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當下記憶樁”(以下簡稱“當下樁”、亦可稱為“因糧于敵樁”),即手邊的、眼前的、此時的(即當下的)任何東西都可化作記憶樁。這里的任何東西,包括圖形、影像、人物、事件、書本,也包括單個的漢字。對于單個的漢字,如果其沒有實際意識,可運用諧音的方法,轉換成有具體形象的名詞。 本文只講對“當下樁”針對書本的記憶運用。 我們要應對考試就要記憶書本,這時,書的本身就可當作我們的記憶樁,如書中的內容、具體文字,都可以用來作記憶樁。這實際上是遵循《孫子兵法》的“因糧于敵”的原則,能做到隨閱讀、隨取樁、隨編制、隨加工、隨聯(lián)想、隨使用、隨回想,隨心所欲,無窮無盡,且與書本知識緊密鍥合,記憶鏈條簡潔、簡短,不添加記憶負擔。 發(fā)先說說書本。 一般書本的結構會有7個級別的構架:1[書名+目錄+(編或篇)]+2章+3節(jié)+4大知識點+5中知識點+6小知識點+7精微知識點。為了我們的記憶習慣,我把“章”定位為第1級。其他的,以這個為中心來上下延伸。即: 第0級:書名;(注:不存在記憶量,故編為第0級) 第0.0級:目錄 0.1級:編或篇;(注:有些書可能不存在編或篇,故編為0.1級) 第1級:章(或第幾課,如是英語單詞為A至Z); 第2級:節(jié); 第3級:大知識點:一般用大寫的一、二、三來表示; 第4級:中知識點:一般用1、2、3來表示;(注:有些書可能沒有這個級別的知識點,自己可靈活調整級別) 第5級:小知識點:一般用(1)、(2)、(3)來表示;(注:有些書可能沒有這個級別的知識點,自己可靈活調整級別) 第6級:精微知識點:即“最小知識點”,一般為如下內容: 1、條款或句子 2、名詞(人、物、概念、關鍵詞) 3、數(shù)字(時間、數(shù)量、常數(shù)) 4、符號 5、公式、等式或范式 6、英語(單詞及語法點) 7、特征N 8、圖形與表格 9、定理、公理或規(guī)律; “精微知識點”為必考內容部分,也是考試分數(shù)分布最多的部分,定其為“第6級”,也是“最終級”。如果前面還有更細級別的、稍大的知識點,可定其為“第3.1級”、“第4.1級”或“第5.1級”等,就不必再另加級別了;如果一本書沒有第2級“節(jié)”、第3級“大知識點”點等,可直接把這些級別省略。 故一本書,必有“第1級”與“第6級”。 大家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能熟練地知道該知識點屬于自己所設置的“第X級”知識點,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可用不同的顏色筆來標志各個級別的知識點序號與知識數(shù)量。要注意,這種級別層次,實際是書本知識的邏輯層次。 這里插一句,對于一本書到手,我本人有個習慣,那就是“數(shù)字化”,即統(tǒng)計。如一本書有: 第1級:章;(如X個) 第2級:節(jié);(如Y個) 第3級:大知識點;(如Z個) 第4級:中知識點;(如A個 第5級:小知識點;(如B個) 第6級:精微知識點;(如C個) 一般來說,第6級內容是無序的,需要自己來編制號碼來提醒自己需要記憶。 那些按常規(guī)不會考的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省略掉。自己在編制序號過程中,要評估哪些內容是重點,哪些內容是次重點,這當然得憑自己的經(jīng)驗與判斷。 對于這些級別,我先分部統(tǒng)計,再總合統(tǒng)計,寫在書本目錄處及每章節(jié)的開頭處。這樣,一本書有多少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數(shù)量就很明確。包括記單詞,我也是以10為單位地進行總體統(tǒng)計,使所記憶單詞的數(shù)量與記憶進度有一種量化功能。 本人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個知識點,用最多不過三到四個字進行簡縮。 以上行為,特別是“簡縮”行為,是記憶一本書前所必做的功課。