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數(shù)學
>
九年級
>
郴州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湖南省郴州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
一、(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3分)(2013?郴州)5的倒數(shù)是( )
A.?5B.5 C. D.?
考點:倒數(shù).
分析:根據(jù)倒數(shù)的定義:若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我們就稱這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解答:解:∵5× =1,
∴5的倒數(shù)是 .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倒數(shù)的定義,要求熟練掌握.需要注意的是:
倒數(shù)的性質:負數(shù)的倒數(shù)還是負數(shù),正數(shù)的倒數(shù)是正數(shù),0沒有倒數(shù).
倒數(shù)的定義:若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我們就稱這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2.(3分)(2013?郴州)函數(shù)y= 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 。
A.x>3B.x<3C.x≠3D.x≠?3
考點:函數(shù)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分析:根據(jù)分母不等于0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根 據(jù)題意得,3?x≠0,
解得x≠3.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函數(shù)自變量的范圍,一般從三個方面考慮:
(1)當函數(shù)表達式是整式時,自變量可取全體實數(shù);
(2)當函數(shù)表達式是分式時,考慮分式的分母不能為0;
(3)當函數(shù)表達式是二次根式時,被開方數(shù)非負.
3.(3分)(2013?郴州)下列圖案中,不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
A. B. C. D.
考點:中心對稱圖形.
分析:根據(jù)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B、不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本選項正確;
C、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D、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心對稱圖形的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中心對稱圖形是要尋找對稱中心,旋轉180度后重合.
4.(3分)(2013?郴州)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
A.x?x4=x5B.x6÷x3=x2C.3x2?x2=3D.(2x2)3=6x6
考點: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合并同類項;同底數(shù)冪的;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分析:結合各選項分別進行同底數(shù)冪的、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合并同類項、冪的乘方等運算,然后選出正確選項即可.
解 答:解:A、x?x4=x5,原式計算正確,故本選項正確;
B、x6÷x3=x3,原式計算錯誤,故本選項錯誤;
C、3x2?x2=2x2,原式計算錯誤,故本選項錯誤;
D、(2x2)3=8x,原式計算錯誤,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等運算,屬于基礎題,掌握各運算法則是解題的關鍵.
5.(3分)(2013?郴州)化簡 的結果為( )
A.?1B.1C. D.
考點:分式的加減法.
分析:先把分式進行通分,把異分母分式化為同分母分式,再把分子相加,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
= ?
=
=1;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了分式的加減,根據(jù)在分式的加減運算中,如果是同分母分式,那么分母不變,把分子直接相加減即可;如果是異分母分式,則必須先通分,把異分母分式化為同 分母分式,然后再相加減即可.
6.(3分)(2013?郴州)數(shù)據(jù)1,2,3,3,5,5,5的眾數(shù)和中位數(shù)分別是( 。
A.5,4B.3,5C.5,5D.5,3
考點:眾數(shù);中位數(shù).
分析:根據(jù)眾數(shù)的定義即眾數(shù)是一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和中位數(shù)的定義即中位數(shù)是將一組數(shù)據(jù)從小到大重新排列后,最中間的那個數(shù)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數(shù)據(jù)1,2,3,3,5,5,5中,
5出現(xiàn)了3次,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
則眾數(shù)是5;
最中間的數(shù)是3,
則中位數(shù)是3;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眾數(shù)和中位數(shù),掌握眾數(shù)和中位數(shù)的定義是解題的關鍵,眾數(shù)是一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中位數(shù)是將一組數(shù)據(jù)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匦屡帕泻,最中間的那個數(shù)(最中間兩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
7.(3分)(2013?郴州)在一年一度的“安仁春分藥王節(jié)”市場上,小明的媽媽用280元買了甲、乙兩種藥材.甲種藥材每斤20元,乙種藥材每斤60斤,且甲種藥材比乙種藥材多買了2斤.設買了甲種藥材x斤,乙種藥材y斤,你認為小明應該列出哪一個方程組求兩種藥材各買了多少斤?( 。
A. B.
C. D.
考點: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分析:設買了甲種藥材x斤,乙種藥材y斤,根據(jù)甲種藥材比乙種藥材多買了2斤,兩種藥材共花費280元,可列出方程.
