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史?蕭燧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題。 蕭燧( 1117 1193 ),字照鄰,臨江軍人。 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題。
蕭燧(
1117

1193
),字照鄰,臨江軍人。 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①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果中前列。秩滿,當為學官,避檜,調(diào)靜江府察推而歸! §菸吹跁r,夢神人示以文書,記其一聯(lián)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幾,丁憂。三十二,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累遷至國子司業(yè)兼權(quán)起居舍人,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之客胡與可、都承旨王?之族叔?皆持節(jié)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時復議進取,上以問燧,對曰:“今賢否雜揉,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nèi)治。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勸上正紀綱;容直言;親君子,遠小人;近習有勞可賞以祿,不可假以權(quán)。上皆嘉納。出知嚴州。產(chǎn)地狹財匱,始至,官鏹②
.
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二之間
,
以其羨補積逋,諸邑皆寬。上方靳職名,非功不予,詔燧治郡有勞,除敷文閣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幾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數(shù)。婺與嚴鄰,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歲旱。浙西常平司請移粟于產(chǎn),燧謂
:
“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制坐視?”
為請諸朝,發(fā)太倉來振之。八,召還,言
:
“江、浙再歲水旱,愿下詔求言,仍令諸司通融郡縣財賦,毋但督迫。”十,上言廣西諸郡民身丁錢之弊。事多施行。慶典霈澤。丁錢減半,亦自燧發(fā)之。紹熙四卒,七十七。
(節(jié)選自《宋史•蕭燧傳》)
[

]
①主文:主持考試。

②鏹:成串的錢。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次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


屬:托付。
B.
檜懷
之,既而被檄秀州


:
銜恨。
C.
就院易
一員往漕闈


:
更換。
D.
察官闕
,朝論多屬燧


:
失職。
5.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蕭隧格盡職守的一組是
((3

)
①隧怒曰
:"
初仕敢欺心耶!
"
②論
"
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
"
③有所依憑,無善狀,隧皆奏罷之

④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
⑤官鏹不滿三千,隧儉以足用

⑥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

A.
蕭燧天分很高,為官不畏權(quán)貴。他自幼能文,進士及第后進入仕途
;
其時秦檜當

權(quán),與其親黨密告蕭,要他主持秋試錄用其子秦?,遭到蕭的拒絕。

B.
蕭隧剛直敢言,所奏切中時弊;噬舷蛩髟円庖,他乘便諷勸皇上親近君子疏

遠小人,親信有功可賞賜財物卻不可賦予權(quán)力,得到皇上贊許采納
.

C.
蕭隧政績卓著,受到皇上嘉勉。嚴州面積狹小財物魔乏,他勤儉理政,以盈余填

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松
;
皇上升遷蕭隧的職位,調(diào)他去治理婺州。
D.
蕭隧回到朝廷,仍關(guān)注各地大事。淳熙間,江浙兩水澇干早,他奏請下詔諸
司協(xié)助解決,又奏言廣西百姓深受身丁錢之害,建議大多得以施行。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傭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


1
)今賢否雜糅,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nèi)治。

2
)隧謂
:
“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4.D
5.C
6.A

7.(10

)

(I)
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
力未富,應當外薪嘗膽以求國內(nèi)安定太平。


(2)
蕭燧說
:
“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轄地區(qū)不管不問呢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231441.html

相關(guān)閱讀:《與呂恭論墓中石書書》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沔字善沖》閱讀答案及翻譯
《孔奮,字君魚》閱讀答案及翻譯
“劉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閱讀答案
《袁州州學記》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