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化學
>
高一
>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同步檢測(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下列敘述或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沿著量筒壁慢慢的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斷攪拌
B.濃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無氧化性
C.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沖洗
D.濃硫酸與銅反應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
解析:選C。濃硫酸在稀釋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不能在量筒中稀釋,A錯;濃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只是起氧化性的粒子不同,在濃硫酸中是S+6,而在稀硫酸中是H+,B錯。
2.下列有關濃硫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濃硫酸在常溫下可迅速與銅片反應放出二氧化硫氣體
C.濃硫酸是一種干燥劑,能夠干燥氨氣、氫氣等氣體
D.濃硫酸在常溫下能夠使鐵、鋁等金屬鈍化
解析:選D。濃硫酸的“吸水性”與“使蔗糖炭化”不對應,使蔗糖炭化濃硫酸顯示了脫水性,A錯誤。濃硫酸與銅片的反應需要加熱,在常溫下不反應,B錯誤。濃硫酸是一種干燥劑,但是它是具有強氧化性和酸性的干燥劑,所以不能干燥堿性氣體氨氣,C錯誤。
3.如圖小試管中盛有幾毫升水,與大試管連通的U形細玻璃管內(nèi)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紅色)。如沿小試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濃硫酸,靜置片刻后,U形細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的液面現(xiàn)象是( )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樣高 D.來回振動
解析:選B。本題考查了濃硫酸溶于水時的熱效應。濃硫酸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使被封閉氣體的體積膨脹,從而使U形管左側(cè)液面下降,而右側(cè)液面上升。
4.銅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熱后無明顯現(xiàn)象發(fā)生。當加入一種鹽后,銅粉的質(zhì)量減少,溶液呈藍色,同時有氣體逸出。該鹽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解析:選C。銅與稀硫酸不反應,但加入KNO3后,由于溶液中有H+存在,故會發(fā)生如下反應:3Cu+8H++2NO3-===3Cu2++2NO↑+4H2O。加入Fe2(SO4)3也會使銅粉的質(zhì)量減少,但無氣體逸出。
5.從降低成本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角度考慮,制取硝酸銅最好的方法是( )
A.銅和濃硝酸反應 B.銅和稀硝酸反應
C.氧化銅和硝酸反應 D.氯化銅和硝酸銀反應
解析:選C。A.Cu~4HNO3(濃)~Cu(NO3)2~2NO2;B.3Cu~8HNO3(稀)~3Cu(NO3)2~2NO;C.CuO~2HNO3~Cu(NO3)2~H2O。由以上關系式可以看出C項既節(jié)約原料,同時又不產(chǎn)生有毒氣體。D.成本太高亦不可采用。故C為最好的辦法。
6.欲迅速除去鋁壺中的水垢又不損壞鋁壺,最佳的方法是加入下列物質(zhì)中的( )
A.濃鹽酸 B.稀硝酸
C.冷的濃硫酸 D.冷的濃硝酸
解析:選D。該題加入試劑必須滿足:不但能與水垢[CaCO3、Mg(OH)2]反應,而且要求不能與鋁反應。因濃鹽酸和稀硝酸均與鋁反應,冷的濃硫酸盡管使鋁鈍化,但與CaCO3反應不徹底(生成難溶物CaSO4),冷的濃硝酸不但能與水垢反應,還可使鋁鈍化。
7.往淺綠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應是( )
A.顏色變淺 B.逐漸加深
C.沒有改變 D.變棕黃色
解析:選D。Fe(NO3)2溶液中含有Fe2+,NO3-加入稀鹽酸時,加入了氫離子,提供了酸性環(huán)境。氫離子和硝酸根構(gòu)成了稀硝酸,具有氧化性,把Fe2+氧化為Fe3+。
8.在Fe、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并微熱,充分反應后剩余金屬a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并加熱,充分振蕩后剩余金屬b g,則( )
A.a(chǎn)可能等于b B.a(chǎn)一定小于b
C.a(chǎn)可能大于b D.a(chǎn)一定大于b
解析:選D。在含有NO3-的溶液中加鹽酸,相當于硝酸的存在,能夠繼續(xù)氧化金屬,所以固體質(zhì)量減少。
9.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銅片并加熱。充分反應后,被還原的H2SO4的物質(zhì)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0.90 mol之間 D.大于0.45 mol
解析:選A。濃硫酸與銅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稀硫酸與銅不發(fā)生反應。濃硫酸與銅反應時,隨著反應進行,硫酸逐漸消耗,其濃度也逐漸下降,當硫酸由濃變稀時反應就會停止。因此,參加反應的硫酸實際量要比理論計算值小。據(jù)題,被還原的硫酸物質(zhì)的量為n(H2SO4)=12×18 mol?L-1×0.05 L=0.45 mol為理論值。
