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年級文言文精選閱讀練習《連處士,應山人也》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多做閱讀可以提高我們的語文理解能力。下面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級文言文精選閱讀練習,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不斷進步,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高一年級文言文精選閱讀練習《連處士,應山人也》有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道題。
連處士,應山人也。以一布衣終于家,而應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長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謹、禮讓而溫仁,必以處士為法,曰:“為人如連公足矣。”其矜寡、孤獨、兇荒、饑饉之人皆曰:“自連公亡,使吾無所告依而生,以為恨。”嗚呼!處士居應山,非有政令恩威以親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謂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歟!
自其祖光裕嘗為應山令,后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應山,遂家焉。處士父以疾廢于家,處士供養(yǎng)左右十余年,因不復仕進。父卒,家故多資,悉散以?鄉(xiāng)里,而教其二子以學,曰:“此吾資也。”歲饑,出谷萬斛以糶,而市谷之價卒不能增,及旁近縣之民皆賴之。人有貧而竊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歸。處士為之愧謝曰:“煩爾送牛。”厚遺以遣之。
處士有弟居云夢,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歸應山。應山之人去縣數(shù)十里迎哭,爭負其柩以還,過縣市,市人皆哭,為之罷市三日,曰:“當為連公行喪。”
注釋:?zhōu:救濟,接濟;糶:tiào賣出糧食。
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必以處士為法(榜樣)B、使吾無所告依而生,以為恨(遺憾)
C、以牛自歸(返回)D、厚遺以遣之(送走)
答案:C.歸還
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以一布衣終于家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C、處士父以疾廢于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當為連公行喪為人謀而不忠乎
答案:BD。
解析:A,第一個“于”為“在”,第二個“于”為“向”;B,“而”為轉折義,“但是”C,第一個“以”為“因為”,第二個“以”為“憑借”;D,“為”、“替”。
19、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
①其所謂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歟!
②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歸應山。
答案:(1)大概這就是所說的只要親身去做,即使不說也能取信于人吧!
(2)(連處士)前去看望弟弟,(結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靈柩送回了應山。
解析:這里省略主語,根據(jù)下文應山縣人為其送喪可知,是連處士去世,弟弟將其送回。
20、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畫了“連處士”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通過寫連處士照顧父親而不仕、資助鄉(xiāng)親度災年、原諒竊牛者等事情,以及“應山之人”對連處士的贊頌和連處士死后的悲傷等言行,表現(xiàn)了連處士孝以事親、樂善好施、寬以待人的高尚品格。
解析:文言文難度不大,但要根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細節(jié)。
譯文:
連處士是應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應山的人到現(xiàn)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導他們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親近朋友,恭敬、嚴謹,守禮、謙讓并且溫和、仁愛,一定拿連處士作為榜樣。說:“做人像連公那樣,就足夠了!”那些鰥寡孤獨和遭遇荒年貧困饑餓的人,都說:“自從連公去世以后,我們這些人沒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來活命了,讓我們太遺憾了!”唉!連處士住在應山,沒有發(fā)布過什么政令實施過什么恩威來親近那里的百姓,卻能讓人這樣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說的親身去做,即使不說也能取信于人吧!
他的祖父連光裕曾經(jīng)擔任過應山縣的縣令,后來又擔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從連光裕歸葬應山后,他們就把家安在了應山。處士的父親因為有病臥床在家,連處士在他父親身邊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進取。父親去世后,家里本來有很多錢財,都散發(fā)出去來周濟鄉(xiāng)鄰,拿學問來教導他的兩個兒子,說:“這兩個孩子才是我的財產(chǎn)啊!”年成不好,拿出一萬斛谷去賣,因而市面上谷的價錢最終沒有上漲,連鄰近縣的百姓都依賴他。有一個盜賊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緊急。盜賊走投無路,只好自己把牛給送了回來。處士為此很慚愧并道歉說:“麻煩你送牛了。”贈送他很豐厚的禮物送走了他。
處士有個弟弟住在云夢縣,(連處士)前去看望弟弟,(結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靈柩送回了應山。應山縣的人到距離縣城幾十里外的地方去哭著迎接靈柩,很多人爭著抬著棺材回來。經(jīng)過縣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罷市三天,說:“應該為連公舉辦喪事。”
高一年級文言文精選閱讀練習就到這里結束了,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希望能有所啟發(fā),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056970.html

相關閱讀:《李沆,字太初》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游攝山棲霞寺記》
孔子和莊子在交友上有怎樣的共識?試用簡明的話語概括。(2分)
《韓愈,字退之》閱讀答案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