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語文
>
高二
>
高二語文上冊第一、二單元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3-2014學年度上學期單元測試
高二語文試題(3)【新人教】
命題范圍: 《人物傳記》第一、二單元
第Ⅰ卷為題,共70分;第Ⅱ卷為表達題,共80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第Ⅰ卷(題,共7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文,完成1—3題
中國畫和傳統(tǒng)西洋畫的主要分別,還不在透視、描繪筆法、構(gòu)圖等等的技巧,而在于對繪畫的基本構(gòu)想。傳統(tǒng)西洋畫求逼真的形似,繪畫本身是目的,畫一幅畫或者是為王公貴女保存肖像,或者應教堂的需要以引起人們的宗教情緒,又或是描繪戰(zhàn)役的詳情,以供國王和將軍的陶醉。畫中或偶有民情風俗,往往也是為了替封建領(lǐng)主顯示屬下子民的生活。中國畫卻是手段,目的在抒寫畫家本人的感情、思想和美學上的意境。中國大畫家筆下的山水不必似真山真水,卻要抒寫畫家的胸襟情懷;实蹆(nèi)廷供奉的畫家應命而作,圖畫便成為目的,旨在迎合皇帝的癖好,除非皇帝的胸襟甚寬,鑒賞力甚高,而畫家的技巧又極高明,否則不可能有佳作產(chǎn)生,正如承旨奉和之詩,希覯名篇。作品格調(diào)高低之別,往往即在于此。
東西文化互相接觸之后,西洋畫從日本畫里間接得到中國畫家的基本意念,放棄了“求形似”,轉(zhuǎn)而創(chuàng)造自己的風格。這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本來是正路,但他們大都趨向于形式的研究,只注意構(gòu)圖和色調(diào)的創(chuàng)作,極少企圖抒發(fā)高雅情操、自然天趣。中國畫卻漸漸走上了西洋畫家所早已摒棄了的舊路,不再注重意境感情,而求實際效果。
這種趨向,主要是社會壓力。近百年來,中華民族時時刻刻在生死存亡中掙扎奮斗,“為國家民族服務”、“為軍事政治服務”,成為最迫切的需要。社會不同情藝術(shù)家表現(xiàn)個人的閑情逸致,要求人人為民族的生存盡力。所以,在文學上,“文以載道”成為主流;在美術(shù)上,“社會效果”成為主流。為政治服務成為藝術(shù)的主要目的,藝術(shù)就成了宣傳工具。”當然,就整體的社會效果而言,這種繪畫是有重大貢獻的;在形式技巧上,宣傳畫也可以十分精彩。
就表現(xiàn)方式而論,近代中國畫畢竟還保存了固有傳統(tǒng)。盡管國畫中混入了西洋畫法,基本上終究是國畫,洋為中用,中國畫并沒有變成西洋畫。中國的新詩、小說、音樂(民歌除外)、話劇,卻連形式也完全西洋化了,所以中國老百姓頗難接受,只有洋化的知識分子才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也能保持原狀。江青所提倡的鋼琴伴奏“樣板戲”和“革命芭蕾舞”不受歡迎:中國戲曲和中國畫,目前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兩大支柱。但中國戲曲并無多大進步,只不過作了一些枝枝節(jié)節(jié)的修改,今日中國畫的技巧和表現(xiàn)方式;卻已非明人、清人之所及,更非唐人、宋人之所及。說我國近百年來主要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成就是在繪畫,此言當不為過。
(摘編自《金庸散文集》)
1.下列關(guān)于“中國畫”與“西洋畫”的比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畫是手段,目的在抒寫畫家本人的感情、思想和美學上的意境;西洋畫本身就是目的。
B.中國畫里的山水不必似真山真水,卻要抒寫畫家的胸襟情懷;西洋畫則要求逼真的形似。
C.中國畫漸漸受西洋畫影響,不再注重意境感情,西洋畫間接接受中國畫影響,放棄“求形似”。
D.中國畫開始追求實際效果,主要迫于社會壓力;西洋畫放棄“求形似”,走上了藝術(shù)正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畫和傳統(tǒng)西洋畫在透視、描繪筆法、構(gòu)圖等等的技巧上均有差異,但更主要的差異還在于對繪畫的基本構(gòu)想明顯不同。
