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語文
>
高三
>
2012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2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教案
“正確使用詞語”考點復習設計
【考點分析】
對本考點的測試,近些年有逐漸加重的趨勢。2000年全國試題中詞語使用就占到3題9分(虛詞、實詞、成語各一題,每題3分)。2001年京皖春季試題繼續(xù)保持這個格局。2001年夏季全國試題減少虛詞1題。
正確使用詞語,主要是指要正確理解和使用好近義詞。近義詞語的正確選用自1994年開始年年考,已從考近義成語的選用擴展到考一般近義詞語的選用,從考近義實詞的選用到考近義虛詞的選用。要做到正確使用詞語,必須了解詞義、詞性、詞的色彩、詞義的輕重、詞義的范圍、用法的差別、語體的差別、短語的結(jié)構(gòu)、意義等基礎(chǔ)知識。需具備以下能力:①能根據(jù)語境辨析多義詞的音義。②能根據(jù)語境,恰當?shù)厥褂猛x詞、近義詞和反義詞。③能根據(jù)語境,準確理解詞語的特定意義和臨時意義。④能正確運用虛詞,特別是“關(guān)聯(lián)詞語”。要做到這些,準確把握詞義是關(guān)鍵。這就要求考生能夠準確辨析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一般說近義詞在意義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異"或"大同小異"的。要辨析近義詞,必須結(jié)合實際語境,根據(jù)詞語的具體功能,做到"求同"、"辨異",也就是找出近義詞的"共性"和"個性"來,才能使意思表達得更確切、更細致、更生動,增強語言的靈活性和精密性。
近年來詞語考查經(jīng)歷以下題型的變化:1.同義詞的辨析與選用,如1995年高考試題。這種題型是最常見的,從1995年~2001年都采用這種題型,每年設置一道題,每道題包含三對近義詞。往往采用間接選擇題的形式。2.容易誤解誤用的詞語,如1994年高考試題。這類試題也不多見,從1995年以后再未采用過?既菀渍`解誤用詞語,多采用直接選擇題的方式。3.易混易誤虛詞的比較和把握。(1)易混虛詞的比較選擇,如1996年高考試題。(2)易誤虛詞的選擇,如1999~2000年高考試題。易混虛詞的考查,往往采用間接選擇題的形式,從1992年至2000年9年間,只有1996年采用過一次。易誤虛詞的考查往往采用直接選擇題的形式,1997年、1999年來用了這種題型。4.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選擇、搭配,如1998年高考題。這是常見的考查內(nèi)容和考查方式,直接選擇題型,1992年、1993年、1998年高考采用了這種形式。
【樣題分析】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A)(2000年京皖春季第2題)
A.他遇事不夠冷靜,甚至流于意氣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對方接受,而這些看法本來可能是正確的。
B.消費者一旦被認定受到經(jīng)營者的精神損害,經(jīng)營者將支付至少五萬元以上的精神賠償。
C.其實,細究起來,“華夏漢民族文化”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而并非是一個封閉的穩(wěn)定的范疇。
D.小男孩吃力地推著車,但無論如何也推不上那個土坡。我上前幫了他一把,趁機向他聊了起來。
[解析]B項中,“至少”是表示最小限度,不是一個模糊的范圍,“五萬元以上”已指出最低為“五萬元”,所以“至少”用在句中是贅余的。C項中,“非”在句中為“不是”的意思,“并非”即“并不是”,加點的“是”為贅余的。D項中“聊”是雙方的事情,只強調(diào)對象,應用介詞“和”。如果不是“聊”,而是強調(diào)一方對另一方“問”或“答”,則可根據(jù)語境選擇“向”。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A)(2000年京皖春季第3題)
①2500年前的孔子,曾對著____的江水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門檻,我們更深切地領(lǐng)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②營房各處____的燈火,歡騰熱鬧的情景,使他又激動起來,回想起白天參加國慶大典的場面。
③魯迅的作品,即使是純屬個人生活的回憶,也總能使我們有樂觀、清醒的感覺,得到深刻的___。
A.流逝閃爍啟發(fā)B.流逝閃耀啟示C.流瀉閃爍啟示D.流瀉閃耀啟發(fā)
[解析]先了解三組詞語的區(qū)別:第一組:流逝: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強調(diào)水平流動且一去不復返。流瀉:像水從高處向低處流淌一樣。強調(diào)豎直方向的流動狀態(tài)。第二組:閃耀:光彩耀眼。(強調(diào)亮度)。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強調(diào)動態(tài))。第三組:啟示:啟發(fā)指示,使有所領(lǐng)悟。啟發(fā):闡明事例,引起起對方聯(lián)想而有所領(lǐng)悟。比較三組詞語,第②句的選定是唯一的,排除B、D。而第①句最準確的應是“流逝”,排除C。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牵ǎ?001年京皖春季第2題)
