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歷史
>
高二
>
海南中學高二歷史上冊期終考試試題(文科)(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海南中學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歷史試題(文科)
第一卷(16---20班用)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新約.馬太福音》有一段說:耶穌正在布道,或告耶穌,其母及弟來,欲與耶穌言。耶穌云:“孰為吾母?孰為吾弟?”乃張手向其徒曰“凡遵行吾天父意旨者,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親,一切少的就是我兄弟!币d的這一言論和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哪一學派的觀點最為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某歷史學家對西方一種思想評價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蠻性的權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盡量表現(xiàn)之機會;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種人之神性與其獸性之糾纏”。這一評價針對的是:
A.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馬克思主義 D.自由主義
3、人們之所以將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的思想稱為啟蒙思想,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思想
A.批判了封建專制,對新社會提出設想
B.批判專制主義,提倡自由平等
C.批判宗教,提倡理性
D.否定封建王權,提倡民主自由
4、激光是20世紀以來,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之后,人類的又一重大發(fā)明,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等。這一發(fā)明主要與誰的科學理論創(chuàng)新有關?
A.伽利略 B.牛頓 C.法拉第 D.愛因斯坦
5.“新教徒”“Protestants”一詞,來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 意指 “抗議”和“宣稱”,其抗議的主要對象是
A.世俗君主 B.羅馬教皇 C.封建領主 D.天主教徒
6、在北京一處戰(zhàn)國時期的燕國遺址中出土了燕、韓、趙、魏等國鑄幣3876枚。遼寧、吉林和內蒙古等地也有燕國貨幣出土。上述現(xiàn)象不能說明
A.各諸侯國的貨幣可以相互流通 B.燕國與北方游牧地區(qū)有貿易往來
C.諸侯國之間存在商業(yè)貿易往來 D.燕國都城是戰(zhàn)國時期唯一的商業(yè)中心
7、“在牛頓描述的世界中,處處充滿著井然有序的規(guī)律和法則……于是更多的人開始建立這樣一種世界觀:既然物質世界有著如此的自然規(guī)律,那么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也應該有類似的規(guī)律存在!边@一觀點說明了牛頓的發(fā)現(xiàn)
①可以改變人的世界觀 ②對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產(chǎn)生了影響
③對思想家們描繪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藍圖產(chǎn)生影響 ④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唐代史學家劉知幾認為優(yōu)秀的史學家應當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方面的素質,而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又在“三長”的基礎上提出“史德”。他強調史德的重要性在于
A.史學應該對人民負責 B.史學家應該寫出切合實際的信史
C.史學應該對統(tǒng)治者負責 D.史學家應該為全體國民抒寫歷史
9、有人認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經(jīng)濟長期破壞,政局動蕩不安,長期分裂割據(jù),人心渙散,實是我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應當完全否定!边@種觀點主要忽視了
A.民族融合的作用 B.分裂中孕育的統(tǒng)一
C.江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 D.君主專制逐步的加強
10、陳獨秀說:“1911年10月10日的中國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tǒng)一國家及奴才制的滿清宮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的思想,經(jīng)院派的誦咒書符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他關于辛亥革命的評價
A.代表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認知水平 B.對思想啟蒙方面的局限性認識不足
C.肯定了反對專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歷史事實
11、物質、能量、信息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因素,但人類對三者的認識和應用卻不同步。下列與此相關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原子能利用 經(jīng)典力學 相對論 互聯(lián)網(wǎng)
B.相對論 原子能利用 經(jīng)典力學 互聯(lián)網(wǎng)
C.經(jīng)典力學 相對論 原子能利用 互聯(lián)網(wǎng)
D.經(jīng)典力學 互聯(lián)網(wǎng) 原子能利用 相對論
12、《新青年》創(chuàng)刊后的一年多時間里,發(fā)行量長期徘徊在1000冊左右;1918年后,發(fā)行量猛增至20000冊。出現(xiàn)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科學思想深入人心 B.文學革命的開展
C.十月革命的影響 D.五四運動的影響
13、1880年前后,康有 為游歷香港、上海等地后認為:“覽西人宮室之瑰麗,道路之整潔,巡捕之嚴密,乃始知西人治國有法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上述史料表明:
