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數(shù)學
>
九年級
>
宜昌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M
湖北省宜昌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
一、(下列個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指定的位置填涂符合要求的選項千米的字母代號,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計45分)
1.(3分)(2013?宜昌)中國航母遼寧艦是中國人民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為67500噸,這個數(shù)據(jù)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
A.6.75×104噸B.6.75×103噸C.6.75×105噸D.6.75×10?4噸
考點: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較大的數(shù).
分析: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確定n的值是易錯點,由于67500有5位,所以可以確定n=5?1=4.
解答:解:67 500=6.75×104.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較大的數(shù)的方法,準確確定a與n值是關鍵.
2.(3分)(2013?宜昌)合作交流是學習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某校九年級每個班合作學習小組的個數(shù)分別是:8,7,7,8,9,7,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是( 。
A.7B.7.5C.8D.9
考點:眾數(shù).
分析:一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據(jù)叫做眾數(shù),由此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這組數(shù)據(jù)中7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故眾數(shù)為7.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眾數(shù)的定義,屬于基礎題,掌握一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據(jù)叫做眾數(shù).
3.(3分)(2013?宜昌)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的度數(shù)為( )w
A.180°B.270°C.360°D.540°
考點:多邊形內(nèi)角與外角.
分析:根據(jù)多邊形內(nèi)角和定理:(n?2)?180 (n≥3)且n為整數(shù))可以直接計算出答案.
解答:解:(4?2)×18 0°=360°,
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多邊形內(nèi)角和定理,關鍵是熟練掌握計算公式:(n?2)?180 (n≥3)且n為整數(shù)).
4.(3分)(2013?宜昌)某幾何體的三種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是( )
A.三棱柱B.長方體C.圓柱D.圓錐
考點:由三視圖判斷幾何體.
分析:由主視圖和左視圖確定是柱體,錐體還是球體,再由俯視圖確定具體形狀.
解答:解:根據(jù)主視圖和左視圖為矩形判斷出是柱體,根據(jù)俯視圖是圓可判斷出這個幾何體應該是圓柱.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由三視圖判斷幾何體的知識,主視圖和左視圖的大致輪廓為長方形的幾何體為柱體.
5.(3分)(2013?宜昌)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chǎn)?a=a2B.3a+2a2=5a3C.a(chǎn)3÷a2=1D.(ab)2=ab2
考點: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合并同類項;同底數(shù)冪的;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分析:根據(jù)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減;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同底數(shù)冪的,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加;冪的乘方,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乘,對各選項計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正確;
B、不是同類項,不能合并,選項錯誤;
C、a3÷a2=a,選項錯誤;
D、(ab)2=a2b2,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合并同類項,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冪的乘方很容易混淆,一定要記準法則才能做題.
6.(3分)(2013?宜昌)若式子 在實數(shù)范圍內(nèi)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 )
A.x=1B.x≥1C.x >1D.x<1
考點: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
分析:二次根式有意義:被開方數(shù)是非負數(shù).
解答:解:由題意,得
x?1≥0,
解得,x≥1.
故選B.
點評: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義和性質(zhì).概念:式子 (a≥0)叫二次根式.性質(zhì):二次根式中的被開方數(shù)必須是非負數(shù),否則二次根式無意義.
7.(3分)(2013?宜昌)如圖,在矩形ABCD中,AB<BC,AC,BD相交于點O,則圖中等腰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 。
A.8B.6C.4D.2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質(zhì).
分析:根據(jù)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AO=BO=CO=DO,進而得到等腰三角形.
解答:解:∵四邊形ABCD是矩形,
∴AO=BO=CO=DO,
∴△ABO,△BCO,△DCO,△ADO都是等腰三角形,
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性質(zhì),關鍵是掌握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
8.(3分)(2013?宜昌) 如圖,已知AB∥CD,E是AB上一點,DE平分∠BEC交CD于D,∠BEC=100°,則∠D的度數(shù)是( )
A.100°B.80°C.60°D.50°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zhì).
分析: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可得∠BED=50°,再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zhì)可得∠D=∠BED=50°.
