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生物
>
七年級
>
學會觀察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j.Co M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一節(jié) 學會觀察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目標
認知目標:
1. 了解觀察是學習和研究自然科學的基本方法
2. 能分清直接、間接、定性和定量觀察的不同
重點
定性觀察和定量觀察
難點
定性觀察和定量觀察
教法
與
學法
講解 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投影、顯微鏡、天平等
板
書
設
計
第一節(jié), 學會觀察
一. 觀察的重要性
伽利略――擺的等時性――鐘表
竺可楨――物候?qū)W
二. 直接觀察
間接觀察
三. 定性觀察
定量觀察
效果分析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從本節(jié)課開始學習觀察和測量,何為觀察呢?
觀:一切感覺器官去接受各種信息。
察:考察、了解,用腦思考。
觀察:是人們通過感覺器官或借助于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客觀現(xiàn)象,從而過得科學事實的過程。觀察用眼看,用耳聽等,更重要的要用腦去思考,還要借助工具進行,學習自然科學,就要從觀察和測量開始。
一. 觀察的重要性。
發(fā)明觀察從小學語文課中,學過牛頓從在蘋果樹下乘涼,發(fā)現(xiàn)蘋果從樹上掉下,通過觀察后來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把經(jīng)驗升華為理論,說明觀察是非常重要。
觀察伽利略 擺的等時性 鐘表
竺可楨 物候?qū)W
二. 使用工具擴大觀察(出示實物)
直接觀察:直接運用眼、耳等感覺器官去觀察。
間接觀察:借助工具觀察能使人的感覺器官和大腦的功能大大擴展了。
以上是根據(jù)是否只運用人的感覺器官,或借助觀察工具來區(qū)別,下面再觀察:
L1 L2 L3
L1 L2
圖一 圖二
圖一、圖二中哪個線段長呢?從感官上很難分清楚,這種觀察屬于。
三. 定性觀察和定量觀察
定性觀察:粗略知道物體形狀、結(jié)構(gòu)、冷熱程度,不必測量定量觀察,通過測量,得出具體的數(shù)值。
以上問題,如果要知道到底哪根線段長,就要進行定量觀察,如果條件有限制,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做不到定量只能進行定性觀察。
以上是根據(jù)結(jié)果是否提供數(shù)量來分的。
說明,直接觀察不等同于定性觀察,間接觀察不等同于定量觀察。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二節(jié) 長度的測量(第一課時)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知目標:1了解測量的重要性。
2. 解和熟悉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技能目標;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重點
長度的單位和刻度的正確使用
難點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讀正確)
教法
與
學法
演示、講解、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投影、刻度尺(分cm mm 二種)卷尺
板
書
設
計
教學效果分析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引言:從上節(jié)課學習可知觀察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中,還經(jīng)常需要測量,所以測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樣才是測量呢?
舉例:制衣、建房 天氣預防等 提出讓學生討論。
測量就是將一個待測的量與一個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下面學習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一.長度單位――長度的標準在圖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m),其它單位及換算分別是:
1千米(km)=1000米
1米=10分米(dm)
1分米=10厘米(cm)
1毫米=1000微米(um)
二.使用刻度尺
1.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出示刻度尺,并讓仔細觀察。
提問:觀察刻度尺什么呢?
(1) 最小刻度值(準確值)
(2) 最小一格的大小
(3) 最大刻度(量程)
最小刻度值是厘米的――厘米刻度尺,最小刻度值是毫米的――毫米刻度尺(出示)
2.那么怎樣正確使用刻度尺呢?
