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qiáng)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xùn)練
|
手機(jī)版
記憶力訓(xùn)練
記憶法
記憶術(shù)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xùn)練
思維導(dǎo)圖
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xué)
注意力訓(xùn)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qiáng)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xué)習(xí)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shù)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xué)
作文
詞語
句子
高中閱讀
記敘文
說明文
議論文
文言文
詩詞
現(xiàn)代文
現(xiàn)代詩
散文
名著
小說
課內(nèi)
指導(dǎo)
小學(xué)
初中
故事會
讀者
意林
青年文摘
詩詞大全
古詩名句
詩歌鑒賞
勵志故事
勵志文章
傷感文章
傷感故事
傷感散文
人生感悟
哲理故事
心靈雞湯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xùn)
|
快速閱讀培訓(xùn)
|
速讀訓(xùn)練軟件
|
超右腦訓(xùn)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高中閱讀
>
高中文言文閱讀
>
自戒 閱讀答案(湖南高考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自戒
鄭思肖
有行,至貧至賤可以進(jìn)之;無行,至富至貴不可親之。何也?有行之人,綱紀(jì)森然,動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雖貧乏不以為不足,無故與之猶不受,況妄謀乎!忠孝仁義,睦于家,藹于鄉(xiāng),不以害遺于人,斷無后殃。無行之人,譎佞殘妒,塞于胸間,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貪涎滿吻,并包之心熾然,使得時則以勢劫之矣,雖死且有謀,馀孽猶毒于人,必難終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孫,遺善為閭里傳;卿相無行,亡身、亡家、亡國、亡天下,遺臭為后世笑。敢斷之曰:無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損我者也,實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將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懼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議人,則幾于小人;能自檢其身,則不失為君子。終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凜凜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進(jìn)于道,期為君子之歸,故書以自戒。
(選自《鄭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版)
1
.對下列
句子
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不敢一毫越理犯
分
分:本分
B
.
譎
佞殘妒,塞于胸間
譎:詭詐
C
.使得時則以勢
劫
之矣
劫:劫持
D
.
期
為君子之歸
期:希望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遺善
為
閭里傳
為
焦仲卿母所遣
B
.其懼人
之
拒我也
夫人
之
相與,俯仰一世
C
.妄
以
言議人,則幾于小人
空
以
身膏草野,誰復(fù)知之
D
.終身
其
行斯言乎
其
自視也,亦若此也
3
.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
有行之人
”
忠孝仁義,修身正己,為人稱道,無論其貧賤富貴,都可結(jié)交親近。
B
.作者為人行事緊隨父親足跡,唯恐有所背離,表現(xiàn)了他對父親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
.在寫法上,文章將
“
有行之人
”
和
“
無行之人
”
進(jìn)行對比,意在為
“
自戒
”
張本。
D
.《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誡自己并勸諫他人努力加強(qiáng)道德修養(yǎng),以達(dá)到君子的境界。
4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
)有行之人,綱紀(jì)森然,動皆法度。(
3
分)
(
2
)雖貧乏不以為不足,無故與之猶不受,況妄謀乎。
4
分)
(
3
)得若人而交之,非損我者也,實益我者也。(
3
分)
5
.下列文句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
/
適萬乘之虜
/
遭時不遇
/
至于伏劍不顧
/
流離辛苦
/
幾死朔北之野
/
丁奉使
/
皓首而歸
B
.方藺相如引璧睨柱
/
及叱秦王左右
/
勢不過誅
/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
/
相如一奮
/
其氣威信敵國
/
退而讓頗
/
名重太山
C
.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
/
一怵于燭之武之利
/
棄晉如涕唾
/
亦何有于鄭乎
D
.是謀非吾所能及也
/
無已
/
則有一焉
/
鑿斯池也
/
筑斯城也
/
與民守之
/
效死而民弗去
/
則是可為也
參考答案:
1
.【答案】
C
【解析】
“
劫
”
有三種解釋:
①
劫持,強(qiáng)奪;《荊軻刺秦王》中有
“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
”
。
②
威逼,脅迫;《六國論》中有
“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哉
”
。
③
佛教用語,天地一成一敗叫一劫,成語中有
“
萬劫不復(fù)
”
。此處根據(jù)語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這里應(yīng)該是
“
威逼,脅迫
”
之意。
【考點(diǎn)定位】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
B
。
2
.【答案】
D
【解析】
A
項兩個
“
為
”
均表被動,
B
項兩個
“
之
”
均為主謂之間,取消獨(dú)立性,
C
項兩個
“
以
”
均作介詞,解釋為
“
用、拿
”
,
D
項第一個
“
其
”
表反問的語氣詞,第二個
“
其
”
代詞,可譯為
“
它們
”
。解答本題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綱規(guī)定的
18
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語言環(huán)境幫助理解虛詞,同時還需做好課內(nèi)知識的遷移。
【考點(diǎn)定位】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
B
。
3
.【答案】
D
【解析】從題目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篇
“
自戒
”
的文章,故不存在
“
勸諫他人
”
。解答本題需要考生的細(xì)心,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比對選項與原文信息的異同,難度不大。
【考點(diǎn)定位】本題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能力層級為
C
。
4
.【答案】(
1
)有品行的人,綱常法紀(jì)嚴(yán)明,一舉一動都符合法令制度。
(
2
)即使貧困也不認(rèn)為不富足,無緣無故給他東西尚且不接受,何況是用不正當(dāng)手段去謀取呢!