解答:解:∵DE平分∠BEC交CD于D,
∴∠BED= ∠BEC,
∵∠BEC=100°,
∴∠BED=50°,
∵AB∥CD,
∴∠D=∠BED=50°,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zhì)以及角平分線定義,關鍵是掌握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9.(3分)(2013?宜昌)下列每組數(shù)分別表示三根木棒的長度,將它們首尾連接后,能擺成三角形的一組是( )
A.1,2,6B.2,2,4C.1,2,3D.2,3,4
考點:三角形三邊關系.
分析:根據(jù)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計算兩個較小的邊的和,看看是否大于第三邊即可.
解答:解:A、1+2<6,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B、2+2=4,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C、1+2=3,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D、2+3>4,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關鍵是掌握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
10.(3分)(2013?宜昌)2014?2013NBA整個常規(guī)賽季中,科比罰球投籃的命中率大約是83.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科比罰球投籃2次,一定全部命中
B.科比罰球投籃2次,不一定全部命中
C.科比罰球投籃1次,命中的可能性較大
D.科比罰球投籃1次,不命中的可能性較小
考點:概率的意義.
分析:根據(jù)概率的意義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科比罰球投籃2次,不一定全部命中,故本選項正確;
B、科比罰球投籃2次,不一定全部命中,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C、∵科比罰球投籃的命中率大約是83.3%,
∴科比罰球投籃1次,命中的可能性較大,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D、科比罰球投籃1次,不命中的可能性較小,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概率的意義,概率是反映事件發(fā)生機會的大小的概念,只是表示發(fā)生的機會的大小,機會大也不一定發(fā)生.
11.(3分)(2013?宜昌)如圖,點B在反比例函數(shù)y= (x>0)的圖象上,橫坐標為1,過點B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為A,C,則矩形OABC的面積為( 。
A.1B.2C.3D.4
考點:反比例函數(shù)系數(shù)k的幾何意義.
分析:因為過雙曲線上任意一點引x軸、y軸垂線,所得矩形面積S是個定值,即S=k.
解答:解:∵點B在反比例函數(shù)y= (x>0)的圖象上,過點B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為A, C,
∴故矩形OABC的面積S=k=2.
故選B.
點評: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數(shù)y= (k≠0)中k的幾何意義,即過雙曲線上任意一點引x軸、y軸垂線,所得矩形面積為k,是經(jīng)常考查的一個知識點;這里體現(xiàn)了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做此類題一定要正確理解k的幾何意義.
12.(3分)(2013?宜昌)地球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據(jù)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種將會滅絕或瀕臨滅絕,2014年底,長江江豚數(shù)量僅剩約1000頭,其數(shù)量年平均下降的百分率在13%?15%范圍內(nèi),由此預測,2013年底剩下江豚的數(shù)量可能為( 。╊^.
A.970B.860C.750D.720
考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分析:根據(jù)2014年底,長江江豚數(shù)量僅剩約1000頭,其數(shù)量年平均下降的百分率在13%?15%范圍內(nèi),得出20 13年底剩下江豚的數(shù)量的取值范圍,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2014年底,長江江豚數(shù)量僅剩約1000頭,其數(shù)量年平均下降的百分率在13%?15%范圍內(nèi),
∴2013年底剩下江豚的數(shù)量可能為1000×(1?13%)?100×(1?15%),
即850?870之間,
∴2013年底剩下江豚的數(shù)量可能為860頭;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讀懂題意,找到關鍵描述語,根據(jù)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求出2013年底剩下江豚的數(shù)量的范圍.
13.(3分)(2013?宜昌)實數(shù)a,b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chǎn)+b=0B.b<aC.a(chǎn)b>0D.b<a
考點:實數(shù)與數(shù)軸.
分析:根據(jù)圖形可知,a是一個負數(shù),并且它的絕對是大于1小于2,b是一個正數(shù),并且它的絕對值是大于0小于1,即可得出b<a.
解答:解:根據(jù)圖形可知:
?2<a<?1,
0<b<1,
則b<a;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實數(shù)與數(shù)軸,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jù)數(shù)軸上的任意兩個數(shù),右邊的數(shù)總比左邊的數(shù)大,負數(shù)的絕對值等于它的相反數(shù),正數(shù)的絕對值等于本身.
