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shè)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shè)計
>
語文
>
高三
>
2012屆高考語文《游褒禪山記》課時復習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2屆高考語《游褒禪記》時復習教案
一、通假字
1.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古今異義詞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shù)詞。
2.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jié)合,相當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5.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6.然視其左右,而記之者已少
古義:周圍; 今義:左和右兩方面、支配、表示概數(shù)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到達,達到,動詞; 今義:表示另提一事或達到某種程度
三、一詞多義
1. 乃
① 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②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①獨其為猶可識,曰“花”(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理有疏密(紋)
③屬予作以記之()
④過飾非(掩飾)
5.然
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④然視其左右,而記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6.舍
①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馬,仗舟楫(動詞,舍棄)
③舍相如廣成傳舍(動詞,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詞,宿舍、旅店)
7.以
①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詞,在、從)
②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連詞,表并列,并且)
③余與四人擁火以入(連詞,表順承,就,便,或不譯)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與“故”組成固定結(jié)構(gòu),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與“所”組成固定結(jié)構(gòu),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詞,它的,代華)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時間)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代慧空禪院)
⑷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代詞,它,代華洞)
⑸其漫滅。(代詞,它的,代仆碑)
⑹獨其為猶可識曰“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代詞,它的,代華)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⑼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后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有泉側(cè)出。側(cè):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2.名詞作動詞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③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①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②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③往往有得。 得:動詞作名詞, 心得,收獲。
④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字。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②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險遠:險遠的地方。
2.形容詞作動詞
①好游者亦不能窮也。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3.形容詞的使動
①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嚕号e,使……錯。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知;璋担菏箘,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詞作動詞
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副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者,……也:“者”表停頓語氣,“也”表判斷語氣)
②所謂華洞者,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原因”,“也”語氣助詞,表判斷)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句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語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省賓語)
②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省賓語)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賓語)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詞)
五、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嗎?) 2.何可勝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的緣故。)
《游褒禪記》字詞句基礎(chǔ)知識舉要
一、名
“名”是個會意字,從口從夕。夕是傍晚,這時候,光線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說;事物不認識,就得給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義。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稱”的意思;再引申有“名聲”“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中“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義“命名”。由“命名”還可以引申出“說明”、“說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成語“莫名其妙”,本“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說出、說明”的意思。
二、蓋
“蓋”作虛詞用,屬副詞類。常用表示對事物帶有推測性的判斷或委婉的判斷,或者表示對原由的解釋。因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語氣、起引出下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語氣詞!吧w”可以根據(jù)上下的語意,譯為“大約”“似乎”“大概”“原”等。本有三個句子用了“蓋”。
1.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蓋:原。)
2.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而記之者已少。(蓋:大約。)
3.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蓋:大概。)
三、所以
“所以”是言中一種常見的凝固格式,由助詞“所”和介詞“以”組成,表示兩種基本的意義,依介詞“以”表示的不同意義而定!耙浴碑敗坝谩敝v時,“所以”表示“……的方法”之義,《墨子•公輸》“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當“因”“由”講時多,“所以”表示“……的緣故”之義,本中“此所以學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緣故”的意思。
四、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這兩個句子都用了判斷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語法關(guān)系也不同。兩個“者”字都是助詞,第一句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在這里標明語音上的停頓,并有引出下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復合判斷,“者”在這里除了標明停頓和起引出下的作用之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罢摺庇迷趶秃暇淝耙环志渲,前后兩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關(guān)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種結(jié)果或現(xiàn)象,后一分句申述緣由,這實際上是用判斷句式表因果關(guān)系。
五、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這個主謂句的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可分三個大的層次:第一層,主語是“余”,謂語是動詞短語“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第二層的動詞短語是動賓結(jié)構(gòu),動詞是“悔”,它的賓語是主謂短語“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第三層,作賓語的主謂短語的主語是“其”,謂語是由兩個“動+賓”的動詞短語“隨之”和“不得極夫游之樂”組成的,這兩個動詞短語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因為“隨之”,所以“不得極夫游之樂”。
補充:
1、疑難句釋.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這是個翻譯時難度較大的句子。除了上的注釋,還要弄清楚:
①于:從。“于仆碑”就是從倒下的石碑上。
②謬:是由形容詞充當使動!爸嚻鋫鳌本褪鞘鼓橇鱾鞯那闆r弄錯。
③名:名詞充當意動,后面省略賓語“之”。“莫能名者”就是沒有人能以之為名,可意譯為: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整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我從倒下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嘆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這種情況怎么說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書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皶笔强虒懙囊馑,“之”代碑,“不存”是漫滅,磨滅。意思是前人刻的碑磨滅了。這樣理解就回應開頭的碑漫滅,造成后人“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從而發(fā)出無限感慨。亦通。
2.將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語法分類
(1)古人之觀于天地、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4)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其孰能譏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A、相當于結(jié)構(gòu)助詞“的”:(3)(7)
B、代詞,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賓語:(5)(6)
C、助詞,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1)(2)(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46125.html
相關(guān)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
上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考點鑒賞古詩表達技巧之表現(xiàn)手法專項歸納復
下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考點鑒賞古詩表達技巧之表現(xiàn)手法專項歸納復
相關(guān)主題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作文突破點題導練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擴展語句專題學案
2012屆高考語文擴展語句和壓縮語段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精講精練復習圖表與文字轉(zhuǎn)換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詩歌的語言與表達技巧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2013屆高考語文表達技巧、內(nèi)容、感情復習
2013屆高三語專題復習選練:專題表達技巧、內(nèi)容、感情:第十六時導學案. 具體問題闡釋與練……
2012屆高考語文字音重點知識梳理復習
第1講 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 【2012考綱解讀】 《考試說明》對語音部分考核內(nèi)容的規(guī)定……
2012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教案 “正確使用詞語”考點復習設(shè)計 【考點分析】 對本考點的測試,……
2012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高中文言文閱讀題選編(1)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
2012屆高考語文綜合復習:話題作文的扣題
語專題(七) 話題作的扣題與審題 湖北 傅新華 技法點撥 高考考綱明確要求,作要符合題意!
相關(guān)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 語言表
古典詩歌鑒賞
2012屆高考語文考點歸納復習教案:常見古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 正確使
君子博學
2012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語言簡明連貫主觀
2012屆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總復習教案
2013屆高考語文表達技巧、內(nèi)容、感情復習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導練復習圖文轉(zhuǎn)換教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