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蘇轍《六國論(節(jié)選)》李楨《六國論(節(jié)選)》比較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六國論 ( 節(jié)選 )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 六國論(
節(jié)選)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則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取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
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殺。秦兵未出,而天下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六國論(
節(jié)選)
李楨
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心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六國也,未有能愈于秦國也;其溺于攻伐,習于虞詐,強食而弱肉者也,視秦也無異也。兵連禍結(jié),曾無虛歲。向使有擅(
據(jù)有)
形便(
地理形勢有利)
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fù)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23.
(2
分)蘇轍以為“
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天下出身以當秦兵”
的條件是

。(用課文原句回答)
24.
(2
分)李楨認為六國與秦國相同處在于


不同之處在于
。
25.
(3
分)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是(

A.
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
韓、魏親魏以擯奉”
。
B.
李楨“
未必不復(fù)增一秦也”
的意思是:
六國也可以像秦國一樣統(tǒng)一中國。
C.
蘇轍認為六國的“
自安之計”
是“
厚韓親魏以擯秦”

D.
李楨認為“
視秦無異也”
,是因為六國“
溺于攻伐,習于虞詐,強食而弱肉者”
。
26.
(3
分)李楨文中的觀點有其顯著的局限性,請指出并簡要地分析這種思想的危害性。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23.
(2
分) 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
24.
(2
分)六國皆欲為秦所為
秦得天助而六國未得天助
25
.(3
分))A
(其原因是不知“
厚韓親魏以擯秦”
,而“
貧疆場尺寸之利,背盟販約,以自相屠滅”
。
26.
(3
分)李楨觀點中顯著的局限性是認為“
秦統(tǒng)一六國得天助”
,這是一種天命論思想。這種思想宣揚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是不能靠自己來改變的。其危害性在于愚弄、奴役老百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91902.html

相關(guān)閱讀:《秦良玉》閱讀答案及翻譯
《伶官傳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朱琦(清)《名實說》閱讀
《求諫》閱讀答案
高考語文專題復(fù)習綱要??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