A.既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能力,又有較高素質(zhì)的人,才能稱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
B.警方還發(fā)現(xiàn)這個邪教組織已經(jīng)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網(wǎng)頁上就有不少蠱惑人心、反科學的內(nèi)容。
C.在中國和與中國簽署協(xié)議的37個成員國都將雙邊協(xié)議文本提交WTO秘書處后,WTO中國工作組才會組織135個成員國投票。
D.他的藝術(shù)見解獨到、深刻,近年來,常被應邀到許多高校發(fā)表演講,深受學生歡迎。
[解析]D選項中的“應邀”的含義是“接受邀請”,接受邀請的前提是被邀請,這是暗含的語意,“被”用在此處,語義重復。A選項中的"或"用在此處表選擇。B選項中的“就”在此處表示強調(diào)。C選項中的“與”同后面的“中國”組成介賓短語作“成員國”的定語,在此處,“與”必不可少,如果刪除,就犯了缺少介詞的語病。這種題型有時放在“辨析和修改病句”中考查。本題正確答案為D。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2001年京皖春季第3題)
①雖然他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是沒能住對方凌厲的攻勢,痛失獎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極大地著這個小鎮(zhèn)經(jīng)濟的發(fā)展。
③那些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人,不僅為正人君子所,還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淵。
A.遏制限制不恥B.遏止制約不恥C.遏制制約不齒D.遏止限制不齒
[解析]“遏制”“遏止”都是動詞,都有用強力阻擋的意思。但“遏止”重在“讓停止”,常用于重大事物;“遏制”重在“控制”,常用于某種情緒,有時也用于敵人或某種力量!跋拗啤钡暮x是“規(guī)定范圍,不許超過”,帶有主觀色彩;“制約”帶有客觀因素的成分!安粣u”的意思是“不感到恥辱”;“不齒”的意思是“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視”。本題正確答案為C。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2001年全國題)
①這位發(fā)言人指出,美方對這次撞機事件必須承擔全部責任,向中國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②盡管這只是一次,但民警與保安的迅速出擊,表明本市第一個進入校園的電子保安報警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功地開通了。
③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
A.莊重演練引導B.鄭重演示引導C.莊重演示導致D.鄭重演練導致
[解析]①句中,發(fā)言人是代表國家對美方軍用偵察機撞毀我方戰(zhàn)機的事件進行表態(tài),事關(guān)國家主權(quán)和民族尊嚴,所以要用表“嚴肅認真”意思的“鄭重”;而“莊重”常用來形容個人言語或舉止不隨意、不輕浮,如“態(tài)度莊重”“神情莊重”等。用“莊重”來形容外交發(fā)言人的談話顯然就不合適了。排除了“莊重”,A、C兩項就可以被排除了。②句中是說進入校園的電子保安報警系統(tǒng)的實地練習,句中有“民警與保安”“迅速出擊”等信息,就決定了這里只能用“演練”;而“演示”意指利用實驗或?qū)嵨、圖表把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使人有所認識或理解。顯然與句意不合。這樣,B項又可以被排除了。③句是說日本政府批準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使“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這一后果,所以應該用“導致”;而“引導”指帶著人向某個目標行動,用在這里顯然不如“導致”更準確。本題所選用的語料,①③句都是國際政治方面的,②句涉及學校安全問題,既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又能顯示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所選的三個詞語也很常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題正確答案為D。
