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冊價值與價值觀基礎復習訓練題(帶答案和解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4.12.1價值與價值觀能力提升
一、單項選擇題
1.武漢市新洲區(qū)農民陶銳從自燃公交車中救出20多名乘客,榮獲“武昌區(qū)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并獲得2 000元獎金。這說明(  )
A.人生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物質貢獻
B.人既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
C.舍己救人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D.實現(xiàn)人生價值應先貢獻、后索取
[答案]B
[解析]農民陶銳舍己救人的行為不僅回報了社會,還得到了社會的承認,說明了人既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選B。
2.在現(xiàn)實生活中,文明、分享、服務、奉獻的理念能夠給人際關系和社會環(huán)境帶來積極的變化。這說明(  )
A.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B.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C.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D.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評價就不同
[答案]C
[解析]文明、分享、服務、奉獻的理念是一種社會意識,也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從題干中的“帶來積極的變化”可知C項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可見B項說法錯誤。A、D兩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C。
3.2010年12月2日,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公布全國百名優(yōu)秀志愿者名單,其中有廣東省東莞市志愿者協(xié)會副秘書長、東莞環(huán)保志愿服務總隊隊長熊國柱,他個人連續(xù)13年參與志愿服務,服務時間超過六千小時,影響超過100萬的市民參與環(huán)保行動。他的事跡說明(  )
①人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有正確的導向作用、劬褙暙I重于物質貢獻、苋思仁莾r值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題干材料沒有體現(xiàn)價值觀的作用排除②。③說法錯誤。①④符合題目主旨。
4.(2014年安徽省級示范高中高三聯(lián)考)傳統(tǒng)祭掃風俗,既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產生安全隱患,也與文明、“低碳”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不斷契合。而今,不少市民祭掃只準備捧一束鮮花、栽下一棵樹,而不像往年放一掛鞭炮、燒一堆紙錢。從材料可以看出(  )
①行動的變化折射出人們觀念的變化、谌说膶嵺`活動是歷史的發(fā)展著的、壅J識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同步改變 ④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低碳”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而也改變了人們清明祭掃的方式,①②符合題意。③說法明顯錯誤。新的祭掃方式體現(xiàn)了“低碳、環(huán)保”的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④也符合題意。故選C。
5.擇業(yè)觀是職業(yè)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人在擇業(yè)時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慮“我能干什么”,以至于在求職時四處碰壁。這說明(  )
①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作用 ②價值觀不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就不同、巯雴栴}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苡辛苏_的擇業(yè)觀就能實現(xiàn)就業(y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擇業(yè)要從實際出發(fā)。②說法正確,但在材料中沒有反映,④說法過于絕對。故選B。
6.潘作良同志生前擔任遼寧省遼中縣信訪局局長。他把“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忘我工作,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忠心愛戴,是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這告訴我們(  )
①價值觀對人們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趥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墼u價一個人的價值要看他的活動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 ④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把“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當作自己的座右銘體現(xiàn)了他樹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之所以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忠心愛戴,就在于他對社會作出的貢獻,故①④符合題意。②明顯錯誤。③錯誤,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故選C。
二、非選擇題
7.材料一:1938年,新四軍戰(zhàn)地服務團在南昌成立。按照規(guī)定,團里每月要發(fā)給團員若干生活津貼費。副軍長項英決定,凡從延安或八路軍來的團員,每人津貼費一律一元;凡從上海等大城市里來的團員,每人一律十元。這個規(guī)定引發(fā)了從城市來的青年的一致抗議:“我們也受過鍛煉,為什么要發(fā)給我們十元?”他們堅決要求只領一元津貼費,最后這場風波以一律發(fā)給一元才得以平息。
材料二:2014年5月6日新華網(wǎng)載文指出,被告人齊衛(wèi)鋼在明知被告人李寶生購買奶粉用于生產的情況下,多次將三聚氰胺超標的奶粉銷售給被告人李寶生。李寶生明知所購奶粉質量不合格,仍指使被告人石映苗、楊彩榮在奶粉生產過程中進行添加,并授意被告人李?在未對成品奶粉進行檢測的情況下,出具檢驗合格報告。被告人韓金亮負責銷售。目前,李寶生、齊衛(wèi)鋼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李?等四名被告人被判處十年至七年有期徒刑、罰金10萬元至1萬元不等。
運用價值觀的有關知識,談談我們應如何認識兩則材料反映的現(xiàn)象。
[解析]解答本題,先要明確價值觀的有關知識,即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等。然后提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結合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即可。
[答案](1)人的價值就在于創(chuàng)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對一個人的價值評價主要看他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看他從社會索取和獲得了什么。新四軍戰(zhàn)地服務團的熱血青年為了救國,舍棄金錢待遇,體現(xiàn)了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堅持正確價值觀的體現(xiàn)。齊衛(wèi)鋼、李寶生等人為了個人私利不惜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明顯違背了正確價值觀的要求。
(2)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正是由于受不同的人生價值觀的支配,導致了新四軍戰(zhàn)地服務團的熱血青年和齊衛(wèi)鋼、李寶生等人面對個人私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64942.html

相關閱讀:雅安中學高二政治期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