如果簡縮了,一本書就會變薄了。再說說“當下樁”的設置。 一、當下樁的設置原則 具體有三個(注:這里不包括基本的記憶原則如簡化原則、化抽象為形象原則等 一是目錄變內容; 你看到《書名》,你就能“加工聯(lián)想”到目錄;你看到目錄,就能“加工聯(lián)想”到目錄下的具體內容。 二是上級變下級; 你看到第1級“某章”,你就能“加工聯(lián)想”到這“章”有多少“下級”即“第2級”“節(jié)”及各“節(jié)”的具體內容;同理,你看到第2級某節(jié),你就能“加工聯(lián)想”起該節(jié)的第3級“大知識點”有多少個,每個的具體內容是什么。依此類推。 這種依次向下的“加工聯(lián)想”,象緩緩扯起一張網(wǎng),或象按立體地圖從每棟六層高樓逐次向下進行旅行,讓人能對書本有一個整體的、宏觀的印象,知道作者的思想脈絡與邏輯構成,這種聯(lián)想或記憶加工針對考試可能并不太適用(只有跨章節(jié)的知識考點除外,如政治考試的論述題、歷史及地理考試中的綜合題等),因為考試一般都是考“第6級”。 這里插一個加工方法,如果是按立體地圖進行聯(lián)想,某棟樓(即某章)最高層(即第1級)下面沒有第2級、第3級、第4級等怎么辦?這很好解決,自己設想一個高高的氣球柱子給空空地撐著,最下層只留“第6級”這最底層樓,你直接從6樓頂滑翔至1樓就行了。 這里說說為什么把“第6級”設置在最下層(即地面層),是因為我們日;顒邮窃诘孛孢M行的,這種設置符合我們的生活習慣,也符合第6級作為絕對考點的規(guī)律,所以,“第6級”這時會成為我們一打開書本就能“聯(lián)想到并看到”的層次。 除了從樓頂向下旅行外,還可以平級別地旅行,從此章的第2級躍進彼章的第2級等進行橫向的瀏覽。 三是題目變答案; 這是針對“第6級”精微知識點而言的,實際上是第6.1級,但請不要將第6.1級放入地下室去,只需要折疊放在最底層即第1層樓即可,運用時才彈射展開。二、當下樁的設置程序 一是提取關鍵詞:閱讀時,對各章、節(jié)、知識點逐級進行不超過四個字的簡化壓縮,提取出關鍵字詞二是畫出總構圖:根據(jù)簡化后的關鍵字詞,按書本邏輯結構畫出書本的6個層級的龐大“系統(tǒng)圖”或“腦圖 三是關鍵詞賦形:對關鍵詞要化抽象為形象。要賦予其二維形狀,即:對上一個形象,向下多個形象。如:國際貿易,按意義可變?yōu)?ldquo;遠洋輪船”(或“麥德隆超市”等),按諧音可化為“國雞帽椅”;“遠洋輪船”成為一個形象的詞,為“上級”的聯(lián)想記憶提供簡化形象。“國雞帽椅”由可向“下級”提供四個形象字的記憶樁。一個總原則:對上級,變成一個詞,以達到簡潔;對下級,變成幾個獨立意義的字,以提供向下記憶的樁位;形象地說,即兩張臉,對上級只一張笑臉,而對下級則多張臉。 舉例:如果“國際貿易”的下級有6項內容,而“國雞帽椅”僅有4個記憶字樁,不夠用,怎么辦?這時就需要加2個記樁,如加工成“國雞帽頂椅腿”,就完成了6個字樁的構建。如更多,則可另外添加唐詩、熟語(如成語、諺語等)之類的樁。 如果“國際貿易”的下級只有2項內容,這時可諧音成“國機”“毛衣”,再直接與下級的2項內容的關鍵詞聯(lián)想加工,進行掛鉤。 總的原則是隨機應變,或擴充,或壓縮,來建立足夠的上級記憶字樁,以針對下級的多個關鍵詞,便于記憶。 四是上下級聯(lián)想:根據(jù)上下級的關鍵詞,進行奇特聯(lián)想,以取得永久的記憶聯(lián)連。 三、當下樁設置技術的具體例子: 例一:上級變下級類型 《大風歌》,作者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按照“上級變下級”的原則,分三步走: 第一步:對題目及作者按下級數(shù)量提取X組關鍵詞并形象化: 題目“大風歌”,作者劉邦,這詩有三句,故分解成三個關鍵形象詞:大風;歌;劉邦; 諧音變化加工為: 大風:大風歌:哥哥 劉邦:劉邦 第二步:對詩句,提取關鍵詞如下: 大風起兮云飛揚,提取關鍵詞:風、云;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提取關鍵詞:海內、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提取關鍵詞:猛士、四方。 