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德,字季修》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文言文閱讀( 19 分) 張振德,字季修,昆山人。祖情,從祖意,皆進士。情福建副使,意山東副使。振德由選貢生授四川興文知縣?h故九絲蠻地,萬歷初,始建土墻數(shù)尺,戶不滿千 文言文閱讀(19
分)
張振德,字季修,昆山人。祖情,從祖意,皆進士。情福建副使,意山東副使。振德由選貢生授四川興文知縣?h故九絲蠻地,萬歷初,始建土墻數(shù)尺,戶不滿千。永寧宣撫奢崇明有異志,潛結(jié)奸人,掠賣子女。振德捕奸人,論配之,招還被掠者三百余人。崇明賄以二千金,振德怒卻之,裂其牘。
  天啟元方赴成都與鄉(xiāng)闈事,而崇明部將樊龍殺巡撫徐可求,副使駱日升、李繼周等。重慶知府章文炳、巴縣知縣段高選皆抗節(jié)死,賊遂據(jù)重慶。時振德兼署長寧,去賊稍遠,從者欲走長寧。振德曰:“
守興文,正也。”
疾趨入城。長寧主簿徐大禮與振德善,以騎來迎,振德卻之。督鄉(xiāng)兵與戰(zhàn),不敵,退集居民城守。會大風雨,賊毀土城入。振德命妻錢氏及二女持一劍坐后堂,曰:“
若輩死此,吾死前堂。”
乃取二印系肘后,北向拜曰:“
臣奉職無狀,不能殺賊,惟一死明志。”
妻女先伏劍死。乃命家人舉火,火熾自剄。一門死者十二人。賊至火所,見振德面如生,左手系印,右手握刀,忿怒如赴敵狀,皆駭愕,羅拜而去。事聞,賜祭葬,贈光祿卿,謚烈愍。敕有司建祠,世蔭錦衣千戶。
  振德既死,興文教諭劉希文代署縣事,甫半載,賊復薄城,誓死不去。妻白亦慷慨愿同死。城破,夫婦罵賊,并死。
  大禮守長寧,城亦陷。大禮曰:“
吾不可負張公。”
一家四人仰藥死。贈重慶同知,世蔭百戶。
(《明史卷290·
列傳第178
》)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是( )
A.

配之 論:評定、衡量。
B.
裂其牘   牘:禮物。
C.
皆抗節(jié)死 抗:堅持。
D.
賊復薄城 薄:迫近,進攻。
5.
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號是封建皇帝紀的名號,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才有的。文中“
天啟元”
是古代紀方法,我國古代的紀法比較復雜,主要有號紀、星歲紀、干支紀、生肖紀等。
B
.文中“
署”
是代理官職的意思,或暫任、試任某一官職。例如:“
時振德兼署長寧”
就是試任長寧的官員的意思,另外“
假”
在文言文中也有代理性質(zhì)的職務。
C
.“
張振德,字季修”
,古人幼時命名,一般成(
男20
歲、女15
歲)
取字,字和名沒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
D
.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張振德死后,皇帝追贈他為光祿卿,定謚號為“
烈愍”
,就是對張振德的褒揚。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張振德在擔任興文知縣期間,面對有反叛意圖的奢崇明毫不畏懼,逮捕崇明勾結(jié)的奸人,并且發(fā)配充軍。
B
.張振德趕赴長寧鄉(xiāng)試期間,發(fā)生了巡撫被殺,知府、知縣也死也的事件,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冷靜地選擇了堅守興文。
C
.徐大禮派兵幫助張振德鎮(zhèn)守興文,張振德高興地接受了,但仍然沒有守住城池,最后還召集老百姓一起守城。
D
.大風雨之日,城池被攻破,張振德安排好妻子女兒躲在后堂,并且給了一把劍給她們自衛(wèi),說自己會拼死保護她們。
7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乃取二印系肘后,北向拜曰:“
臣奉職無狀,不能殺賊,惟一死明志。”

