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蕭孝穆》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蕭孝穆,淳欽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孫。孝穆廉謹有禮法,累遷西北路招討都監(jiān)。開泰元,遙授建雄軍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保。是術烈等變,孝穆擊走之。冬,進軍可敦城。阻卜結五群 蕭孝穆,淳欽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孫。孝穆廉謹有禮法,累遷西北路招討都監(jiān)。開泰元,遙授建雄軍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保。是術烈等變,孝穆擊走之。冬,進軍可敦城。阻卜結五群牧長查剌、阿睹等,謀中外相應孝穆悉誅之乃嚴備御以待余黨遂潰。以功遷九水諸部安撫使。
太平二,知樞密院事。三,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馬都總管。九,延琳以東京
叛,孝穆為都統(tǒng)討之,戰(zhàn)于蒲水。中軍稍卻,副部署蕭匹敵、都監(jiān)蕭蒲奴以兩翼夾擊,賊潰,追敗之于手山北。延琳走入城,深溝自衛(wèi)。孝穆圍之,筑重城,起樓櫓,使內外不相通,城中撤屋以爨。其將楊詳世等擒延琳以降,遼東悉平。改東京
留守。為政務寬簡,撫納流徙,其民安之。
重熙六,進封吳國王,拜北院樞密使。八,表請籍天下戶口以均徭役,從之。由是政賦稍平,眾悅。九,徙王楚。時天下無事,戶口蕃息,上富于春秋,慨然有南伐之志。群臣多順旨。孝穆諫曰:“
昔太祖南伐,終以無功。鑾馭始旋,反來侵軼。自后連兵二十余,僅得和好,蒸民樂業(yè),南北相通。今國家比之曩日,雖曰富強,然勛臣、宿將往往物故。且宋人無罪,陛下不宜棄先帝盟約。”
時上意已決,書奏不報。以老乞骸骨,不許。十一,復為北院樞密使,更王齊。
孝穆雖椒房親,位高益畏。太后有賜,輒辭不受。妻子無驕色。與人交,始終如一。所薦拔皆忠直士。嘗語人曰:“
樞密選賢而用,何事不濟?若自親煩碎,則大事凝滯矣。”
自蕭合卓以吏才進,其后轉效,不知大體。嘆曰:“
不能移風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
時稱為“
國寶臣”
,目所著文曰《寶老集》。
(選自《遼史》列傳第十七,有刪節(jié))
7.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延琳以東京
叛 以:因為 B.
表請籍天下戶口以均徭役 籍:登記
C.
孝穆雖椒房親 雖:雖然 D.
目所著文曰《寶老集》 目:命名
8.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謀中外/
相應孝穆/
悉誅之/
乃嚴備御以待/
余黨遂潰
B.
謀中外相應/
孝穆悉/
誅之/
乃嚴備/
御以待余黨遂潰
C.
謀中外/
相應孝穆/
悉誅之/
乃嚴備/
御以待余黨遂潰
D.
謀中外相應/
孝穆悉/
誅之/
乃嚴備御以待/
余黨遂潰
9.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蕭孝穆雖然是皇后的弟弟,但不是憑著這層關系直接被封王的,而是憑借卓越的功勞,一步步升遷,最終被封以王位的。
B.
蕭孝穆有很高的才能。他屢次討平叛亂,先后平定了術烈、阻卜等的叛亂。他治世才能卓越,所提建議都很有見地,把東京
治理得井井有條。
C.
遼興宗產生了攻打北宋的想法,蕭孝穆堅決反對。興宗就打定主意不南伐,蕭孝穆寫好的奏書也就沒有上報。
D.
蕭孝穆地位尊崇,但十分謹慎,總是推辭太后的賞賜,對人也始終如一,連他妻子兒女的為人都受了他的影響。
10.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
)為政務寬簡,撫納流徙,其民安之。(6
分)
(2
)不能移風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4
分)
7.A
(在)
8.D
(謀中外相應,孝穆悉誅之,乃嚴備御以待,余黨遂潰)
9.
