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分別概括景春和孟子關于“大丈夫”的的觀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 23 24 題。( 5 分)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 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
23
——
24
題。(
5
分)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注】①熄:指戰(zhàn)火熄滅,天下太平。

23
.補充畫橫線的句子。

,


1
分)
24
.分別概括景春和孟子關于“大丈夫”的的觀點,你贊同誰的說法?結合文段簡要分析。(
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23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1
分,寫對兩句得
1
分,寫對一句不給分)
24
.景春認為“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人就是男子漢大丈夫。(
1
分)孟子認為大丈夫既要胸懷天下,不畏強暴,堅守仁義道德的原則,又要有正確的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答到其中一點就給
1
分)
  贊同孟子的說法。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具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精神品格,有“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立身處世態(tài)度,孟子關于“大丈夫”的這段名言,鼓舞了無數(shù)志士仁人,成為他們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座右銘。(
2
分)(共
4
分)


贊同景春說法的言之成理也可適當給分。

譯文(二)
景春說:“
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孟子說:“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正理,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92241.html

相關閱讀:《韓文,字貫道》閱讀
“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遍喿x
《范雍,字伯純》閱讀及翻譯
《王用汲,字明受》閱讀
《洪咨夔,字舜俞》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