ)上把握兩個意象的含義,重點是理解“水仙”的象征意義。
三、審美目標:
能通過美讀體會詩中所蘊含的詩人追求理想世界的執(zhí)著精神,引導學生學習詩人在精神世界里漫游的精神,去不斷追求人生理想。
[學習重點]
品讀詩歌,領(lǐng)會詩歌的主題,準確把握詩歌的兩個意象所蘊含的意義。
[學習難點]
一、對詩歌主題的深刻理解,即兩個意象內(nèi)含的準確把握
二、體會精神漫游與人生理想追求之間的關(guān)系。
[學法使用及對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
學習這首詩歌可采用反復(fù)誦讀、討論、教師點撥、品賞探究等多種方法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
[學習總體思路]
因為有了前一首詩的“扶引式”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諸如反復(fù)誦讀、分析意象、體會感情等學習詩歌的方法,學習這首詩就主要讓學生根據(jù)前邊學習的方法自主誦讀、討論、探究式學習,在學生學習有困難的時候,教師作適當點撥,幫助他們通過對詩歌意象含義的準確把握來加深對詩歌主題的深刻理解,從而學習詩人“精神漫游”,去不斷追求理想中的美好事物。
[學時安排]
擬用1學習。
[學習程序]
課前準備:
請在網(wǎng)上下載或圖書館查找摘錄詩人相關(guān)資料,對華茲華斯的創(chuàng)作及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有所了解。
一、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華茲華斯的詩歌《我獨自漫游,猶如一朵云》。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這首詩?
師:你認為這首詩寫什么?誰來說說?(交流)哪位同學再來說說你的觀點?
師: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一遍這首詩,注意這里是朗誦。大家聽后看有什么疑惑、問題或個人的思考。(請一位同學朗誦詩歌)
師:誰有問題、疑惑或個人的思考?(視情況而定)
二、走近詩人,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及其作品
師:大家都查華茲華斯的有關(guān)資料了嗎?哪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誰還能做些補充?
師: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同學們能主動地學習,主動地搜集資料,這是一種好習慣。我們正在構(gòu)建和諧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將會是一生的事情。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zhì)養(yǎng)成了,我們就會一輩子受益。知人論世是鑒賞評價作家作品的最基本的方法,要理解作品,對作家及其創(chuàng)作情況作一些了解是必要的。(教師根據(jù)學生介紹詳略情況作適當補充)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湖畔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們曾在英國西部山地的湖畔聚居,其詩作又多描寫湖畔而得名),1843年被宮廷奉為“桂冠詩人”。1798年,不到28歲的華茲華斯與塞繆爾?柯勒律治(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詩集《抒情歌謠集》,標志著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真正崛起。華茲華斯將大自然視為靈感的源泉,認為自然美景能給人力量和愉悅,具有心理治療作用,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他注意吸收民間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采用民間生動、淳樸的口語。這使他的詩獨辟蹊徑,呈現(xiàn)出清新、質(zhì)樸、天然成趣的特點,被稱為偉大的“自然詩人”和“詩的風景畫家”,從而結(jié)束了英國古典主義詩學的統(tǒng)治,對英國詩歌的發(fā)展起了重大作用。他的主要作品有長詩《序曲》《遠游》,組詩《露西》等,此外還有《我們是七個》《丁登寺》《孤獨的收割人》等收在《抒情歌謠集》的著名抒情詩。
三、走進詩歌,理解內(nèi)容
1?誦讀領(lǐng)會,把握內(nèi)容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認真體會這首詩究竟寫什么內(nèi)容。
師:這首詩是華茲華斯描寫自然的詩中最有名的一首。你認為這首詩的敘事線索是怎樣的?理解這首詩的最大障礙是什么?哪位同學來說說?誰還有不同的觀點?哪位還想補充?
