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三中2013年下學期期中考試檢測卷 七年級語文 考生注意:本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書寫工整者,獎勵1~5分。一 語文積累與運用(26?)1、默寫課文中的古詩、文句子。(12?)①.子曰:“三軍可奪帥也,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子罕》)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述而》)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觀滄海》)④.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⑤.亂花漸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⑥.夕陽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⑦.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2') A. 暴躁(zào) 禱告(dǎo) 整宿(xiǔ) 癱瘓(tān)B. 憔悴(qiáo) 匿笑(ruò) ?斜(qī) 感慨(kǎi)C. 尷尬(gān) 須臾(yú) 篤志(dǔ) 黃暈(yùn)D. 應和(hè) 婉轉(zhuǎn)(wǎn) 剎那(chà) 寥廓(liáo)3、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組詞語是( ) (2')A.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喜出望外 自作主張B. 不可抗拒 形影不離 恍然大悟 花團景簇C. 疲倦不堪 不求甚解 美不勝收 寬宏大諒D. 獨具慧眼 鴉鵲無聲 蛛絲馬跡 滾瓜爛熟4、名著。(4?) “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孩, 臥在宇宙的搖籃里!①.這首小詩的作者是________,她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②. 這首小詩表達了作者對________________的崇拜和贊頌。5、語文實踐。(6?)①.請你寫出一副春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請你寫出一則公益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廣告提醒或提倡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理解(一) (12?)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海]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6、第一句中的“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有什么表達效果?(3?)
7、“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幾句話為什么要這么排列?(2?)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中的“鬧”字寫出了怎樣的情景?這里寫蜜蜂有什么作用?(3?)
9、在這副春花圖中,它的寫景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10、這段文字中,大部分是寫實景,但有一句話是寫虛景,請問這個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二) (14?)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1、請解釋下列加點的字。(6?)①陳太丘與友期行 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 __________③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相委而去 __________⑤下車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入門不顧 __________ 12、翻譯下列句子。(6?)①.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與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13?)再也見不到父親了!我羨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親一般年紀的老人…… 母親病故,父親不到四十歲。怕我們姐弟受氣,沒有續(xù)弦。我記不得母親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親愛撫下,父親也是母親。抱我串門,背我看;冬夜,屋破被薄,父親摟著我入睡。父親盼我長大,問我長大干什么?我說:“我長大當官,掙老鼻子老鼻子錢,給爹打酒喝!”父親高興地從頭撫摸到我腳趾。父親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們常挨餓,我們每天像小鳥一樣等著父親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門檻上,透過被雨淋壞的門紙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爺,別下雨,包子饅頭都給你!毙睦锼崴岬,直到父親濕淋淋回來。 父親說我孝順,我自己也以為孝順。 我長大了,結(jié)了婚,有一雙兒女。漸漸我和父親沒話說了,父親把 ①___給了他的孫子孫女。春天缺菜,頓頓捧著咸菜醬碗,父親就去釣魚,有就揣張煎餅,沒有就餓著,一釣一天。看著孫子孫女圍看魚盆歡喜的樣子,父親就捋著胡須很開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親焦急地坐在我身旁,這時,只有這時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親在我家不多,加起來也就一年。這年父親80歲,耳不聾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閑著也悶人,不如掙個酒錢,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廠打更。愈近年關(guān),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頓,夜里還要喝幾口。不久,父親中風了。 人老了就怕得這病。我連夜乘車買搶救藥,也曾給上海一位醫(yī)生去信,他用毛筆楷書回了信。他的母親也得過腦血栓,經(jīng)他穴位按摩,終于站立起來,87歲還能上街買菜。他告訴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試著給父親按摩過幾次,開頭幾天父親不斷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辦法呢?誰讓你喝那么多酒!”父親不再呻吟,不認識似地看我,然后轉(zhuǎn)過頭去。 1985年暑期,我離開故鄉(xiāng),調(diào)到150公里外的林區(qū)。行前我去看望父親。那天很熱,滿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攤前猶豫片刻,終于空著手進了哥家。父親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話也說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給父親喂水,父親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這是我最后一次見父親!我就這樣最后一次見父親! 半個月后,我像平常那樣,備完課回到單身宿舍躺下了。 _②____中突然聽到一聲“崇昌――”,那聲音、那語調(diào)分明是父親!我激靈坐起,夜靜靜的,沒有任何響動。一看表,剛好10點。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發(fā)的電報:父親昨晚七點去世了! 我趕回縣城,跪在父親靈前,我托起父親癱瘓的左臂,把手貼在我的臉上… 不少人都說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為是。在父親最需要的時候,我既沒有在衣食住行上盡人子之責,也沒有從精神上贍養(yǎng)父親,讓他帶著缺憾走了! 我永遠不能原諒自己!
14、文中橫線上分別應當填上①_______、②_______(只填序號) (2?) A.慈祥 B.慈善 C.慈愛 D.慈悲 E.朦朧 F.?? G.依稀 H.模糊15、作者說“父親也是母親”,第二段中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這一點?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我就這樣最后一次見父親”,句中的“這樣”指代的內(nèi)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不少人都說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為是”,請舉出文中的兩個事例概況說明“孝子”的表現(xiàn)。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結(jié)尾處寫“我永遠不能原諒自己!”說說作者不能原諒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50?)1、我最親愛的人2、我最幸福的一天要求: 1.任選一個題目行文,并將題目填在橫線上; 2.寫記敘文,600字以上; 3.中心明確,結(jié)構(gòu)完整,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 4.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