(
3
)得到這樣的人并與他交往,不是損害我,實在是對我有好處。
【解析】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點(diǎn)(
1
)行:一詞多義,此處指品行;森然,嚴(yán)明的樣子;法度,名詞作動詞,符合法度。(
2
)雖,即使。與,給予。無故,古今異義,無緣無故。妄:胡亂,引申為行為不正。(
3
)若人,這樣的人。益,對
……
有好處。兩個
“
也
”
字判斷句。本題的三個文言翻譯句子,特別需要理解的是實詞意思,考生務(wù)必把語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語境中整體考慮,以提高理解的正確率,還需注意翻譯語句的通順合理。
【考點(diǎn)定位】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層級為
B
。
【作者介紹】
鄭思肖,南宋末為太學(xué)上舍,曾應(yīng)試博學(xué)宏詞科。元兵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被拒不納。鄭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隱居蘇州,終身未娶。南宋滅亡后,鄭思肖不臣服蒙元的統(tǒng)治,自稱
“
孤臣
”
。每逢歲時伏臘,望南野哭而再拜。因肖是繁體趙字(趙是宋的國姓)的構(gòu)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號憶翁,都包含有懷念趙宋的意思。鄭思肖把居室題額為
“
本穴世家
”
,如將
“
本
”
下的
“
十
”
字移入
“
穴
”
字中間,便成
“
大宋世家
”
,以示對宋的忠誠。鄭思肖原與宋宗室、著名畫家趙孟?交往較多。后趙降元并任官。鄭思肖即與之絕交。鄭思肖擅畫蘭,宋亡后,所畫蘭均無土和根,表示土地已淪喪于異族,無從扎根。當(dāng)時一些權(quán)貴向他所要畫蘭,皆不與。庸人孺子頗契其意者,則反與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脅以賦役取。先生怒曰:
“
頭可斷,蘭不可畫!
”
【譯文】
有品行,即使非常貧賤,仍是可以交往的人;沒有品行,即使大富大貴,也不值得親近。為什么呢?有品行的人,綱常法紀(jì)嚴(yán)明,一舉一動都符合法令制度。從不曾超越法理違背本分。放縱自己的所作所為。這種君子,即使貧困也不認(rèn)為不富足,無緣無故給他東西尚且不接受,何況是用不正當(dāng)手段去謀取呢!他們(追求)
“
忠孝仁義
”
,與家人和睦,對鄉(xiāng)人和藹,不把禍害留給他人,斷然不會有后患。沒有品行的人,心胸間充滿詭詐、獻(xiàn)媚、兇殘、嫉妒;一心所想到都是觸犯法理的事,這類人貪婪的口水流滿了嘴角,并吞據(jù)有的心思強(qiáng)烈如熾烈的火焰。這種人一旦得到機(jī)會,就會倚仗權(quán)勢威逼強(qiáng)奪(他們想要的事物)。這樣的人很有心計,即使死了,他們的殘余勢力仍然對世人有害,必然難以善終。百姓有品行,可以保全自身、守護(hù)家業(yè)、保護(hù)子孫,遺留的善行也將被同鄉(xiāng)人流傳;公卿丞相沒有品行,也會使自身滅亡,使家業(yè)敗亡,使國家衰亡,甚而至于丟掉整個天下。遺臭萬,被后世人恥笑。不妨做個判斷:無品行的卿相,尚不如有品行的百姓。得到這樣的人并與他交往,不是損害我(的名聲),實在是對我有好處。但是如果有個這樣的人在我面前,他卻想要拒絕我,怎么樣去得到這樣的人(的認(rèn)可)來和他交往呢?與其擔(dān)心他人拒絕我,不如把他人拒絕我的理由反過來被我自身拒絕,大概就可以(結(jié)交到他們)了。隨意的用話語來議論他人,就接近于是小人了;能夠反省自身,就不失為君子了。我終其一生都應(yīng)該實踐這句話啊。我少無知,只希望沿著父親所走過的路行走,小心謹(jǐn)慎,唯恐有所違背,玷辱了父母(的名聲)。但愿自己能堅定的走入正道,期待著最終成為真正的君子,所以寫下這篇文章,作為對自己的警誡。
5
.【答案】
B
【解析】本題新穎而又回歸課本,對很多考生來說是熟悉的陌生題。單憑感覺很難選出答案,需要冷靜地去分析對與錯。這四段文字均出自人教版
高中
必修與選修教材的課后練習(xí)題中。
A
項出自必修四《蘇武傳》課后第三題,意思是:
“
您過去憑著單車出使到擁有強(qiáng)兵的敵國,逢上時運(yùn)不佳,竟至伏劍自刎也不在乎;顛沛流離,含辛茹苦,差點(diǎn)死在北方的荒野。壯時奉命出使,滿頭白發(fā)而歸。
”
B
項出自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課后第四題,意思是:
“
當(dāng)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視庭柱,以及呵斥秦王左右的時候,就當(dāng)時的形式來說,最多不過是被殺,然而一般人卻往往因為膽小而不敢有這樣的表現(xiàn)。相如一旦振奮起他的勇氣,其威力就伸張出來壓倒了敵國;貋砗笥袑αH隱忍退讓,他的聲譽(yù)比泰山還重。