(1)放正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線緊靠被測的物體。
(2)看正確,讀數(shù)時,視線要跟尺而垂直,不可斜視
(3)讀正確,先讀被測物體長度的準確度,再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估計值),在記錄結(jié)果時,數(shù)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單位。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測量結(jié)果=準確值+估計值
數(shù)值+單位
對于上面的結(jié)果27.4毫米,應看成:使用毫米刻度尺,27毫米是準確值,0.4毫米是估計值,在數(shù)值中,小數(shù)點后只有一位數(shù)時,其連帶的單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再如某物體長是8.275米,那么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多少?8.275米 827.5厘米,進行單位換算后,使小數(shù)點后面保留一位,這時單位,那為最小刻度尺(厘米)在自然科學中,0有意義,如27.0厘米和27厘米不一般 ,前者使用厘米刻度尺,后者使用分類刻度尺。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二節(jié) 長度的測量(第二課時)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規(guī)則形狀物體面積的測量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習興趣及探索精神
重點
不規(guī)則形狀面積的測量
難點
不規(guī)則形狀面積的測量
教法
與
學法
講解 演示 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投影 刻度尺 游標卡尺 螺旋測微器
板
書
設
計
二.測量工具的選擇
1.對不同一測量對象,要選用不同的測量工具。
2.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三.面積的測量
1.規(guī)則
2.不規(guī)則。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 作業(yè)本P6
課外:同步練習相應部分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復習(以練習為主)
1.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________其測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在使用前先找到它的________,再看它的______ 和______正確使用時,要做到(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
2.下列物體中接近6厘米的是( )
A課本的長度 B課桌的高
C乒乓球的直徑 D墨水瓶的高度
3.我國海岸線長約18000千米合多少米?多少厘米?
4.下列各式單位化簡是否正確
(1) 20厘米=2-厘米÷100厘米=0.2米
(2) 50厘米=50×10微米=500微米
5.甲、乙二人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直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甲的記錄是23.154厘米,乙的記錄是0.2315米,你認為哪個正確?
5.用刻度測量某物體長度是2.375米,這把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_____。
引言:由上題可知,這把刻度尺最小刻度是厘米,它只能準確到厘米,厘米的下一位就要估計,如果使用毫米刻度尺,可以準確到毫米,毫米的下一位也要估計,由此可見:
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的在實際測量中,如測教室長,只要用厘米刻度尺,在測窗戶玻璃長,要用到毫米刻度尺(0.1mm),螺旋測微器(出示實物)(0.01mm),對不同測量對象,要選用不同的測量工具。
上面所在地字的是關(guān)于長度的測量,那物體面積又是如何測量呢?
1,規(guī)則形狀面積的測量。
正方形S=a2(a表示正方形邊長)
長方形S=ab(a、b分表示長寬)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圓S=πR2(R表示圓的半徑)
單位及換算: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1厘米2=100毫米2
如果面積的形狀不規(guī)則呢?無法用刻度尺測,我們采用――方格法進行。
其要點是:
(1) 方格與被測物面積相比,較小為宜,不能過大或過小
(2) 被測物體占半格以上算一格不到半格舍去。
(3) S=格數(shù)×方格面積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二節(jié) 長度的測量(第三課時)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知目標:知道測量液體的體積方法。
技能目標:1.練習學會量筒的使用。
2.會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重點
量筒的使用
難點
量筒的使用
教法
與
學法
演示 講解 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投影 量筒 量杯 水 小石塊 細線
板
書
設
計
四. 體積的測量
1. 液體的測量――量筒或量杯(ml cm3)
2. 使用量筒
前看――最小刻度值 量程
使用時,一放:放平穩(wěn) 二看: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三讀:讀正確
3. 規(guī)則
4. 不規(guī)則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
課外:同步練習相應部分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引言:前面分別學習了長度測量,面積測量的基本知識,下面學習體積的測量。
在實驗室里,測量液體的體積,常用量筒或量杯(出示實物,并投影)要求學習認真觀察:(1)刻度分布(2)最小刻度值(3)量積
量筒上刻度分布均勻。
量杯上刻度分布不均勻,從下往上看,刻度越高越密,如何使用量筒呢?
在使用前,首先要看清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各是多少?