解答:解:設買了甲種藥材x斤,乙種藥材y斤,
由題意得: .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實際問題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組,難度一般,關鍵是讀懂題意設出未知數(shù)找出等量關系.
8.(3分)(2013?郴州)如圖,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點.將Rt△ABC沿CD折疊,使B點落在AC邊上的B′處,則∠ADB′等于( 。
A.25°B.30°C.35°D.40°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先根據(jù)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數(shù),再由圖形翻折變換的性質得出∠CB′D的度數(shù),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在Rt△ACB中,∠ACB=90°,∠A=25°,
∴∠B=90°?25°=65°,
∵△CDB′由△CDB反折而成,
∴∠CB′D=∠B=65°,
∵∠CB′D是△AB′D的外角,
∴∠ADB′=∠CB′D?∠A=65°?25°=40°.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圖形的翻折變換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質,熟知圖形反折不變性的性質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二、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9.(3分)(2013?郴州)據(jù)統(tǒng)計,我國今年夏糧的播種面積大約為415000000畝,4150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4.15×108。
考點: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較大的數(shù).
分析: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確定n的值時,要看把原數(shù)變成a時,小數(shù)點移動了多少位,n的絕對值與小數(shù)點移動的位數(shù)相同.當原數(shù)絕對值>1時,n是正數(shù);當原數(shù)的絕對值<1時,n是負數(shù).
解答:解:將4150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4.15×108.
故答案為4.15×108.
點評:此題考查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方法.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表示時關鍵要正確確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0.(3分)(2013?郴州)已知a+b=4,a?b=3,則a2?b2= 12。
考點:平方差公式.
分析:根據(jù)a2?b2=(a+b)(a?b),然后代入求解.
解答:解:a2?b2=(a+b)(a?b)=4×3=12.
故答案是:12.
點評:本題重點考查了用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為(a+b)(a?b)=a2?b2.本題是一道較簡單的題目.
11.(3分)(2013?郴州)已知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1080°,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是 8。
考點:多邊形內角與外角.
分析:根據(jù)多邊形內角和定理:(n?2)?180 (n≥3)且n為整數(shù))可得方程180(x?2)=1080,再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設多邊形邊數(shù)有x條,由題意得:
180(x?2)=1080,
解得:x=8,
故答案為:8.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多邊形內角和定理,關鍵是熟練掌握計算公式:(n?2)?180 (n≥3)且n為整數(shù)).
12.(3分)(2013?郴州)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b?1=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b的值是 2。
考點:根的判別式.
專題:.
分析: 根據(jù)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得到根的判別式的值等于0,即可求出b的值.
解答:解:根據(jù)題意得:△=b2?4(b?1)=(b?2)2=0,
則b的值為2.
故答案為:2
點評:此題考查了根的判別式,根的判別式的值大于0,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根的判別式的值等于0,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根的判別式的值小于0,方程沒有實數(shù)根.[來源:學+科+網(wǎng)]
13.(3分)(2013?郴州)如圖,AB是⊙O的直徑,點C是圓上一點,∠BAC=70°,則∠OCB= 20 °.
考點:圓周角定理.
分析:根據(jù)圓周角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都等于這條弧所 對的圓心角的一半得:∠BOC=2∠BAC,在等腰三角形OBC中可求出∠OCB.
解答:解:∵⊙O是△ABC的外接圓,∠BAC=70°,
∴∠B0C=2∠BAC=2×70°=140°,
∵OC=OB(都是半徑),
∴∠OCB=∠OBC= (180°?∠BOC)=20°.
故答案為:20°.