(C
興宗執(zhí)意南伐,蕭孝穆的奏書上報了但沒有回音)
10.
(1
)他處理政事務求寬松簡約(2
分),安撫并招納流亡的人(2
分),那里的百姓感到十分安定(2
分)
(2
)不能夠移風易俗,茍且地在高位上過活(2
分),臣子的職分像這樣嗎(2
分)
[
附]
參考譯文
蕭孝穆,淳欽皇后的弟弟,阿古只的第五代孫子。孝穆清廉恭謹,(做事)有禮儀法度,多次升官到西北路招討都監(jiān)。開泰元,遠離京都
的他被任命為建雄軍節(jié)度使,兼任檢校太保。這一術烈等叛亂,孝穆把他們打得狼狽而逃。冬天,進軍可敦城。阻卜勾結五個部落的首領查剌、阿睹等,圖謀里應外合(叛亂),孝穆獲悉,處死了他們,于是嚴加戒備防御以等待(叛軍),其余的叛黨于是潰散。憑借功勞升任九水諸部安撫使。
太平二,主持樞密院事務。三,被封為燕王、南京留守、兵馬都總管。九,延琳在東京
叛亂,孝穆作為都統(tǒng)前往討伐他,在蒲水交戰(zhàn)。中軍稍稍后退,副部署蕭匹敵、都監(jiān)蕭蒲奴從兩翼夾擊(敵人),賊兵潰散,追擊到手山北并打敗他們。延琳逃進城中,挖掘很深的壕溝而自衛(wèi)。孝穆(率兵)包圍他們,筑起雙重城墻,建起?望樓,使城內外不能互相聯系,城中的人撤房屋以燒火做飯。延琳的大將楊詳世等人擒拿著延琳來投降,遼東就全部被平定了。(孝穆)改任東京
留守。他處理政事務求寬松簡約,安撫并招納流亡的人,那里的百姓感到十分安定。
重熙六,(孝穆)被進封為吳國王,擔任北院樞密使。八,上表請求登記天下戶口以平均徭役,(皇上)聽從了這建議。從此征收賦稅漸漸平均了,百姓十分高興。九,轉任楚王。當時天下太平,人口增殖,皇上又富力強,激昂地有了向南進伐之意向。群臣大多順從皇上的旨意。孝穆勸諫說:“
從前太祖向南征伐,以無功而結束;噬系能囻{剛剛回來,(南方的宋人)反過來攻打我們。從那以后兵禍連續(xù)二十多,僅僅能夠講和,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南北互相通好。現在國家與從前相比,雖說富強了,但是功臣、老將大多已經過世。而且宋人沒有罪過,陛下不應該放棄先帝訂立的盟約。”
當時皇上的主意已定,奏書上達沒有回音。(孝穆)就以紀老邁為借口請求辭官回鄉(xiāng),沒被批準。十一,再次擔任北院樞密使,改到齊國做王。
孝穆雖然是皇后的之親戚,職位越高(內心)越是擔憂。太后有所賞賜,總是推辭不接受。妻子兒女也沒有傲慢的臉色。與人交往,始終如一。所舉薦選拔的都是忠誠正直的人。曾經對人說:“
樞密選拔賢能的人而任用,什么事不能成功?如果親自去處理那些瑣碎的事,那么大事就被耽擱了。”
從蕭合卓因為有做官的才能被任用,那以后就轉失了效果,不懂得關系大局的道理。孝穆感嘆說:“
不能夠移風易俗,茍且地在高位上過活,臣子的職分像這樣嗎?”
時人稱孝穆為“
國寶臣”
,把他所著的文集命名為《寶老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25226.html

相關閱讀:《蒯恩,字道恩》閱讀
《杜詩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聊且園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張昭,字潛夫》閱讀答案附譯文
節(jié)選自清?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遺稿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