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加、連減主備人個人加工、備注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筆算連加、連減的方法,能正確地筆算100以內(nèi)的連加、連減算式。2、通過情境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連加、連減的筆算方法難點:理解算理教學準備: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用豎式計算45+17 80-59指名板演,并說一說用豎式計算加法和減法時注意什么?2、口算下面各題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提問:在計算連加、連減的算式時,要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二)揭示課題:連加 連減 。ㄈ┙Y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連加 1、出示例1圖,請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圖意。 。1)師:在圖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師:根據(jù)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只紙船) 學生復述圖意,指名說,同桌說,齊說。 2、嘗試列式。 師:要知道一共有幾只,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為什么? 。1) 隨生答板書:(1)19+27 46+26 。2)19+27+26或27+26+19 26+19+273嘗試豎式計算:師:,你準備怎么計算算出來的?(生先討論,再嘗試)師:(啟發(fā))這是一道三個兩位數(shù)連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19+27能口算嗎?豎式該怎么列?接著要算什么?又該怎么計算?(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匯報板演,組織交流學生的計算方法,如果只出現(xiàn)第一種,師引導孩子繼續(xù)想第二種豎式書寫方法,如果兩種都有,兩種方法一一理解每一步算得什么4、比較兩種算法,哪種更便捷?探究連減出示試一試 90-25-28=提問:這是一道怎樣的算式?計算時,要先算什么?談話:在用豎式計算時,豎式可以怎么寫?自己先在下面試一試,再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是怎樣算得。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反饋: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三 鞏固練習基礎練習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直接在書上填寫,并說說怎樣用豎式計算連加 連減的,兩個豎式連寫時,要注意什么提高練習2、想想做做第3題請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圖意。 。1)師:在圖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師:根據(jù)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人) 學生復述圖意,指名說,同桌說,齊說。 2、嘗試列式。 師:要知道一共有幾人,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為什么?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反饋: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3、想想做做第4題請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圖意。(1)師:在圖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一共摘了多少個?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反饋: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師:還剩多少人?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做?(減法)為什么?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反饋: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四)全課總結、延伸課外師:今天,怎么計算連加和連減呢?指出:像今天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在我們的身邊也經(jīng)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們一起到操場上去跳繩,先去了幾個,又去了幾個,然后又去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不就是連加嗎?作業(yè)設計:課作書2頁第2題板書設計:教后記:
課題不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運算主備人個人加工、備注教學目標: 。ㄒ唬┱莆詹粠±ㄌ柕募訙p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二)用豎式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提高計算能力.(三)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能力,養(yǎng)成認真審題、書寫工整和格式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
教學準備:、卡片、掛圖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準備 1.板演 26+25+38= 70-18-26= 指名兩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并用簡便方法書寫. 2.口算 其余學生口算,要求學生說出口算過程.復習加減混合運算順序. 12+8+20= 50-30-6= 42+8-30= 78-40-6= 52-12+8= 78-18-8= 訂正板演,由學生講解計算過程. 。ǘ⿲W習新知 1.復習訂正后,教師用簡練的語言引出新課.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老師這里有一道題,看看同學們會做嗎. 2、出示例3圖,請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圖意。 。1)師:在圖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你準備怎么列式呢?2、嘗試列式。啟發(fā)提問: 。1)這道題都有什么運算符號?(+ -)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豎式怎樣計算? 學生動筆在小黑板上試算,教師行間巡視,找出幾種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先出示正確的做法.即:384280-3 3小結性提問: 。1)加減混合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應注意什么?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由學生獨立計算“試一試”的一道題.(1) 60-38+40=(1)這道題有什么特點?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ㄈ╈柟叹毩1.基本練習 2.想想做做第2題,在書上填數(shù).3、想想做做第3題。提高練習4、想想做做第4題請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圖意。(1)師:在圖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還剩多少棵?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學生列式計算,教師巡視現(xiàn)在一共多少棵?又該怎樣列式計算?學生計算,教師巡視反饋: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5、想想做做第5題請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圖意。(1)師:在圖上你能知道了什么?全班一共栽樹多少棵?