在使用時:
(1) 一放:把液體倒入量筒內(nèi),置水平桌面(支持面上)放平穩(wěn)。
(2) 二看: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當視線以上往下看時,讀數(shù)偏大,當視線從下往上看時,讀數(shù)偏小。
(3) 三讀:讀數(shù)正確并記錄。
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的體積,小學已學過,大家回憶:
正方體:V=a3(a表示棱長)
長方體:V=abc
4 3圓柱體:V=sh=πR2h(橫截面半徑)
圓球體:V= πR3(R為球的半徑)
單位及換算:
1米3=1000分米3(升L) 1分米3=1000厘米3(毫升ml)
1厘米3=1000毫米3
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測量(投影):其測量過程如下:(1)在量筒里放入一定量的液體(水)測出水的體積,記錄為V0
(2)用細線系好物體,輕輕地放入水中,測出這是的總體積記錄為V1
(3)算出物體的體積V=V1-V0=37.0毫升-27.0毫升=10.0毫升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三節(jié) 測量誤差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識目標:1會區(qū)別測量誤差與測量錯誤
2.了解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客觀,主觀兩方面)
3.知道減小誤差的方法
重點
減小誤差方法――平均值法
難點
測量誤差與測量錯誤之別
教法
與
學法
講解 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刻度尺(mm) 投影
板
書
設
計
第三節(jié) 測量的誤差
一. 測量誤差與錯誤(1 誤差 2 錯誤)
二. 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1 測量儀器 2人)
三. 減小誤差的方法(1 使用儀器 2 改進方法 3 取平均值法)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作業(yè)本第三節(jié)
課外:同步練習第三節(jié)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引課:
畫一線段,分別讓三位學生用同一刻度尺測量。
盡管用同一刻度尺,測量方法都正確,但測量結(jié)果不一樣這是為什么樣?這就是所要學習的測量誤差。
講解:一個物體的長度只有一個真實值,不同人所得測量值不完全相同?說明了:測量值同真實值之間存在的差異,叫誤差,且誤差總是存在著,是不能消除的,這與平常所說的錯誤是兩回事的。提出問題:
測量錯誤是怎樣形成的呢?它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測量誤差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1.誤差的產(chǎn)生與測量工具有關(guān)讓學生觀察自己二把刻度尺把結(jié)果一一列出,或變形或熱脹冷縮等。
2.誤差的產(chǎn)生跟測量人有關(guān),上述問題,三人測量方法、刻度尺使用方法都對,每個人對估計值勤的估計時,有些可能偏大,有些可能偏聽偏信小,與真實值之間總一些差異,這樣就產(chǎn)生了誤碼率并,并且不能說哪能個同學測錯,則以下可知,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錯誤是可以避免,所以在測量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使真實值列接近于測量值,也就是要減小誤差,如何才能減小誤差呢?
減小誤差的方法:
1.使用更精密測量儀器。
如在長度測量中,用mm刻度尺比用cm刻度尺(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條件下),誤差會小一些。
2.改進測量方法
用更先進,更科學院的實驗方法可減小誤差,如測目一地之間的距離。
3.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誤差。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實值。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L1+L2+L3+……+Ln
L=
n
注意:平均值與測量值的數(shù)據(jù)單位寫法應一致,估計值的下一位用四舍五入的辦法進行。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四節(jié) 質(zhì)量的測量(第一課時)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識目標:1了解質(zhì)量概念及單位
2.理解質(zhì)量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
重點
質(zhì)量及單位
難點
理解質(zhì)量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
教法
與
學法
講解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投影 一些實物
板
書
設
計
一. 質(zhì)量
1. 質(zhì)量及單位
2. 質(zhì)量是物質(zhì)屬性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作業(yè)本
課外:同步練習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復習:
1.測量的誤差是指_____ 和______之間的差異,它總是____,所以在測量過程中,我們只能盡可能地____ 誤差。
2.在我們平常測量中,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是(1)______(2)______有關(guān)。
3.在測量過程中,我們要減小誤差,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量一物體,測量的四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
A 32cm B 32.4cm C 32.42cm D 32.425cm
5. 度測量中,估計值一般都是指______
A.測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
B.測量工具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C.毫米 D.毫米以下一位
新課教學:
前面所學的是長度及體積的測量,下面學習另一種重要的量的測量 ―― 質(zhì)量測量
一個大鐵球(物體)
鐵(物質(zhì)) 一個小鐵球(物體)
一個大鐵球比一個小鐵球含鐵多,也就是物體所含物質(zhì)有多少?我們把物體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叫做質(zhì)量。其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理千克(kg),那么它又是如何規(guī)定的,平常所說的一公斤,二公斤就是1千克。
例舉1質(zhì)量單位千克大小的大致概念除些外,還有: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1噸=1000千克
提問:現(xiàn)將一鐵球壓成鐵兒童餅,什么度了,它的質(zhì)量變了嗎?(B)如果把它溫度升高了?如果把它變成鐵蒸氣了?如果把它移到月球上呢?(C)所以說:物質(zhì)的質(zhì)量不隨形狀、狀態(tài)、溫度和位置的變化而改變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四節(jié) 質(zhì)量的測量(第二課時)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識目標:1結(jié)合實物使學生熟悉托盤天平的結(jié)構(gòu)
3. 通過演示使學生知道托盤天平的使用和維護、度愛護儀器習慣。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嚴遣科學態(tài)
重點
托盤天平的使用
難點
托盤天平的使用
教法
與
學法
演示 講解 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投影 托盤天平及砝碼 小鐵塊
板
書
設
計
二.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
1. 在實驗里,用托盤天平測質(zhì)量
2. 天平的使用(投影)(1)
(2)
(3)
3. 天平小維護(投影)(1)
(2)
(3)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作業(yè)本 課本
課外:同步練習
教 學 過 程
時
間
提問復習:
1物體都是由______組成,物體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叫_____ ,質(zhì)量的主單位是_______。
2.40千克的冰融化成水,則水的質(zhì)量是_______,這說明
3.物體的質(zhì)量不隨時________變化而變化,除此外,也不隨________ 的變化而改變
測長度用了什么工具呢?