【遷移訓練】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___,各省市頒布了最新最低工資標準。
②常聽老師說:“現(xiàn)在你們懂了嗎”如果我們說懂,表示老師與學生在知識上已經(jīng)完成了___,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③“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紅樓夢》____了曹雪芹的全部心血。
A.權(quán)利溝通灌注B.權(quán)力勾通貫注C.權(quán)力溝通貫注D.權(quán)利勾通灌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這家電視機廠售后服務周到,對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的產(chǎn)品一律____,絕不讓顧客支付維修費用。
②《還珠格格》播出前并未___宣傳,可播出后卻成了人們街談巷議的一個熱門話題。
③歡迎___2000年《語文月刊》,全年36元,也可破月訂購。
A.①包修②大事③訂閱B.①保修②大肆③征訂
C.①包修②大肆③訂閱D.①保修②大事③征訂
3.依次填人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①富有實際工作經(jīng)驗并做過實際___的祖沖之,敢于懷疑前人的陳腐學說,敢于推翻前人的錯誤結(jié)論。
②有一個貝殼迷花費了近十年的心血,___到幾千種遠東出產(chǎn)的貝殼。
③據(jù)說這溫泉的溫度能自然???,天熱的時候涼些,天涼的時候熱些。
A.考查搜集調(diào)節(jié)B.考核搜集調(diào)節(jié)C.考查收集調(diào)劑D.考核收集調(diào)劑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他從小就受到唐詩宋詞熏染,這有利于他準確地領(lǐng)會交響樂《黃河》的詩意美。
B.馬克思主義真理一經(jīng)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驗相結(jié)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
C.當天空出現(xiàn)烏云的時候,我們就指出,這不過是臨時的現(xiàn)象,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面。
D.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歷來沒有的。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寺院里有幾棵銀杏樹,枝繁葉茂的,看上去它們的____足有上千歲。
②京九鐵路一旦修成,將____全國九個省、市,成為又一條南北大動脈。
③該公司____要退出競爭,私下里卻加緊活動,謀劃戰(zhàn)勝對手的策略。
A.年齡貫串揚言B.年齡貫穿佯言C.年紀貫穿揚言D.年紀貫串佯言
6.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勤奮學習,勇于置疑,不斷創(chuàng)造,是21世紀是對年青人的要求。
B.他也一再表示自己一定好好交代問題,認罪伏法,重新做人。
C.這封信是1969年1月9日晚寫的,但是沒有寄出來,被非法扣押。
D.1956年12月文化部副部長田漢來南陽考察,提出了“搶救漢畫”的倡議。
7.下面各句中橫線上應依次選填詞語的一項是()
(1)沒有人教他,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他___學會了畫畫,又沒跟家人商量___辭職辦起了一個書畫社。
(2)那人東張西望,神色慌張,___十分可疑,很可能就是那個___不定而久未抓到的犯罪嫌疑人張某。
A.徑自競自形跡行跡B.竟自徑自行跡形跡
C.竟自徑自形跡行跡D.徑自竟自行跡形跡
8.依次填入句中橫線處的最恰當?shù)脑~語是()
①她___不住自己臉上的困倦,一雙聰穎的眼睛顯得略然無神。
②人類和現(xiàn)在的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是從已滅絕的古猿___而成的。
③雪峰的紅光___到這遼闊的牧場上,形成了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
A.粉飾演化映射B.掩飾演變映照C.掩藏演變映射D.掩蓋演化映照
9.依次填入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人美不在___,而在行動。
②秀麗的南湖,近年來因旅游的興起而___鵲起。
③創(chuàng)業(yè)是人生的一份紀念,也是一個民族的___之歌。
A.語言名聲行進B.言語名聲進行C.語言聲名進行D.言語聲名行進
10.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不屬同義詞的一項是()
A.這個問題我們已經(jīng)研究過了,你先考慮考慮,再給我們一個答復。
B.驕傲地望了我一眼,自豪地說:“為祖國而吃苦,我們心甘情愿!
