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歷史
>
高二
>
高二歷史上冊期末調(diào)研測試卷(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松江二中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高二歷史加一
考生注意
1.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20分。
2.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題必須涂(選擇題)或寫(非選擇題)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上填寫準考證號和姓名。
4.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
一、選擇題(共60分,每小題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公元前1792年,漢穆拉比成為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法
典》是他留給后人最重要的歷史遺產(chǎn)。公元前1792年屬于
A.公元前18世紀初 B.公元前18世紀末
C.公元前17世紀初 D.公元前17世紀末
2.一位學者介紹某城市豐富的文化資產(chǎn)時,將該地從古以來的宗教信仰比喻成一座房屋。他說:最下層居住的是法老,……再上面一層是基督,最上面一層則是安拉。這個城市位于
A.北非的埃及 B.阿拉伯半島
C.兩河流域 D.巴爾干半島
3.“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經(jīng)常會聽到一陣陣敲擊瓦罐的聲音,路上行人就會像要避開瘟疫一樣紛紛躲在路旁。這是為什么?同樣是人,他們卻要遠離城市居住,同樣是人,他們卻被看成是不可接觸的‘賤民’,就連死了,也要埋到人跡不到的地方!边@樣的情景是由于
A. 古印度社會長期分裂 B. 古印度多種宗教影響
C. 古印度盛行種姓制度 D. 古印度吠陀時代記載
4.《蘇格拉底之死》一書描述道:“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他通過抽簽來到法庭,參加審判蘇格拉底,盡管許多問題聽不懂,但最后舉手投票時,帕帕迪投蘇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說明的是
A. 雅典民主制度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
B. 雅典民主創(chuàng)造了抽簽制、投票制等民主的方式
C. 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D. 雅典民主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或誤用
5.某校歷史興趣小組對古代世界文明進行探究,形成了初步的認識。對下圖中黑色地區(qū)的認識正確的是
A. 佛教產(chǎn)生于此地
B. 西方文明發(fā)源于此地
C. 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建造于此地
D. 世界現(xiàn)存最早成文法典誕生地
6.“她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但她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都獨領風騷,而且還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
A. 古代希臘 B. 中世紀歐洲的城市
C. 古代羅馬 D. 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
7. 蘇格拉底在受審時申辯說:“打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處叮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服你們、指責你們……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像我這樣的人,那么對你們自己造成的損害將會超過對我的殘害。”這段話表明蘇格拉底
A.維護公民生存權利 B.捍衛(wèi)思想自由原則
C.抗議雅典司法不公 D.反對貴族專權暴政
8. 從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約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眾的懲罰,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為作戰(zhàn)失利。為此,柏拉圖提出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問題:“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眾為你治病呢?還是去找醫(yī)術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伯利克利、柏拉圖等代表精英貴族,仇視群眾
B.公元前4世紀后雅典政治腐敗,階級矛盾激化
C.群體決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響民主政治的質量
D.雅典民主既體現(xiàn)了人民主權也保護了城邦利益
9. 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興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參加公民大會,但她卻被拒絕入會場。其主要原因是
A.會議采用“陶片放逐法”,婦女無表決權
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規(guī)定女人不得干預男人事務
C.會議內(nèi)容與女人無關
D.在當時婦女無政治權利
10.羅馬法經(jīng)歷了一個復雜的發(fā)展歷程,它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適應了
A. 維護平民利益的需要B. 外來移民的需要?
C. 鞏固貴族統(tǒng)治的需要D. 維系帝國統(tǒng)治的需要
11.《十二銅表法》制定前,羅馬貴族喜歡用習慣法裁判,主要因為習慣法
A.是傳統(tǒng)法律,不容更改 B.可以保護大眾的利益
C.可以隨意解釋,有利于保護貴族特權 D.是公平的
12. 公元1世紀,古羅馬大將愷撒進軍埃及,與美麗的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相愛,并且兩人有了一個兒子,取名托勒密?愷撒。當愷撒歸國執(zhí)政后,克麗奧佩特拉攜兒子赴羅馬與愷撒相會,并向羅馬法庭為自己和兒子申請羅馬籍,請問法官會判給克麗奧佩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嗎?