師:細細品讀這首詩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詩的敘事線索是比較清楚的,即當詩人在獨自漫游的時候,他忽然看見了一大片金燦燦的水仙。這種千朵萬朵的水仙起舞的景象讓詩人看了又看,心有所悟,十分喜悅。但還說不清自己為什么會感到喜悅,這中間有什么樣的價值和意義。后來,當詩人在精神世界里漫游,感到神思恍惚或者陷入沉思,感到寂寞時,眼前便會浮現(xiàn)出那些水仙,并且全身心都變得滿懷歡愉,像要伴隨水仙翩翩起舞。
2?抓住意象,跨越障礙
師:要正確理解這首詩,把握以下對立的意象意義是關(guān)鍵。詩中的對立意象:獨自漫游——千萬朵歡快起舞的水仙,精神上的獨自漫游(心神恍惚、深思、寂寞)——(想起)歡樂的水仙是我們理解詩歌主題的障礙。
師:什么是“漫游”?漫游有什么特點?請大家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參與,視情況而定時間)
(老師視交流情況作點撥使其明確:“漫游”就是離開家園,去沒有目標地、隨機地四處尋找理想中的事物。漫游的特點是:通常是一個人,沒有穩(wěn)定感,四處漂泊,風餐露宿,相對于呆在家園中的人來說,是一種非常艱苦、非常孤獨甚至充滿危險的事情。漫游者和目標追求者的不同在于,他沒有目標,只有連自己也不清楚的理想,因此,它必然會經(jīng)歷許多想象不到的磨難,但還不知道這些磨難能不能把自己引向那理想的圣地。因此,漫游者是孤獨的、無力的和空虛的。而那些雖然也要經(jīng)受風霜雨雪,但因為目標明確、始終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追求者,因此,他們的精神是充實的、樂觀的。漫游的人四處流浪,期待著心中的理想之地忽然出現(xiàn)。但在這追尋過程中的孤獨和寂寞,則是漫游的人最難以忍受的事情。)
師:大家讀讀詩的開頭,看詩人是以一個什么形象出現(xiàn)的?(略作討論)
(這是學習本詩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這里可以做些點撥引導工作。)
師:是的。詩人一開始就以一個漫游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他在漫游中忽然發(fā)現(xiàn)了“在湖邊”,“在樹陰下”,“密密麻麻”“連成一大片”的水仙,它“金黃”“閃爍”“在陣陣微風中起舞翩翩”“在歡快的舞姿里頻頻點頭”……這一大片美麗的水仙讓詩人欣喜不已,水仙的世界和詩人的漫游世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詩人是獨自一人,而水仙卻有千朵萬朵;詩人是漫游的,而水仙是“定居”在湖邊、樹陰下的;詩人是寂寞的,而水仙則是歡快起舞的。水仙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多么充滿活力,讓詩人感到由衷的向往。但是,詩人并不知道這個水仙世界會對自己有什么價值和意義,他也并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xù)追求這個理想世界?墒,時間在流逝著,而詩人卻始終無法忘懷這金燦燦的讓他欣喜不已的水仙世界。因此,每當他在精神世界里漫游,心神恍惚、陷入沉思、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想起這些曾點亮了他的眼睛的水仙,也會立刻變得歡愉起來。
師:(激疑啟發(fā))誰能說說詩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時候的水仙還是大自然中的水仙嗎?如果不是的話,她又是什么呢?(讓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補充)
師:(點撥明確)哦,老師聽了大家的發(fā)言感到很高興啊,同學們已經(jīng)體會到了,詩中的水仙不僅僅是水仙了,而是一種象征物。她是美好的還是丑惡的東西,我想同學們是不難得出答案的。至于她究竟象征著什么,同學們有的認為是一種很具體的事物,有的認為是一種群體或集體事物,說法各異。在這里如果我們緊緊抓住“密密麻麻,連成一大片”“僅僅一瞥,就望見了千萬朵”這些詩句就不難看出,它象征的是一種集體性的美好東西。至于具體象征什么,我們還是讓她“朦朧”著吧,大可不必落得太實,太實了反而限制了詩的想象美和朦朧美。
四、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領(lǐng)會詩的精髓,建設(shè)美好的精神家園
師:這首詩又譯作《詠水仙》(見劉湛秋、雷霆編,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世界抒情詩選》,顧子欣譯),請你對比這首詩兩種譯文的不同題目,你認為哪個好,理由是什么。
師:(點撥激疑)兩個題目各有優(yōu)長。從表達精神漫游主題的角度看,《我獨自漫游,猶如一朵云》這個標題好,他更能表現(xiàn)詩人對精神的不懈追求。如果從詠水仙,表達象征意義和借物抒懷主題的角度講,《詠水仙》這個題目好。就看詩的落腳點或者重心在哪里。不過,老師這里有個問題沒搞清楚,從詩里看出,水仙的世界雖然美好,但并不屬于詩人,那他的獨自漫游與千朵萬朵的水仙有什么關(guān)系?反過來說,千朵萬朵的水仙與詩人的獨自漫游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作者竟然這樣念念不忘?
