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 數(shù)學 學科備課 第 四 單元 內(nèi)容 :認識圖形 年級:一年級 課題認識立體圖形課時:第1課時個性修改 目標1、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2、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 3、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 重點1、對立體圖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2、使學生順利完成從實物圖到一般模型的抽象過程。 教學 難點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 過程一、課前1分鐘:口算。 2+1= 1+3= 2+0= 0+5= 4+1= 4-1= 5-0= 0-0= 3-2= 5-4= 二、小組學——交流課前小研究。 預習書本第34、35頁圖畫。 例題感知以下物體的形狀 說說身邊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看圖畫說出圖形的名稱
三、班級學。 1、小組代表匯報。 2、教師點撥:(1)說說你們是怎么分的? (2)什么這些物體是什么形狀?有什么好辦法能區(qū)分這幾種立體圖形? 3、小結:說說四種圖形的特點。 四、練習反饋 1.書本第35頁做一做。指名學生說一說怎么數(shù)的。 2.書本第37頁第1題。 五、達標測評。
六、課堂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第37頁上第2題。 板書設計認識立體圖形
教 學 反 思
課題有趣的拼搭教學課時:第2課時個性修改 教學 目標1、通過讓學生用所學的立體圖形進行拼組活動,進一步體會所學立體圖形的特征,并初步體會各種立體圖形的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空間觀念。 2、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善于與人合作。 教學 重點體會圖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教學 難點體會圖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教學 過程一、課前1分鐘:口算。 1+1= 2+3= 2+1= 1+3= 2+1= 5-2= 5-4= 0-0= 4-2= 2-1= 二、小組學——交流課前小研究。 請認真預習書本第35頁。 1.用2個相同的正方體能拼出一個( ),用3個相同的正方體能拼出一個( ),用8個相同的正方體能拼出一個( )或( )。 2.用4個相同的長方體能拼出一個( )。 三、班級學。 1、小組代表匯報。 2、教師點撥:(1)說說拼成后的立體圖形各用了幾個什么形狀的積木。 (2)怎么搭才能保證平穩(wěn)? 3、小結:讓積木的平面著地保證平穩(wěn),借助長方體的長保證高度,將球放在有3個支點的面上確保整體的穩(wěn)定,并用上所有的積木。 四、練習反饋 1.書本第37頁第5題。指名學生說一說怎么搭的。 2.書本第38頁第6題。 五、達標測評。 1.至少用( )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至少用( )個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 2.數(shù)一數(shù)。 左圖有( )個正方體
上圖有( )個正方體 上圖有( )個正方體 六、課堂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第38頁上第8題。 板書設計有趣的拼搭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