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夢圓飛天教材分析這篇通訊報道了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經(jīng)過,抒發(fā)了中國人民夢想成真的壯志豪情。本結(jié)構(gòu)十分切合通訊報道的特點,充滿了豪情壯志,令讀者難忘。 標題“夢圓飛天”,亦即“夢圓于飛天”,意思是在飛天上面圓了夢。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想象課所描寫的情景,體會“神舟”5號發(fā)射時人們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結(jié)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場面談談自己的感受。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讀熟讀通,體會中國人民實現(xiàn)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悅與自豪。教學課時 3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熟悉課,質(zhì)疑問難。 教學準備多媒體 生字新詞卡片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課題,簡介“神舟”5號發(fā)射成功的有關情況。 2、播放神舟5號發(fā)射錄像。 3、師生談感受。 二、初讀課 1.課是如何記錄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的? 2.布置學生自讀課。 3。提出要求: (1)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2)讀準生字新詞,根據(jù)上下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3)把課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句子或者長句多讀幾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4)邊讀邊思考:課描寫了哪些激動人心的場面?是如何描寫的? 4.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按自然段讀課。 (2)布置其他同學認真聽(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執(zhí)”是翹舌音。 5.布置學生默讀課,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反復朗讀。 三、交流感悟 1.聽寫部分詞語。 2.安排學生代表上臺朗讀課,簡單賞析課。 3.質(zhì)疑問難: (1)哪些場面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對課中的詞語或句子有什么獨到的見解? (3)教師給予解答。 (補充資料 ) A俄羅斯塔斯社在今日頭條顯著位置,報道了中國“神舟”五號發(fā)射的消息。稱:“38歲的中國人楊利偉是第431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個中國公民! B 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中,吃飯有幾種吃法。一種是坐著不動,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樣,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另一種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塊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間不動,人飛過去用嘴湊上去咬住它。吃飯的時候要閉著嘴吃,千萬不能叫食物殘渣漏到嘴外邊去,否則食物渣子會在空中飄浮不落,很難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辦了。 四、安排寫字練習 指導寫習字冊,教師巡回指導 五、布置作業(yè) 1、 熟讀課,準備在課堂上朗讀 2、 思考:課按什么順序記敘,可以分幾個部分?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精讀感悟。 2.憑借具體的語言字感受氛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去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3.通過學習,解決遺留的問題。教學準備多媒體 投影字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課,指出優(yōu)缺點,教師進行現(xiàn)場指導。 3、師生共同復習第一課時內(nèi)容。 二、精讀感悟 1、簡單指導,理清課脈絡。 (1)點名事件發(fā)生的時間。 (2)重點寫人們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為“神舟5號”送行時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3)寫發(fā)射的場面扣人心弦。 (4)寫楊利偉在太空中問候大家。 (5)點名了此次發(fā)射飛船的重大意義。 2、朗讀1自然段。強調(diào)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 3、朗讀2-5自然段。 感受人們?yōu)樯裰?號送行場面的熱烈。在送行的人中,有“與宇航員朝夕相處的教練、專家”,有“手舉鮮花的少先隊員”,他們“人人臉上寫滿了喜悅與自豪”。朗讀時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氣氛表達出。 師生朗讀,體會喜悅心情。 4、指導朗讀感悟“發(fā)射”情節(jié)。 指導讀好“隨著發(fā)射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人們的心弦都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一句想象當時的進展氣氛。 反復讓學生演練“十、九、八……點火……起飛……” 讀出現(xiàn)場特有的氣氛。 點名讀,分角色讀。 播放發(fā)射錄像,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再指導朗讀,注意展開想象,讀出氣勢。 “一片歡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澎湃的激情……”這句話朗讀時要讀出節(jié)奏感,讀出內(nèi)在的一層比一層更強烈的人的感情。 5、指導朗讀楊利偉的話。 (1) 請學生讀第三部分。 (2)楊利偉的話有兩處。第一處是當飛船運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時,楊利偉神情地向地球發(fā)回的問候。“向世界全國人民問好!……”讀這段話時,注意指導學生體會楊利偉當時的激動和難以抑制的豪邁之情。 (3)請男同學和女同學輪流朗讀。 (4)請小組中朗讀得最好的同學到臺上朗讀。 三、合作探究 1、老師提問:在神舟5號”飛船發(fā)射的過程中,哪些場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組合作探究。 