A.先進的中國人正式提出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張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國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
C.近代中國人開始從“天朝上國”迷夢中醒來
D.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為思想發(fā)生轉變
14、在民國初年北京大學有個辜鴻銘的學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讀書在英國,取了個日本的東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長,是個“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妻是東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閱歷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積極派送留學生 B.中國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近代中國社會對外開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學歸國人員
15、胡適曾說過:“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fā)的!边@里所謂的“樹墩”是指:
A.傳統(tǒng)思想文化 B.君主專制制度 C.傳統(tǒng)的小農經(jīng)濟 D.反動政府的統(tǒng)治
16、孫中山說:“所以我們在中國革命決定采用民權制度,一則為順應世界的潮流,二則為縮短國內戰(zhàn)爭。因為中國自古以來,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們宣傳革命主義,不但是要推翻滿清,并且要建設共和!覀円堰@種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鏟除,一概肅清!狈从吵鰧O中山的民權主義
A.從理論上解決了奪取政權與建設政權的問題
B.表達了資產(chǎn)階級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利益要求
C.表達了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愿望
D.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強烈愿望
17、有學者認為,能夠有效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的政治體制,應該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權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當?shù)氖袌鰧蛐裕蝗蔷哂兄贫葎?chuàng)新的能力。下列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其中四種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晚清(百日維新)模式――缺乏轉化為開明權威體制的制度創(chuàng)新能力
B.孫中山模式(議會民主)――既具有市場導向性又具有權威整合能力
C.毛澤東模式――國家全面控制社會但基本上排斥市場導向
D.鄧小平模式――既有權威整合的強大能力又有市場導向性
18、洋務思潮、維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興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歷史主流,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前期歷史主流的表述,最為確切的是:
A.推翻清朝統(tǒng)治,發(fā)展資本主義 B.爭取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
C.爭取民族獨立,實現(xiàn)中國社會近代化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國侵略勢力
19、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本質特征是:
A.一脈相承且與時俱進 B.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C.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D.中共集體智慧的結晶
20、1986年1月6日,有世界性影響的美國《時代周刊》以中國人鄧小平為首期封面人物(見右圖)。鄧小平當選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①他推行的改革開放的政策,在中國深得人心
②他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 ③他的南方談話改變了中國
④他在改革的同時保持了政治上的穩(wěn)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下面漫畫反映的是票證在不同時期價值的變化,從理論根源上看,導致這種變化的是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fā)展觀
22、根據(jù)對英國南哈姆斯18個教區(qū)手工業(yè)者情況的調查,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鐵匠、水輪工、茅屋工共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運動和農業(yè)革命 B.人口流動的頻繁
C.機械化和工廠化的沖擊 D.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23、1958年3月13日的《光明日報》上有這樣一段文字:“資產(chǎn)階級的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已經(jīng)完全破產(chǎn)。它對我們只有一個用處,就是當作毒草來研究,以便使我們有個反面的教員,使我們學會認識毒草,并把毒草鋤掉變?yōu)榉柿稀!边@反映出:
A.“雙百”方針受到干擾和損害 B.建設社會主義需要強化階級斗爭
C.“右傾”錯誤影響到科學文化發(fā)展 D.批判“毒草”是當時政治發(fā)展的需要
24、“這個畫派的畫家摒棄了傳統(tǒng)的光影、透視和平面表現(xiàn)等技巧,另辟蹊徑,僅以幾何圖形來構筑意象!迸c這句話的理念一致的說法是: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畫中的主角”
C.“如實地表現(xiàn)我所生活的時代的風俗和思想面貌” D.“我不愛理性的繪畫”
25、19世紀中期歐洲有個出版社想出版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小說集《人間喜劇》。為吸引讀者,出版社想為小說配一些插圖,插圖的風格要能與小說的風格一致。以下哪幅作品的畫家最符合出版社的心儀?
