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語文
>
高二
>
高二語文上冊10月月考調研考試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北師大密云實驗中學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10月月考
高二語文試題
一、基礎知識:共6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1.下列加點詞語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禮節(jié)甚倨(jù) 列觀(?uān) 肉袒(tǎn) 赦免(hè) 璧瑕(xiá)
B.湯鑊(huò) 妃嬪(pín) 禮節(jié)甚倨(jù) 秦王不懌(yì)
C.連辟(bì)公府 揣度(duó) 河間相(xiàn?) ?(yūn)火
D.扶輦(niǎn)下除 斧鉞(yuè) 酒酣(hān) 武臥嚙(niè)雪
2下列詞語中,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摩擦力 供認不悔威懾力 暇不掩瑜
B.諧奏曲 咄咄逼人一拉罐 轉彎抹角
C.活性炭 韜光養(yǎng)晦紀傳體 多難興邦
D.笑咪咪 按圖索驥 化裝品 整齊劃一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這本應是一場實力相當的比賽,然而北京國安足球隊經過90分鐘與對手的激戰(zhàn),卻兵不血刃,最終以3:0取得勝利。
B.下午,今年的第一場春雨不期而遇,雖然沒有電視臺預報的降水量大,但還是讓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氣變得濕潤了一些。
C.伴著落日的余暉,詩人緩步登上了江邊的這座歷史名樓,極目遠眺,曉霞盡染,鴻雁南飛,江河日下,詩意油然而上。
D.我知道這本書是你珍愛的東西;我一定注意保護,不出一個月,我一定完璧歸趙。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后漢書》是繼《漢書》之后的又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四史”。作者為南朝宋范曄。
B.班固是東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所著《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C.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所著《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D.《史記》分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種體裁,魯迅贊譽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說明它既是史學巨著,又是文學巨著。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又叫長短句、詩余、曲詞、曲子詞,根據字數的多少,傳統(tǒng)上將詞分為長調、中調、小令,詞牌規(guī)定一首詞的韻律,題目則標明這首詞所寫的內容。
B.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其詞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
C.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文學家,號易安居士,以詞著名,兼工詩文,并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她還擅長書畫,兼通音律,F存詩文及詞為后人所輯,有《漱玉詞》等。
D.宋詞是古代詩歌發(fā)展的又一高峰,按藝術風格分,宋詞有“婉約派”和“豪放派”。秦觀、李清照、姜夔等都屬于婉約派,而蘇軾、辛棄疾、柳永則是豪放派的典型代表。
6.文中①②橫線上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金沙江大峽谷旁有一座遠近聞名的納西古城, ① ,是納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們步行了一個多小時,古城出現在前面, ② ,上面鐫刻著“寶山石頭城”五個大字。
A.①古城建在一塊龐大獨立的蘑菇狀巖石上
②遠遠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門的別具一格
B.①一塊龐大獨立的蘑菇狀巖石上建著古城
②遠遠地就能望見那別具一格的拱形城門
C.①古城建在一塊龐大獨立的蘑菇狀巖石上
②遠遠地就能望見那別具一格的拱形城門
D.①一塊龐大獨立的蘑菇狀巖石上建著古城
②遠遠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門的別具一格
二.課內文言知識,每題2分,共18分
7.下列語句中加點詞都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
①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請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④決負約不償城
⑤未嘗有堅明約束者 ⑥明年復攻趙
⑦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
A.③④ B.⑥⑧ C.④⑧ D.③⑥
8.下面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愿以十五城請易璧②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B. ①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②使不辱于諸侯
C.①畢禮而歸之②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 D. ①不如因善遇之②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9.下列加點的字詞不屬于官職調動情況的一項是( )
A.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 B.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C.永元中,舉孝廉不行 D.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10.下列各組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B. 而君幸于趙王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C.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D.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1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丈人行(輩) 厚賂(贈送禮物)
會緱王與……謀反匈奴中(適逢)
B.陰相與謀(暗地里) 治其事(審理)
恐前語發(fā)(揭露、暴露)
C.此必及我(牽連到) 見犯乃死(看見犯罪)
果引張勝(牽攀、招供)
D.當相坐(相連坐治罪) 畔主背親(背叛,離棄)
斗兩主(使……相斗)
12.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皆為陛下所成就(古義:栽培,提拔;今義:事業(yè)上大的成績)
B.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不尋常的,特殊的)
C.武等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D.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 (古義:假借;今義:虛偽的,不真實的)
