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shù)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shù)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辭賦精選
>
問答體賦發(fā)展簡史 顧鶴 撰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辭賦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問答體賦發(fā)展簡史 顧鶴 撰 來源:天下心
(一)、問答體的發(fā)展情況
從漢代的問答體賦的淵源上講,它比七體賦早多了,與賦的最初形成是同步的。先秦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問答體賦,荀子賦十篇中現(xiàn)存“禮、智、云、蠶、箴”,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以賦命名的作品。五賦全部采用暗示問答體,先斂藏謎底,極力狀物,說出謎面,然后假稱不識,請問其名;答語是以疑問口吻,演義陳理,謎底最終才揭曉。例如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生者以壽,死者以葬;城廓以固,三軍以強;粹而王,駁而伯,無一焉而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與?簡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匹夫隆之則為圣人,諸侯隆之則四海者與?致明而約,甚順而體,請歸之禮。譯:“這里有一件大的東西,不是絲也不是帛,但卻能成文章;不是日也不是月,但卻為天下而明耀;生者得以長壽,死者得以殯葬;城郭得以堅固,三軍得以威強;純?nèi)涂梢酝,駁雜也可為諸侯之長,兩者都沒有就要敗亡。臣我愚魯不知,敢請教於君上。”君上說:“這個是有文理而沒有采色的吧?簡明易知而極有文理的吧?是君子所敬重而小人所輕賤的吧?其本性如果得不到它就如同禽獸,本性如能得到它就會雅如的吧?匹夫尊崇它就可以成為圣人,諸侯尊崇它就會統(tǒng)一四海的吧?極顯明而簡約,很順達而有禮,請歸之於禮。”這里除了問者的問,連答者也大部分用問的形式,最后才簡略地說出答案。因此問是文章的主體。問答體的發(fā)展在賦中是最豐富多彩的,于此也可看出賦體的發(fā)展情況。屈原對這種問的形式采取了全新的兩歧處理辦法,一是《天問》《卜居》,把答案全部清除,只問不答,只剩下問,問成為全體。一是《漁父》把回答部分改為以敘述為主,這樣問與答的形式?jīng)芪挤置。宋玉一方面鞏固了屈原的有問有答方式,像《風賦》《高唐賦》《神女賦》。一方面發(fā)展這種有問有答方式,對問答體的問部分進行了弱化,說話的雙方產(chǎn)生了巨大的篇幅差異,有主有次,問的簡單,是次要的。答的詳細,是主要的。問成為文章寫作的手段、引子,答才是目的,《昭明文選》把宋玉《對楚王問》的這種問答方式稱為“對問”。另一方面的改革是把《漁父》連續(xù)的問連續(xù)的答,改為《對楚王問》中只一問一答,答是全文的主體。這種形式后人在賦中多喜用之,尤其在短賦中。對于邊問邊答改為一問一答的形式,其中有一個過渡階段,即邊問邊答的弱化虛化,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第一段有四個簡單的提問,保持了邊問邊答的形式,但那三個問題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過場話,中心話題其實只是最后一問。這種形式的賦很有一些。這是有問有答向一問一答的過渡。進行弱化的還有西漢的枚乘,把這種問答體發(fā)展為七段制,每段有問有答,仍然以答為主,稱為七體賦。七段是七個方面,它們是并列的。揚雄的《羽獵賦》,甚至弱化到問答體只是文章的一個引子,不占有重要的地位。東方朔則對問部分進行了強化,對這種問答進行了提高,一是段落靈活,多少段不固定,更主要的是對問的處理,不是并列的問,而是強化,當然這種強化不是走荀子的老路,增加問的文字數(shù)量。他采用層遞的問,一層接一層深入的問下去,就像議論文的層層深入的論證一樣。這是問答體賦中水平最高的形式。他的《答客難》被稱之為問難體或設(shè)論體。對問進行強化的,最典型的有王褒,他的《四子講德論》對問答體有所發(fā)展,采取了互問互答,雙方問難的形式。人員也由兩人增加為三人。這種典型,表現(xiàn)在它們是兩個人或幾個人輪流上場、互相爭辯,每個人的觀點既相關(guān)又能自成一體。這樣問者可變成答者,答者可以變成問者,主角次角可以互換,雙方商討或群毆。有點像文革中的群眾辯論。通常一問一答以答為主,嵇康的《卜疑》反其道而行之,在一問一答中問的篇幅大,答只簡單的幾句。提問部分吸取了《天問》的一連串的問,這是一種回歸。這也是對問進行強化的一種方式。
(二)、問答體的模式與角色
模式:問答體賦,常見的是在開頭通過兩個虛擬人物的簡單對話,介紹賦中人物問對的緣由,以便引起下文。角色:賦的主要部分原來是由君和臣組成,君是發(fā)問方,臣是回答方,后來,東方朔發(fā)明主客問答,由虛擬的“主”或“客”的高談闊論構(gòu)成,主客問答只是賦體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實際上反映的都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結(jié)尾都是一個模式,必以一方向另一方心悅誠服而告終,往往在結(jié)尾時加上一段韻文。后來出現(xiàn)的互問互答形式,幾乎已沒有主角次角之分了。后來還出現(xiàn)了角色虛化現(xiàn)象,用“或”來代替提問的人,人物的身份不明。