A.自由引導人民 B.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C.格爾尼卡 D.向日葵
第二卷(16---20班用)
班級: 學號: 姓名: 分數(shù):
二.解析題(共50分)
27、(18分)為研究毛澤東的思想變化過程,某研究者收集了以下史料:
史料一 : (注釋:①年)在長沙,我第一次看到報紙――《民力報》,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報紙,刊載著一個名叫黃興的湖南人的廣州反清起義和七十二烈士殉難的消息。我深受這篇報道的感動,發(fā)現(xiàn)《民力報》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材料。這份報紙是于右任主編的,他后來成為國民黨的一個有名的領導人。這個時候,我也聽說了孫中山這個人和同盟會的綱領(注釋:②)。當時全國處于第一次革命(注釋:③)的前夜。我激動之下寫了一篇文章貼在學堂的墻上。這是我第一次發(fā)表政見,思想還有些糊涂。我還沒有放棄我對康有為、梁啟超的欽佩。我并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差別。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孫中山從日本請回來當新政府的總統(tǒng),康有為當國務總理,梁啟超當外交部長!
――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毛澤東自述》(1936年6月毛澤東接受斯諾采訪時自述)
史料二:下圖為1911年8月1日《民立報》的影印件,記有“七十二烈士”的報道。
對原始文獻進行?、注釋、解讀,并從文獻出發(fā)認識歷史問題,是歷史研究的重要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史料一中有一處訛誤,有三處(標有①②③序號)需要注釋,請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焙妥⑨。(4分)
(2)依據(jù)史料一,毛澤東當時贊成在中國實行什么政體?屬于什么性質?(2分)
(3)毛澤東為什么說自己當時“思想還有些糊涂”?康有為、梁啟超與孫中山及毛澤東三者所走的救國道路有何不同?(7分)
(4)兩則史料分別屬于什么類型?該研究者利用史料一來研究毛澤東的思想變化過程有何局限性和優(yōu)秀性?為彌補史料一的局限性,該研究者可采用什么方法來增強史料一的意義?(5分)
28、(16分)閱讀下列材料:
《中華文化史》(馮天瑜等著)認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表現(xiàn)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秦漢以后“定型為以儒學為正宗,兼納百家、融匯釋道的帝國文化”;而“在商品經(jīng)濟有較充分發(fā)育的基礎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葉以前的整個中國社會都相當幼弱!
請回答:
(1)列舉春秋戰(zhàn)國時期 “私學文化”中 “民本思潮”的表現(xiàn),并分析這一時期“私學文化”得以產(chǎn)生發(fā)展的經(jīng)濟、政治根源。(7分)
(2)概述秦漢至兩宋時期的“帝國文化”形成的主要過程。(4分)
(3)列舉清中葉以前“市民文化”在文學藝術上的表現(xiàn)。你認為“市民文化”幼弱的根源是什么? (5分)
29.(16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科技發(fā)明統(tǒng)計資料
時間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
中國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
――據(jù)《自然科學大事年表》的統(tǒng)計
材料二: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歷程
1956年,中國組建0038部隊,由錢學森擔任院長,開始謀劃發(fā)展獨立的航天事業(yè)。
1960年,中國自制的第一枚導彈1059發(fā)射成功。
1965年,中國開始正式立項研制航天運載火箭。
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fā)射衛(wèi)星的國家。
1973年,中國第一次衛(wèi)星(長空1號衛(wèi)星)發(fā)射失敗。
1990年,中國自行研制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把美國制造的“亞洲l號”通信衛(wèi)星送入預定的軌道,中國進入國際商業(yè)衛(wèi)星發(fā)射服務市場。
1996年,中國第一次發(fā)射外國衛(wèi)星(“國際星7A'’)失敗。
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升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請回答:
(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發(fā)展趨勢并分析其原因。(8分)
(2)20世紀六七十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航天科技發(fā)展的國際格局和國內經(jīng)濟體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4分)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科技發(fā)展的社會因素有哪些?(4分)
海南中學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歷史答卷(文科)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5 AAADB 6-10 DCBAA 11-15CBDCA 16-20ABCCD 21-25BCAAB
二.材料解析題(共48分)
27、【答案】(18分)
(1)訛誤:《民力報》應為《民立報》。①1911年;②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③辛亥革命。(4分)
(2)贊成實行總統(tǒng)制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性質:資產(chǎn)階級革命性質。(4分)