13.下面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①雖生,何面目以歸漢②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B.①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②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C.①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②宜皆降之D.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②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
14.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 ②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B. ①宦官懼其毀己 ②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
C.①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 ②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
D.①以精銅鑄成、陲椧宰纳烬旞B獸之形
15.下面對“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公家派車特地征召張衡為郎中,再次升任他為太史令。
B.公車特地征召張衡,授予他郎中之職,經兩次升遷,官至太史令。
C.公家特地派車讓張衡拜請郎中,并再次升任他為太史令。
D.官府派特殊的車征召張衡為郎中,并升任他為太史令。
三.課外:本大題共5小題,共15分。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題。
延壽字長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壽為諫大夫,徙潁川。潁川多豪強,難治。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之,教之禮讓?职傩詹粡模藲v召○1郡中長老為鄉(xiāng)里所信向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以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百姓遵用其教。數年,徙為東郡太守,黃霸代延壽居潁川,霸因其跡而大治。
延壽為吏,上禮義,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賢士,以禮待用,廣謀議,納諫爭;修治學官○2,春秋鄉(xiāng)射,陳鐘鼓管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武,設斧鋮旌旗,習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賦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會為大事,吏民敬畏趨向之。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閭里仟佰有非常,吏輒聞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煩,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約誓明。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吾豈其負之,何以至此?”吏聞者自傷悔,門下掾自剄,人救不殊○3,因?不能言。延壽聞之,對掾史○4涕泣,遣吏醫(yī)治視,厚復其家。
延壽嘗出,臨上車,騎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議罰白。還至府門,門卒當車,愿有所言。延壽止車問之,卒問:“今旦明府早駕,久駐未出,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騎吏聞之,趨走出謁,適會明府登車。以敬父而見罰,得無虧大化乎?”延壽舉手輿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過。歸舍,召見門卒。卒本諸生,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延壽遂待用之。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為天下最。
(取材于《漢書?韓延壽傳》)
注釋:○1歷召:一一召請。 ○2學官:學校。 ○3不殊:沒死。 ○4掾史:下級官吏的通稱
1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 欺負:壓迫、侮辱
B.略依古禮,不得過法 過法:逾越法規(guī)
C.霍光擢延壽為諫大夫 擢:提拔
D.門卒當車,愿有所言 愿:希望
1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問以謠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為秦所滅
B.微子,太守不自知過 微斯人,吾誰與歸
C.設酒具食,親與相對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娶
D.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
1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
理解:潁川人從此相互告發(fā)成風,百姓間多仇恨
B.閭里仟佰有非常,吏輒聞知
理解:里弄街道出了事,官吏就會接到報告
C.騎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議罰白
理解:騎吏不守時,延壽命功曹擬定處罰并且公布
D.以敬父而見罰,得無虧大化乎
理解:因敬愛父親而受罰,這樣該不會吃虧太大了吧
19.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反映韓延壽理政特點的一組是
①延壽欲更改之,教以禮讓
②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
③其始若煩,后皆便安之
④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⑤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
⑥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
A.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2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韓延壽不喜歡百姓互相告發(fā)的民俗,主張和睦、禮讓、寬容。
B.韓延壽嚴以律己,屬下犯了錯誤,常深刻責己,感動了官吏。
C.黃霸借助韓延壽打下的基礎,繼續(xù)倡導親愛和睦,潁川大治。
D.韓延壽善于審案,嚴格約束下屬,因此令行禁止,訴訟銳減。
四.課內閱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21~25題。每題21分,共18分。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 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2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且相如素賤人 素:向來,本來
B.相如引車避匿 引:調轉
C.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宣言:揚言
D.顧吾念之 顧:回頭看
2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拜:授予官職
B.藺相如固止之 固:堅決
C.吾羞,不忍為之下 羞:羞恥
D.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卒:終于,最終
2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于是相如前進缶 B.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吾所以為此者 D.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4.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寫廉頗與藺相如由不和到交歡。廉頗不甘心位于藺相如之下,散布惡言,而藺相如則采取躲避的態(tài)度。