(三)、問答體的意義
問答體給賦帶來了嶄新的變化。從形式上看,非問答體賦是抒情型的,問答體賦則是真正諷諫型的作品,前者總是追求讀者的共嗚,突出了情感的交流,后者則通過問答體加強了文章的復雜性,拉開了作者與作品的情感距離,有利于理性的思索。從表達上看,非問答體賦寫的是事物的場景,渲染氣氛,夸張場面等,敘事描寫手法更重。問答體賦摹擬辯論場面,通過人物的答辯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態(tài)度、
智慧
,議論手法更重。第三是立意,非問答體賦多是贊頌性的,問答體主要在諷諫。是漢賦中主要的諷諫作品。問答體賦不僅在漢賦、在漢代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長久的影響,問答體賦分化出好幾種賦體,大大豐富了賦體陣營。它也影響到
詩詞
,誕生了好幾種雜體詩詩體。賦中的許多名篇,如韓愈《進學解》、《送窮文》、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后赤壁賦》都采用了問答體,而且皆有所本?梢哉f,對問答體這種古老的表現(xiàn)手法而言,漢代的問答體賦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四)、問答體賦與問答體賦體
古代的“體”,概念有些含糊,在詩文中,可以是體裁,也可以是風格(表現(xiàn)手法)。比如七體賦,一般指的是體裁,問答體一般指的是寫法。我們知道體裁的一個要素是某種寫法貫穿到底,因此當這種寫法貫穿到底,那么這種寫法便成為一種體裁了。問答體賦就具有這種特點,為了區(qū)別這兩種不同情況,我們可以用問答體賦和問答體賦體兩個
詞語
來區(qū)別。比如邊問邊答,它把問答法貫徹到底,所以它又可說問答體賦體,七體賦、主客問難、互問互答,如果問答法全文貫徹到底,它們便都是賦體。如果沒有貫徹到底,就不是問答體賦體,而是問答體賦。一問一答(對問)就不是問答體賦體,因為貫徹到底應(yīng)有幾個回合,一個回合不算。
(五)、問答體賦體的分化
邊問邊答、互問互答都是問答體賦體,還有一些問答體賦體是可以獨立出去的。1.設(shè)問體這是問答體中特殊的一種,它只問不答,在問答體中是不完整,但正因為它缺胳膊,更符合雜體的特性。如《天問》,其中的提問一是提出來引起大家注意;二是明知故問,起強調(diào)、突出的作用;三是有許多是在他那個時代尚未解決而他有懷疑的。除了第一條可回答,其他以不宜回答為妙。一問到底,是一種方法貫徹到底了,因此它是一種體。2.七體賦見第一節(jié)《七體賦》。結(jié)構(gòu)上固定的七段,安排上“六過一是”寫法上問答體。這是賦中最早獨立出來的一種體。3.問難體(又叫設(shè)論體)“難”是西漢東方朔首創(chuàng)的一種古文體。東方朔“始設(shè)客難”,“學者爭慕效之,假主客遣抑郁者篇章疊見”(《文選》)。蕭統(tǒng)在《文選》中將《答客難》系列文辭歸為一類,總名曰“設(shè)論”!段男牡颀垺妨腥腚s文?梢,自朔始設(shè)客難,后來已發(fā)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答難體與七體賦成為問答體賦中的兩種獨立的賦體。此體同于七體,亦主客問答之作。東方朔的《答客難》從君臣問答的老模式中走出,設(shè)計了主客二人的問難與答辯。別具一格,開創(chuàng)了一代“設(shè)論”文體,開了賦體文學的新領(lǐng)域。但一主一次的格局沒變,君臣問答以臣答為主,主客問難也以主答為主。所不同者,一是問難體不必固定七段,二是在于提問的層遞深入,這與各種問答體賦都不同,因此它具有獨立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cifu/724049.html
相關(guān)閱讀:
唐?陸贄《冬至曰陪位聽太和樂賦(以“文德光宅,天敬萬壽”為韻
過云木冰記翻譯
唐朝王子先《進賢冠賦》《笏賦》
唐朝湛賁《日五色賦》
唐朝范傳正《進善旌賦》《風過簫賦》
上一篇:
七發(fā)原文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主題
西漢王褒《責須髯奴辭》賞析
關(guān)于駢文與賦
虎丘記翻譯
戰(zhàn)國時代?宋玉《風賦》
辭賦精選之刺世疾邪賦原文與翻譯
唐?賈?《蜘蛛賦》
唐朝任華《明堂賦》
明?李東陽《石淙??并序》
宋?歐陽修 《鳴蟬賦?并序〔嘉?元年〕》
唐朝楊系《通天臺賦》
推薦閱讀
清?余丙照《賦學指南》卷七:論首段
清?余丙照《賦學指南》卷七:論首段 來源:丁文龍 【清余丙照《賦學指南》卷七】 論首段 賦……
唐朝馬逢《西郊迎秋賦》
唐朝馬逢《西郊迎秋賦》 來源:天山客 馬逢 逢,開元時人。 ◇ 西郊迎秋賦(以題為韻) 稽……
春江花月夜賞析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
風賦賞析
朝代:先秦 作者:宋玉 原文: 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
冷泉亭記
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2]。就郡言[3],靈隱寺為尤[4]。由寺觀[5],冷泉亭為甲[6]。亭在山下……
相關(guān)閱讀
漢?揚雄《甘泉?》
唐朝賈棱《明水賦》
先秦?屈原《九歌?國殤(1)》
先秦?屈原《九章?懷沙(1)》
唐朝仲之元《玉賦》
唐朝 王##(疑為范崇凱) 《明堂賦》《花
唐?元稹《鎮(zhèn)圭賦(以“王者端拱,四維鎮(zhèn)
唐朝齊映《冬日可愛賦》
漢朝楊雄代表作《長楊賦》(并序)欣賞
辭賦精選之書幽芳亭記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