B.中國畫里也不乏皇帝內(nèi)廷供奉畫家的應命之作,此類作品與傳統(tǒng)西洋面一樣;繪畫本身成了目的,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畫。
C.徹底放棄畫家個人高雅情操、自然天趣的抒發(fā),只注重構(gòu)圖和色調(diào)創(chuàng)作等形式研究,使西洋畫在學習中國畫時難得要義,少有佳作。
D.“文以載道”、“社會效果”成為文學與美術(shù)的主流,都是藝術(shù)為政治服務的具體表現(xiàn),這與中國近百年的歷史狀況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A.宮廷繪畫雖然旨在迎合皇帝的癖好,但只要皇帝的胸襟夠?qū),鑒賞力夠高,而畫家的技巧又極高明,就會有佳作產(chǎn)生。
B.作為宣傳工具的繪畫,就整體的社會效果而言,有重大的歷史貢獻,這并不排除它在形式技巧上,也可以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
C.比之于中國的新詩、小說、音樂(民歌除外)、話劇,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和中國畫保留了更多的傳統(tǒng)元素,是“最中國”的藝術(shù)。
D.與中國戲曲變化較小不同,中國繪畫走過了由唐宋而明清,直至當下的一條不斷變革的道路,在技巧和表現(xiàn)形式上進步尤甚。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題。
書吳、潘二子事①
顧炎武
蘇之吳江有吳炎、潘檉章,二子皆高才,當國變后,年皆二十以上,并棄其諸生,以詩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傳也,當成一代史書,以繼遷、固之后!庇谑桥运讶思宜匚募嗍,懷紙吮筆,早夜??,其所手書,盈床滿篋,而其才足以發(fā)之。及數(shù)年而有聞,予乃亟與之交,每出入未嘗不相過。又數(shù)年,潘子刻《國史考異》三卷,寄予于淮上,予服其精審。又一年,予往越州,兩過其廬。及予之昌平、山西,猶一再寄書來。
會湖州莊氏難作。莊名廷?,目雙盲,不甚通曉古今。以史遷有“左丘失明,乃著《國語》”之說,奮欲著書。招致賓客,日夜編輯為《明書》。書冗雜,不足道也。廷?死,無子,家貲可萬金。其父流涕曰:“吾哀其志,當先刻其書!彼扈餍兄。慕吳、潘盛名,引以為重,列諸參閱姓名中。
書凡百余帙,頗有忌諱語,本前人詆斥之辭,未經(jīng)刪削者。莊氏既巨富,浙人得其書,往往持而恐嚇之,得所欲以去。歸安令吳之榮者,以贓系獄,遇赦得出。有吏教之買此書,恐嚇莊氏。莊氏欲應之,或曰:“踵此而來,盡子之財不足以給,不如以一訟絕之!彼熘x之榮。之榮告諸大吏,大吏佑莊氏,不值之榮。之榮入京師,摘忌諱語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執(zhí)莊生之父及其兄弟,并列名于書者十八人,皆論死。其刻書鬻書,并知府、推官之不發(fā)覺者,亦坐之。發(fā)廷?之墓,焚其骨,籍沒其家產(chǎn)。所殺七十余人,而吳、潘二子與其難。
當鞫訊時,或有改辭以求脫者。吳子獨慷慨大罵,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罵亦不辨。其平居孝友篤厚,以古人自處,則兩人同也。方莊生作書時,屬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學,竟去,以是獲免于難。予不忍二子之好學篤行而不傳于后也,故書之。
【注】 ①吳、潘二人在康熙二年發(fā)生的《明史》案中受株連蒙冤罹難。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予服其精審 審:周詳
B.遂梓行之 梓:刊刻
C.踵此而來 踵:跟隨
D.皆論死 論:議論
5.下列句子中,全都與莊氏《明史》案直接相關(guān)的一組是( )
①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懷紙吮筆,早夜??