現(xiàn)在實驗室常用的測質(zhì)量工具的托盤天平。
一;構(gòu)造
二,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0”刻線處。
2.調(diào)節(jié)橫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使橫梁平衡。
3.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橫梁標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復平衡,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就是右盤里砝碼的總質(zhì)量加上游碼所指示的質(zhì)量值。
三.天平的維護
1.估計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它的質(zhì)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范圍(量程)
2.取放砝碼要使用鑷子,且要輕拿輕放,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盤或拿砝碼,稱完,砝碼及時放回砝碼盒。
天平和砝碼要保持干燥,清潔,防止銹蝕,不可犯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那么怎么測化學藥品和液體質(zhì)量?測質(zhì)量還有磅秤,由秤托盤秤,桿秤等。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五節(jié) 時間的測量溫度的測量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識目標: 1區(qū)別時刻和時間間隔不同。
3. 了解時間的單位落千丈 3。了解測量時間的工具
4. 了解溫度概念和溫度計的結(jié)構(gòu)
重點
時刻和時間間隔的區(qū)別,溫度及溫度計
難點
時刻和時間間隔的區(qū)別,溫度及溫度計
教法
與
學法
講解 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投影 機械秒表等 溫度計
板
書
設
計
第五節(jié) 時間的測量
一. 時間 (時刻 時間間隔)
二. 時間單位:主單位秒
三. 測量工具:鐘 表 秒表(專測時間間隔)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作業(yè)本 課本
課外:同步練習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時
間
本節(jié)課來學習時間的測量,看:
在圖中,A點是2時,B點是8時,C瞇是14時,D點是22時,它們表示的是時刻,有了時刻的觀念,就可以使發(fā)生在不同的地方的兩件事,有一個共同的比較標準,知道哪些事發(fā)生在前哪件事發(fā)生在后。
圖中AB段表示從2時到8時表示的時間間隔6小時,BC段也是表示時間間隔6小時。
有了時間間隔的概念,我們就可以比較事物變化發(fā)展的快慢程度。
所以,平時所說的時間,有的是指時刻,有的是指時間間隔。
二,時間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主單位是秒。
1天=24小時 1小時=60分鐘 1分鐘=60秒
三.測量時間的工具
鐘 表 秒表等
鐘表指針或讀數(shù)顯示的是時刻,準確值達到秒,可以測時刻,也可以測時間間隔,秒表是專門用來測時間間隔的,可以達到0.1秒。
電子計時器,準確值可以達到0.01秒
提問:上節(jié)第一節(jié)課從7時55到8時40分,上課45分鐘,這三者分明指什么?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六節(jié) 溫度計的使用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知目標:1 了解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2.了解體溫計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使用方法
技能目標:學會使用溫度計和體溫計
重點
溫度計使用方法
難點
體溫計的結(jié)構(gòu)及使用
教法
與
學法
演示 講解 討論相結(jié)合
教具
溫度計(每組一支) 體溫計 水落石出 燒杯等 投影
板
書
設
計
第六節(jié).溫度的測量
一.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熱的物體溫度高,冷的物體溫度低。
二. 溫度計與攝氏溫度
三. 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注意量程
(2)接觸
(3)在被測物中讀數(shù)
(4)視線與液面相平
四. 體溫計:
1. 結(jié)構(gòu)與溫度計的不同
2. 使用方法與溫度計不同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作業(yè)本 課本
