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語文
>
高三
>
2014屆高三語文下冊百題精練考試題(附參考答案)2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M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49題。
上輦過郎署,問郎署長馮唐曰:“父家安在?”對曰:“臣大父趙人,父徙代!鄙显唬骸拔峋哟鷷r,吾尚食監(jiān)高祛數(shù)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鄙喜略唬骸班岛!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將!吾豈憂匈奴哉!”唐曰:“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之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上乃卒復問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①以內(nèi)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即蟾秆裕豪钅翞橼w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當是之時,趙幾霸。其后會趙王遷立,用郭開讒,卒誅李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今臣竊聞魏尚為云中守,其軍市租盡以饗士卒,私養(yǎng)錢②五日一椎牛,自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云中之塞。虜曾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終日力戰(zhàn),用命前驅(qū),斬首捕虜上功③幕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為陛下賞太輕,罰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④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上說。是日,令唐持節(jié)赦魏尚,復以為云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卷第十五,有刪改。)
[注]:①閫:外城之門;②私養(yǎng)錢:私人贍養(yǎng)家屬的俸錢;③上功:呈報功勞;④首虜:砍下的首級和俘虜。
4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輦過郎署 過:拜訪
B.鄙人不知忌諱 鄙:見識少
C.皆自用饗士 饗:犒賞
D.用郭開讒,卒誅李牧 用:聽從
4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吾尚食監(jiān)高祛數(shù)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 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B.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
C.復以為云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 同心而離居,
D.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之用也 項伯殺人,臣活之
47、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之用也 莫知我哀
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C. 父家安在 大王來何操
D. 復以為云中守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4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面對匈奴為患,孝文帝希望能得到廉頗、李牧這樣的名將來輔佐自己,但馮唐認為廉頗、李牧這樣的人才難以得到孝文皇帝的重用。
B.魏尚因故意虛報軍功而被責罰,馮唐認為皇帝刻薄寡恩。孝文帝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派馮唐前去赦免了魏尚,恢復了他云中太守的職位。
C.馮唐的直言不諱令孝文帝很沒有面子,盛怒之后的孝文帝還是虛心的向馮唐請教諸如廉頗、李牧這樣的人才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
D.馮唐以對比的方式,以李牧前后不同的遭遇說明帝王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人才的積極性,幫助自己建立功勛和霸業(yè)。
49、翻譯下面句子(10分)
(1)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5分)
(2)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5分)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0~53題。
鄭遨,字云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學,敏于文辭。唐昭宗時,舉進士不中,見天下已亂,有拂衣遠去之意,欲攜其妻、子與俱隱,其妻不從,遨乃入少室山為道士。其妻數(shù)以書勸遨還家,輒投之于火,后聞其妻、子卒,一慟而止。遨與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貴顯,欲以祿遨,遨不顧,后振得罪南竄,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聞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聞華山有五粒松,脂淪入地,千歲化為藥,能去三尸,因徙居華陰,欲求之。與道士李道殷、羅隱之友善,世目以為三高士。遨種田,隱之賣藥以自給,道殷有釣魚術,鉤而不餌,又能化石為金,遨嘗驗其信然,而不之求也。節(jié)度使劉遂凝數(shù)以寶貨遺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時以左拾遺、晉高祖時以諫議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賜號為逍遙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節(jié)高矣,遭亂世不污于榮利,至棄妻、子不顧而去,豈非與世自絕而篤愛其身者歟?然遨好飲酒弈棋,時時為詩章落人間,人間多寫以縑素,相贈遺以為寶,至或圖寫其形,玩于屋壁,其跡雖遠而其名愈彰,與乎石門之徒異矣。
與遨同時張薦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學游河朔,后去為道士,通老子、莊周之說。高祖召見,問“道家可以治國乎?”對曰:“道也者,妙萬物而為言,得其極者,尸居衽席之間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內(nèi)殿講《道德經(jīng)》,拜以為師。薦明聞宮中奉時鼓,曰:“陛下聞鼓乎?其聲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無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萬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賜號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終。
(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隱逸傳》)