②寄予于淮上,予服其精審
③書凡百余帙,頗有忌諱語
④吾哀其志,當先刻其書
⑤慕吳、潘盛名,引以為重
⑥發(fā)廷?之墓,焚其骨,籍沒其家產(chǎn)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朝滅亡后,年輕的吳炎、潘檉章都放棄了他們的諸生資格,有撰寫史書的決心,并廣泛搜集史料,不辭勞苦地編寫。
B.雙目失明的莊廷?,雖不十分通曉古今,但仍以左丘明為榜樣,招納門客發(fā)憤著《明書》,書中多有未經(jīng)刪削的指斥清朝的忌諱語句。
C.有官吏教吳之榮買《明書》來恐嚇莊廷?,莊氏打算通過訴訟途徑加以解決,因為大吏支持吳之榮,上奏到朝廷,于是莊氏案發(fā)。
D.吳炎、潘檉章都是顧炎武的好友,顧炎武稱贊他們致力學問,行事堅定,希望他們的事跡能夠傳世,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乃亟與之交,每出入未嘗不相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平居孝友篤厚,以古人自處,則兩人同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薄其人不學,竟去,以是獲免于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①香篆②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注】 ①茶甌:一種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時所起的煙縷。
8.上片作者運用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9.下片的“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一句歷來為人稱道。試分析其妙處。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 , ,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 。(李白《蜀道難》)
(3) ,嬴得生前身后名。 !(辛棄疾《破陣子》)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大師從這里走來
作者:閻 綱
到浙江海寧的鹽官專程拜謁王國維兒時生活過的地方。
錢塘江攢足了勁,滾滾而下,流到海寧的鹽官咆哮起來,掀起驚天大浪,狂濤巨浪可讓天地變色! 白怨披}官多騷客,吟聲激越勝潮聲!焙幒沃故亲匀黄嬗^羅列,人文景觀更是奇崛超群。皇帝流連的足跡,才子誕生的故居,將相留存的府第,王國維一出生就熏沐著充足的文化氣息。
王國維故居坐落在舊時鹽官鎮(zhèn)西門外的一塊荒地上,周正的清代建筑風格,卻少了大氣派,現(xiàn)存三間平房、三間樓加廂房,看上去很不起眼,游人稀少。百年的小院里,不見江南園林的精美,也沒有陳閣老府第殿堂般的豪氣,卻彌漫著濃濃的書香。我在王國維的塑像前駐足瞻仰。瓜皮帽,濃重的眉毛,經(jīng)年疲勞的雙眼,高度近視的新款眼鏡,蘊含傲氣的目光,榮辱難辨的長辮,構(gòu)成民國時代的精神氣質(zhì)。國學大師傲魂猶存,神情肅穆,深沉得相當冷峻。那雙眼睛近視得厲害,然而深邃,清晰地凝視著遠來的客人。他的隱忍里包藏著灑脫,于世間的悲觀保持習慣性的緘默。
我躡腳跨進“娛廬”的門檻。一派素雅莊重!£惲惺夜踩糠謨(nèi)容:王的家世及生平;主要學術(shù)成就,各種著作和手稿;王氏研究論著。洋洋大觀。“博大精深,學貫中西”的題詞,是對他學術(shù)一生的確切概括。他的臥室在樓上,書桌臨窗,著稱于世的《人間詞話》果真是在這張書桌上完成的?
王國維在經(jīng)學、史學、甲骨文、金石學、古器物、音韻學、漢晉簡牘、文學史、文學批評等研究考釋的方方面面,均有卓著的造詣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xiàn),其詩詞駢散之作亦通靈精美。32歲寫成的千古絕唱《人間詞話》,37歲撰寫的新史學、戲劇史的開山之作《宋元戲曲史》,偉大的史學論著《殷周制度論》,博大精深的《王國維先生全集》令后人斷魂。他自稱“兼通世界之學術(shù)”,在哲學、文學、史學、倫理學、心理學、美學、邏輯學、教育學等諸多領(lǐng)域精彩紛呈,一人而兼具數(shù)美,求諸近三百年中華學人,誰能與之比肩!
