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記》學(xué)案
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掌握重要文言字詞,了解一些文言句式。結(jié)合語境揣摩語言,體會其中蘊含的作者的感情。 2、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組織嚴(yán)密的特點。體會記敘、議論、抒情三者有機結(jié)合的特色。 3、了解碑志類文體知識,體會文中所闡述的生死價值觀。 二、基礎(chǔ)知識梳理 1、熟記字音 蓼( ) 閹( ) ?( ) 湮( )沒 貲( )財 緹( )騎( ) ?( ) 溷( )藩 詈( )?( ) 縉( )紳 牖( )逡( )巡 ?( ) 暴( )謚( ) 扼( )腕 ?( ) 投繯( ) 2、通假字 ①斂貲財以送行 貲,通“資”,錢財。 ②亦曷故哉。 曷 ,通“何”,什么。 ③其為時止有一月爾 有,通“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④忠義暴于朝廷 暴,通“曝”,顯露。 3、古今異義詞 慷慨,胸懷大志,義氣豪放。例:慷慨得志之徙。 痛心,痛恨。例:吳之民方痛心焉。 意氣,神情。例:然五人之當(dāng)刑也,意氣揚揚。 顏色,臉色。例: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 行為,品行作為。例:行為士先者。 疾病,輕的為疾,重的為病。例:其疾病而死(在此用作動詞) 當(dāng)?shù),?zhí)掌政權(quán)的人。例: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dāng)?shù)馈?br /> 私人,黨羽。例: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首領(lǐng),指頭顱。例: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 非常,超出尋常。例: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視,比較。例: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4、指出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而仆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人皆得以隸使之。 其疾病而死。 去今之墓而葬焉。 以旌其所為。 買五人之?而函之。 5、一詞多義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盛 嗚呼,亦盛矣哉 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 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發(fā) 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上之悲戰(zhàn) 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 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買五人之?而函之,卒與尸合 卒 而卒莫消長也 猛將必發(fā)于卒伍 公子季友卒 有始有卒者 軍旅卒發(fā) 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徒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也,而為之記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 6、文言句式 ①嗚呼,亦盛矣哉。ǜ袊@句。既建墓,又立碑,事情夠盛大的了。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②獨五人之??,何也?(設(shè)問句。通過設(shè)問,表達五人的光照日月,引人思考。) ③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反問句。通過反問,用“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之少,反襯五人的高風(fēng)亮節(jié)。) ④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雙重否定句。充分肯定五人之死的重大意義,充滿贊美。) ⑤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反問句。對五人“榮于身后”給予充分的肯定。) 判斷句一—“是時以大中承撫吳者為魏之私人。”(用動詞“為”表判斷)“即今之?然在墓者也。”(用“……者也”表判斷)“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用“……也”表判斷)“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詞“固”表判斷)“賢士大夫者,……孟長姚公也。”(用“……者,……也”表判斷) 被動句一一“子猶記周公之被逮。”(用介詞“被”表被動)“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用介詞“于”表被動) 賓語前置——“誰為哀者?”(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作介詞“為”的賓語,提前) 反問句—一“況草野之無聞?wù)邭e?”(用“況……歟”表示反問)“四海之大,有幾人歟?”(用語氣詞“……歟”表示反問)“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用“固……哉”表示反問)“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用“安……哉”表示反問) 7、文學(xué)常識 張溥(1601——1640),復(fù)社的創(chuàng)始人和領(lǐng)袖。字天如,號西銘,太倉(江蘇)人。明末文學(xué)家。崇禎四年進士。他曾和同里張采組織復(fù)社,繼承東林黨人傳統(tǒng),進行文學(xué)和政治活動,影響很大。