C.這件事已經(jīng)是很明白的了。誰是誰非,你該清楚了吧。
D.敵人對我們的陣地多次發(fā)動猖狂進攻,現(xiàn)在我們還擊的時刻即將到了,我們不會讓敵人猖獗下去的。
11.下列句中橫線處,依次應旗人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這種特點,革命政黨和革命隊伍里的領(lǐng)導人員必須看到,___他們不能事先看到,___他們就會跟著時間遷流,___也在努力工作,___不能取得勝利,___有使革命事業(yè)受到損害的危險。
A.只要那既然就因此B.由于而盡管卻所以
C.如果那盡管也因此D.如果那雖然卻反而
12.下列句中“從而”用得不正確的一句是()
A、這些文明成就積淀在文化中,又通過教育傳播給新的一代,從而使新一代獲得比前代更新的起點。
B.我們在對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從而思考教育的深層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C.中國男排昨天以三比一戰(zhàn)勝突尼斯隊,從而取得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排資格賽首場勝利。
D.現(xiàn)在國有資產(chǎn)中既有國家直接投資形成的部分,又有地方、部門投資形成的部分,從而使現(xiàn)有資產(chǎn)的劃分出現(xiàn)了很大困難。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ǎ?br>A.他遇事不夠冷靜,甚至于意氣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對方接受,而這些看法本來可能是正確的。
B.消費者一旦被認定到經(jīng)營者的精神損害,經(jīng)營者將支付至少五萬元以上的精神賠償。
C.其實,細究起來,“華夏漢民族文化”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而并非是一個封閉的范疇。
D.小男孩吃力地推著車,但無論如何也推不上那個土坡。我上前幫了他一把,趁時向他聊了起來。
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虛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蟑螂喜歡棲息于潮濕、陰暗或者溫暖的環(huán)境中。
B.這些考古新發(fā)現(xiàn)為了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jù)。
C.才十五歲的小女孩,徑自游過了長江,真不簡單!
D.他是那樣的全神貫注,乃至我站在他背后看了許久,他都未發(fā)現(xiàn)。
1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ǎ?
A.你說的這個人是否是他?
B.除非星期天沒有事,我們就去踢場球。
C.老師指定的幾本書,同學們已經(jīng)陸續(xù)讀完或基本讀完。
D.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語法,但這僅只是為學習寫作打個基礎(chǔ)。
1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唤M是()
A.不難理解,這樣一部電影竟然引起一場關(guān)于生命價值的大討論。
B.大抵是十月下旬了吧,記得經(jīng)過黃河的橋時,已經(jīng)在飛著雪了。
C.老舍先生在《茶館》里是經(jīng)過王利發(fā)經(jīng)營的茶館的變化來反映舊中國的歷史變遷的。
D.這件事連小孩子都知道,況且你是個大人呢!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ǎ?
A.你昨天遲到尚且不論,今天又曠課半天,你自己說怎樣處理?