王國維著述豐贍,自建一座天下獨學的文明寶庫。
王國維力倡新法。他以近代資產(chǎn)階級的方法深入研究中國歷史,明確指出:“學無中西”!他取來西方人文新學與傳統(tǒng)舊學相碰撞;取外來之觀念與故有之材料相參證;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證;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的遺文相釋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在幾千年舊學的城壘上,燦然地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边B魯迅也不無激贊地說:“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作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王國維對近代文化的巨大貢獻無與倫比。
我徜徉在誕生大師的一方水土,眼前出現(xiàn)不盡的幻覺。
大廳里,忽然傳來小國維的讀書聲、腳步聲,似乎還夾雜著繼母的斥責聲……他孤僻的性情已經(jīng)養(yǎng)成,總是那么小心翼翼……他體素羸弱,性復憂郁,他拖著一條長辮從這里走來走去,就是這條肉體的和心靈的辮子,一直陪伴他度過人生的高潮期——伴著遺書靜臥湖底。
誰能料到,郁郁寡歡的小國維就在這普普通通一座庭院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出出進進,而后由娛廬而杭州,22歲離家而滬上,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而東京,而南通,再渡日本(寓京都),再上海,繼而(43歲)任溥儀皇帝的“南書房行走”,繼而北京大學,49歲時受聘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任經(jīng)、史、子學導師。他以亡清遺臣自居,言必稱國朝,那條長長的辮子仍然招搖于腦后、其后又以五品朝官隨侍遜帝左右。溥儀被馮玉祥驅(qū)逐出宮,王國維視為奇恥大辱,決意自殺,終因家人看護甚嚴未遂。溥儀被驅(qū)后,王國維時在清華,新舊教育更替、新文化運動蓬蓬勃勃,他卻從容無視,埋頭卜辭,抱守舊學——從中可見王氏“義無再辱”之“義”!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國維匆匆向同事借了5元錢,人力車拉他到頤和園,沿昆明湖畔步行至魚藻軒,抽煙、沉思,然后靜悄悄地一躍,落入泥沙淤積的湖底,水波驚后,漣漪淡去,50年的生命就此終結(jié)。
內(nèi)衣袋中藏有一紙遺書,遺書的前八個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石破天驚!接著寫道:“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后,當草草棺殮,即行槁葬于清華園塋地……”
王國維羸弱而高大,夭亡而久長。他生得輝煌、死得懵懂。
錢塘怒潮,咆哮天下無,海寧不寧 ,“我本江南人,能說江南美……”耳旁又傳來王國維思鄉(xiāng)的詩句。
(《北京文學》2006年第1期)
(1)傳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王國維故居是缺少大氣派的清代建筑,沒有閣老府第的豪氣,這個環(huán)境造就出來的王國維,在心胸方面就少了一腔豪氣,短促的一生局限在個人的小圈子里。
B.作者詳細地刻畫了王國維的塑像,著意刻畫了他的眼睛,意在寫其作為一代大師的文化氣質(zhì),并試圖通過外貿(mào)來表現(xiàn)他的復雜的性格特點。
C.王國維自稱“兼通世界之學術(shù)”,在哲學、文學、史學等諸多領(lǐng)域里都有不凡的建樹,這足以印證魯迅先生對他激賞的話“他才可以算作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D.王國維學貫中西,成就巨大,“在幾千年舊學的城壘上,燦然地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這句話其實在與前文提到他寫出的《人間詞話》相照應的。
E.作者詳寫王國維匆匆離世前的情景,敘述其走向不歸路的過程,里面應該有著想象的成分,但如此描述卻顯得真切,寫出了王國維投湖前內(nèi)心的痛苦掙扎。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王國維的?請結(jié)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3)傳記的開頭和結(jié)尾都寫到了錢塘江,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4)關(guān)于王國維的死因眾說紛紜,請依據(jù)傳記內(nèi)容,探究王國維匆匆離世的原因。請簡要論述。 (8分)
第Ⅱ卷(表達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
A.她到任不久便發(fā)現(xiàn)這個部門人浮于事:多數(shù)人在完成任務后,以各種無聊的事情來打發(fā)時間,讓別人看起來自己很忙而不被說三道四。
B.在演講比賽中,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所講內(nèi)容與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關(guān),顯得小題大做,榜上無名也就理所當然了。
C.象棋人機大戰(zhàn)凸顯了計算機思維與人類思維的差別,觀戰(zhàn)的內(nèi)行覺得計算機的走法其實很普通,但我這個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卻對各種奧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與陌生人打交道,剛見到她的時候,臉都漲紅了,期期艾艾了好一會兒,也不知在說些什么。
1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看完那部電視劇后,除了熒屏上活躍著的那些人物給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還感到了一個沒有出場的人物的任務,那就是作者自己。
B.工廠實行了生產(chǎn)責任制以后,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每月廢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廢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級財政部門要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特別是對農(nóng)村基礎(chǔ)設施建設經(jīng)費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全盤考慮,周密安排。
D.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培養(yǎng)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現(xiàn)有的中年知識分子用好,把他們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
14.下列語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橫線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只填序號。( )
蜜蜂的復眼因為具有特殊的結(jié)構(gòu),能夠看到太陽偏振光的振動方向, , , , 。人們按照蜜蜂的復眼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工作原理,制成了一種根據(jù)天空偏振光導航的航海儀器——“偏光天文羅盤”。
①所以蜜蜂能夠隨時辨別太陽的方位
②準確無誤地找到密源或回巢
③確定自身的運動方向
④而這種方向與太陽的位置有確定的關(guān)系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15.下面句子是對黃河壺口瀑布的,適當調(diào)整畫線部分的語序,把它改寫成格式協(xié)調(diào)整一致、勻整對稱的排比句。(可以根據(jù)題目要求改變個別詞語。)
正當平緩似錦緞的黃河得意之時,她突然以數(shù)里之闊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寬的峽谷。發(fā)出了震川虎嘯般的聲響,懸垂的水流如張掛的天幕,黃色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激起的水珠如鋼花四濺,使每一位風塵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16.請將下面一句話擴寫成一段話。要求:①所給的句子不得在文中出現(xiàn);②不少于35字。
書應該成為人類的精神支柱,每讀完一本書,就應該完成一次生命的感悟。
擴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6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當今,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日漸多變復雜。有突如其來的天災,如頻繁發(fā)生的大地震、南方出現(xiàn)的雪災干旱、日本的核泄露導致的核輻射等;也有不斷孳生的人禍,如席卷全球的經(jīng)濟危機金融風爆,如飛速高漲的物價,除房價油價外,連基本的生活用品也爆漲,像“蒜你狠”、“豆你玩”等,即使父輩積累了足夠的家底,仍無法使子女擺脫食品安全的危險,如“雙匯”香腸、“三鹿”奶粉、涂蠟大米、地溝油等等。
在當今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下,作為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呢?作為師長政府社會,應該如何教育孩子面對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呢?