14.(3分)(2013?宜昌)如圖,DC 是⊙O直徑,弦AB⊥CD于F,連接BC,DB,則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
A. B.AF=BFC.OF=CFD.∠DBC=90°
考點:垂徑定理;圓心角、弧、弦的關系;圓周角定理.
分析:根據(jù)垂徑定理可判斷A、B,根據(jù)圓周角定理可判斷D,繼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DC是⊙O直徑,弦AB⊥CD于F,
∴點D是優(yōu)弧AB的中點,點C是劣弧AB的中點,
A、 = ,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B、AF=BF,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C、OF=CF,不能得出,錯誤,故本選項錯誤;
D、∠DBC=90°,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垂徑定理及圓周角定理,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垂徑定理、圓周角定理的內(nèi)容,難度一般.
15.(3分)(2013?宜昌)如圖,點A,B,C,D的坐標分別是(1,7),(1,1),(4,1),(6,1),以C,D,E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則點E的坐標不可能是( )
A.(6,0)B.(6,3)C.(6,5)D.(4,2)
考點: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坐標與圖形性質(zhì).
分析: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三 角形相似即可判斷.
解答:解:△ABC中,∠ABC=90°,AB=6,BC=3,AB:BC=2.
A、當點E的坐標為(6,0)時,∠CDE=90°,CD=2,DE=1,則AB:BC=CD:DE,△CDE∽△ABC,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B、當點E的坐標為(6,3)時,∠CDE=90°,CD=2,DE=2,則AB:BC≠C D:DE,△CDE與△ABC不相似,故本選項符合題意;
C、當點E的坐標為(6,5)時,∠CDE=90°,CD=2,DE=4,則AB:BC=DE:CD,△EDC∽△ABC,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D、當點E的坐標為(4,2)時,∠ECD=90°,CD=2,CE=1,則AB:BC=CD:CE,△DCE∽△ABC,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難度中等.牢記判定定理是解題的關鍵.
二、解答題(將解答過程寫在答題卡上指定的位置,本大題共7小題,計75分)
16.(6分)(2013?宜昌)計算:(?20)×(? )+ .
考點:實數(shù)的運算.
分析:分別進行有理數(shù)的乘法、二次根式的化簡等運算,然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10+3+2000
=2013.
點評:本題考查了實數(shù)的運算,涉及了有理數(shù)的乘法、二次根式的化簡等運算,屬于基礎題.
17.(5分)(2013?宜昌)化簡:(a?b)2+a(2b?a)
考點:整式的混合運算.
專題:.
分析:原式第一項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簡,第二項利用單項式乘多項式法則計算,去括號合并即可得到結(jié)果.
解答:解:原式=a2?2ab+b2+2ab?a2=b2.
點評:此題考查了整式的混合運算,涉及的知識有:完全平方公式,單項式乘多項式,去括號法則,以及合并同類項法則,熟練掌握公式及法則是解本題的關鍵.
18.(7分)(2013?宜昌)如圖,點E,F(xiàn)分別是銳角∠A兩邊上的點,AE=AF,分別以點E,F(xiàn)為圓心,以AE的長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于點D,連接DE,DF.
(1)請你判斷所畫四邊形的性狀,并說明理由;
(2)連接EF,若AE=8厘米,∠A=60°,求線段EF的長.
考點:菱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
分析:(1)由AE=AF=ED=DF,根據(jù)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即可證得:四邊形AEDF是菱形;
(2)首先連接EF,由AE=AF,∠A=60°,可證得△EAF是等邊三角形,則可求得線段EF的長.
解答:解:(1)菱形.
理由:∵根據(jù)題意得:AE=AF=ED=DF,
∴四邊形AEDF是菱形;
(2)連接EF,
∵AE =AF,∠A=60°,
∴△EAF是等邊三角形,
∴EF=AE=8厘米.
點評:此題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以及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此題比較簡單,注意掌握輔助線的作法,注意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應用.