3、指導方法: (1)再讀課,進行系統(tǒng)思考。 (2)默讀課,自己在中畫出相關句子。 (3)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感觸。 (4)開展互動,朗讀自己最感動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朗讀練習。 2、把自己搜集的有關太空知識的圖片和資料進行交流。 第 三 教 時教學目標: 1.總結(jié)課,質(zhì)疑問難。 2、課堂表演,再現(xiàn)課為我們描寫的情景。 3 把自己搜集的有關太空知識的圖片和資料進行交流。 教學重難點:學生的吸收消化,再現(xiàn)課為我們描寫的情景。 一、師生總結(jié) 1、播放課錄音,對課做簡單的回顧。 2、師生互問互答,對課進行總結(jié)。 3、對教學的下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動員指導。 二、課堂表演 教師的話:我們將要表演的《夢圓飛天》反映了神舟五號飛船發(fā)射成功后酒泉大地上人們歡慶的熱烈場面。 片段: 出示字幕:現(xiàn)場指揮員不時傳出的各種指令,重重地敲打著人們的心。零號指揮員開始最后10秒倒計時:10、9、8、7、6、5、4、3、2、1。O 師:為什么激動? 生:因為倒計時的時候就要發(fā)射了。 師:對,首次發(fā)射的激動,把它讀出,零號指揮員開始 生大聲讀10、9、8、7、6、5、4、3、2、1師:從你們的聲音表情看出了激動,還想說什么?生:我覺得這十秒鐘是全世界關注的十秒鐘。vyYo生:我想到了我在跳水到了最后十秒鐘,我的心像兔子在跳。 師:這是怎樣的10秒呢?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期盼凝聚的10秒!雖短猶長的10秒!9 牽動13億中國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讓人們激動、緊張、擔憂的10秒。 零號指揮員倒計時 hx$( 生:10、9、8、7、6、5、4、3、2、1 師:從哪體會到到了最激動的時刻。 生:因為到了中國人最自豪的時間。 師:請零號指揮員開始十秒倒計時。 生倒計時。 師:多么緊張的十秒啊。誰再說一說。 生:我覺得這十秒讓我非常緊張。 師:課里哪個詞可以表現(xiàn)。I 生:重重的敲打。 生再讀。 師:這十秒多么重大,讓我們零號指揮員一起發(fā)令。生讀。 師:伴隨著滾滾的濃煙,神舟五號沖上了遼闊的碧空。 出示:神舟五號升天情景。 三、資料交流 1、教師說說資料交流的意義。 2、小組進行交流。 3、班級交流,教師指導。 四、練習布置1、練習冊。 2、課后練習3、4題。板書設計6.夢圓飛天送行----發(fā)射----問候----夢圓7.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科普題材的課,全圍繞為什么說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展開,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異這一深奧而復雜的科學道理以“孿生兄弟”的表達方式展示在讀者面前,既有趣,又親切。通過本的學習,要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培養(yǎng)科學研究的志向。這篇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引導學生真正讀懂課內(nèi)容,展開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稱為地球“孿生兄弟”的道理,并通過朗讀體會課是怎樣一步一步把道理說清楚的。新課標第一網(wǎng)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理解課內(nèi)容,了解人們?yōu)槭裁窗训厍蚝突鹦欠Q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激發(fā)學生探究宇宙奧妙的興趣和培養(yǎng)熱愛科學研究的志向。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理解課內(nèi)容,了解人們?yōu)槭裁窗训厍蚝突鹦欠Q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激發(fā)學生探究宇宙奧妙的興趣和培養(yǎng)熱愛科學研究的志向。教學課時 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2。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由課題入手,初步把握“孿生兄弟”的含義。教學準備生字新詞卡片 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師板書“孿生兄弟”,指名說說含義,逐步補全課題“地球的”“火星”,簡要說明地球與火星的關系。2.用演示兩者的真實圖片,作一個初步的了解。3.課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二、初讀課1.帶著心上問題讀課,要求:(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2)不理解的字詞同桌相互質(zhì)疑。(3)思考交流“課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2.檢查自讀情況,掃清閱讀障礙。3.思考交流“課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4.分析理解課第一自然段。(1)自由讀,想:從哪里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是“孿生兄弟”?(兄弟倆長得太太像了)分別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讀讀、記記兩者的相似之處。(3)師述:課以四個“同樣”所表達的內(nèi)容表現(xiàn)了含義,突出了題和主題。再讀讀理解。(4)引入:由此人們也作出了這樣的推測????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5.為什么會作出如此推測呢?自讀下思考,并弄明白課又介紹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6.簡單分析交流后給課劃分層次,概括大意。第一段(1):“孿生兄弟”推測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兩種。第三段(6-8):闡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卻不能的原因。7.按段讀課,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三、小結(jié)四、作業(yè)1.抄寫生字新詞2.熟讀課。第二課時教學目的1.有感情的朗讀課。2.理解課內(nèi)容,了解人們?yōu)槭裁窗训厍蚝突鹦欠Q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弄明白兩者的相似之處與差異之處。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齊讀課題。2.說說人們?yōu)槭裁窗训厍蚝突鹦欠Q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齊讀課第一自然段。