10.濃硫酸具有:A.強酸性;B.強氧化性;C.高沸點、低揮發(fā)性;D.脫水性;E.吸水性等性質(zhì)。以下過程主要表現(xiàn)了濃硫酸的哪些性質(zhì)?請將答案前的字母分別填入括號中。
(1)用NaCl固體和濃H2SO4在加熱條件下制氯化氫氣體( )
(2)用磷礦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應制磷酸( )
(3)熱的濃硫酸與銅片反應( )
(4)濃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氣體( )
(5)常溫下可以用鐵或鋁的容器貯存濃硫酸( )
(6)膽礬放在盛濃硫酸的干燥器中變成白色粉末( )
(7)不能用濃硫酸干燥HBr、HI和H2S等氣體( )
(8)濃硫酸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變黑( )
(9)熱的濃硫酸與木炭、硫粉等反應( )
解析:(1)濃硫酸具有高沸點、難揮發(fā)性,氯化氫氣體易揮發(fā)。
(2)磷酸是高沸點的中強酸,利用強酸與弱酸鹽反應制弱酸的原理制磷酸。
(3)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將不活潑的金屬銅轉(zhuǎn)化成硫酸銅,不僅表現(xiàn)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還表現(xiàn)了酸性。
(4)濃硫酸吸收混在上述氣體中的雜質(zhì)水蒸氣。
(5)常溫下,濃硫酸和鋁、鐵反應,在金屬表面生成一層薄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內(nèi)部的金屬和濃硫酸繼續(xù)反應。
(6)濃硫酸間接吸收膽礬晶體中的結(jié)晶水,使之變成無水硫酸銅白色粉末。
(7)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而HBr、HI、H2S具有強還原性。
(8)濃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可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又具有脫水性,可使有機物炭化。
(9)濃硫酸與碳、硫反應只表現(xiàn)強氧化性。
答案:(1)C (2)A (3)AB (4)E (5)B (6)E (7)B (8)AD (9)B
11.為了驗證木炭可被濃H2SO4氧化成CO2,選用如圖所示儀器(內(nèi)含物質(zhì))組裝成實驗裝置:
(1)如按氣流由左向右流向,連接上述裝置的正確順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儀器乙、丙應有怎樣的實驗現(xiàn)象才表明已檢驗出CO2?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木炭與濃硫酸加熱反應生成CO2、SO2和H2O。其中CO2、SO2在化學性質(zhì)上的相同點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跟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反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會干擾CO2的鑒別。SO2和CO2在化學性質(zhì)上的明顯不同點是SO2有漂白性和強的還原性,而CO2都沒有。所以在鑒別CO2時,首先用酸性KMnO4溶液將SO2氧化除去,再用品紅溶液檢驗是否被完全除去,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的存在,是一種確認CO2存在的好方案。
答案:(1)A F E C D B
(2)乙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 丙中品紅溶液未褪色
(3)吸收SO2
(4)C+2H2SO4(濃)=====△CO2↑+2SO2↑+2H2O
12.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有關實驗:
(1)B是用來收集實驗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裝置,但未將導管畫全,請補充完整。
(2)實驗中他們?nèi)?.4 g銅片和12 mL 18 mol?L-1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加熱,直到反應完畢,最后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請寫出銅跟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藥品中能夠用來證明反應結(jié)束后的燒瓶中的確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編號)。
A.鐵粉 B.BaCl2溶液
C.銀粉 D.Na2CO3溶液
(3)裝置C中試管D內(nèi)盛裝的是品紅溶液,當B中氣體收集滿后,有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應結(jié)束后,向C中燒杯內(nèi)加入沸水,D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裝置C有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試用最簡單的方法加以解決(實驗用品自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u只與濃硫酸在加熱時反應,而不與稀硫酸反應。收集SO2氣體用向上排空氣法,因此B裝置應為長進短出,證明硫酸有剩余,應證明溶液中含H+,而不應證明含SO42-,因此BaCl2溶液和Ag均不可。對C裝置逸出的SO2,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團塞在試管口是最簡單的方法。