”
故正確的斷法是
“
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土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
”
原題就是加標(biāo)點(diǎn)。
C
項出自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課后第三題,意思是秦穆公對于晉國來說,相處很長時間了,他們之間的信義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燭之武說的利益,拋棄晉國就像擤鼻涕吐唾沫,從鄭國又得到了什么呢?
D
項出自《孟子
?
梁惠王下》,這是對必修三《寡人之于國也》和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中《孟子見梁惠王》的延伸
閱讀
,強(qiáng)調(diào)民本思想,意思是
“
謀劃這個(問題)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說,就(只)有一個(辦法):深挖這護(hù)城河,筑牢這城墻,與百姓共同守衛(wèi)城池、國家,百姓寧可獻(xiàn)出生命也不逃離,那么這就可以行得通了。
”
【考點(diǎn)定位】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四個選項均出自課后練習(xí)題。出題導(dǎo)向很好,引導(dǎo)師生回歸教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83026.html
相關(guān)閱讀:
張文?,字稚圭,貝州武城人 閱讀答案(浙江高考試題)
節(jié)選自清?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遺稿序》閱讀答案
《蘇氏文集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也”閱讀答案
《孟子》選段“居天下之廣居”閱讀答案
上一篇:
蘇軾《寶繪堂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主題
“連處士”閱讀答案及翻譯
《沈束,字宗安》閱讀答案及翻譯
孔子的“禮”與荀子的“禮”比較閱讀及答案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
《閩人許將》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軾《寶繪堂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余十馀歲,頗能作時文”閱讀答案(附翻譯)
《太公望》閱讀答案及翻譯
《玉昔帖木兒》閱讀答案附參考譯文
《陶安,字主敬》閱讀答案及翻譯
推薦閱讀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題。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知專諸之能。……
蒲松齡《大力將軍》閱讀答案及翻譯
大力將軍 蒲松齡 查伊璜,浙人,清明飲野寺中,見殿前有古鐘,大于兩石甕;而上下土痕手跡……
蘇洵《諫論上》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 9 題。 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于仲尼。吾以為諷、……
張文?,字稚圭,貝州武城人 閱讀答案(浙
張文?,字稚圭,貝州武城人。隋大業(yè)末,徙家魏州之昌樂。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貞觀初,……
《楚子圍宋》閱讀答案及翻譯
楚子圍宋 楚子(楚成王)將圍宋,使子文(楚前任令尹)治兵于睽 ① ,終朝( zhāo )而畢……
相關(guān)閱讀
《乞人張氏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示季子懋修書》閱讀答案及翻譯
“姜才,濠州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新軒樂府引》閱讀答案及翻譯
“常州守祖進(jìn)朝有惠政,落職,公奏留之”
“以周行逢為武平節(jié)度使”閱讀答案(附翻
《太公望》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璽,太原左衛(wèi)指揮同知也!遍喿x答案
蘇洵《諫論上》閱讀答案及翻譯
《楊榮,字勉仁》閱讀答案及翻譯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