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八大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共同點和影響:1、共同點:都提出了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任務。2、影響:(1)黨的八大召開于世界經濟與科技迅速發(fā)展、國內三大改造進入尾聲的1956年。它對國內外形勢和主要矛盾作了實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任務,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八大后,社會主義建設蓬勃開展,可惜受到“左”傾錯誤思想干擾,國民經濟出現(xiàn)重大挫折。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建設成就日新月異、輝煌燦爛。(2)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從黨的指導思想看,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改變了文革期間以及以前“左”傾錯誤思想路線;對文革中的錯誤進行徹底糾正,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從黨的工作重心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代替了文革十年的以“階級斗爭為綱”,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傊,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
十一屆三中全會:1、時間:1978年12月2、地點:北京3、背景:(1)文化大革命積累了許多嚴重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人們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2)當時中央的主要領導人仍然堅持“左”的錯誤,提出“兩個凡是”。(3)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是當代一次思想解放運動,解放了人們思想。4、內容:(1)思想上: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3)組織上: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5、歷史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我國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6、認識:(1)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歷經曲折。(2)社會主義建設要從國情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遵循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4)中國共產黨是善于自我完善,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政黨。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