50、下列各句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 字: 書法
B.因徙居華陰,欲求之 因: 因為
C.至或圖寫其形,玩于壁屋 寫: 描摹
D.與乎石門之徒異矣 徒: 門徒
51、列各句,均能說明鄭遨“節(jié)高”的一組是(3分)
①遨少好學,敏于文辭 ②后聞妻子卒,一慟而止
③欲以祿遨,遨不顧 ④節(jié)度使劉遂凝數(shù)以寶貨遺之,遨一不受
⑤遭亂世不污于榮利 ⑥然遨好飲酒弈棋,時時為詩章落人間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52、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遨年輕時好學能文,后來考進士卻落第了,又恰逢社會動蕩,于是隱居山林,
當了道士。
B.鄭遨與道友李道殷、羅隱交情深厚,三人雖屢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潔之士。
C.鄭遨隱居山林,但經(jīng)常有詩稿散落民間,人們對這些詩稿珍愛有加,甚至把它們謄寫在絲絹上,作為饋贈佳品。
D.張薦明與鄭遨同為當時著名的隱士,他曾喜好儒學,后來則一心崇奉道家學說,
他認為道家學說對治國大有裨益。
53、翻譯下列句子。(10分)
⑴后振得罪南竄,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聞者益高其行。(5分)
⑵高祖大其言,延入內(nèi)殿講《道德經(jīng)》,拜以為師。(5分)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4~57題。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舉鄉(xiāng)試,學大進。顧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書王瓊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是時,南中盜賊蜂起。守仁至,親率銳卒屯上杭。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余寨,俘斬七千有奇。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明年七月進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斬六千有奇。還至贛州,議討?頭賊,獨仲容未下。橫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來歸,而嚴為戰(zhàn)守備。守仁歲首大張燈樂,仲容信且疑。守仁賜以節(jié)物,誘入謝。仲容率九十三人營教場,而自以數(shù)人入謁。守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宮,厚飲食之。賊大喜過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觀燈樂。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門,諸賊入,以次悉擒戮之。余賊奔九連山。山橫亙數(shù)百里,陡絕不可攻。乃簡壯士七百人衣賊衣,奔崖下,賊招之上。官軍進攻,內(nèi)外合擊,擒斬無遺。當是時,讒邪構(gòu)煽,禍變叵測,微守仁,東南事幾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學士楊廷和與王瓊不相能。守仁前后平賊,率歸功瓊,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書。守仁不赴,請歸省。已,論功封特進光祿大夫,歲祿一千石。時已丁父憂,屢疏辭爵,乞錄諸臣功,咸報寢。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資異敏。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旨。游九華歸,筑室陽明洞中,數(shù)年無所得。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睂W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云。
(節(jié)選自《明史 王守仁傳》)
5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凡破巢八十有四 凡:總共
B. 內(nèi)外合擊,擒斬無遺 遺:遺漏
C. 疏乞骸骨,不俟命竟歸 俟:保全
D. 與論朱子格物大旨 旨:意思,意圖
55、下列全都能表現(xiàn)王守仁“善于用兵”的一組是(3分)( )
①顧益好言兵,且善射
②守仁至,親率銳卒屯上杭
③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余寨
④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門,諸賊入,以次悉擒戮之
⑤守仁賜以節(jié)物,誘入謝
⑥守仁前后平賊,率歸功瓊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56、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王守仁被兵部尚書王瓊賞識擢拔,鎮(zhèn)撫南、贛一帶;進兵大庾、大破賊兵之后,上疏要求增加兵權,以方便進一步的行動。
B. 王守仁在贛州征討?頭盜賊的時候,沒有正面進攻,而是用計誘敵入城,一一擒戮;最終擒獲余賊,也同樣是設計成功。
C. 王守仁回到朝廷以后,因為歸功于王瓊而為楊廷和所不喜,同時又因為功高而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
D. 王守仁十七歲那年即與婁諒討論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學;貶謫龍場之后,悟到格物致知之學應從內(nèi)心而非外物而來。
5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3分)
(2)乃簡壯士七百人衣賊衣,奔崖下,賊招之上。(3分)
(3)當是時,讒邪構(gòu)煽,禍變叵測,微守仁,東南事幾殆。(4分)
58、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風取花去, 酬我以清陰。 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屨②或幽尋。唯有北山鳥,經(jīng)過遺好音。
【注】 ①床敷:安置臥具。②杖屨:扶杖漫步。
(1)本詩題為“半山春晚即事”,詩人筆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尾聯(lián)“唯有北山鳥,經(jīng)過遺好音”的表現(xiàn)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野 步
宋?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野 步
清?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xiàn)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兩首詩的三、四句都重點運用了同一種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請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1)詩的第三聯(lián)精妙傳神,請加以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關于此詩,有人說“夕”字統(tǒng)領全篇,有人說“望”字統(tǒng)領全篇,你的看法呢?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南柯子?憶舊
仲 殊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①?