(3)分不清立憲派與革命派的不同主張。(1分)
道路:①康、梁主張通過改良的手段實行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制;②孫中山:通過革命的手段實行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制;③毛澤東:通過無產(chǎn)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走社會主義道路。(6分)
(4)史料一是口述材料,材料二是原始(實物)史料。史料一局限性:口述史帶有主觀性、片面性和不確定性,要謹慎使用:優(yōu)越性:是當事人口述,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彌補方法:采用二重證據(jù)法或與原始材料相互印證。(5分)
28. 【答案】(16分)
(1)表現(xiàn):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貴君輕”,荀子“民水君舟”。 (3分)
根源: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農經(jīng)濟的發(fā)展);王室衰微、諸侯崛起,分封制遭到破壞。(4分)
(2)漢朝:董仲舒發(fā)揮儒家學說,提出君權神授、大一統(tǒng)的理論,漢武帝采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2分)
宋朝:程灝、程頤、朱熹等吸收釋、道教義,將儒學發(fā)展到理學階段,鞏固了儒學的主體地位。(2分)
(3)表現(xiàn):文學――宋詞、元曲、明清小說;(2分)藝術――風俗畫、京劇。(1分)
原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jīng)濟頑固存在 (2分)
29.【答案】(16分)
(1)趨勢:中國逐漸失去在世界科技發(fā)明中的優(yōu)勢(由領先世界轉為日漸落伍)。(2分)
原因:農耕經(jīng)濟(自然經(jīng)濟)占統(tǒng)治地位,難以對科技發(fā)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教發(fā)展缺少新的推動力;明清時代的君主專制及其文化專制政策,禁錮了人們的頭腦;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視發(fā)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學的興起。(任答三點,6分)
(2)由美蘇冷戰(zhàn)(兩極對峙)到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出現(xiàn);由經(jīng)濟體制轉變?yōu)樯鐣髁x市場經(jīng)濟體制,(4分)
(3)國家政策、國際競爭,時代需要、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任答2點給3分,3點給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66907.html
相關閱讀:
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
上一篇:
高二歷史破解李約瑟難題綜合測試題(附答案)
下一篇:
湖南省醴陵四中2014-2014學年高二下學期入學考試歷史試題(帶答
相關主題
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
高二歷史第一學期《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練習題
2013年高二歷史下冊期中試卷
2013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有答案)
2013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有答案)
高二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評檢測試題(附答案)
黑龍江省哈三中2014-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有答
高二歷史下冊第二次月考試題及答案
高二歷史上冊第二次統(tǒng)測試題(附答案)
高二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帶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高二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時量 90分鐘 滿分 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只有一項是符合題……
高二歷史必修3第八單元試題(有答案)
長白一高高二歷史第八單元 單元質量評估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兩部分。 滿分100分……
長春市十一高中2014-2014學年度高二歷史
長春市十一高中2014-2014學年度高二歷史上冊第一次考試題(附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
浙江省溫州市2014年高二歷史下冊4月月考
浙江省溫州市第十一中學2014-2014學年下學期高二4月月考 歷史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
高二歷史現(xiàn)代中國的科技鞏固檢測試題(帶
第七單元 第1時 一、(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 (2009蘇中七校高三歷史聯(lián)考試……
相關閱讀
高二歷史中國的古代藝術檢測試題(含答案)
高二歷史下冊第一次月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綜合測試題(附答案)
高二歷史上冊期末調研測試卷(附答案)
各地市質檢高考歷史試題分專題匯編:必修
2012年山東省東阿縣高二歷史下冊第三次考
高二歷史上冊單元測評檢測試題(有答案和
高二歷史上冊第四單元測評檢測試題(附答
江蘇省鹽城中學高二歷史上冊期末調研測試
高二歷史上冊單元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