A. 會,因為是皇帝的妻子
B. 會,因為此時萬民法已經(jīng)產(chǎn)生
C. 會,因為被征服者如果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會引起社會動蕩
D. 不會,因為此時萬民法與公民法的界限還未消失
13. “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薄妒~表法》。從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確歷史信息是
A.《十二銅表法》是專門解決債務問題的法律條文
B.完全拋棄了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
C.蘊含著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無限制地放縱了貴族的專橫
14. 如果你生活在羅馬帝國時代,你不可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
A.角斗士受到羅馬法的保護 B. 法學家對審判中的案例進行解析
C.皇帝的子女因犯法而獲罪 D. 執(zhí)政官發(fā)布各種行政命令
15. 歷史繪畫可以反映和印證歷史。右圖《克洛維皈依基督教》集中反映了
A.隸農(nóng)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因素的結合
B.農(nóng)奴勞動和地租剝削的結合
C.法蘭克征服者與教會的結合
D.無條件賞賜與有條件分封的結合
16. 馬克?在《世界文明史》中寫到:“與其說中世紀的西方人在張揚一種莊嚴肅穆的宗教精神,還不如說他們是在痛苦的災變面前,期望通過生活的宗教化來為自己找到一條脫離苦海的精神出路!敝惺兰o西歐人面臨的“痛苦的災變”是
A.蠻族的入侵使生產(chǎn)力遭到破壞
B.基督教會地位居高,控制人民思想
C.阿拉伯帝國擴張,與伊斯蘭教沖突
D.拜占庭帝國滅亡,社會動蕩不安
17.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領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盡智,不顧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弊苑Q“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封建農(nóng)奴 B.封建貴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18. 法蘭西王國時期的一份文件寫到:“(我)在上帝的名義下,為了自己的靈魂得到好處……今將某地某區(qū)產(chǎn)業(yè)交出。其條件如下:在我活著的期間,我將從您(指教會貴族)的手中,將以上產(chǎn)業(yè)接受過來,作為您對我的恩賜,我為了享受其使用之權,每年付給您或您的繼承人若干財務物!彼从沉
A. 富有的上層人物向教會捐獻財產(chǎn) B. 自由農(nóng)民農(nóng)奴化
C. 采邑制確立 D. 國王將土地賜予教會
19.“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反映政治制度最終導致了
A.王權越來越強化 B.王國陷于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
C.封建領主的勢力無法發(fā)展 D.國王領地越來越小
20. 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紀某個時期的一家莊園的農(nóng)奴,那么下述生活場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己備帶農(nóng)具和耕畜在領主自營地上每周無償勞動三天
B.除了擁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權外,還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場
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產(chǎn),如鹽和鐵
D.和莊園領主或其他農(nóng)奴發(fā)生訴訟糾紛,經(jīng)莊園法庭審理
21. 喬爾?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說:“城市商人和手工業(yè)者躲在安全的城墻后面,他們享受到的獨立性是東方城市居民所無法想象的。這里既沒有皇帝、哈里發(fā)和蘇丹限制私有財產(chǎn)權,也沒有商人階層的行業(yè)協(xié)會特權”。材料所述現(xiàn)象最早當發(fā)生于
A.中世紀初期的西歐 B.中世紀初期的東歐
C.中世紀后期的西歐 D.中世紀后期的東歐
22. 14世紀前后,英、法相繼出現(xiàn)了新的權力機構——等級代表會議,下列圖示表示其代表的構成,請選出正確的一組 B
23. 大約13世紀起,英、法等先后實行等級君主制,與等級君主制有關的
①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城市的興起和商品經(jīng)濟的活躍引起市民階級勢力的上升 ②其目的是王權通過和新興市民階級相互合作來達到打破西歐中世紀政治的封建割據(jù)分裂局面 ③它是王權借助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tǒng)治的一種政權形式,它的產(chǎn)生有利于中世紀后期王權的上升和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④英國議會的召開和法國三級會議的舉行是等級君主制初步形成的標志。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4. 13、14世紀,西歐社會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政治現(xiàn)象,(如下圖)這種新現(xiàn)