3.這孿生兄弟有什么相似之處與差異之處呢?帶著問題自由讀課。二、精讀課(一)學習第二段。1.指導學生觀看一組關于火星表面情況的圖像,說出自己的觀察所得。2.從課中找出相關語句證明火星上曾經(jīng)有水的存在。“2003年3月……分析……證實……”可見,火星有水的推斷是具有科學根據(jù)的。哪句話又能證明推斷的可信性呢?讀句“科學家研究分析了……亞馬遜河。”激發(fā)探究“火星上的水從哪里”的興趣。3.齊讀第3 自然段,說說水的第一種猜測,讀讀第4自然段,說說水的第二種猜想。多讀把握領會。也可同桌間合作介紹水的兩種推測。4.演示,指名學生作模擬介紹,說明水的推測。5.讀課進一步把握內(nèi)容。(二)學習第二段1.過渡:火星與地球,同樣是行星,環(huán)境相似,水的相似,“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而且孕育出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還多”,“為什么沒能留住呢?”2.帶著問題講課,找出原因。3.指名交流,分析指導。(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對物體的吸引力也小得多。(2)找出具體描述的句子,讀讀,體會作者形象化的的寫法寫出了氣體脫離火星表面的過程。如“大逃亡、裹挾著”賦予人的性格。4.水是生命的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認為呢?科學家又是怎么認為的呢?引導讀句理解“然而……”5.可是,在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jù)可以證明之前任何結(jié)論都不能武斷(辨別“果斷”),科學的探究態(tài)度必須是嚴謹、一絲不茍,不得一絲馬虎。火星上生命的存在與否,這是個怎樣的謎?你想知道嗎?那么,請學好科學化知識,努力去探究吧?茖W的大門正為你敞開著。三、結(jié)合板書,總結(jié)全1。弄明白“為什么說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2.齊讀全,作內(nèi)容的整體回顧與把握。四、作業(yè)選用作業(yè)設計板書設計7.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相似處 同樣……有水和生命存在差異處 水沒能留住努力探究科學奧秘 生命存在(謎)8.神奇的克隆教材分析《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紹克隆技術的科普說明。以通俗易懂,兒童化的語言,揭開了克隆的神秘面紗,展示了克隆技術給人類生活帶的美麗圖景。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教學重難點:1、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2、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2.掌握課內(nèi)容,了解“克隆”意義。教學準備生字新詞卡片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1、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對科學充滿了好奇,對生活充滿了幻想,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奇妙的克隆》(板書),也是有關科學奧秘的?凑n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2、交流有關克隆的資料。二、初讀課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把全讀通。2、畫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3、邊讀邊思考課前提的問題。三、檢查自學效果:1、指名讀課,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讀正確。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四、分段指名讀課提出學習要求:課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五、指導書寫生字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六、作業(yè)1、抄寫生字詞2、練讀課第二課時教學目的1.了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方法。2.激發(fā)學生共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愫。教學準備投影字 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課主要寫了什么?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二、精讀課:學習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讀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中是怎樣說明的?2、怎樣讀第一自然段,誰試試?3、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它們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4、教師引讀“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部分。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讀課第三自然段,畫出寫“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的句子,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號)6、你讀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7、你還讀懂了什么?根據(jù)收集的資料談談“壓條”和“嫁接”。學習第五自然段:1、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樣得的?“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小組討論交流)隨機引導理解、感情朗讀:從“……可以……也可以……”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zhì)優(yōu)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從“……還可以……,從而……”體會克隆在保護生態(tài)方面的重要意義。從“……能夠……能夠……,一旦……就能……”體會克隆技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2、教師引讀學習第九自然段: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揮想像。(小組討論交流,再在全班交流)三、總結(jié)課,了解說明方法1、齊讀全:課寫了什么,按照什么順序?qū)懙?用了什么說明方法?2、讀了課,你有什么想法?