19.(7分)(2013?宜昌)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休養(yǎng)和品位,在“文明湖北.美麗宜昌”讀書活動中,某學習小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隨機調(diào)查了該校部分學生的課外情況,繪制了平均每人每天課外時間統(tǒng)計圖.
(1)補全扇形統(tǒng)計圖中橫線上缺失的數(shù)據(jù);
(2)被調(diào)查學生中,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為60分鐘左右的有20人,求被調(diào)查的學生總?cè)藬?shù);
(3)請你通過計算估計該校學生平均每人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
考點:扇形統(tǒng)計圖;用樣本估計總體.
分析:(1)將總體看作單位1,減去其他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2)用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為60分鐘左右的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3)用加權平均數(shù)計算即可.
解答:解:(1)沒有閱讀習慣或基本不閱讀的占:1?10%?30%?55%=15%;
(2)∵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為60分鐘左右的有20人,占總數(shù)的10%,
∴被調(diào)查的總?cè)藬?shù)有20÷10%=200人;
(3)該校學生平均每人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為:
60×10%+40×30%+20×55%=6+12+11=29分
∴估計該校學生平均每人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為29分鐘;
點評:本題考查了扇形統(tǒng)計圖及用樣本估計總體的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統(tǒng)計圖中整理出有關信息.
20.(8分)(2013?宜昌)[背景資料]
一棉花種植區(qū)的農(nóng)民研制出采摘棉花的單人便攜式采棉機(如圖),采摘效率高,能耗低,綠色環(huán)保,經(jīng)測試,一個人操作該采棉機的采摘效率為35公斤/時,大約是一個人手工采摘的3.5倍,購買一臺采棉機需900元 ,雇人采摘棉花,按每采摘1公斤棉花a元的標準支付雇工工錢,雇工每天工作8小時.
[問題解決]
(1)一個雇工手工采摘棉花,一天能采摘多少公斤?
(2)一個雇工手工采摘棉花7.5天獲得的全部工錢正好購買一臺采棉機,求a的值;
(3)在(2)的前提下,種植棉花 的專業(yè)戶張家和王家均雇人采摘棉花,王家雇傭的人數(shù)是張家的2倍,張家雇人手工采摘,王家所雇的人中有 的人自帶彩棉機采摘, 的人手工采摘,兩家采摘完畢,采摘的天數(shù)剛好一樣,張家付給雇工工錢總額為14400元,王家這次采摘棉花的總重量是多少?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代數(shù)式.
分析:(1)先根據(jù)一個人操作采棉機的采摘效率為35公斤/時,大約是一個人手工采摘的3.5倍,求出一個人手工采摘棉花的效率,再乘以工作時間8小時,即可求解;
(2)根據(jù)一個雇工手工采摘棉花7.5天獲得的全部工錢正好購買一臺采棉機,列出關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3)設張家雇傭x人采摘棉花,則王家雇傭2x人采摘棉花,先根據(jù)張家付給雇工工錢總額14400元,求出采摘的天數(shù)為: ,然后由王家所雇的人中有 的人自帶彩棉機采摘, 的人手工采摘,兩家采摘完畢,采摘的天數(shù)剛好一樣,即可得出王家這次采摘棉花的總重量.
解答:解:(1)∵一個人操作該采棉機的采摘效率為35公斤/時,大約是一個人手工采摘的3.5倍,
∴一個人手工采摘棉花的效率為:35÷3.5=10(公斤/時),
∵雇工每天工作8小時,
∴一個雇工手工采摘棉花,一天能采摘棉花:10 ×8=80(公斤);
(2)由題意,得80×7.5a=900,
解得a= ;
(3)設張家雇傭x人采摘棉花,則王家雇傭2x人采摘棉花,其中王家所 雇的人中有 的人自帶彩棉機采摘, 的人手工采摘.
∵張家雇傭的x人全部手工采摘棉花,且采摘完畢后,張家付給雇工工錢總額為14400元,
∴采摘的天數(shù)為: = ,
∴王家這次采摘棉花的總重量是:(35×8× +80× )× =51200(公斤).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列代數(shù)式在實際生產(chǎn)與生活中的應用,抓住關鍵語句,找出等量關系是解題的關鍵,本題難度適中.