B.前年在上海見過一面,而后就不知他的去向了。
C.他仿佛急流里的一滴水滴,沒有回旋轉(zhuǎn)側(cè)的余地,只有順著大眾的勢,腳不點地走。
D.在白色恐怖彌漫的年代里,雖然環(huán)境怎樣的險惡,魯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著。
18.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ǎ?br>A.他遇事不夠冷靜,甚至流于意氣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對方接受,而這些看法本來可能是正確的。
B.消費者一旦被認定受到經(jīng)營者的精神損害,經(jīng)營者將支付至少五萬元以上精神賠償。
C.其實,細究起來,“華夏漢民族文化”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而并非是一個封閉的穩(wěn)定的范疇。
D.小男孩吃力地推著車,但無論如何也推不上那個土坡。我上前幫了他一把,趁機向他聊了起來。
19.下列錯用“或”字的一句是()
A.凡來本館參觀者,須持單位介紹信或本人身份證。
B.你上這家鋪子去,總能買到牛肉或羊肉。
C.大水把鐵路沖壞了,你只能坐飛機或是坐船去。
D.參加研討會的全體學者對漢語或英語都很精通。
20.選出加點的虛詞位置無誤的一句()
A.經(jīng)過他長期的研究、試驗,終于出色地掌握了嫁接果樹的技術(shù)。
B.張老師除了懂日語外,教語文的劉老師也懂得一些日語。
C.星光染織廠不但產(chǎn)品數(shù)量比我們廠高,而且花色品種也比我們廠多。
D.北京生產(chǎn)的燈泡,價格不是比上海的高,就是壽命比上海的短。
參考答案及其辨析:
1.“權(quán)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權(quán)力和享受的利益,“權(quán)力”指政治上的強制力量或職責范圍內(nèi)的支配力量!皽贤ā币鉃槭箖煞侥芡ㄟB,“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結(jié);“灌注”是澆進、注入的意思,此處用比喻意義,“貫注”指(精神、精力)集中或(語氣、語意)連貫。答案:A。
2.“保修”為保證修理,“包修”不僅有負責修理之意,同時還包含承擔全部費用的意思;“大事”為中性,“大肆”為貶義,“征訂”是出版社發(fā)出的,“訂閱”才是讀者的動作。答案:A。
3.“考查”,用一定的標準衡量;“考核”,考查審核,有“核對”的意思。結(jié)合①句內(nèi)容應用“考核”。A、C兩項應排除。“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處尋找并使聚集。結(jié)合②句內(nèi)容應用“搜集”。D項應排除。答案:B
4.“熏染”指對人壞的影響,A項應改為“熏陶”;“一經(jīng)”副詞,表示只要經(jīng)過某個步驟或者某種行為(就能產(chǎn)生相應的結(jié)果),所以B對;“臨時”有兩個意思,一是臨到事物發(fā)生的時候,另一個是暫時、短期的,為避免歧義應改為“暫時”;“歷來”意思是從來,一向,在程度上沒有“從來”深,并且與前面的“歷史”重復,所以應改為“從來”。答案:B。
5.“年紀”與“年齡”同義,但前者限于指人,不能用于動植物,后者則不受限制。一貫串”指從頭到尾穿過一系列事物,多用于比較抽象的東西;“貫穿”表示穿過、連通。“揚言”指有意用說話威脅對方;“佯言”指說假話,目的在于迷惑別人。做此類題應根據(jù)句意選擇最恰當?shù)脑~語。答案:B。
6.“置疑”用于否定,應改為“質(zhì)疑”;“伏法”指犯人被執(zhí)行死刑;“扣押”專業(yè)用語,專指犯人被拘留,應改為“扣壓”;“考察”是實地觀察調(diào)查,或細致深刻地觀察,符合本句的意思。答案:D
7.徑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動。竟自:含有竟然的意思。行跡:行動的蹤跡。形跡:①舉動和神色;②痕跡、跡象;③指禮貌。答案:C。
8.“掩飾”指用某種方法來掩蓋。掩蓋:指隱藏。答案:D
9.“言語”即所說的話,自然形態(tài)較重,相比“語言”,其內(nèi)涵較少。答案:D
10.“明白”是“明顯”“使人容易了解”的意思,“清楚”是“知道、明了”的意思。答案:C。
11.此題是一個由6個分句構(gòu)成的多重復句,中心是說領(lǐng)導人必須看到這種特點,否則,會出現(xiàn)問題。通過分析可知:這個句子的第一層是并列關(guān)系,第二層(②?⑥句)是假設關(guān)系,第三層是并列關(guān)系,第四層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第五層是遞進關(guān)系。在測試中,可采取先突破一點(在選擇項中常常只需分析一、二個關(guān)聯(lián)詞,就可找到答案所需的選項),然后試讀查看語脈是否暢通,文句是否連貫,從而確定答案。答案:D
12.“從而”是表示行為結(jié)果和目的的連詞。一般來說,前面是原因和方法,后面是結(jié)果或目的,用“從而”作紐帶將它們前后連接起來?疾樗膫選項發(fā)現(xiàn),B項“從而”之前不是“原因、方法”,“從而”的后面又非“結(jié)果”或“目的”(“……十分必要的”是說重要性)。答案:B。