課外:同步練習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時
間
一.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熱的物體溫度高,冷的物體溫度低
二.溫度計與攝氏溫度
1.溫度計及原理:
測量物體的溫度――溫度計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2.結(jié)構(gòu)和刻度
底部(管的下端)是一下玻璃泡(放液體)中間一根很細(內(nèi)徑小旦均勻)的玻璃管相通,管上標有攝氏度的刻度值(0C)規(guī)定:冰水混合物中溫度是00C,1標準大氣壓,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在“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攝氏度。
三.溫度計的使用
1.使用溫度計前要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量程)不能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
2.測量時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物體充分接觸,如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與容器壁或底接觸。
3.測量物體溫度時,要等到溫度計里水銀面不再變化時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讀數(shù)測室內(nèi)空氣溫度時,手要握在溫度計的上端。
4.讀數(shù)時,眼睛應平視,且和液面相平,記錄數(shù)據(jù)時,注意溫度是在00C以上還是以下。
四.在測人體的溫度時,還要專門的測量工具――體溫計
1.結(jié)構(gòu):與溫度計的區(qū)別。
提問:討論:
溫度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制成?
溫度計的構(gòu)造怎樣?
提出問題:
怎樣使用溫度計?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時
間
(1) 體溫計玻璃泡容積大,而玻璃管內(nèi)徑很細,當溫度有微小變化引起泡里的水銀作微小膨脹或縮小時,細管內(nèi)的水銀術(shù)高度就發(fā)生顯著的變化。
(2) 體溫計的刻度范圍在35-420C之間,能準確測量到0.10C .
(3) 管子中間有一段特別細,當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細管中的水銀會斷開,體溫計能離開人體后還能表示人體的溫度。
(4) 體溫計上有一面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將水銀術(shù)放在的 狀玻璃,只有轉(zhuǎn)動到觀察的最佳角度時才能準確讀數(shù)。
提問:體溫計與一般溫度之比較有何做優(yōu)點。
1.精確度提高0.10C
2.可離開被子測人而讀數(shù)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一節(jié) 蝗蟲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知目標:1 了解蝗蟲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特征,樹立形態(tài)結(jié)構(gòu)與生理功能相統(tǒng)一的基本觀點2.了解蝗蟲的繁殖和發(fā)育 3.通過蝗災的介紹,初步了解人與自然關(guān)系,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
蝗蟲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及生理功能
難點
復眼 口器
教法
與
學法
討論法 講授法
教具
投影 模型 掛圖
板
書
設
計
一. 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頭部
身體分部
胸部
體表
二. 發(fā)育過程
一對觸角
一對復眼
三只單眼
口器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 課本
課外:作業(yè)本,第一節(jié)蝗蟲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時
間
引言:
提問:自然界的物體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什么?
跟人類了解最多的是又是什么生物呢?
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去游動物世界,首先學習蝗蟲。
提借數(shù)據(jù):世界蝗蟲一萬種以上,我國有4000多種,曾成為第一害蟲,那它有哪此獨特的結(jié)構(gòu)呢?