B.藺相如不畏威勢赫赫的秦王,但對廉頗卻一再退讓,這是因為他認識到廉頗擁有強大的兵權,不可硬碰。
C.選文充分展示了藺相如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現使老將廉頗深為感動,于是負荊請罪,最終將相交歡。
D.廉藺交歡寫的雖是內部的事,但矛盾沖突十分激烈。藺相如采用退讓的辦法,正確地解決了這一矛盾沖突。
25.(10分)通過這段文字,可看出藺相如和廉頗怎樣的性格?試就他們其中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結合原文并聯系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五.詩詞鑒賞
26.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③題。(6分)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斗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①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
C.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濁酒來排遣。
D.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里各是什么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
六.默寫:27. 把下列文段中缺少的句子按原文補出(8分)
(1)于是舍人相與諫曰:“ , 。
(2)相如雖駑,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3) ,池魚思故淵。(4)曖曖遠人村, 。(5)狗吠深巷中, 。(6)久在樊籠里, 。
七.本大題共四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28―31題。
司馬祠
一說到韓城,自然會想到司馬遷。地以人傳,由于崇敬司馬遷,而對韓城心儀已久。在這次的游覽的歷程中。韓城的地勢之高,城廓之闊,田園之麗,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韓城南邊是一個有別于周圍山原的盆地,綠樹蔥蘢,良田萬頃,疑是到了江南仙境。從這里流入黃河的芝水,使芝川有著天賜的好風水。與司馬遷結緣的漢武帝,曾想長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這一帶挖到了靈芝。漢武帝喜得瑞藥,卻也沒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將原名陶渠水的這條河更名為芝水了。過小石橋,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開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腳下的古道是用寬大厚實的石條鋪成的,粗礪堅硬,歷經數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后,繼續(xù)開鑿了這條懸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漢之爭,韓信經這兒運過兵;漢武帝祭祀后土,經這兒往返行宮;隋唐末年,李世民經這兒攻入長安;明末李自成經這兒渡龍門,直搗燕京。這條巨石鋪砌的古道,緣于不易更改,萬年不朽,是另一部書寫在石頭上的史記。太史公之前之后,這里上演過的金戈鐵馬的歷史活劇,都被載入了有形無形的史冊中。而這座歷盡滄桑的司馬祠,也正是在有形無形之中負載著史圣無形的精神內涵。
“高山仰止”,是《詩經》里的名句,嵌在這頭頂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謁者的心情。這時,你的腳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級臺階,就可以抵達祠頂了。這條險峻的山脊,是后人墊溝筑起的,磚石砌成的九十九級臺階,用意取之于《易經》中的釋義,九為數之極,九九則至高無上了;噬系淖骒舴Q九廟,官銜不算高的太史令卻有九十九級的神道,確乎有造祠者藐視皇權之意,更具寓義的是說司馬遷經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難,才登上史圣之巔峰。他“以天地為量,不計小恥”,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層的祠院,地勢開闊了。殿內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塊夢碑,說唐朝褚遂良于同州夢見一女子自稱司馬遷之侍妾,叫隨清娛,遷遇難后憂傷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銘。是實錄還是虛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馬遷泥塑像,不是宮刑后無胡須的“婦人像”,是據芝川鄉(xiāng)間尋訪到的太史公壯年線描畫像塑造的,相傳畫像出自司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蘇武和李陵吧?傳說司馬遷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將太史公的骨骸運回故地,掩埋在這高崗上的。有種說法,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絲毫損傷,司馬遷受了宮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塋。這是誰的悲哀呢?我寧可認為,此處枕家山,臨大河,氣宇軒昂,一覽眾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長眠之處。寢宮后是司馬遷圓形磚砌墓冢,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狀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屬。墓頂一柏分為五指,人稱五子登科,形若顫抖的五指,傲指蒼穹。
這是天問!我聽見史圣在歌唱。這歌聲穿越古今,揚善棄惡,與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鷹飛過,它讀圓的墓冢,讀方的祠院,讀直的牌坊和山門,再讀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橋大路,這竟然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2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漢武帝之所以與司馬遷結緣,是因為在太史公的故鄉(xiāng)挖到了投其所好的靈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敘寫韓城的人文歷史和地理風貌,凸顯的是史圣家鄉(xiāng)的人杰地靈。
C.在作者看來,受了宮刑的司馬遷死后不能埋入祖塋,這構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類似于褚遂良的夢,本文的行文也呈現出一種虛虛實實。撲朔迷離的寫作風格。
E.文章融歷史想象與現實感懷為一體,為這篇游記增添了幾分厚重感與文化內涵。
29.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30.文章側重描述了司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這些部分各自負載著什么與司馬遷有關的“無形內涵”?(6分)
31.閱讀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問題。(6分)
①四個“讀”字的運用,有什么豐富而深刻的含義?(3分)②結尾一句“這竟然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問號”,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原文作答。(3分)
七.32.(55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
一個經歷過社會炎涼的企業(yè)家說:“人的尊嚴靠財富!
一個經歷過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說:“人的尊嚴靠法制!
一個經歷過艱辛研究的學者說:“人的尊嚴靠思想!