答案:(1) (作圖時注意長進短出)
(2)①Cu+2H2SO4(濃)=====△CuSO4+SO2↑+2H2O
②隨著H2SO4的消耗,濃H2SO4的濃度不斷變小,稀H2SO4與Cu不反應
③AD
(3)紅色褪去 紅色恢復
(4)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團塞在試管口
13.為了測定某銅銀合金的組成,將30.0 g合金溶于80 mL 13.5 mol?L-1的濃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氣體6.72 L(標準狀況)并測得溶液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假設反應后溶液的體積仍為80 mL,計算:
(1)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
(2)合金中銀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析:(1)HNO3和金屬反應時還原得到的產(chǎn)物為NO或NO2,由于試題給出收集到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為6.72 L,因此不論其中NO和NO2的相對含量各是多少,其物質(zhì)的量之和應該跟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即6.72 L22.4 L?mol-1=0.300 mol。
(2)由于反應后溶液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可知HNO3剩余且可求出其量。用HNO3的總量減去剩余量就是參加反應的HNO3的量。將參加反應的HNO3的總量減去第(1)小題中所求出的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剩余的就是反應中與生成的Ag+和Cu2+成鹽的NO3-的物質(zhì)的量,也就是成鹽的那部分HNO3的物質(zhì)的量。
反應后溶液中c(H+)=1 mol?L-1,
則參加反應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13.5 mol?L-1-1 mol?L-1)×0.080 L=1.00 mol
與Ag+和Cu2+結(jié)合的NO3-的物質(zhì)的量應為:1 mol-0.300 mol=0.700 mol。
設合金中Ag的質(zhì)量為x,則:
x108 g?mol-1×1+30 g-x64 g?mol-1×2=0.700 mol,
解得x=10.8 g,合金中Ag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8 g30 g×100%=36.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7621.html
相關閱讀:
2014年高一化學下冊氧化還原反應期末復習題
上一篇:
高一化學暑假綜合練習題8套
下一篇:
高一化學下冊智能優(yōu)化訓練題(含答案)
相關主題
2014年高一化學下冊氧化還原反應期末復習題
氧化還原反應過關檢測題(帶答案)
高一化學4.3硫和氮的氧化物達標檢測題(帶答案)
高一化學4.4氨 硝酸 硫酸學習反饋題(有答案)
高一化學氮氣 氮的氧化物達標練習題(帶答案)
高一化學氮氣 氮的氧化物達標練習題(帶答案)
高一化學溴、碘的提取及氧化還原反應測試題(含答案)
高一化學硝酸達標訓練題(有答案)
高一化學硝酸達標訓練題(有答案)
高一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測試題(含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4年高一化學下冊期末模擬試題(帶答案
滿分:100 考試時間:10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第Ⅰ卷( 共48分) ……
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化學期中試
相對原子質(zhì)量:C-12 Mg-24 Al-27 Cl-35.5 Ca-40 Ag-108 N-14 S-3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
高一化學氨和銨態(tài)氮肥檢測題(附答案)
A組——知能訓練 1.只能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有( ) A.NO B.NH3 C.H2 D.O2 解析: 由于……
高一化學周練試卷及答案(二)
M 高一化學周練試卷(二)(4.2) 班級 學號 姓名 一、(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2012年高一上冊化學寒假期作業(yè)
高一化學寒假期作業(yè)(四) 一、(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變化中,善于化學變化的是……
相關閱讀
高一化學電解質(zhì)及其電離訓練題(含答案)
2010年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化學試題
高一化學上冊期末復習金屬及其化合物限時
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化學期中試
2014年高一化學下冊期中調(diào)研檢測試題(附
福建省大田一中2014-2014學年高一化學下
高一化學下冊第二單元基礎測試題(含參考
高一化學下冊3月質(zhì)量檢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高一下期必修2期末試題
高一化學下冊課時訓練題(含參考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