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地理
>
高一
>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j.Co M 學校 臨清 學科 地理
山東省臨清市高中地理學案:第一單元 第三節(jié)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通過課本閱讀了解地球公轉的基礎知識
2.通過分析圖“黃赤交角”和“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掌握節(jié)氣的判斷以及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guī)律。
二、預習內容
一、地球公轉的基礎知識
⑴地球公轉的運動方向 ⑵地球的公轉速度的差異
⑶周期:一恒星年: ;一回歸年:
二、黃赤交角:
【問題導學】
2.黃道和赤道之間的夾角為
3.黃赤交角與地軸和黃道平面的夾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三、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討論】根據我們繪制的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示意圖討論下列問題
⑴ 太陽直射點一直向南移的時段是
⑵ 太陽直射點一直向北移的時段是
⑶ 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時段是
⑷ 地表各點一年中接受陽光直射的次數:
①南、北回歸線上的各點一年中有 次陽光直射的機會。
②南、北回歸線間的各點一年中有 次陽光直射的機會。
③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以北的各點一年中 陽光直射機會。
⑸回歸線與極圈數值的關系 。
四、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討論】:根據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圖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⑴ 如何根據地軸判斷地球的公轉方向
⑵ 區(qū)分二分二至與近日點與遠日點的關系:
⑶ 根據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如何來判斷節(jié)氣?
【拓展】假如黃赤交角變?yōu)?0°則全球的直射范圍與極晝極夜范圍有何變化?
。
課內探究學案
一、地球公轉的特點?
1.地球公轉的方向與周期?
(1)地球公轉的方向與自轉方向一樣,都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公轉方向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方向呈順時針。下圖就表示從北極上空觀察到的地球公轉的方向。? ?
(2)周期: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單位是一年,長度為365日5時48分 46秒,叫做一個回歸年。
2.地 球公轉的軌道與速度?
地球公轉的軌道為近似于正圓的橢圓,太陽位于其中的一個焦點上,如下圖。?
?
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角速度約1°/日;線速度約30千米/秒。?
公轉速度的變化:?
地球繞日公轉遵循開普勒第二定律:同一行星的面積速度保持不變。即行星同太陽的連線在單位時間所掃過的面積相等。上圖中S1、S2、S3分別是地球與太陽連線在一個月內所掃過的面積,據開普勒第二定律可知,S1=S2=S3;從圖中可看出,近日點的弧長大于遠日點的弧長,所以近日點公轉線速度快,而遠日點公轉線速度慢。??
拓展延伸
北極極晝天數多于南極?
北極極晝的天數為186天,而南極極晝的天數則為179天,北極極晝天數比南極多7天。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主要是因為: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兩焦點之一。據開普勒第二定律可知,?
日地連線在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北半球冬半年,日地距離稍近些。要使面積相等,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角度較大,弧長較長。即在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轉的角速度、線速度較大,公轉整個冬半年需時間較短,此時正值北極地區(qū)極夜,南極極晝。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時,公轉速度較慢,需時較長,此時正值北極地區(qū)極晝,南極地區(qū)極夜。所以北極極晝天數多于南極。
二、黃赤交角及影響?
地球自轉的軌道面叫赤道面,地球公轉的軌道面叫黃道面,兩面并不重合,兩個面的交角叫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為23°26′
直接影響:地球公轉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特點:①地球總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的。②地軸在宇宙空間的方向指示不變。從而引起太陽直射點的周年變化。如下圖。?
?
從圖中可以看出,太陽有時直射北半球,有時直射南半球,有時直射在赤道上。太陽直射的范圍最北是北緯23°26′,最南是南緯23°26′。這與目前黃赤交角的大小一致。?
當太陽直射在北緯23°26′時,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以后,太陽直射點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太陽直射在南緯23°26′這一天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后太陽直射點北返,當太陽再次直射赤道這一天時,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又直射北緯23°26′。這樣以一年為周期,太陽直射點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為北半球的冬半年。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
拓展延伸
黃赤交角的變化及影響?
黃赤交角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回歸線和極圈的緯度數。當黃赤交角變大時,回歸線度?
數變大,而極圈度數變小。因五帶的劃分是以回歸線和極圈為依據的,所以影響到五帶范圍的大小。黃赤交角變大時,五帶中熱帶和寒帶的范圍變大,而溫帶的范圍變;當黃赤交角變小時,回歸線的度數變小,極圈的度數變大,故五帶中熱帶和寒帶的范圍變小,溫帶的范圍變大。
課后練習與提高
1.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轉?
B.地球的公轉運動和不變的地軸傾角?
C.太陽的運動?
D.地球的自轉?
2.當地球公轉運行到遠日點附近時,地球上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
A.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快?
B.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慢?
C.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快?
D.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慢?
3.下面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當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時,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此時為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間?
B.南半球逐漸變暖?
C.此時間段內的3月21日太陽直射赤道?
D.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遠?
5.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的角速度較快?
B.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快而線速度慢?
C.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較快?
D.黃赤交角變小?
6.每年的勞動節(jié)到國慶節(jié),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是( 。?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
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
7.讀下圖,完成下 列問題。?
?