21.(10分)(2013?宜昌)半徑為2cm的與⊙O邊長為2cm的正方形ABCD在水平直線l的同側(cè),⊙O與l相切于點F,DC在l上.
(1)過點B作的一條切線BE,E為切點.
①:如圖1,當點A在⊙O上時,∠EBA的度數(shù)是 30°。
②如圖2,當E,A,D三點在同一直線上時,求線段OA的長;
(2)以正方形ABCD的邊AD與OF重合的位置為初始位置,向左移動正方形(圖3),至邊BC與OF重合時結(jié)束移動,M,N分別是邊BC,AD與⊙O的公共點,求 扇形MON的面積的范圍.
考點:圓的綜合題.
分析:(1)①根據(jù)切線的性質(zhì)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出∠EBA的度數(shù)即可;
②利用切線的性質(zhì)以及矩形的性質(zhì)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得出 = ,進而求出OA即可;
(2)設∠MON=n°,得出S扇形MON= ×22= n進而利用函數(shù)增減性分析①當N,M,A分別與D,B,O重合時,MN最大,②當MN=DC=2時,MN最小,分別求出即可.
解答:解:(1)①∵半徑為2cm的與⊙O邊長為2cm的正方形ABCD在水平直線l的同側(cè),當點A在⊙O上時,過點B作的一條切線BE,E為切點,
∴OB=4,EO=2,∠OEB=90°,
∴∠EBA的度數(shù)是:30°;
②如圖2,
∵直線l與⊙O相切于點F,
∴∠OFD=90°,
∵正方形ADCB中,∠ADC=90°,
∴OF∥AD,
∵OF=AD=2,
∴四邊形OFDA為平行四邊形,
∵∠OFD=90°,
∴平行四邊形OFDA為矩形,
∴DA⊥AO,
∵正方形ABCD中,DA⊥AB,
∴O,A,B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
∴EA⊥OB,
∵∠OEB=∠AOE ,
∴△EOA∽△BOE,
∴ = ,
∴OE2=O A?OB,
∴OA(2+OA)=4,
解得:OA=?1± ,
∵OA>0,∴OA= ?1;
方法二:
在Rt△OAE中,cos∠EOA= = ,
在Rt△EOB中,cos∠EOB= = ,
∴ = ,
解得:OA=?1± ,
∵OA>0,∴OA= ?1;
方法三:
∵OE⊥EB,EA⊥OB,
∴由射影定理,得OE2=OA?OB,
∴OA(2+OA)=4,
解得:OA=?1± ,
∵OA>0,
∴OA= ?1;
(2)如圖3,設∠MON=n°,S扇形MON= ×22= n(cm2),
S隨n的增大而增大,∠MON取最大值時,S扇形MON最大,
當∠MON取最小值時,S扇形MON最小,
過O點作OK⊥MN于K,
∴∠MON=2∠NOK,MN=2NK,
在Rt△ONK中,sin∠NOK= = ,
∴∠NOK隨NK的增大而增大,∴∠MON隨MN的增大而增大,
∴當MN最大時∠MON最大,當MN最小時∠MON最小,
①當N,M,A分別與D,B,O重合時,MN最大,MN=BD,
∠MON=∠BOD=90°,S扇形MON最大=π(cm2),
②當MN=DC=2時,MN最小,
∴ON=MN=OM,
∴∠NOM=60°,
S扇形MON最小= π(cm2),
∴ π≤S扇形MON≤π.
故答案為:30°.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圓的綜合應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和函數(shù)增減性等知識,得出扇形MON的面積的最大值與最小值是解題關鍵.
22.(12分)(2013?宜昌)如圖1,平面之間坐標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BC在x軸正半軸上滑動,點C的坐標為(t,0),直角邊AC=4,經(jīng)過O,C兩點做拋物線y1=ax(x?t)(a為常數(shù),a>0),該拋物線與斜邊AB交于點E,直線OA:y2=kx(k為常數(shù),k>0)
(1):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點A的坐標及k的值:A。╰,4) ,k= (k>0) ;
(2)隨著三角板的滑動,當a= 時:
①請你驗證:拋物線y1=ax(x?t)的頂點在函數(shù)y= 的圖象上;
②當三角板滑至點E為AB的中點時,求t的值;
(3)直線OA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點D,當t≤x≤t+4,y2?y1的值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x≥t+4時,y2?y1的值隨x的增大而增大,求a與t的關系式及t的取值范圍.