點評:此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注意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14.(3分)(2013?郴州)如圖,點D、E分別在線段AB,AC上,AE=AD,不添加新的線段和字母,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個條件是 ∠B=∠C(答案不唯一)。ㄖ粚懸粋條件即可).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專題:開放型.
分析:由題意得,AE=AD,∠A=∠A(公共角),可選擇利用AAS、SAS進行全等的判定,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添加∠B=∠C.
在△ABE和△ACD中,∵ ,
∴△ABE≌△ACD(AAS).
故答案可為:∠B=∠C.
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屬于開放型題目,解答本題需要同學們熟練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幾種判定定理.
15.(3分)(2013?郴州)擲一枚質地均勻的骰子,骰子的六個面上分別標有數(shù)字1~6,擲得朝上的一面的數(shù)字為奇數(shù)的概率是 。
考點:概率公式.
分析:讓向上一面的數(shù)字是奇數(shù)的情況數(shù)除以總情況數(shù)6即為所求的概率.
解答:解:正方體骰子,六個面上分別刻有的1,2,3,4,5,6六個數(shù)字中,
奇數(shù)為1,3,5,則向上一面的數(shù)字是奇數(shù)的概率為 = .
故答案為: .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的應用,明確概率的意義是解答的關鍵,用到的知識點為:概率等于所求情況數(shù)與總情況數(shù)之比.
16.(3分)(2013?郴州)圓錐的側面積為6πcm2,底面圓的半徑為2cm,則這個圓錐的母線長為 3 cm.
考點:圓錐的計算.
分析:圓錐的側面積=底面周長×母線長÷2,把相應數(shù)值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解:設母線長為R,底面半徑是2cm,則底面周長=4π,側面積=2πR=6π,
∴R=3.
故答案為:3.
點評:本題利用了圓的周長公式和扇形面積公式求解.比較基礎,重點是掌握公式.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7.(6分)(2013?郴州)計算:? +(2013? )0?( )?1?2sin60°.
考點:實數(shù)的運算;零指數(shù)冪;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
專題:.
分析:先分別根據(jù)0指數(shù)冪及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計算法則,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計算出各數(shù),再根據(jù)實數(shù)混合運算的法則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2 +1?3?2×
=2 +1?3?
= ?2.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實數(shù)的運算,熟知0指數(shù)冪及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計算法則,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8.(6分)(2013?郴州)解不等式4(x?1)+3≥3x,并把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考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首先去括號,然后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化成1,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去括號得:4x?4+3≥3x,
移項得:4x?3x≥4?3
則x≥1.
把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為: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簡單不等式的能力,解答這類題學生往往在解題時不注意移項要改變符號這一點而出錯.
解不等式要依據(jù)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在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19.(6分)(2013?郴州)在圖示的方格紙中
(1)作出△ABC關于MN對稱的圖形△A1B1C1;
(2)說明△A2B2C2是由△A1B1C1經過怎樣的平移得到的?
考點:作圖-軸對稱變換;作圖-平移變換.
專題:作圖題.
分析:(1)根據(jù)網(wǎng)格結構找出點A、B、C關于MN的對稱點A1、B1、C1的位置,然后順次連接即可;
(2)根據(jù)平移的性質結合圖形解答.
解答:解:(1)△A1B1C1如圖所示;
(2)向右平移6個單位,再向下平移2個單位(或向下平移2個單位,再向右平移6個單位).
點評:本題考查了利用軸對稱變換作圖,利用平移變換作圖,熟練掌握網(wǎng)格結構準確找出對應點的位置以及變化情況是解題的關鍵.
20.(6分)(2013?郴州)已知:如圖,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y軸交于C(0,3),且與反比例函數(shù)y= 的圖象在第一象限內交于A,B兩點,其中A(1,a),求這個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考點:反比例函數(shù)與一次函數(shù)的交點問題.