請以如何面對當今的生存環(huán)境為內(nèi)容,談談你的看法。你可以從青少年的角度談,也可以從師長的角度談,但不能脫離“如何面對當今的生存環(huán)境”這一內(nèi)容。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
參考答案
4.D(“論”應為“判決,定罪”。)
5.B(符合題目中的“直接”要求,采用排除法來解題。)
6.C(大吏不支持吳之榮。)
7. (1)我于是急切地(屢次)和他們交往(交游),每次路過沒有不去拜訪的。
(2)他們平時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真誠厚道,用古人的準則要求自己,那么兩人在這一點上是一樣的。
(3)我輕視那個人(莊生)沒有學問,最終離去,因此免遭此難。
【參考譯文】
蘇州的吳江有吳炎、潘檉章,這兩個人都才華出眾,在明朝滅亡以后,他們年齡都已二十多歲,都放棄了他們的諸生資格,以詩文自夸。不久,他們說:“這些詩文不足以流傳后世,我們應寫成一代史書,像司馬遷、班固一樣流傳后世!庇谑菑V泛搜集史料,夙興夜寐,筆耕不輟,不辭辛勞地撰寫史書,寫出來的文章堆滿了屋子,而他們的才華也得以施展。等到幾年后,名聲大揚,我于是急切地和他們交往,每次路過,沒有不去拜訪的。又過了幾年,潘檉章印刷出版了《國史考異》,共三卷,郵寄到淮上給我。我嘆服他作品精細周詳。又過一年,我前往越州,兩次到他們家拜訪。等到我到昌平、山西,他們還一再寄書來。
恰好湖州莊民遭難。莊廷?,雙目失明,不甚通曉古今歷史。因為司馬遷有“左丘失明,于是著成《國語》”的說法,發(fā)憤想著書立說。于是,招納賓客,日夜編寫《明書》。書的內(nèi)容冗長旁雜,不值一提。莊廷?后來死了,他沒有兒子,但家產(chǎn)可值萬金。他的父親流淚說:“我哀嘆他的志向,應把他的書印刷出版!庇谑强贪l(fā)行。因仰慕吳賢、潘檉章的名氣,引以為自豪,于是把他們的名字也刻印在閱讀者的姓名之中。
書一共一百多卷,里面多有清朝忌諱的話語,本來是前朝人詆毀斥責的言辭,未經(jīng)刪改。莊家本來是富豪,浙江人得到他的書,往往拿著書去恐嚇要挾莊家,得到了錢財后就離開了。歸安縣令吳之榮,因為貪贓被下獄,遇到天下大赦得以出獄。有官吏教吳之榮買《明書》來恐嚇莊家。莊家想答應他的要求,有人說:“長此以往,花盡你的家產(chǎn)也不足以滿足他們要求,不如用一張訴狀來回絕他!庇谑蔷芙^吳之榮的要求。吳之榮向大吏告發(fā)這件事,大吏包庇莊家,不理吳之榮。吳之榮到了京城,摘抄《明書》中清朝忌諱的話語秘密向皇上奏明。四大臣非常生氣,派官員到杭州,捉拿莊廷?的父親及兄弟,連同在書上有名的,一共十八人,都判死罪。那些印書賣書的,連同沒有發(fā)覺的知府、推官,也因這事而犯罪。打開莊廷?的墓,焚燒他的尸骨,查抄他的家產(chǎn)。一共殺了七十多人,而吳炎、潘檉章也一同遇難。
在審訊時,有人改供辭以求脫身。只有吳炎慷慨大罵,官吏不能忍受,拳腳相加,把他打倒在地。潘檉章因為母親健在,不罵也不分辯。他們平時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真誠厚道,用古人的準則要求自己,那么兩人在這一點上是一樣的。在莊廷?寫書時,曾吩咐賓客請我,我一到他家,輕視他沒有學問,最終離去,因此免遭此難。我不忍心這兩個人勤奮好學,專心實行卻不能流傳后世,故寫了這篇文章。
8.作者運用對比、比喻的修辭手法,通過對“少日”和“老去”時行為表現(xiàn)和內(nèi)心感受的對比,抒發(fā)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9.作者運用擬人手法,想像離此而去的春天與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問,想像奇特,生動形象,引人聯(lián)想。
10.(1)糞土當年萬戶侯 (2)大禮不辭小讓 (3)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4)大漠孤煙直 (5)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11.(1)A(3分)、C(2分)、D(1分)
(2)①王國維出生地的奇崛的自然與文化景觀 ②王國維故居的特色③其塑像外貌與精神特點④其一生的文化成就 ⑤其治學精神 ⑥生前行蹤經(jīng)歷與死前細節(jié)
(3)開頭寫錢塘江是以其雄渾浩大的氣勢烘托王國維誕生地的不凡,當?shù)厝私艿仂`,文化氣息濃厚,孕育了王國維,并為自己拜謁其故居做了鋪墊。結(jié)尾寫錢塘江,在結(jié)構(gòu)上照應開頭,并借景抒情,寄托深沉悼念之意,深化了主旨。
