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設計第一時: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上)設計一、《程標準》原:“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二、《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到學生克服盲目從眾的思想和行為2、能力:提高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3、知識:知道從眾心理是青少年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引到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從眾心理。2、教學難點:避免盲目從眾。四、依據(jù)《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1、P2:閱讀教材故事,思考問題:產生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哪些?2、P4: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情景,思考下列問題.(1)你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從眾的影響是積極地,它的積極影響是什么?(2)蒙蒙的行為是否值得,理由是? 3、P4:看圖回答問題:(1)圖片中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2)圖片中的情景造成生么影響,我們身邊是否有這種行為并舉例?五、依據(jù)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一)、導入新:故事欣賞導入:富爾頓用新測量方法測量固體氦的熱傳導度,這種比傳統(tǒng)理論要高出500倍。由于高地太多,他擔心別人會認為他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就沒有伸張。而年輕的人也得出和富爾頓相似的結論并伸張出去了,引起科學界的關注。富爾頓說:如果當時我摘掉名為“習慣”的帽子,而戴上“創(chuàng)新”的帽子,那個年輕人絕不可能搶走我的榮譽。思考:導致富爾頓錯失良機的原因有哪些?從而導入新。(二)、新教學1、討論交流,讓學生領會知識點:生么是從眾心理?列舉生活中德事例加以說明。(從眾心理幾乎人人都有,它是支個體在社會群體的悟性的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shù)人保持一致行為的心理現(xiàn)象。)2、學生討論解決“教學用題1”:具體流程:出示“故事” 根據(jù)材料提問 學生討論回答。3、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從眾心理的心理現(xiàn)象。組織討論:聯(lián)系上述情景,談談從眾心理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2、自學解決“教學用題2”:具體流程:學生閱讀材料 思考問題 同桌交流 ,回答問題,3、引到學生解決“教學用題” 3具體流程:展示圖片完成教材要求回答問題教師點評(三)總結全、鞏固練習。具體流程:學生自由發(fā)言,談學習收獲 教師總結,出示板書。六:板書設計: 從眾心理的定義 從眾心理 從眾行為產生的原因 從眾行為的影響七、補充正1、從眾的表現(xiàn)形式?(1)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2)是口服心不服,出于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3)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2、什么是“真從眾”和“假從眾”?"真從眾"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無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數(shù)人在一起不會錯"的隨大流思想。"假從眾"則往往是礙于情面或者免受群體的指責和懲罰。例如有的同學不吸煙,也不想吸煙,但伙伴中許多人都抽煙,為使自己與大家協(xié)調一致也只得抽上了。這種違心的從眾現(xiàn)象,在學生中還是比較多的。3、從眾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從眾心理的積極影響: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良好的社會風氣形成。從眾心里的消極影響:盲目從眾、隨波逐流是危險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生活中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一《做自己主人》第二時:正確認識從眾和好奇心理(下)教學設計一、《程標準》原:正確認識好奇心二、《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既要珍惜和重視好奇心,又要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2、能力:提高和發(fā)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好奇心,把握好好奇心方向。3、知識:正確認識好奇心理。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懂得好奇心的可貴2、教學難點: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四、依據(jù)《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1、P5:請大家閱讀教材上“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故事”,思考問題。(1)法布爾對昆蟲的觀察如此入迷,你知道什么原因嗎?(2)對昆蟲的強烈的好奇心最終使得法布爾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什么是好奇心?2、P6向學生展示材料“雞蛋是大頭還是小頭先出的探究過程”,思考問題3、P6:請學生們閱讀教材知識卡片,思考問題:(1)科學家的成功與好奇心有什么關系?(2)為什么許多中學成為了小小的發(fā)明家?4、多媒體展示材料“成功的倫普上尉成為英國人俘虜?shù)墓适隆保伎枷铝袉栴}.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5、P7欣賞圖片,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問題:(1)你認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產生了“進去看看”和“一支嘗嘗”的念頭?(2)談談你對“培養(yǎng)好奇心,要把握好方向”有什么新的認識?五、依據(jù)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一)、導入新:故事導入:展示故事——《蘋果里的五角星》問題:請同學們談感想。然后導入新(二)、新教學1、引導學生解決問題1具體流程: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完成教材要求,學生會帶,老師點評 教師引導學生領會什么是好奇心。2、自學解決“教學用題2”:具體流程:展示閱讀材料 思考問題 同桌交流 ,回答問題學老師點評得出結論:好奇心與成功的關系。3、學生閱讀教材:解決“教學用題3”具體流程:閱讀教材完成教材要求回答問題教師點評:看學生是否掌握好奇心與成功的關系。4、多媒體展示材料:解決問題4:具體流程:提出問題小組討論交流問題教師出示答案: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5、學生自學解決問題5:具體流程:閱讀材料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不健康好奇心帶的危害。(三)總結全、鞏固練習。具體流程:學生自由發(fā)言,談學習收獲 教師總結,出示板書。六:板書設計: 什么叫好奇心 正確認識好奇心理 好奇心的重要性 怎樣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七、補充正 1、好奇心的概念:好奇心是指人們面臨新奇剌激情況時,產生驚奇而要探明現(xiàn)狀與原因的一種傾向。2、好奇心的意義和作用: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創(chuàng)造的起點,科學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好奇的個性。②許多中學生因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斷探索,善于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創(chuàng)新,成了小小發(fā)明家。③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長,如果不注意,有時也可能帶不利影響。3、青少年(中學生)培養(yǎng)好奇心,如何把握好方向?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首先要明辨是非,區(qū)分什么是良莠的好奇心;其次要發(fā)展好些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有利于培養(yǎng)高尚情操與品行,有利于智力與能力提高的好奇心;再次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4、如何正確認識好奇心理?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創(chuàng)造的起點,科學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好奇的個性。②許多中學生因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斷探索,善于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創(chuàng)新,成了小小發(fā)明家。③有的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與最初沒有正確認識從眾和沒有把握好好奇的方向有關。因此,提高和發(fā)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青少年辨別是非善惡、抵制誘或、杜絕不良嗜好。中學生應當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長,如果不注意,有時也可能帶不利影響。人的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唯有健康的好奇心,才能幫你消除無知,讓你發(fā)現(xiàn)奇跡。而不健康的好奇心則會使你誤入歧途。但我們對生活也不能沒有好奇心,那樣你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當你面對世界不再好奇心時,你不是在變大,而是在變老。風華正茂的我們應該抖擻精神,對生活充滿興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若引誘了我們的好奇心,我們或許也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一《做自己主人》第三時:《學會主宰自己》教學設計
教學題學會主宰自己標原發(fā)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依 據(jù) 標原 要 求確 定的 三維 教學 目標1.杜絕不良嗜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發(fā)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3.懂得怎樣避免盲目從眾和把握好好奇的方向,以及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 據(jù) 標原 和 三維 目標 設定 的主 要 堂教 學用 題1.青少年(中學生)要避免盲目從眾和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學會主宰自己,需要從那些方面努力:2.自我控制的概念:3、青少年為什么要提高和發(fā)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和發(fā)展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原因和意義是什么?)4.青少年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5.青少年為什么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6.如何把握好人生的第一次?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