【注】 ①家:句末語氣詞,加強語氣。
(1)這首詞的上片在寫景時用了哪些技巧?試結(jié)合詞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清 溪 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
[注]清溪,流經(jīng)安徽貴池城,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入長江。
(1)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分別采用什么手法清溪水色的?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的尾聯(lián)描繪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閱讀鄭谷《菊》一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 由來不羨瓦松高。
(1)詩中的菊花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2)本詩用了什么手法來展現(xiàn)這一形象的,試結(jié)合第四句進行分析。
6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
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
(1)詩題為“早行”,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早”的?請作具體說明。
答:
(2)詩人寫“啼鳥兩三聲”,營造了什么樣的氛圍?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
(3)詞的下闋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
答:
65、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薩蠻
舒 ?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①,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①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
(1)“催”字在詞的前兩句中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在情與景的處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稱贊說“甚有思致”,請結(jié)合下片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⑴ 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屈原《離騷》)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孔子語錄》)
⑵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古代英雄叱咤風云,馳騁疆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別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______________,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______________,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67、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子曰: “三人行,______________。擇其善者而從之,______________! (《論語?
述而》)
(2)西當太白有鳥道,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
難》)
(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______________,晦明變化者,______________。(歐陽修《醉翁
亭記》)
68、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 分。(兩題任選1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第一題計分。)(5分)
(1)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