分析:把A點坐標代入反比例函數(shù)解析式,即 可求出a,求得A點坐標,然后再把A、C點的坐標 代入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出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解答:解:∵A(1,a)在y= 的圖象上,
∴a=2,
∴A(1,2).
又∵C(0,3)在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
設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y=kx+b,則
解得:k=?1,b=3,
故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y=?x+3.
點評:考查了反比例函數(shù)與一次函數(shù)的交點問題,本類題目的解決需把點的坐標代入函數(shù)解析式,靈活利用方程組求出所需字母的值,從而求出函數(shù)解析式.
21.(6分)(2013?郴州)游泳是一項深受青少年喜愛的體育活動,學校為了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組織學生觀看了紀實片“孩子,請不要私自下水”,并于觀看后在本校的2000名學生中作了抽樣調查.請根據(jù)下面兩個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回答以下問題:
(1)這次抽樣調查中,共調查了 400 名學生;
(2)補全兩個統(tǒng)計圖;
(3)根據(jù)抽樣調查的結果,估算該校2000名學生中大約有多少人“一定會下河游泳”?
考點:條形統(tǒng)計圖;用樣本估計總體;扇形統(tǒng)計圖.
分析:(1)根據(jù)一定會的人數(shù)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總人數(shù);
(2)用總人數(shù)減去其它人數(shù)得出不會的人數(shù),再根據(jù)家長陪同的人數(shù)除以總人數(shù)得出家長陪同時會的所占的百分比,從而補全統(tǒng)計圖;xkb1.com
(3)用2000乘以一定會下河游泳所占的百分百,即可求出該校一定會下河游泳的人數(shù).
解答:解:(1)總人數(shù)是:20÷5%=400(人);
(2)一定不會的人數(shù)是400?20?50?230=100(人),
家長陪同的所占的百分百是 ×100%=57.5%,
補圖如下:
(3)根據(jù)題意得:
2000×5%=100(人).
答:該校2000名學生中大約有多少人“一定會下河游泳”有100人.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條形統(tǒng)計圖和扇形統(tǒng)計圖的綜合運用,讀懂統(tǒng)計圖,從不同的統(tǒng)計圖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數(shù)據(jù);扇形統(tǒng)計圖直接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大小,用到的知識點是頻率= .
22.(6分)(2013?郴州)我國為了維護隊釣魚島P的主權,決定對釣魚島進行常態(tài)化的立體巡航.在一次巡航中,輪船和飛機的航向相同 (AP∥BD),當輪船航行到距釣魚島20km的A處時,飛機在B處測得輪船的俯角是45°;當輪船航行到C處時,飛機在輪船正上方的E處,此時EC=5km.輪船到達釣魚島P時,測得D處的飛機的仰角為30°.試求飛機的飛行距離BD(結果保留根號).
考點: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仰角俯角問題.
分析:作AF⊥BD,PG⊥BD,在Rt△ABF和△PDG中分別求出BF、GD的值,繼而可求得BD=BF+FG+DC的值.
解答:解:作AF⊥BD,PG⊥BD,垂足分別為F、G,
由題意得:AF=PG=CE=5km,F(xiàn)G=AP=20km,
在Rt△AFB中,∠B=45°,
則∠BAF=45°,
∴BF=AF=5,
∵AP∥BD,
∴∠D=∠DPH=30°,
在Rt△PGD中,tan∠D= ,即tan30°= ,
∴GD=5 ,
則BD=BF+FG+DC=5+20+5 =25+5 (km).
答:飛機的飛行距離BD為25+5 km.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仰角和俯角構造直角三角形,然后解直角三角形,難度一般.
四、證明題(本題8分)
23.(8分)(2013?郴州)如圖,已知BE∥DF,∠ADF=∠CBE,AF=CE,求證:四邊形DEBF是平行四邊形.
考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專題:證明題.
分析:首先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可得∠BEC=∠DFA,再加上條件∠ADF=∠CBE,AF=CE,可證明△ADF≌△CBE,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BE=DF,根據(jù)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進行判定即可.