象的特征包括
①不同階層共同參政 ②封建貴族繼續(xù)坐大
③政治權力漸趨集中 ④教會權力不斷膨脹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5. 中世紀大學興起的意義在于
①打破了教會壟斷教育的局面 ②大學的探索精神造就了大批學者
③奠定了近代西歐的教育體制 ④促進了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產(chǎn)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 在中世紀西歐,大學初創(chuàng)時一般都擁有教皇和君主頒發(fā)的特許狀,這能說明
A.教會和君主并不反對大學的創(chuàng)立
B.最初的高等教育機構是為政治服務的
C.最初的高等教育都具有宗教教育的性質
D.最初的大學教師都享有貴族和神職人員待遇
27. 一幅圖畫上描繪人類求知過程的“知識山”,一路逐級而上,分別是語法、數(shù)學、邏輯、音樂、天文、幾何、修辭,在頂峰則是神學。這種概念最可能出現(xiàn)在
A.公元前2世紀的麥加 B.公元3世紀的印度
C.公元13世紀的巴黎 D.公元19世紀的英國
28. 中世紀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產(chǎn)生的概念,主要適用于歐洲。以下對“西歐中世紀”概念的解釋中,不恰當?shù)氖?br> A.希臘羅馬文化期與古典文化復興期之間的時代
B.可以泛指整個歐洲封建制時代
C.是一個神權至上、文化毀滅的黑暗時代
D.緩慢的發(fā)展中孕育著新時代誕生的條件
29. 古埃及象形文字被遺忘的主要原因是①文字艱澀難懂 ②紙草來源枯竭 ③法老不再提倡 ④強勢文化沖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 “任何伯爵或男爵……等直接領有采地之人身故時,如有已達成年之繼承者,于按照舊時數(shù)額繳納繼承稅后,即可享有其遺產(chǎn)!
——1215年《自由大憲章》
從以上材料可以獲得的信息有① 采邑可以無條件地被繼承 ②采邑已經(jīng)演變?yōu)槭酪u領地 ③未成年人不得享有繼承權 ④繼承采邑必須繳納繼承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31. 古代東西方文明特征
看圖分析:古中國與古希臘在地形(地理環(huán)境)、適合從事的經(jīng)濟活動、政治制度的選擇、文明特征這四方面的不同之處。(8分)
圖一:中國戰(zhàn)國時期的地形圖; 圖二:古希臘地形圖
古中國古希臘
地理環(huán)境(2分)
適合從事的經(jīng)濟活動(2分)
選擇的政治制度
(2分)
對外政策(2分)
32. 羅馬法系
材料一 羅馬法規(guī)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
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
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jù)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
后才能受理。當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訴訟,法庭即不予受理。一個人除非被
判有罪,否則即是無罪之人;一個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為自己辯護。
——西塞羅
材料二 雖然法律已經(jīng)頒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體規(guī)定,完全由祭司集
團確定哪一天是黃道吉日可開會或可開庭。因此羅馬史學家李維說:“市民法
深藏于祭司團的神龕之中!惫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倫卡
尼烏斯公開傳授法律知識,解答人們提出的各種法律問題,法律從秘密走向
公開,廣受歡迎。
——周?《羅馬法原論》
材料三 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羅馬相繼確立了內(nèi)務大法官和外務
大法官,處理羅馬市民相互間、外國人相互間的民事糾紛!212年,
卡拉卡拉皇帝頒布《安托尼亞那敕令》,廢除市民與臣民的區(qū)別,準予居住在
羅馬帝國境內(nèi)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權。
——周?《羅馬法原論》
問題:(11分)
(1)從材料一羅馬法有關規(guī)定,歸納出羅馬法的特點。(3分)
(2)結合材料二分析在公元前三世紀中期羅馬法哪些方面發(fā)生了變化?(3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四、五百年間羅馬法又有什么轉變?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從以上四則材料可以看出古羅馬人對法律有怎樣的態(tài)度?(2分)
33. 中世紀城市
材料一 “城鎮(zhèn)最初也受其地區(qū)的貴族、主教或修道院的管制,這一點很符合邏輯!