(學生廣泛討論)
師:(點撥明確)水仙表面看起來好像的確與獨自漫游的詩人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可是它卻給孤獨、寂寞的詩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當詩人處在寂寞孤獨的時候,那“金黃”“閃爍”“連成一大片”“千萬朵”“頻頻點頭”的水仙卻安慰了他的靈魂,讓它得以暫時休息,暫時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以便讓他蓄積力量,繼續(xù)上路,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美好地方。這讓人不由想起了屈原的著名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精神上的漫游是詩人永恒的狀態(tài),而精神上的漫游這也是西方文學中一個長久的主題。實際上,我國古代也有許多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和事,但和西方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的精神“漫游”都是有目的的,如孔子周游列國是為了宣傳他的政治理想和治國綱領(lǐng);司馬遷游歷大半個中國是為了進行具體的歷史考察,考證歷史事實,以便寫作《史記》;李白游歷了東南大半個中國,是為了賞盡天下美景,以便寫出更好賣的詩作;徐霞客幾乎閱盡華夏山水,是為了進行科學考察,以便對地理進行科學研究……東西方人文學者都很重視個體精神的建構(gòu),都很重視個人精神境界的提高。我們自然不能放松這種精神上的不斷追求和構(gòu)建。
(朗讀全詩,賞析對比手法運用的妙處)
五、遷移延展,走進詩人的更多作品
1?請閱讀華茲華斯的《早春遣句》,看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什么感情。
我聽見一千種混合的音調(diào),
在樹林里當我躺倚著的時候,
那樣美好的情景里快樂的思潮
竟把悲哀的思潮帶上我的心頭。
通過我的感受,大自然,把
人類的靈魂和她的杰作聯(lián)接起來了;
這是我的心靈更悲傷地想起
人又是怎樣對待人的。
穿過櫻草花叢,在那綠陰之中,
長青花在編制她的花環(huán);
我堅決相信每一枝花多,
都在它所呼吸的空氣里盡情享受。
鳥兒在我四周蹦跳雀躍,
它們的心意我可無從捉摸——
但即便是它們細微的動作,
也好像是一種激動的歡樂。
嫩枝萌芽伸展如扇,
要捕捉那輕快的威風;
我必須想到,盡我之所能,
在那里正有著歡樂。
如果這種信念來自天啟,
如果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圣安排,
我還有什么理由悲嘆
人是怎樣對待人的?
2?請在課下閱讀華茲華斯的《抒情歌謠集》。選最喜歡的一首進行鑒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79663.html
相關(guān)閱讀:
上一篇:
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教案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主題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主題
高二語文外國詩二首教案
高二語文外國詩二首教案 送娘曲 [預(yù)設(shè)目標] 一、知識目標: 能借助圖書館和多媒體網(wǎng)絡(luò)資……
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教案
1.學生通過文本研習,進一步了解科學,激發(fā)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2.能獨立閱讀,……
斑紋教案
【目的】 1、通過學習本文,了解自然界的斑紋。 2、領(lǐng)會作者對自然的理解,對自然的熱愛,……
高二語文祖國土學案
j.Co M 高二語文祖國土學案 文化: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 三維目標 1.根……
《變形記》學案
《變形記》學案 一、簡介 1、作者介紹 弗蘭茨?卡夫卡(1883-1924),奧地利小說家,與法國……
相關(guān)閱讀
論厄運教案
《鄉(xiāng)土情結(jié)》課前預(yù)習學案
《短歌行》學案
歸去來兮辭
《肖邦故園》學案
《故都的秋》學案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我為什么而活著》學案
《逍遙游》學案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