振德面如生,左手系印,右手握刀,忿怒如赴敵狀,皆駭愕,羅拜而去。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4.B
(牘:文書)
5.C
(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這可以從很多古人名與字關(guān)系可以看出來。蘇軾,字子瞻,“
軾”
與“
瞻”
之間關(guān)系是“
軾”
是“
瞻”
的工具,《曹劌論戰(zhàn)》“
登軾而望之”
,可以知道。岳飛,字鵬舉,“
飛”
與“
鵬舉”
相當于并列關(guān)系,大鵬鳥飛舉也。)
6.
A(B并非“
趕赴長寧鄉(xiāng)試”
,而是“
趕赴成都”
;C徐大禮是去接張振德,不是去守興文,張振德也沒有接受;D給劍給妻子,然后說“
若輩死此,吾死堂前”
,是為了表示不投降不受辱之意,沒有“
說拼死保護他們”
。)
7.①
他于是取出兩個印綁在肘后,向著北方拜道:“
臣奉行職責沒有功績,不能殺敵,只有一死表明心跡。”
(“
乃”
于是;“
北向”
名詞做狀語;“
無狀”
一詞多義,這里指“
沒有功績”
,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看出;三個關(guān)鍵詞各1
分,句意2
分)

張振德面色如生前,左手上綁著大印,右手握刀,神情憤怒如赴敵的樣子,都驚愕失色,環(huán)圍而拜然后離去。(“
生”
一詞多義,此處解作“
生前”
或“
活著”
都可以;“
駭愕”
驚愕的樣子;“
羅拜”
環(huán)圍而拜,三個關(guān)鍵詞各1
分,句意2
分)
文言翻譯:
張振德,字季修,昆山人。祖父張情,叔祖父張意,都是進士。張情做福建副使,張意做山東副使。張振德由選貢生授官四川興文知縣。此縣過去是九絲蠻的地界,萬歷初才建起幾尺高的土城墻,居民不到千戶。永寧宣撫奢崇明有反叛圖謀,暗中勾結(jié)奸人,搶掠別人子女去販賣。張振德逮捕了奸人,判處他們充軍,招還三百多個被擄掠的人。奢崇明拿出兩千兩銀子賄賂張振德,張振德憤怒地拒絕了并撕碎了他的文書。
天啟元,張振德正趕赴成都參加鄉(xiāng)試,奢崇明的部將樊龍卻殺了巡撫徐可求,副使駱日升、李繼周等人。重慶知府章文炳、巴縣知縣段高選都堅持節(jié)操而死,賊兵于是占領(lǐng)了重慶。當時張振德兼代理管轄長寧,離賊兵遠一點,他的隨從打算逃到長寧去。張振德說:“
堅守興文,是正事。”
急忙跑進城里。長寧主簿徐大禮與張振德要好,派騎兵來迎接他,他推辭了。他指揮鄉(xiāng)兵與敵人作戰(zhàn),抵擋不住敵兵,退入城中集合居民堅守。恰遇大風暴雨,賊兵搗毀土城而攻入城里。張振德命令妻子錢氏和兩個女兒手持一劍坐在后堂,說:“
你們就死在這里,我死在前堂。”
他于是取出兩個印系在肘后,向著北方拜道:“
臣奉職無功,不能殺敵,惟有一死表明心跡。”
他的妻子和女兒舉劍自殺。于是他命令家人點火,火盛后舉劍自剄。一門有十二個人共同赴死。賊兵來到火前,見張振德面色如生前,左手上系著大印,右手握刀,神情憤怒如赴敵之狀,都驚愕失色,環(huán)圍而拜然后離去。皇帝知道這件事,賜予祭奠并安葬,追贈他為光祿卿,謚號烈愍。敕令主管部門為他建立祠廟祭祀,讓他家世代蔭庇作錦衣千戶。
張振德死后,興文知縣教諭劉希文代理縣里事務。剛半,賊兵又來攻城,他誓死不離開。其妻白氏亦慷慨表示愿意同死。城被攻破后,夫歸兩罵賊,共同赴死。
徐大禮鎮(zhèn)守長寧,城也被攻陷。徐大禮說:“
我不可有負張公。”
一家四口服毒自殺。被追贈為重慶同知,世代受蔭代作百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96892.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琚,懷州河內(nèi)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柳子厚墓志銘》閱讀答案(附翻譯)
《杜詩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以昌黎之崛強”閱讀答案
《離魂記》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