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5 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
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結束 中央集權的強化 科舉制的發(fā)展
陳橋兵變;北宋的建立;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作用及影響;科舉制的發(fā)展。
唐朝與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比較
唐朝
北宋
措施
特點
原因
(2)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和改革
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 慶歷新政與王安石變法
北宋中期社會危機的表現(xiàn);慶歷新政的主要內容;王安石變法在理財、軍事、教育三方面的措施;王安石變法的成效、失敗原因和歷史地位。
慶歷新政與王安石變法比較
慶歷新政
王安石變法
異
中心內容
影響
相同點
中國古代的改革與變法
改革類型
重要改革
改革內容
改革意義
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管仲改革
推動社會轉型的改革
商鞅變法
緩解封建社會危機的改革
少數(shù)民族漢化封建化的改革
北魏孝帝改革
決定改革成敗的因素
古代改革給我們的啟示
(3)遼、西夏的建立和宋遼、宋夏的和戰(zhàn)
契丹的興起和建國 宋遼的和戰(zhàn) 西夏的建立 宋夏的和戰(zhàn)
契丹國的建立;遼的“蕃漢分治”制度;宋遼和戰(zhàn)與澶淵之盟;西夏國的建立,西夏的政治制度,夏宋和戰(zhàn)。
(2009年全國Ⅰ.16)遼與西夏分別是契丹與黨項建立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兩者的相似之處是(C)
A.兩族均出秦漢時期的東胡 B.創(chuàng)立政權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漢字結構創(chuàng)制本民族字 D.均曾與北宋結為兄弟之國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戰(zhàn)
金的建立 遼和北宋的滅亡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爭 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
女真族的興起;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猛安謀克制;金滅遼和北宋;“靖康之變”;南宋建立;北方義軍抗金斗爭;岳飛抗金;紹興和議。
蕃漢分治制度、猛安謀克制度與八旗制度的比較
蕃漢分治制度(契丹、遼)
猛安謀克制度(女真、金)
八旗制度(女真、后金)
內容
作用
(2010年全國Ⅱ.1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賓館》詩中說:“苦寒不似東籬下,雪滿西把菊看”自注:“至是適以重陽,虜重此節(jié),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勸!睆闹锌梢缘弥海―)
A南方人不適應北方的氣候 B金朝對南宋使臣極為尊重
C重陽節(jié)賞菊習俗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化
(2007年全國Ⅰ.40)(60分)根據(jù)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一:
圖8
二:1153年,金遷都燕京。據(jù)史書記載,在遷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爭論。反對遷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國旺氣,況是根本,何可棄之”。贊同遷都者的理由則是,“上京僻在一隅,,轉漕艱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處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關, 東西千里,峻相連,近在都鼓, 易于據(jù)守”;“燕京地廣土堅,人物蕃息,乃禮父之所”;“本朝與遼室異,遼之基業(yè)根本在北……我本朝皇業(yè)根本在南之燕”1151年,有司據(jù)陰陽五行學說規(guī)劃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顏亮言:“國家吉兇,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雖卜善地何益?使堯舜居之,何用卜為”遷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忘舊風”,“燕飲音樂,皆習漢風”。
——摘編自《大金國》等
(1)指出1141年南宋與金”紹興和議”所確定的雙方分界線(4分)
答: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金遷都燕京的原國及其歷史影響。(16分)
答:原因:上京地處偏僻,不便衽統(tǒng)治;燕京地區(qū)是戰(zhàn)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經濟發(fā)達交通便利,明程度較高。
影響:促進民族融合,加快社會明和多民族國家發(fā)展進程;加速了北京地區(qū)的建設發(fā)展,為此后歷代定都北京奠下基礎。
(5)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蒙古的興起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統(tǒng)一全國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設立 元朝的滅亡
蒙古的興起,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草原;蒙古汗國的建立;成吉思汗的征戰(zhàn);元朝的建立和全國統(tǒng)一,天祥抗元斗爭。元朝的疆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元朝的行省制度。
分封制、郡縣制和行省制的比較
分封制
郡縣制
行省制
不同點
地方與中央的關系、地方權力的大小
作用于影響
中國古代民族遷徙的流向
流向
概況
特征
(6)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化
科學技術 理學和史學
科學技術的成就: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三大發(fā)明的完成;建筑技術的提高;沈括的《夢溪筆談》;元朝歷法和天學家郭守敬。理學。史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學:宋詞的繁榮;李煜、蘇軾、柳永、辛棄疾、李清照詞作的內容、風格特點;陸游的詩詞;市民學——話本;元曲和關漢卿。
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
成就
外傳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指南針
中國古代天歷法
時間
發(fā)展表現(xiàn)
地位就及影響
春秋
戰(zhàn)國
西漢
東漢
元朝
(2010年全國Ⅰ.13)歐陽修上疏說:“京城近有雕印集二十卷,名為《宋》者,多是當今議論時政之言……詳其語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布漸廣,傳之虜中,大于朝廷不便……(請)今后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集,并不得貨賣!边@反映了(D)
A.宋代活字印刷術開始普及 B.書籍出版業(yè)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與契丹的關系緊張 D.化傳播方式變化影響政府管理
(2010年全國Ⅱ.15)宋人邢?上疏稱“臣少時業(yè)儒,觀學徒能具經疏者百不一二,蓋傳寫不給。今(雕)版大備,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時之幸也!边@說明:(C)
A藏書成為人們追求的時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術進步推動了化發(fā)展 D儒學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