(1)圖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改正。?
(2)圖中字母代碼表示的含義是:A為 星;B為 面;C為 面。α、β兩角中, 為黃赤交角,度數是 。?
(3)黃赤交角度數與回歸線度數關系是 。
(4)地球在公轉過程中表現出的特點是 和 基本不變。?
8.讀“地球公轉及其軌道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公轉軌道是正圓?
B.地球運行至A點時大致是1月初?
C.圖示為從南極所看到的地球公轉運動?
D.地球過A點時的運動線速度略小于B點?
9.若黃赤交角由現狀變至23°31′,則會引起的現象是( 。?
A.北極圈范圍增大,南極圈范圍減小?
B.地球上太陽直射的范圍增大?
C.7月份南半球中低緯地區(qū)晝長與夜長的比值減小
D.北極出現極晝的天數增加?
10.2006年6月4日以來,福建省中北部地區(qū)持續(xù)發(fā)生暴雨和特大暴雨,致使閩江支流建溪和霍同溪發(fā)生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此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接近下圖?中的?( 。?
?
A.①?B.②?C.③?D.④?
11.夏至日,下列哪個地點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最多( )?
A.北回歸線附近? B.南回歸線附近? C.赤道附近? D.兩極附近?
12.讀“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
(2)圖中A、B、C、D四地位于近日點附近的是 ,位于遠日點附近的是 。? (3)當地球運行到C點時,公轉速度較 ,此時南半球為 季。?
(4)自地球公轉到C點以后幾天開始,過D點到A點,在此時段,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有何變化?原因是什么??
(5)地球公轉自B?C?D與自D?A?B比較,哪一段用時較長?為什么??
13.讀“太陽直射點周年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
(1)當太陽直射點位于A點時,為 日,當太陽直射點位于D點時,為 日。? (2)當太陽直射點由B點移動到D點時,地球公轉的速度有何變化??
(3)太陽直射點從A點到再次回到A點的時間間隔為 。?
(4)太陽直射點位于圖中 點時,地球距離太陽較近。?
?
第一單元 第三節(jié)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第一課時 地球公轉和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課前預習學案參考答案
一、地球公轉的基礎知識:
⑴地球公轉的運動方向自西向東 ⑵地球的公轉速度的差異:近日點處速度較快,遠日點處速度較慢,由近日點到遠日點速度越來越慢,由遠日點到近日點速度越來越快
⑶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一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二、黃赤交角:
【問題導學】
⑴黃道和赤道之間的夾角為23°26
⑵黃赤交角與地軸和黃道平面的夾角之間的關系:互余
三、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⑴ 太陽直射點一直向南移的時段是6月22日至12月22日
⑵ 太陽直射點一直向北移的時段是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
⑶ 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時段是6月22日至9月23日。
⑷ 地表各點一年中接受陽 光直射的次數:
①南、北回歸線上的各點一年中有一次陽光直射的機會
②南、北回歸線間的各點一年中有兩次陽光直射的機會
③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以北的各點一年中無陽光直射機會
⑸回歸線與極圈數值兩者互余
四、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討論】:
⑴ 如何根據地軸判斷地球的公轉方向地軸總是指向北
⑵ 區(qū)分二分二至與近日點與遠日點的關系:近日點 1月初 冬至 12月22日; 遠日點 7月初 夏至 6月22日。 近日點與遠日點分別位于冬至與夏至相對偏東的位置。
⑶判斷節(jié)氣的方法是: ①先畫出赤道 和地軸垂直② 連接日心和地心,找出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③交點在赤道以南,則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節(jié)氣為冬至,則另外一側為夏至④沿著地球公轉方向:春夏秋冬判斷,從而確定二分。
【拓展】假如黃赤交角變?yōu)?0°則全球的直射范圍與極晝極夜范圍有何變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9036.html
相關閱讀:
2.2 地球表面形態(tài) 第1課時 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 學案(湘教版必
上一篇: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下一篇:
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
相關主題
2.2 地球表面形態(tài) 第1課時 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 學案(湘教版必
高一地理農業(yè)生產與地理活動
高一地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高一地理全球定位系統與交通運輸
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教案
高一地理全球氣候變化
地球表面形態(tài)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總結 學案(人教版必修1)
城市發(fā)展與城市化教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2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學案(湘教版必修2
2.2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學案(湘教版必修2) 【學習目標】 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
水的運動教學學案
水的運動學案 【考綱及課標要求】 考綱:①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 ②……
3.1 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 學案(人教版必修1)
3.1 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 學案(人教版必修1) [學習目標] 1.了解水圈的特點及水體組成。2.掌握……
自然災害與人類
江蘇省丹陽六中案 年級 高一 學科 地理 執(zhí)教 課題自然災害與人類 要求: 1、了解自然災害的……
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
《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第一時教學設計 【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為人教版教材高中……
相關閱讀
第一節(jié)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2.2 氣壓帶和風帶 第1課時 氣壓帶和風帶
北美和美國教案
地球的圈層結構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全球變化對近代人類活動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大氣
3-1氣候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3.3 工業(yè)區(qū)位因素與工業(yè)地域聯系 第1課時
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