解答:證明:∵BE∥DF,
∴∠BEC=∠DFA,
在△ADF和△CBE中 ,
∴△ADF≌△CBE(AAS),
∴BE=DF,
又∵BE∥DF,
∴四邊形DEBF是平行四邊形.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關鍵是掌握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五、(本題8 分)
24.(8分)(2013?郴州)烏梅是郴州的特色時令水果.烏梅一上市,水果店的小李就用3000元購進了一批烏梅,前兩天以高于進價40% 的價格共賣出150kg,第三天她發(fā)現(xiàn)市場上烏梅數(shù)量陡增,而自己的烏梅賣相已不大好,于是果斷地將剩余烏梅以低于進價20%的價格全部售出,前后一共獲利750元,求小李所進烏梅的數(shù)量.
考點:分式方程的應用.
分析:先設小李所進烏梅的數(shù)量為xkg,根據(jù)前后一共獲利750元,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再進行檢驗即可.
解答:解:設小李所進烏梅的數(shù)量為xkg,根據(jù)題意得:
?40%?150(x?150)? ?20%=750,
解得:x=200,
經檢驗x=200是原方程的解,
答:小李所進烏梅的數(shù)量為200kg.
點評:此題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讀懂題意,找出之間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分式方程時要注意檢驗.
六、綜合題(本大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5.(10分)(2013?郴州)如圖,△ABC中,AB=BC,AC=8,tanA=k,P為AC邊上一動點,設PC=x,作PE∥AB交BC于E,PF∥BC交AB于F.
(1)證明:△PCE是等腰三角形;
(2)EM、FN、BH分別是△PEC、△AFP、△ABC的高,用含x和k的代數(shù)式表示EM、FN,并探究EM、FN、BH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3)當k=4時,求四邊形PEBF的面積S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x為何值時,S有最大值?并求出S的最大值.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1)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可得∠A=∠C,然后根據(jù)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CPE=∠A,從而得到∠CPE=∠C,即可得證;
(2)根據(jù)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求出CM= CP,然后求出EM,同理求出FN、BH的長,再根據(jù)結果整理可得EM+FN=BH;
(3)分別求出EM、FN、BH,然后根據(jù)S△PCE,S△APF,S△ABC,再根據(jù)S=S△ABC?S△PCE?S△APF,整理即可得到S與x的關系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解答.
解答:(1)證明:∵AB=BC,
∴∠A=∠C,
∵PE∥AB,
∴∠CPE=∠A,
∴∠CPE=∠C,
∴△PCE是等腰三角形;
(2)解:∵△PCE是等腰三角形,EM⊥CP,
∴CM= CP= ,tanC=tanA=k,
∴EM=CM?tanC= ?k= ,
同理:FN=AN?tanA= ?k=4k? ,
由于BH=AH?tanA= ×8?k=4k,
而EM+FN= +4k? =4k,
∴EM+FN=BH;
(3)解:當k=4時,EM=2x,F(xiàn)N=16?2x,BH=16,
所以,S△PCE= x?2x=x2,S△APF= (8?x)?(16?2x)=(8?x)2,S△ABC= ×8×16=64,
S=S△ABC?S△PCE?S△APF,
=64?x2?(8?x)2,
=?2x2+16x,
配方得,S=?2(x?4)2+32,
所以,當x=4時,S有最大值32.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平行線的性質,銳角三角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表示出各三角形的高線是解題的關鍵,也是本題的 難點.
26.(10分)(2013?郴州)如圖,在直角梯形AOCB中,AB∥OC,∠AOC=90°,AB=1,AO=2,OC=3,以O為原點,OC、OA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拋物線頂點為A,且經過點C.點P在線段AO上由A向點O運動,點O在線段OC上由C向點O運動,QD⊥OC交BC于點D,OD所在直線與拋物線在第一象限交于點E.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點E′是E關于y軸的對稱點,點Q運動到何處時,四邊形OEAE′是菱形?