(4)①自小時便性格孤僻憂郁,體素羸弱,郁郁寡歡 ②曾任溥儀的南書房行走,思想行為保守,辛亥革命成功后,精神上受到打擊,認為節(jié)義上受損(義無再辱) ③內(nèi)心沉靜與社會動亂的不協(xié)調(diào),文人性情與復雜現(xiàn)實的不和解,大長辮子在大潮涌動時驚惶失措,最終促使他走向死地。
12.B(B項“小題大做”,比喻不恰當?shù)匕研∈庐斪鞔笫聛硖幚,有故意夸張的意思。這里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A項“人浮于事”,原指人的才德高過所得俸祿的等級,后指工作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符合文意。C項“半瓶醋”,比喻稍有一點知識而知識并不豐富,略有一點本領(lǐng)而本領(lǐng)并不高強的人。符合文意。D項“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符合文意。)
13.D(A.搭配不當,題干的主干是“任務是作者自己”。B.搭配不當,“下降了九倍”不對,倍數(shù)不能下降。C.介詞使用不當,“對農(nóng)村基礎(chǔ)設施建設經(jīng)費的管理上”去掉“上” 或改為“在對農(nóng)村基礎(chǔ)設施建設經(jīng)費的管理上”。)
14.D
15.發(fā)出的聲響如震川的虎嘯,奔涌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懸垂的水流和張掛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濺的鋼花。
16.答案示例:當簡?愛告訴我們,“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們就應該明白人格的尊嚴;當裴多菲告訴我們,“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們就應該懂得自由的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78152.html
相關(guān)閱讀:
上一篇:
高二語文上冊貝多芬百年祭課時同步測試卷
下一篇:
高二語文上冊項脊軒志課時同步測試卷(含答案)
相關(guān)主題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高二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
高二語下冊第二次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 一、基礎(chǔ)知識題(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
高二語文人們是如何做出決策的練習題(有
我夯基 我達標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午餐(cān) 污染(rǎn)障礙(à……
2012年高二語文下冊期中測試題(有參考答
東省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高 二語 2012.04 第Ⅰ卷(客觀題 共……
2012年高二語文下冊第三次月考試卷(附參
本試卷共8頁,21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命題人:童屹立 審核人:歐陽志猛 時間……
滕王閣序同步測試
《滕王閣序》同步練習 [能力訓練] 一 下列字詞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軫(zhě) ……
相關(guān)閱讀
高二語文上冊《中國小說欣賞》期末考試題
《諸子喻山水》練習(帶答案)
2013年高二下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同步測試(附答案和解釋
非攻同步測試(附答案)
2013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試卷(含答案)
《指南錄后序》習題(有答案)
2012年高二語文下冊期中測試題(有參考答
高二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
琵琶行檢測試題(附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