(《孟子?公孫丑下》)
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______________?亂花漸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辛苦遭遇逢起一經(jīng),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過零丁洋》)
69、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_ 。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
(3)心事浩茫連廣宇, _ 。
(4)度盡劫波兄弟在, __ 。
(5)無情未必真豪杰,_ 。
(6)豈有豪情似舊時, _ 。
7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句,或選前三句,或選后五句)(5分)
(1)漁舟唱晚,____________;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2)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諸葛亮《出師表》)
(3)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______________?亂花漸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5)滄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_____;滄浪之水濁兮,__________________。(《楚辭》)
7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蝴 蝶 雪
??吳光輝
(1)那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在開封東南的高臺上發(fā)生的何等凄美何等悲壯的一幕呀。那是一個夏天的傍晚,晉國音樂家?guī)煏绻陋毜毓蜃诟吲_之巔,神色嚴峻地吹奏著祈禱禹王的長簫。而高臺之下洪水滔天,浩浩蕩蕩,橫無際涯。高臺四周成千上萬的白色蝴蝶在翩躚起舞。隨著那如泣如訴、委婉幽咽的簫聲,白色的蝴蝶愈聚愈多,紛紛揚揚,遮天蔽日,猶如漫天大雪。
(2)這是一場奇特悲壯而又凄美宏大的祭祀儀式。這可是洪荒時代一個民族面臨滅頂之災時對大禹膜拜的藝術表達呀!這也是這座高臺后來變成禹王臺并且千百年來香火不斷的魅力所在。
(3)禹王臺位于河南開封東南之隅,占地四百余畝。原為古梁園遺址,當時漢文帝之子梁孝王建都開封之后,在此大興土木,建造了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的梁園。園內(nèi)原有一座土臺,高約數(shù)丈,風景幽雅,綠樹成蔭,因為春秋時期的師曠在此奏樂祈禱,故后人又稱之為吹臺。我想,這樂師的吹臺和王侯的梁園,自然不能作為讓華夏億萬百姓幾千年不變、俯首頂拜的祭壇,能夠使高臺從梁園吹臺變成百姓敬仰的禹廟,除了那場神奇壯美的蝴蝶雪之外,恐怕主要是因為那種祈求躲避洪災、祈盼風調(diào)雨順的國民心理。
(4)據(jù)《庚寅紀事》記載,明朝嘉靖年間,黃河又一次決堤成災,河南一帶方圓千里一片澤國。開封府蘭考縣北鄉(xiāng)陳姓一家五口房屋被毀被迫外出逃難。陳大嫂挺著大肚子,兩手攙著不到十歲的兩個女兒。老陳挑著一副擔子,一頭是坐在大木桶里的只有三歲的小兒,另一頭是全部的家當。他們一路乞討向開封府而來。到了濁浪翻滾的汴河邊,老陳先把兩個女兒送過河去,再讓三歲小兒和陳大嫂坐在木桶里,渡到河心時,一個惡浪打過來,木桶猛地一沉,老陳死命地抓住桶邊,可已無濟于事,眼睜睜地看著老婆孩子被洪水吞噬了。當老陳游到對岸去找兩個女兒時,原先女兒站著的土丘早已被大水淹沒了。老陳如被五雷劈頂一般跪倒在地。
(5)紛紛揚揚,遮天蔽日,猶如漫天大雪。這次大水過后,一些開封百姓驚奇地看到無數(shù)只白色的蝴蝶在高臺的四周,多日繚繞,終不離去。許多人認為這是大禹顯靈。所以這樣一座具有明代風格的城樓式建筑禹王廟就在這高臺之上修建起來了。
(6)幾千年來,能夠傾倒億萬百姓的、能夠鎮(zhèn)服華夏歷史的,恐怕不是那場突如其來的、紛紛揚揚的蝴蝶雪,而是像禹王臺這樣的高廟、像大禹治水這樣的神話!渡胶=(jīng)》言:“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于羽郊。鯀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相傳在四千多年之前的堯舜時代,我國黃河流域連續(xù)發(fā)生特大洪水,整個民族處在空前災難之中,大禹就是這樣受命于危難。