13.“至少”與后面的“以上”不統(tǒng)一;C項,“本身就有”中“有”側(cè)重指出具備什么,“而并非是”中“是”側(cè)重表明所屬范圍,句意不統(tǒng)一;D項按語境“向”應改為“同”。答案:A。
14.A項“或者”改為“和”;B項“為了”改為“為”;C項“徑自”改為“竟自”或“竟然”。答案:D。
15.A項中,“是否”后不應再用判斷動詞;B項,根據(jù)語境,“除非”改為“只要”;D項中,“僅只”是“僅僅、只是”之意,重復,二去其一。答案:C。
16.A項中,“竟然”表意外語氣,與本句“不難理解”矛盾;C項中“經(jīng)過”主要是指出某個過程,由于這個過程的完成,使得某種情況得以實現(xiàn),有明顯的時間性,這里只能用“通過”,用在介紹作為媒介的事情;D項中“況且”只能用來進一步說明理由,不能表示讓步,應改為“何況”。答案:B。
17.“尚且”,連詞,提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為襯托,下文常用“何況”等呼應,表示進一層的意思,A項應改為“姑且(副詞,表示暫時地)”;“而后”應改為“以后”,因為這兩者雖然都表示“以后”,但“而后”不能單用,“以后”可以單用;“雖然”應改為“不管”,“雖然”表轉(zhuǎn)折,“不管”表條件。答案:C
18.B項“至少”與后面的“以上”矛盾;C項的“并非”是“并不是”的意思,后面只有一個“是”,前后重復;D項“向”應改為“與”或“同”,因為“向”是介詞,表示動作的方向。答案:A。
19.“或”是選擇連詞,在D句中如果同時用“或”和“都”,這種用法是矛盾的,如果要表達“都”很精通”,就要把“或”改成“和”。答案: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63061.html
相關(guān)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
上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下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教案
相關(guān)主題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作文突破點題導練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擴展語句專題學案
2012屆高考語文擴展語句和壓縮語段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精講精練復習圖表與文字轉(zhuǎn)換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詩歌的語言與表達技巧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復習專題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復習專題教案 第二章 識記現(xiàn)代漢字的字形 【設計思路】 “識記現(xiàn)代漢字的字……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現(xiàn)代文閱讀專項復習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現(xiàn)代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第八單元 現(xiàn)代文閱讀(中) 社會科學文章閱讀 ……
2013屆高考語文詞語專項復習教案
第二講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限購令”這一地方細則的出臺將會……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文言文閱讀 練習4 班級 姓名 評價 七、文言文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5) 表意不明 課前預習案 一、成語積累 81. 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
相關(guān)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游褒禪山記》課時復習教
2012屆高考語文第一輪語句銜接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正確使
2012屆高考語文考點常見文言實詞歸納復習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正確使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 辨析并
2012屆高考語文古代文復習教案
古典詩歌鑒賞
敏而好學
2012屆高考語文古詩文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