著有《七錄齋集》,輯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張溥自幼勤學(xué),所讀之書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書齋曰“七錄齋”。 墓碑記在古代文體中屬于雜體。因為它必須說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跡,要抒發(fā)作者對死者的悼念之情,有時還要由敘入議談一點作者的感受。因此,它常常是將記敘、抒情和議論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而本文又跟一般的墓碑記有所不同,它有濃郁的政治色彩。 鞏固練習(xí)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題: 士民素德順昌,聞其逮,不勝冤憤。吳令陳文瑞,順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戶求見,撫床為慟。公曰:“吾固知詔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對泣!”顏色不變。語良久,令請順昌入治裝,舉家號慟 。順昌笑曰:“無事亂人懷也!”顧案上有素膀,徐曰:“此龍樹庵僧屬我書者,我向許之,今日不了,亦一負心事。”乃題“小云棲”三字,后識年月,投筆而起,改囚服出門。士民擁送者不下數(shù)千人。順昌出赴使署開讀,巡撫毛一等遮中丞,懇其疏救,一鷺流汗不能出一語。緹騎見議久不決,手?jǐn)S鋃鐺于地,厲聲曰:“東廠逮人,鼠輩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顏佩韋等前問曰:“旨出朝廷,乃東廠耶?”緹騎曰:“旨不出東廠,將誰出?”眾怒,?然而登,叢毆緹騎,立斃一人,諸司不復(fù)相顧。 (《明史紀(jì)事本末•魏忠賢亂政》) 注:膀,bǎng,匾額。?,hōng,同“哄”。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士民素德順昌 德:感激 B.顏色不變 顏色:臉色 C.懇其疏救 疏:給皇帝上奏議 D.鼠輩何敢置喙 置喙:說無用的話 2、下列加點的字與“此龍樹庵僧屬我書者”中“屬”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若屬皆且為所虜 B.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C.(佛。┥袂榕c蘇、黃不屬 D.屬予作文以記之 3、下列各句與“將誰出”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士民擁送者不下數(shù)千人 B.誰為哀者 C.且立石于其墓之門 D.不能容于遠近 4、下列語句在文中正確的意思是( ) ①令請順昌入治裝 ②我向許之 A.①命令周順昌進去整理行裝 ② 我從前答應(yīng)了他 B.① 縣令請周順昌進屋打點行裝 ② 我從前答應(yīng)了他 C.①命令周順昌戴好治罪的刑具 ②我一向就對他有求必應(yīng) D.①縣令請周順昌穿上囚服 ②我一向十分贊許他 5、下列語句在文中正確的意思是( ) ①此特意中事耳 ②旨出朝廷,乃東廠耶 A.①這只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罷了 ② 旨諭出自朝廷,還是出自東廠呢 B.①這是蓄意安排的事罷了 、谥贾I出自朝廷,還是出自東廠呢 C.①這是蓄意安排的事罷了 、谥贾I應(yīng)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東廠呢 D.①這只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罷了 ②旨諭應(yīng)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東廠呢 6、對“順昌笑曰:‘無事亂人懷也!’”一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笑”說明他神態(tài)坦然,同時也對家人安慰,沒什么大不了的事。 B.“笑”表現(xiàn)了鎮(zhèn)定自若的心態(tài),他不愿看到“舉家號慟”,使他心煩意亂。 C.“笑”是對家人的譏笑,關(guān)鍵時刻沒有骨氣,使他心煩意亂。 D.“笑”是對東廠逮人的蔑視,表現(xiàn)了正義凜然的精神。 7、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選段與《五人墓碑記》都記敘了明天啟六年魏忠賢作亂,蘇州市民暴動的情況。 B.課文重在贊揚五人“激于義而死”的精神,批判某些縉紳的卑劣行徑,從而闡述生死的價值問題;選段重在贊頌周順昌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的品質(zhì)。 C. 課文選取蘇州市民斗爭的一些情況,突出五人的事跡,點面結(jié)合;選段選取周順昌被逮時的語言神態(tài)及蘇州市民斗爭的一些情況。 D.課文和選段都采用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的方式,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僅有說服力,而且有強烈的感染力。
答案 字音:liǎo、 yān、 jiǎo 、yān 、zī 、tí、jì、chì、hùn 、 lì、lěi、 jìn 、yǒu 、qūn 、jiǒng、pù、shì、è、dòu 、huán 詞類活用: 仆,動詞活用作使動詞,倒下:使……倒下、 屈,動詞活用作使動詞,屈身:使……屈身 隸,名詞活用作動詞,奴隸:當(dāng)做仆役。 疾病,名詞活用作動詞,疾。荷。 墓,名詞活用作動詞,墳?zāi)梗盒弈。?br /> 旌,名詞活用作動詞,旗的一種:表彰。 函,名詞活用作動詞,木匣:用木匣裝起來。 一詞多義 盛:興旺,旺盛/ 盛大/ 把東西放入器物中; 發(fā):(拿出)/(發(fā)動)/(頭發(fā))/(抒發(fā))/(發(fā)送) 卒:(士兵) /(死)/(最終,終于) 而卒莫消長也 猛將必發(fā)于卒伍 公子季友卒 有始有卒者 軍旅卒發(fā) (指同一類人) 徒 空,徒然) (只,僅僅) (自己) 私 (偏愛) (偏向) (私下,偷偷地)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