(7)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當年開封官民選擇在這座高臺之上修建禹廟,直接原因是他們看到了奇特如雪、鋪天蓋地的白蝴蝶,而根本原因則是他們對大禹虔誠的膜拜。這就是禹王臺比中國其他任何一座古代建筑更能廣泛地被億萬百姓所崇拜的根本原因所在了。如果說滕王閣和岳陽樓之類只是文人墨客寄情投懷的水榭歌臺,那么禹王臺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祭壇了。
(8)紛紛揚揚,遮天蔽日,猶如漫天大雪。在這神秘奇特的蝴蝶雪里,大禹的靈魂好像還在四處奔波,師曠的簫樂至今還在余音繚繞。
(選自《散文選刊》)
1.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兩個問題。(6分)
(1)結(jié)合全文看,本段有何作用?(3分)
答:
(2)本段在語言運用上有什么特色?(3分)
答:
2.第4段寫《庚寅紀事》中的故事用意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6分)
答:
3.第7段寫道,“禹王臺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祭壇”。請解釋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4分)
答:
4.文章以“蝴蝶雪”為題,有何作用?請具體分析。(6分)
答:
7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背 景
??曹文軒
有那么一個人突然走向了我們,倒也平平常常,并未見有山有水。但有人對這個人的底細卻有所了解,說道:“這個人是有背景的!庇谑,人們再去看這個人時,就用了另樣的眼光??仿佛他不再是他了,他加上背景,所得之和,卻要遠遠地大于他。
當我去冷靜地分析自己時,我發(fā)現(xiàn),我原也是一個“有背景”的人。
我的背景是北大。
我常去揣摩我與北大的關系:如果沒有這個背景,我將如何?此時,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這個背景參與了我的身份的確定。我為我能有這點自知之明而感到一種良心上的安寧。我同時也想到了我的同仁們。他們在他們的領域里,確實干得非常出色,其中一些人,簡直可以說已春風浩蕩、銳不可當。也許我不該像發(fā)問我自己一樣去發(fā)問他們:如果沒有北大這個背景,他們又將如何?他們也會像我一樣去發(fā)問自己的??北大門里或是從北大門里走出的人,都還是善于省察自己的。我相信這一點。
北大于我們來說,它的恩澤既表現(xiàn)為它曾經(jīng)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nèi)似,給了我們前行的方向,又表現(xiàn)為它始終作為一道背景,永遠地矗立在我們身后的蒼茫之中。因為有了它,我們不再感到自己沒有“來頭”,不再感到那種身后沒有屏障的虛弱與惶恐。
那年4月,我應邀去東京大學講學。在日本的十八個月中,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這個背景的存在。那天晚上,在東大教學部舉行的歡迎外國人教師的酒會上,我代表外國教師講話時,在一片掌聲中,我感受到了。在我為我的小孩辦理臨時入學手續(xù)時,我感受到了。在我于北海道的邊陲小城受到一位偶然相識的日本朋友的熱情接待時,我又感受到了。……十八個月結(jié)束后,東大教學部的師生們破天荒地為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歡送晚會。在那個晚會上,“北大”這個字眼出現(xiàn)了數(shù)次。我心里明白,這個晚會的隆重與熱烈,固然與我十八個月的認真工作有關,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我背后有這個背景。
無論是在學術會議上,或是應邀到外校講學、演講,幾乎是走到任何一個地方、一個場合,我都能感受到這個背景。
它給了我自信與勇氣。它默默地為我增加著言語的重量,并且神奇般地使我容光煥發(fā)。它甚至免去了我的尷尬與困境。
那天上午,我將一本書寫完了,心情甚好,就騎了一輛車,一路南行,到了紫竹院一帶。已是中午,我感到餓了,就進了一家飯館。那天胃口真是好極了,獨自坐下后,竟要了好幾個菜,還要了酒,擺出了一副要大吃大喝的樣子。吃罷,我終于起身去買單。當我把手伸進口袋去掏錢包時,我頓時跌入了尷尬:出門時忘了帶錢包了。我走到收款臺,正巧老板也在那里,我吞吞吐吐、語無倫次地說了我沒有帶錢的情況。老板與小姐聽罷,用疑惑的目光望著我。那時,我在下意識中立即想到了一點:今天也只有北大能救我了。未等他們問我是哪兒的,我便脫口而出:“我是北大的。”老板與小姐既是從我的眼睛里看出了我的誠實,更是他們聽到了“北大”這個字眼,隨即換了另樣的神情。老板說:“先生,沒有關系的,你只管走就是了!蔽蚁胙合乱患裁礀|西,立即遭到了老板的阻止:“先生,別這樣。”他在將我送出門外時,說了一句我們這個時代已經(jīng)很難再聽到的似乎屬于上一個世紀的話:“先生,你是有身份的人!