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學生列式計算,教師巡視女生栽樹多少棵?又該怎樣列式計算?學生計算,教師巡視六作業(yè)設計:書第3頁想想做做第1題 課題練習一主備人個人加工、備注教學目標:1、通過多種練習形式,達到對連加 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正確、熟練計算。 2、通過具體情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數(shù)學的樂趣。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計算難點: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樣化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 、掛圖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一、基礎練習口算1、口算下面各題(書第5頁第一題,學生寫在數(shù)學書上)2、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讀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斷,錯誤的改正。練習時要強調(diào)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練習過程中,可以從中抽出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強對口算方法的具體指導。
二、提高練習1、數(shù)學書第5頁第2題,先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豎式計算,學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饋2、數(shù)學書第3題,先讓學生理解題意引導學生分別用豎式計算每一條線上三個數(shù)的和2、出示數(shù)學書第4題,引導學生理解表格。再想怎么計算三天一共拾了多少個?三、拓展練習 思考題 讀題審題,理解“嘗試---調(diào)整”的策略解決四、課堂小結五:作業(yè)設計:數(shù)補第3頁板書設計: 課題簡單的加減法實際問題主備人個人加工、備注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使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使兩個數(shù)量同樣多的實際問題。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數(shù)學的樂趣。教學重難點: 增加和減少及移多補少的方法.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掛圖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出示例3課件 學生讀題審題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根據(jù)題中的條件能提出什么問題?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芳芳和小軍穿的兩串彩珠相差4個,在此基礎上,提出“要讓兩串彩珠同樣多,你有什么方法”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圓片代替彩珠擺一擺,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反饋交流三種擺法(1)增加法 (2)減少法 (3)移多補少組織學生對三種方法回顧和反思,整理思考方法二鞏固練習1、基礎練習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讀題審題,根據(jù)題中每一問擺小棒,反饋討論: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減少多少?就要把多出來的怎樣移多補少2、提高練習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審題,根據(jù)題意反饋討論: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減少多少?比較(1)和(2)提問:(1)這一題中為什么不能把多的部分再移多補少?引導孩子比較得出結論:多的雙數(shù)可以移多補少,單數(shù)不能。課件出示第3 4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獨立思考,在書上做好師巡查,反饋。讓學生自己說出理由。板書設計:教后記:課題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實際問題主備人個人加工、備注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操作探索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的解決的方法,學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掛圖教學時間: 2 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談話:在黑板上擺出8個正方形和5個三角形。(一對一擺)提問: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嗎?學生口頭提出問題,并說出算式。談話: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個對一個各擺成一排,三角形擺完了,正方形還3個,我們就可以說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個),或者說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個)。
二、教學例題1、出示例題課件 。引導看圖,并指名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小英做了11朵花小華比小英多做3朵花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根據(jù)這些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選擇板書:(1)小華要擺多少個? (2)小平擺了多少個?2、解決第1個問題。啟發(fā):如果用圓片代替花擺一擺,怎樣擺就可以求出小華做了多少朵?讓學生動手“排一排”, 組內(nèi)合作,集體交流。(提醒學生注意一對一)反饋提問:你知道小華擺了多少個嗎?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可以怎樣列式算出小華做了多少朵?學生列出算式后,問: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圓片可以看作哪兩部分?指出:根據(jù)擺圓片的過程可以知道,求小華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與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計算3、解決第2個問題。啟發(fā):如果用圓片代替花擺一擺,怎樣擺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讓學生動手“排一排”, 組內(nèi)合作,集體交流。(提醒學生注意一對一)反饋提問:你知道小平擺了多少個嗎?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可以怎樣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學生列出算式后,問:為什么要用減法算?第一排圓片可以看作哪兩部分?指出:根據(jù)擺圓片的過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與3的差,所以要用減法計算比較兩題: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處?為什么不同?集體交流。小結:
三、鞏固練習基礎練習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各自讀題,指名說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學生各自在書中畫一畫,填一填,列式。指名回答,并說說這樣列式的道理,集體評議。提高練習2、“想想做做”第2、3題。學生各自讀題,獨立列式計算。指名匯報答案。提問:誰來說說解答這道題時的想法?比較兩題: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處?為什么不同?3、“想想做做”第4題。拓展練習4、“想想做做”第5題。讓學生讀題審題,師幫助學生審查出多余條件。四、全課總結誰來告訴小朋友們,今天學會了什么新的本領?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