(3)點P、Q分別以每秒2個單位和3個單位的速度同時出發(fā),運動的時間為t秒,當t為何值時,PB∥OD?
考點: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
分析: (1)根據(jù)頂點式將A,C代入解析式求出a的值,進而得出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
(2)利用菱形的性質得出AO與EE′互相垂直平分,利用E點縱坐標得出x的值,進而得出BC,EO直線解析式,再利用兩直線交點坐標求法得出Q點坐標,即可得出答案;
(3)首先得出△APB∽△QDO,進而得出 = ,求出m的值,進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1)∵A(0,2)為拋物線的頂點,
∴設y=ax2+2,
∵點C(3,0),在拋物線上,
∴9a+2=0,
解得:a=? ,
∴拋物線為;y=? x2+2;
(2)如果四邊形OEAE′是菱形,則AO與EE′互相垂直平分,
∴EE′經過AO的中點,
∴點E縱坐標為1,代入拋物線解析式得:
1=? x2+2,
解得:x=± ,
∵點E在第一象限,
∴點E為( ,1),
設直線BC的解析式為y=kx+b,把B(1,2),C(3,0),代入得:
,
解得: ,
∴BC的解析式為:y=?x+3,
將E點代入y=ax,可得出EO的解析式為:y= x,
由 ,
得: ,
∴Q點坐標為:( ,0),
∴當Q點坐標為( ,0)時,四邊形OEAE′是菱形;
(3)法一:設t為m秒時,PB∥DO,又QD∥y軸,則有∠APB=∠AOE=∠ODQ,
又∵∠BAP=∠DQO,則有△APB∽△QDO,
∴ = ,
由題意得:AB=1,AP=2m,QO=3?3m,
又∵點D在直線y=?x+3上,∴DQ=3m,
因此: = ,解得:m= ,
經檢驗:m=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當t= 秒時,PB∥OD.
法二:作BH⊥OC于H,則BH=AO=2,OH=AB=1,HC=OC?OH=2,
∴BH=HC,∴∠BCH=∠CBH=45°,
易知DQ=CQ,
設t為m秒時PB∥OE,則△ABP∽△Q OD,
∴ = ,易知AP=2m,DQ=CQ=3m,QO=3?3m,
∴ = ,
解得m= ,經檢驗m= 是方程的解,
∴當t為 秒時,PB∥O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70531.html
相關閱讀:
2013年中考數(shù)學幾何綜合試題匯編
上一篇:
鐵嶺市2013年數(shù)學中考試題解析
下一篇:
河北省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相關主題
2013年中考數(shù)學幾何綜合試題匯編
201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規(guī)律探索試題匯編
2013年中考數(shù)學三角形相似試題匯編
2013年中考數(shù)學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試題匯編
盤錦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帶答案)
日照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附答案)
方案設計201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題
紹興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大連市2013年數(shù)學中考試卷
珠海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內江市附答案)
(本試卷分A卷(100分)、B卷(60分),滿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A卷(共100分) 一、……
年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水平檢測試卷(含答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 九年級數(shù)學試題 溫馨提示:請同學們將所有試題的答案都……
九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期末試卷(附答案)
九年級數(shù)學試卷 2013.01 (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溫馨提示:同學們,請仔細審……
株洲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一、(每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2013?株洲)一……
河北省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數(shù) 學 試 卷 本試卷分卷Ⅰ和卷Ⅱ兩部分;卷Ⅰ為選擇題,卷Ⅱ為非選擇題. 本試卷滿分為120……
相關閱讀
《整式》課后檢測題
2012年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四次質量調研試卷
命題和證明2013年全國中考題匯編
益陽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沈陽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綿陽市2013年初中升學考試數(shù)學試題
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章證明三復習題
2012年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12月月考試卷(帶答
達州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2013屆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卷(附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