一路上,我就在想:誰給了我“身份”?北大。
這個背景也可以說成是人墻。它是由蔡元培、馬寅初、陳獨秀、胡適之、魯迅、徐志摩、顧頡剛、熊十力、湯用彤、馮友蘭、朱光潛、馮至、曹靖華等無數(shù)學博功深的人組成。這是一道永遠值得仰望與審美的大墻。
我想,這個背景之所以渾沉有力,一是因為它歷史悠久,二是因為它氣度恢弘。它是由漫長的歷史積淀而成的。歷史一點一點地鞏固著它,發(fā)展著它,時間神秘地給它增添著風采。
話說到此時,我要說到另一種心態(tài)了:對背景的回避。
這個背景一方面給了我們種種好處,但同時也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生存著,無時無刻不感到有一根無形的鞭子懸在頭上。它的高大,在無形之中為我們設下了幾乎使我們難以接受的攀登高度。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我們都在心中默念著:回報、回報……一代一代曾得到過北大恩澤的北大人,都曾默念著它而展開了他們的人生與學術生涯。
這個背景的力量之大,居然能夠使你不敢僅僅是利用它、享受它,還能提醒與鞭策你不能辜負于它。有些時候,我們就有可能生出隱瞞“北大”身份的念頭??“北大”這個字眼并不是我們?nèi)魏螘r候都愿意提及的。背景既給予了我們,又在要求著我們。背景給了我們方便,給了我們榮譽,但又被別人拿了去,成了衡量我們的未免有點苛刻的尺度。
背景是一座山,大山。
我們?nèi)魏蝹人都無權驕傲,有權驕傲的永遠只能是北大。
奮斗不息的我們,最終也有可能在黃昏時為享受背景為融入背景而終止自己。這大概是我們都期盼著的一份幸福而悲壯的景觀。
(選自《新民晚報》,2008年05月11日)
1.文章題為“背景”。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說說“背景”的含義。
答:
2.作者說“我的背景是北大”“有了它,我們不再感到自己沒有‘來頭’,不再感到那種身后沒有屏障的虛弱與惶恐”的理由是什么?
答:
3.怎樣理解“背景是一座山,大山”的含義?
答:
4.談談你對文章最后兩段的作用的理解。
答:
73、閱讀下文,完成第1一4題。
隨風吹笛
??林清玄
遠遠的地方吹過來一股涼風。風里夾著呼呼的響聲。
側(cè)耳仔細聽,那像是某一種音樂,我分析了很久,確定那是笛子的聲音,因為簫的聲音沒有那么清晰,也沒有那么高揚。
由于來得遙遠,使我對自己的判斷感到懷疑;有什么人的笛聲可以穿透廣大的平野,而且天上還有雨,它還能穿過雨聲,在四野里擴散呢?笛的聲音好像沒有那么悠長,何況只有簡單的幾種節(jié)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鄉(xiāng)下的農(nóng)田,左右兩面是延展到遠處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樂顯然是來自麻竹林,而后面的遠方仿佛也在回響。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時候我覺得所有的林間,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歷史悠遠的竹林。因為所有的樹林再密,陽光總可以毫無困難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葉,有時連陽光也無能為力;再大的樹林也有規(guī)則,人能在其間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無規(guī)則的,有時走進其間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親就告訴我們“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況有的竹林中是有亂刺的,像刺竹林。
這樣想著,使我本來要走進竹林的腳步又遲疑了,在稻田田埂上坐下來,獨自聽那一段音樂。我看看天色尚早,離竹林大約有兩里路,遂決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樂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時,整個人被天風海雨似的音樂震懾了,它像一片樂海,波濤洶涌,聲威遠大,那不是人間的音樂,竹林中也沒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樂器,風是指揮家,竹子和竹葉的關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發(fā)現(xiàn),原來竹子灑過了小雨,上面有著水漬,互相摩擦便發(fā)生尖利如笛子的聲音。而上面滿天搖動的竹葉間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風,發(fā)出許多細細的聲音,配合著竹子的笛聲。
每個人都會感動于自然的聲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蟲鳴唱,春晨雀鳥的躍飛歌唱,甚至刮風天里滔天海浪的交響。凡是自然的聲音沒有不令我們贊嘆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靜的夜里聽到遠處的春雷乍響,心里總有一種喜悅的顫動。
我有一個朋友,偏愛蟬的歌唱。孟夏的時候,他常常在山中獨坐一日,為的是要聽蟬聲,有一次他送我一卷錄音帶,是在花蓮山中錄的蟬聲。送我的時候已經(jīng)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著錄音帶,一時萬蟬齊鳴,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無數(shù)的蟬在盤飛對唱,那種經(jīng)驗的美,有時不遜于在山中聽蟬。
后來我也喜歡錄下自然的聲籟,像溪水流動的聲音,山風吹撫的聲音,有一回我放著一卷寫《溪水》的錄音帶,在溪水?琮之間,突然有兩聲山鳥長鳴的銳音,盈耳繞梁,久久不滅,就像人在平靜的時刻想到往日的歡愉,突然失聲發(fā)出歡欣的感嘆。