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這是科學家們的巨大貢獻,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四、作業(yè):作《假如我是克隆專家》板書: 8.神奇的克隆克隆是什么 神話 動物 植物 低等生物 多利” 誕生 了不起 愛科學 造福人類 食物 畜牧 生態(tài) 醫(yī)學 學科學 誘人前景習作2教學要求1, 通過閱讀《拔河》這篇作主,再根據(jù)自己的拔河體驗,了解其習作中存在的問題。2, 認真閱讀老師的批語,了解“眉批”和“總批”的內(nèi)容及位置,讀懂教師的修改意見,明確寫好作的具體要求。3, 參照老師的修改意見,積極討論交流后,認真修改作,并從中掌握修改作的步驟和方法。教學時間 兩課時一,情境渲染,明確要求1, 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圖片,同時播放拔河現(xiàn)場的錄音,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2, 學生就拔河的過程,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3, 教師導入:有一位同學就這次比賽寫了一篇《拔河》的作,我們這節(jié)課的任務就是幫助他修改修改。4, 教師板書課題,提示本次習作的內(nèi)容和要求。二,初讀內(nèi)容,查找缺點。1, 投影出示《拔河》的內(nèi)容,學生邊朗讀邊找出這篇作中存在的問題。2, 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拔河體驗,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在班上匯報。3, 指導學生讀懂課本上老師的修改意見,比較老師批語和學生匯報之同的不同,進一步明確修改作的具體要求。4,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眉批和總批,及時小結(jié):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中字、詞、句、段方面的優(yōu)缺點。三,再讀作,明確改法1, 學生默讀全,思考本篇作如何修改,可用鉛筆在中作適當?shù)呐ⅰ?br>2, 引導學生討論,同桌各揉已見,小組內(nèi)交流。3, 教師點撥:寫好《拔河》這篇作,除了注意寫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體過程,還要注意重點突出,主次分明。4, 學生再次欣賞拔河的錄音,重點討論第五自然段中場面描寫的改法。5, 師生共同小結(jié):在這篇作中要側(cè)重寫好第一次比賽的場面,不僅要寫出場景的氣氛,還必須抓住典型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進行具體刻畫,做到點面結(jié)合,才會生動、活潑、感人。四,學生修改,最后謄抄1, 學生作,力求做到成迅速連貫,一氣呵成。2, 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盡量避免打斷學生的思路。3, 教師采用“對比評改”的方法,選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次的習作,讓學生討論比較,從中獲益。4, 學生自查自改,最后謄清。練習二教材分析本次練習安排了五項訓練內(nèi)容,包括:語與生活、誦讀與積累、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些毛筆字。教學要求1, 學習“看”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學生積累同義詞和近義詞。2, 誦讀和熟記12個詞匯。3, 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4, 學會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連貫表達意思。5, 學寫毛筆字。教學時間 兩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第一題1, 教學第一部分。(1)創(chuàng)設情境。(2)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比較用“看”和“緊盯”哪個更好。(3)讓學生通過比較說出什么情況下用“看”,什么情況下用“緊盯”,并得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用“緊盯”的結(jié)論。(4)學生讀出題中所列的“看”的同義詞、近義詞。2, 教學第二部分。(1)鼓勵學生想想還有哪些和“看”意義相近的詞,然后說出,看誰說得多。(2)讓學生思考并說出各個詞的適用場合。(3)要求學生說出幾個使用所列詞語的完整句子,體會這些詞在句中的作用和好處。3, 教學第三部分。(1)讓學生讀題中的五個詞,進一步了解它們的意思,辨別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讓學生仔細閱讀五個句子,嘗試在空白處填上最恰當?shù)脑~語。(3)教師評議,看詞語填得是否貼切、生動、準確、通順。4, 教學第四部分。(1)學生讀八個成語。(2)教師指出這些詞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讓學生在詞中找找看,拿不準的可以查查字典。(3)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答案。二,教學第二題1, 誦讀詞語。(1) 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2)全班交流,教師,指導誰準字音。(3) 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4) 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5)通過讀講成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查成成語詞典。2, 積累反饋。三,教學第三題。1, 指導。(1) 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夢圓飛天》。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 讓學生說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 教師重點指導“浩瀚、腳印”等詞的間架結(jié)構(gòu)和整體布局。 2, 練習 3, 反饋。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根據(jù)課前準備,分別就是未的衣食住用行展開暢想。 (2)分組推選同學上臺將自己對未的暢想說出,要求語言表達通順、流暢。 4, 反饋。 五,教學第五題 1, 出示學生優(yōu)秀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 2, 學生對照自己的毛筆字感受。 3, 審題。 4, 指導。 (1)教師邊范寫邊講解“工、母”的書寫方法。 (2) 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再指導。 5, 練習。 (1)學生再次繩其祖武,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3 JiYi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