考點: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
分析:(1)根據(jù)題意易得點A的橫坐標與點C的相同,點A的縱坐標即是線段AC的長度;把點A的坐標代入直線OA的解析式來求k的值;
(2)①求得拋物線y1的頂點坐標,然后把該坐標代入函數(shù)y= ,若該點滿足函數(shù)解析式y(tǒng)= ,即表示該頂點在函數(shù)y= 圖象上;反之,該頂點不在函數(shù)y= 圖象上;
②如圖1,過點E作EK⊥x軸于點K.則EK是△ACB的中位線,所以根據(jù)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易求點E的坐標,把點E的坐標代入拋物線y1= x(x?t)即可求得t=2;
(3)如圖2,根據(jù)拋物線與直線相交可以求得點D橫坐標是 +4.則t+4= +4,由此可以求得a與t的關系式.
解答:解:(1)∵點C的坐標為(t,0),直角邊AC=4,
∴點A的坐標是(t,4).
又∵直線OA:y2=kx(k為常數(shù),k>0),
∴4=kt,則k= (k>0).
(2)①當a= 時,y1= x(x?t),其頂點坐標為( ,? ).
對于y= 來說,當x= 時,y= × =? ,即點( ,? )在拋物線y= 上.
故當a= 時,拋物線y1=ax(x?t)的頂點在函數(shù)y= 的圖象上;
②如圖1,過點E作EK⊥x軸于點K.
∵AC⊥x軸,
∴AC∥EK.
∵點E是線段AB的中點,
∴K為BC的中點,
∴EK是△ACB的中位線,
∴EK= AC=2,CK= BC=2,
∴E(t+2,2).
∵點E在拋物線y1= x(x?t)上,
∴ (t+2)(t+2?t)=2,
解得t=2.
(3)如圖2, ,則 x=ax(x?t),
解得x= +4,或x=0(不合題意,舍去)..
故點D的橫坐標是 +t.
當x= +t時,y2?y1=0,由題意得t+4= +t,
解得a= (t>0).
點評:本題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zhì)、二次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一次函數(shù)與二次函數(shù)交點坐標等知識點.解題時,注意“數(shù)形結(jié)合”數(shù)學思想的應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66345.html
相關閱讀:
2013年中考數(shù)學幾何綜合試題匯編
上一篇:
荊州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題
下一篇:
漳州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
相關主題
2013年中考數(shù)學幾何綜合試題匯編
201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規(guī)律探索試題匯編
2013年中考數(shù)學三角形相似試題匯編
2013年中考數(shù)學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試題匯編
盤錦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帶答案)
日照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附答案)
方案設計201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題
紹興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大連市2013年數(shù)學中考試卷
珠海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2學年下學期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試卷(
2012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數(shù)學學科檢測試卷 2012年11月 考生須知: 1、試卷分為試題卷(共4頁……
湛江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題(帶答案)
湛江市2013年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 數(shù)學試卷 說明: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
有理數(shù)配套練習題
第1課時 有理數(shù) (配套練習) 1、下列四個數(shù)中,最小的數(shù)是( ) A、-3 B、10 C、0 D、-2 2……
2012海淀區(qū)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試卷(附答
海淀區(qū)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數(shù) 學 2012.11 (分值:120分,時間:120分鐘) 一、(本題……
九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方程和不等式測試題
第8課時 第二單元:《方程和不等式》測試 班別: 姓名: 成績: 一、:(每題3分,共30分)……
相關閱讀
年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水平檢測試卷(含答
安徽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題(附答案)
2012年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一次月考試卷(陜
咸寧市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段考試卷
2012聚仁教育集團初三上冊數(shù)學第一階段測
嘉興市2013年初中升學考試數(shù)學試卷(帶答
玉林市、防城港2013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
《因式分解》課后練習題
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一元二次方程復習測試題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