但是我聽過許多自然之聲,總沒有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聲音。原來在自然里所有的聲音都是獨奏,再美的聲音也僅彈動我們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響整個包圍了我,像是百人的交響樂團剛開始演奏的第一個緊密響動的音符,那時候我才真正知道,為什么中國許多樂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為沒有一種自然的植物能發(fā)出像竹子那樣清脆、悠遠、綿長的聲音。
可惜的是我并沒有能錄下竹子的聲音,后來我去了幾次,不是無雨,就是無風,或者有風有雨卻不像原來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來要聽上好的自然聲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變化無窮,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沒有風,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風,竹子才變成音樂,而有風有雨,正好能讓竹子摩擦生籟,竹子才成為交響樂。
失去對自然聲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當有人說:“風景美得像一幅畫”時,境界便低了。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聽到竹子隨風吹笛,竟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陽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經(jīng)停了,我卻好像經(jīng)過一場心靈的沐浴,把塵俗都洗去了。我感覺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沒有自暴自棄的理由。
1.文章由“遠遠的地方吹過來一股涼風。風里夾著呼呼的響聲”開篇,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6分)
(1)整個人被天風海雨似的音樂震懾了。
答:
(2)當有人說“風景美得像一幅畫”時,境界便低了。
答:
3.在描寫“竹林的交響”時,還插入了很多描寫蛙聲、鳥聲、雷聲、蟬聲、溪水聲等的筆墨,有什么用意?(6分)
答:
4.作者通過寫“隨風吹笛”得出了哪些感悟?請簡要概括。(6分)
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73764.html
相關閱讀:
2013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附答案河南十名校)
上一篇:
2013高三語文二診試題(含答案)
下一篇:
2014屆高三語文下冊百題精練考試題(附參考答案)3
相關主題
2013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附答案河南十名校)
江西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題
山東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2013年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四校聯(lián)考試題(含答案)
2013年高三上冊語文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4屆高考語文第二輪課時專題強化演練題(有答案)
2014屆高考語文精練鳳頭豹尾展才情——開頭、結(jié)尾即學即練復習試
2013年高考語文第三次模擬試卷(中山市有答案)
遼寧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2014屆高考語文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精練即學即練復習試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2年山大附中高三語文一模試題(含答案)
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語 試 卷 說明: 1.本試卷分第Ⅰ卷(題)和I……
四川省南山中學2014屆高三三診模擬測試語
四川省南山中學2014屆高三三診模擬測試語文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12分,每……
2014屆高考語文第一輪單元復習檢測題(帶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戟(jǐ)懿范(yì)捧袂(jué)命運多舛(ch……
江蘇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卷(有答案)
語文Ⅰ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2014屆高三語文下冊3月統(tǒng)一考試題
2014屆高三語文下冊3月統(tǒng)一考試題 河南省洛陽市2014屆高三下學期3月統(tǒng)一考試(二練) 語 文……
相關閱讀
河北2013屆高三語文上冊調(diào)研試題(有答案
2012年高考語文跟蹤鞏固復習訓練題(附答
西安高新一中2014屆高三語文下冊大練習檢
2013屆高考語文復習好題速遞測試(附答案
河南省豫北六校2014屆高三年級第三次精英
2012年高三語文上冊第三次月考試卷(含答
2013屆高三語文復習精練試題(有答案)
2014屆高考語文第二輪課時專題強化演練題
2012年湖南高三上冊第一次月考語文卷(含
2013年高考作文預測題2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