第三步:上級與下級建立聯(lián)想的連接,使上級變?yōu)橄录墶? 題目及作者形象 詩句關鍵詞形象 聯(lián)接方式 大風 風云 “大風”把“風云”都卷走了,天空晴了。 哥哥 海內、故鄉(xiāng) “哥哥”玩遍“海內”,倦了,終于回到“故鄉(xiāng) 劉邦 猛士、四方 “劉邦”變成“猛士”,“四方”鬧事。 例二:題目變答案類型 管理是由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及控制等職能為要素組成的活動系統(tǒng)。(現(xiàn)代管理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法國實業(yè)家法約爾于1916年提出的概念) 按“題目即答案”的原則,分三步走: 第一步:對答案提取關鍵詞; 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及控制等職能為要素組成的活動系統(tǒng)。提取關鍵詞為: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控制、要素、系統(tǒng),共7個。 形象化: 計劃---------馬凱(中國計劃委員會長官),如果對他不熟悉,可換一個自己熟悉的人; 組織---------黨(注:黨就是一個組織),如果覺得不熟悉,可用一個黨員來代替。 指揮--------毛ze東(搞指揮的) 協(xié)調--------周en來(最善搞協(xié)調工作) 控制--------彭de懷(控制志愿軍援朝抗美) 要素--------尿素(化肥的一種,諧音) 系統(tǒng)--------神七(神七是一個航天“系統(tǒng)”工程) 第二步:對題目提取關鍵詞: “管理”只有兩個字,顯然不夠用。這里可以擴充一下:“管理(要鞠躬盡瘁)”七個字。 形象化為: 管----管道 理----梨 要----窯洞 鞠----菊 躬----弓 盡----巾 瘁----翠柳 第三步:題目形象與答案形象進行聯(lián)接: 管道---------馬凱----------“管道”中“馬凱”鉆了出來。 梨----- ------黨------------“梨”是給“黨”特供的,不含三聚氰氨。 窯洞-------- 毛ze東--------陜西“窯洞”走出“毛ze東”。 菊------------周en來-------“菊”花灑滿“周en來”全身。 弓------------彭de懷-------“弓”響箭出,誤中“彭de懷”。 巾------------尿素-----------“巾”包“尿素”味道刺鼻 翠柳---------神七-----------“翠柳”很高,托“神七”上了太空 當然,還有簡潔的編碼方式:官梨(管理)需“馬凱”入“黨”后,毛、周、彭用“尿素”推“神七”上天,才能吃上的好東西。這時應看到“管理”,想起“官梨”,再想起后面的東西。即“題目”變成了“答案”。 例三:“因糧于敵”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對于英語單詞中的字母組合,我們可直接利用初中的英語單詞,如ance可取dance舞來替代,這樣,對下面的單詞就可這樣加工: enhance;v.提高,增強;[記憶]:母雞enh(hen)跳舞ance會“提高”產(chǎn)蛋量,ance取dance"舞" reliance;n.信任,信心,依靠,依靠的人或物;[記憶]:熱力reli舞ance讓人“信任”有‘信心’,ance取dance"舞" alliance;n.同盟,同盟國;結盟,聯(lián)姻;[記憶]:所有all愛i舞ance者結成“同盟”,ance取dance"舞 同樣:用臉face來代替ace,舞dance來代替ance等,用this代替th,用tree代替tr,用street代替str等,這樣我們在背誦單詞時,簡化字母組合的記憶加工,提高單詞的記憶效率。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