——本內(nèi)特?霍利斯特:《歐洲中世紀史》
材料二 “有的貴族是迫于城市暴動和反抗的壓力,才發(fā)現(xiàn)這些法令的,有的認識到他們轄地內(nèi)這些繁榮的商業(yè)中心能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而自愿發(fā)布這些法令;還有的貴族則主動在新城鎮(zhèn)里發(fā)布特許令,他們規(guī)劃街道的分布,建起城墻,另外通過給與優(yōu)惠條件的形式吸引商人們的到來。”
——本內(nèi)特?霍利斯特:《歐洲中世紀史》
材料三 (11到12世紀)“沒有一個運動再比城市的興起具有更持久的意義,城市運動,比任何其他中世紀運動更明顯地標志著中世紀時代的消逝和近代史開端。”
——湯普遜《中世紀經(jīng)濟社會史》
問題:
(1)為什么材料一里說“這一點很符合邏輯”(2分)
(2)材料二中講到“城市特許令”,市民們?yōu)槭裁聪胍俺鞘刑卦S令”?(2分)市民們需要什么樣的“城市特許令”?(2分)他們主要通過什么方式取得“城市特許令”?(2分)
(3)材料二里第三類貴族主動發(fā)布“城市特許令”是出于什么樣的動機?(2分)
34. 法國王權的提高
“腓力四世時期,法國王權發(fā)展到新的高度。他為了贏得各階層的政治支持,加強自己的地位,在巴黎圣母院召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次‘三級會議’。”
問題:(7分)
(1)14世紀初,法國“三級會議”的召開有何意義?(1分)
(2)為什么說腓力四世時期法國國王的權力“發(fā)展到新的高度”?(4分)
(3)你如何看待此時法國王權提高這一歷史現(xiàn)象?(2分)
35. 中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特征
中世紀這個概念產(chǎn)生于文藝復興時代,后來泛指整個歐洲封建時代。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們認為,在中世紀,歐洲人經(jīng)歷了愚昧、封閉、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紀”。近年來,學者們經(jīng)過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黑暗的中世紀”的論斷有失偏頗,中世紀在緩慢發(fā)展中孕育著新時代誕生的各種力量。請結合所學知識,評述上述兩種觀點。(24分)
松江二中2010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歷史加一答案
一、選擇題
1-5 AACAD 6-10 ABCDD 11-15 CDCAC
16-20 ABCBC 21-25 CBCAA 26-30 ACCCB
二、非選擇題
31 古代東西方文明特征
古中國古希臘
地形(4分)平原多,山地少,內(nèi)陸成片,
河流旁聚集人口海岸線曲折、港口多、多山、
地區(qū)彼此獨立隔絕
適合從事的經(jīng)濟活動(4分)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灌溉,適合從事農(nóng)業(yè)海外貿(mào)易,適合從事商業(yè)活動
選擇的政治制度
(2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小國寡民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搖籃
文明特征(2分)大河文明(黃色文明)海洋文明(藍色文明)
32. 羅馬法系
(1)重證據(jù);法律至上;辯護制度等(3分)
(2)由秘密走向公開;由祭司貴族壟斷到平民參與;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內(nèi)容(3分)
(3)轉變:由公民法走向萬民法。(2分)隨著羅馬人對外擴張步伐的加速,越來越多的非羅馬外邦人加入到羅馬屬民的行列之中。(1分)羅馬國家為了調(diào)整和處理羅馬人與非羅馬人,以及非羅馬人之間的權利關系,相繼通過和頒布了一系列決議或法令。(1分)
(4)崇尚法治的精神,追求法律地位的平等。(2分)
33. 中世紀城市
(1)由于中世紀城市都建于封建領地之上,因此城市初期的司法權和行政權一般都掌握在領主手中。(2分)
(2)中世紀城市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營造有利于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環(huán)境,與封建領主之間矛盾不斷,爭斗時起。爭取自治是城市反對封建領主斗爭的主要政治目的之一。(2分)
司法權和行政權(2分)金錢贖買和武裝斗爭是常用的兩種手段。(2分)
(3)動機:吸引商人們的到來;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2分)
34. 法國王權的提高
(1)1分
標志著法國等級君主制的形成
(2)
12世紀后,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市復興, 國王與市民聯(lián)合要求打破封建割據(jù), 三級會議召開,司法和軍事權力集中到中央 ,三級會議掌握國家賦稅批準權和分攤權君主權力進一步發(fā)展1分
(3)王權借助于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tǒng)治,提高了國王的權力;王權提高,有助于改變中世紀政治混亂和割據(jù)狀態(tài) ; 王權提高,推動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1分
35. 中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特征
啟蒙思想家說中世紀是“黑暗的世紀”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在中世紀,天主教會處于“萬流歸宗”地位,統(tǒng)治著西歐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遭到毀滅,進步的思想、科學和文化成果被扼殺,中世紀確實有其黑暗的一面。然而,中世紀絕非一無是處。
從內(nèi)容上來講,中世紀是西歐封建制度形成、發(fā)展和衰落的過程。封建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總體上適應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要求,而封建制度衰落階段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興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也同時孕育著資本主義產(chǎn)生的各種力量。