一.蝗蟲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蝗蟲成蟲大小,體色各異,有雌雄兩性,雌性成蟲體形略大,其身體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每部分由若干體節(jié)組成。
1.頭部:(已失去分節(jié)的現(xiàn)象)
一對觸角:在腹眼前方,呈多節(jié)的長鞭狀,有此其它功能。
一對復眼:由小眼組成,能辨認物體形狀大小和顏色。
三只單眼:只能感光
咀嚼式的口器:上唇、下唇、舌上顎:有節(jié)齒,節(jié)碎和咀嚼植物的莖、葉(感覺與攝食中心)
2.胸部:分前中后胸
兩對翅:會飛
三對分節(jié)的足:前兩對較小,可爬,后足發(fā)達,能跳躍。(運動中心)
3.腹部:兩側(cè)(包括中后胸)各有一排小孔叫氣門,是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與氣管連接。
呼吸、消化、繁殖的中心
生物體和非生物體
動物和植物
提問:復眼的功能是____
口器能不能進行呼吸?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時
間
4.體表:包著一層怪韌的外骨骼,對身體起保護作用,不能隨蟲生長而生長,要進行五次的蛻皮,幼蟲才能成繼續(xù)生長。
三. 繁殖
五次成蟲雌雄成蟲交尾,雄蝗蟲的精子與雄蝗蟲體內(nèi)的卵(這一過程叫受精)在雄蟲體內(nèi),屬于體內(nèi)受精,將受精卵產(chǎn)生向陽處的土里,每次幾十顆受精卵粘在一起,形成卵塊在適宜的條件下發(fā)良成幼蟲,其幼蟲又中若蟲,再形成成蟲,其過程是
脫皮越冬受精卵 幼蟲 夏蝗
產(chǎn) 交 產(chǎn)
卵 配 卵
五次脫皮 秋蝗 幼蟲 受精卵
第______周 第______課時 累計課時______節(jié)
教 學
內(nèi) 容
第二節(jié) 昆蟲(第一課時)
第 課時
時間
分配
講 授
練 習
教學
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昆蟲的主要特征
重點
昆蟲的主要特征
難點
昆蟲的主要特征
教法
與
學法
講解
教具
投影 標本
板
書
設
計
二.蝗蟲的繁殖
雌雄蝗蟲交配――受精卵(這一過程稱為受精)(體內(nèi)受精)
體外
受精卵 幼蟲
交 發(fā)育
配 五次蛻皮
成 蟲
第二節(jié)昆蟲
一昆蟲的主要特征 1 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2部有觸角1對復眼1對口器一個
3胸部有足三對,一般有翅兩對
教學效果分析
作業(yè):課內(nèi):作業(yè)本 課本
課外:同步練習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時
間
復習:
1.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知大自然中的動物約有_____ 種,全世界蝗蟲共有______種,我國有______種。
2.昆蟲成蟲_____、______各異,分為_______兩性,且______性成蟲體形略大,其身體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每部分由_____組成。
3.蝗蟲頭部是________中心,有一對______一對______,三只_____其中___只能咸光,____由_____組成,能辨認物體的開頭大小,蝗蟲具有______式口器,其關(guān)鍵結(jié)構(gòu)是________。
4.蝗蟲的胸部____是______中心,長有______會飛,有______的足,后足_____跳躍。
5.蝗蟲的腹部是______中心,在其兩側(cè)有_______,蝗蟲用_______進行呼吸。
6.蝗蟲體表包著一層_____對身體起________作用。而它在生長過程,要進行______真正原因是______。
7.指出圖中各部分的名稱。
新課教學:
蝗蟲是昆蟲,蝴蝶、蜜蜂、蟬、蟋蟀也是昆蟲,那么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征,下列我們采用觀察、討論、比較,最后歸納。
一.昆蟲的主要特征。
出示投影要求學生觀察、討論,列出提綱:
1.它們的身體可分幾部分?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時
間
2.頭部有無觸角,若有則有幾對?
3.頭部有復眼嗎?若有則有幾對?
4.胸部有幾對翅?有幾對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76647.html
相關(guān)閱讀:
上一篇:
第二節(jié) 動物的運動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設計全冊
相關(guān)主題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
教材分析 “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選自蘇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本節(jié)內(nèi)容是第三單元《生……
第二節(jié)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學習目標: 1、說出皮膚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 2、說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對人體的意義 3、確……
能量的釋放和利用
第1節(jié)能量的釋放和利用 一、設計思路 能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雖然存在于我們的每一個活動之……
人體能量的供給
5.10.5 人體能量的供給 目標: 1、說出人體內(nèi)能量的供給的過程 2、說出體溫的概念及體溫變……
人體內(nèi)的廢物排入環(huán)境
第11章 人體內(nèi)的廢物排入環(huán)境復習教案 復習重點 1、人體泌尿系 統(tǒng)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
相關(guān)閱讀
蘇教版初一上冊生物總復習提綱
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知
生物之間的食物關(guān)系
2012年版初一上冊生物期末復習提綱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心臟導學案
病毒
尿的形成和排出導學案
蘇科版七年級生物上冊一二章導學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