看來,不同經歷的人,對“尊嚴”各有各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嚴”的?請以“尊嚴”為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體自選。 3.題目自擬。 4.不少于700字
注:雷同卷按零分計
北師大密云實驗中學高二必修四第四單元檢測
1. 答案:A 2 C.3D 4 解析:《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答案:C 5. 答案:D6C
二.課內文言知識
7.解析:④⑧兩句中加點的詞,古今意思相同,其余的存在古今異義現象:①文中的意思是“侍從”,②文中的意思是“指給……看”,③文中的意思是“婉言道歉”,⑤文中的意思是“遵守約定”,⑥文中的意思是“第二年”,⑦文中的意思指“對老人和長輩的尊稱”。答案:C
8.解析:均為“介詞”,趁機。A.①介詞,拿,②連詞,表目的,“來”。C.①連詞,表順承,②連詞,表假設,如果。B.①介詞,引出對象,②介詞,表被動。答案:D
9. 解析:“孝廉”不是官職。答案:C
10. 解析:A項均為狀語后置。B項第一個為賓語前置,第二個為定語后置。B項均為被動句。D項均為判斷句。答案:C
11.解析:“見犯”應指受到侵犯、侮辱。答案:C12. 答案:D
13.解析:A項,連詞,即使。D①介詞,因為;②介詞,把。B.①連詞,于是;②副詞,才。C.①湊足音節(jié),助詞,不譯;②代詞,代指“他們”。答案:A
14. 解析:D項中“以”皆為介詞,用;A項中“乃”分別為“于是,就”“才”;C項中“而”分別為“連詞,表順承”“表轉折”;B項中“其”分別為“代詞,代張衡”“代地動儀”。答案:D
15. 解析:“特征”,特地征召;“再遷”,兩次升遷;“公車”,官署名。A、C、D對這三個詞的解釋有誤。答案:B
三.課外閱讀: 16.A 17.B 18.D 1 9.C 20.D
四.課內閱讀21. 解析:D項中“顧”意為“不過”。答案:D
22. 解析:“羞”為意動用法,意思是“認為……羞恥”。答案:C
23. 解析:A項中“前進”古義是“向前進獻”;B項中“賓客”古義是“門客”,今指“來賓,客人”;C項中“所以”古義是“……的原因”,今指表因果的連詞。答案:D
24.解析:藺相如沒有這種想法,他考慮的是大局,不是私仇,不存在“硬碰”之類的情況。答案:B25.(10分)略
五.詩詞鑒賞26. ①(2分)A②(4分)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于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見證。表現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
五、28.(4分) B E
29.(3分)要點一:在結構上統(tǒng)領下文,承上啟下要點二:表現司馬祠的地勢由低到高的走向。要點三:暗含對司馬遷的敬仰之情
30.(6分)要點一:九十九級神道――司馬遷所經受的磨難 要點二:泥塑像――司馬遷的“完人”形象 要點三:墓冢――司馬遷的大智大慧 要點四:墓定一柏――司馬遷的“天問”
31.(5分) ①(3分)要點一:把司馬祠當成歷史的大書,強調它特別值得解讀
要點二:引發(fā)讀者對司馬遷人格與精神進行深入思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68761.html
相關閱讀:
2013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帶答案)
上一篇:
氓同步測試題
下一篇:
高二語文上冊第一次質量監(jiān)測考試題(附答案)
相關主題
2013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帶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附答案)
2013年高二語文上冊期中測試題(附答案)
高中語文必修311、微型小說兩篇閱讀教學課堂練習
2013年高二語文第一學期必修五試題
高二語文上冊項脊軒志課時同步測試卷(含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第一、二單元測試題(有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貝多芬百年祭課時同步測試卷
2013年高二語文下冊期中質檢試卷(蘇教版)
高二語文人們是如何做出決策的練習題(有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高二語文上冊規(guī)則和信用:市場經濟的法制
檢查我的基礎 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 A.履行(lǚ) 核心(hé) 橫行(hén?) B.……
諫太宗十思疏同步測試(帶參考答案)
《諫太宗十思疏》練習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
2012年高二語文下冊第三次月考試卷(附參
本試卷共8頁,21小題,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 命題人:童屹立 審核人:歐陽志猛 時間……
2012年高二語文必修五第3單元能力提高測
第三單元綜合評估(能力提高卷) 本試 卷分第Ⅰ卷(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
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四單元調研考試試題(
2013-2014學年度上學期單元測試 高二語文試題(4)【新人教】 命題范圍: 《人物傳記》第三……
相關閱讀
《鞏乃斯的馬》同步練習題(附答案)
五人墓碑記練習題(含答案)
2012年10月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測試題(帶
高二語文老人與海練習題(含答案)
2012年高二上冊語文12月月考試卷(有答案
2012年溫州市十校聯合體高二語文下冊期末
逍遙游同步測試題(有答案)
祝福同步測試題(附答案)
2014年高二語文上學期學業(yè)測試試卷
我不是個好兒子同步測試題(有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