從經(jīng)濟上來講,奴隸制度瓦解,莊園經(jīng)濟形成,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伴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11世紀時,城市開始復興和發(fā)展,而莊園則在14世紀時趨于衰敗。15-16世紀,隨著莊園的解體、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的進步,西歐主要國家開始了資本原始積累,在手工工場里誕生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萌芽。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的興起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加快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最終使西歐從經(jīng)濟上走出了中世紀。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是西歐走出中世紀的根本原因。
從政治上來講,8世紀上半葉的采邑改革形成了封建等級制度,促進了西歐封建制度的發(fā)展,但之后使得國家陷入分裂割據(jù)的混亂狀態(tài)。伴隨著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和城市復興,市民階級力量壯大,市民與王權攜手,于13世紀下半葉形成等級君主制,打破了封建割據(jù),市民的利益和要求開始受到重視。后又在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和民族國家興起的背景下,于15世紀下半葉形成了君主專制,有利于早期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從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末,隨著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專制王權成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的障礙,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通過資產(chǎn)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建立資產(chǎn)階級政權,最終使西歐從政治上走出了中世紀。新的階級力量的壯大和政治制度的沿革是中世紀向近代發(fā)展的政治基礎。
從思想文化上來講,基督教文化的黑暗統(tǒng)治下孕育著新文化的曙光。隨著城市復興和商品經(jīng)濟的活躍,興起了市民文學,成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文學的先河。市民階層出于經(jīng)濟活動的需要,推動開展世俗教育,推動了大學的興起,為日后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和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兩次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解放運動,16世紀興起的宗教改革運動是新興資產(chǎn)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社會改革運動。它們動搖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使西歐從思想領域走出了中世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55974.html
相關閱讀:
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
上一篇:
高二歷史孔子與老子練習題(有答案)
下一篇:
江蘇省鹽城中學高二歷史上冊期末調(diào)研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相關主題
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
高二歷史第一學期《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練習題
2013年高二歷史下冊期中試卷
2013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有答案)
2013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有答案)
高二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評檢測試題(附答案)
黑龍江省哈三中2014-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有答
高二歷史下冊第二次月考試題及答案
高二歷史上冊第二次統(tǒng)測試題(附答案)
高二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帶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高二歷史上冊第八單元測評檢測試題(附答
第22課 文學的繁榮 一、選擇題 1. (2009?江蘇高考)某學者準備給中學生作有關歐美近代現(xiàn)實主……
高二歷史百日維新同步練習(含參考答案)
專題9 2 (本欄目內(nèi)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 一、選擇題 1.戊戌變法法令中有利……
2014-2014學年上學期高二歷史上冊第一次
“華安、連城、永安、漳平一中,龍海二中”五校聯(lián)考 2014-2014學年上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歷……
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測試題(含
第8課 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 五年高考新課標真題演練 1.(08海南歷史)下列各項中,最早記……
高二歷史上冊單元同步練習題(含答案和解
1. 1950年,蘇聯(lián)政府發(fā)行郵票,紀念列寧創(chuàng)辦《火星報》50周年(如圖)。列寧當時創(chuàng)辦該報主要……
相關閱讀
高二歷史上冊第七單元測評檢測試題(含答
高二歷史下冊選修Ⅰ第二單元試題(含答案)
高二歷史第23課美術的輝煌過關練習(含答
高二歷史上期中試卷與答案
高二歷史宋明理學基礎過關測試題(有答案
2013-2014學年度高二歷史上冊第一次月考
2012年山東省東阿縣高二歷史下冊第三次考
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題(附答案)
高二歷史第3課宋明理學達標練習題(有答
2012年高二上學期歷史期末考試題(附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